專利名稱:一種帶輔助電機的貫流式水輪機冷卻塔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一種帶輔助電機的貫流式水輪機冷卻塔裝置,包括冷卻塔、電動機、傳動軸、上水管、布水管,其特征在于還設置有貫流式水輪、變速機、進水管、水輪機側離合器、電動機側離合器,所述貫流式水輪機的進水管與上水管連通,貫流式水輪機的尾水管與布水管連通,貫流式水輪機輸出軸通過水輪機側離合器與變速機的第一輸入軸連接,電動機的輸出軸通過電動機側離合器與變速機的第二輸入軸連接,變速機的輸出軸與傳動軸連接。本實用新型為傳統的逆流強制式通風冷卻塔節能改造提出一種帶輔助電機的貫流式水輪機冷卻塔裝置的改造方案,與現有的水輪機冷卻塔比較,具有結構簡潔,方便實用,技術改造難度小,成本低,安全可靠等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帶輔助電機的貫流式水輪機冷卻塔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輔助電機的貫流式水輪機冷卻塔裝置,主要用于逆流強制通風冷卻塔的技術改造。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逆流強制通風冷卻塔其風機為電動機驅動,近年來出現了采用水輪機代替電動機驅動風機的冷卻塔,為確保冷卻塔安全運轉,出現了一種帶輔助電機的貫流式水輪機冷卻塔。附圖1為傳統的逆流強制式通風冷卻塔結構圖,包括冷卻塔1’、風機2’、減速器3’、電動機4’、傳動軸5’、電動機聯軸器6’、減速器聯軸器7’、風機聯軸器8’、熱水泵9’、熱水調節閥10’、上水管11’、布水管12’、填料層13’、集水池14’、冷水管15’、冷水泵16’、冷水調節閥17’。用戶需要進行冷卻的熱水進入設置在冷卻塔I’塔底部的熱水泵9’入口,通過熱水泵9’加壓后,通過熱水泵9’出口的熱水調節閥10’,經上水管11’進入設置在冷卻塔I’上部的布水管12’,熱水經過布水管12’均勻落下,通過設置在冷卻塔I’中部空間的填料層13’與冷空氣進行熱交換,熱水冷卻后落入設置在冷卻塔I’下部的集水池14’,經冷水管15’,通過冷水泵16’,經冷水調節閥17’送回用戶;設置在冷卻塔I’上部平臺的電動機4’通過傳動軸5’將扭矩通過電動機聯軸器6’傳至設置在冷卻塔I’內上部的減速機3’之輸入軸,通過減速機3’減速,將扭矩傳至減速機3’垂直向上的輸出軸,經風機聯軸器8’帶動設置在減速機3’上部的風機2’之葉輪轉動,形成吸力將冷空氣從冷卻塔I’下部吸入,將熱空氣從冷卻塔I’頂部排出。
[0003]采用帶輔助電機的貫流式水輪機冷卻塔,在技術改造時須拆除原有單輸入單輸出減速機,更換成雙輸入單輸出減速機,因而存在改造技術難度增加、費工費料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帶輔助電機的水輪機冷卻塔存在改造技術難度增加、費工費料等缺點,為傳統的逆流強制式通風冷卻塔節能改造提供一種帶輔助電機的貫流式水輪機冷卻塔裝置的技術改造方案。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輔助電機的貫流式水輪機冷卻塔裝置,包括冷卻塔、電動機、傳動軸、上水管、布水管,其特征在于還設置有貫流式水輪、變速機、進水管、水輪機側離合器、電動機側離合器,所述貫流式水輪機的進水管與上水管連通,貫流式水輪機的尾水管與布水管連通,貫流式水輪機輸出軸通過水輪機側離合器與變速機的第一輸入軸連接,電動機的輸出軸通過電動機側離合器與變速機的第二輸入軸連接,變速機的輸出軸與傳動軸連接。
[0006]本實用新型還設置有風機、減速器、變速機聯軸器、減速器聯軸器、風機聯軸器、熱水泵、熱水調節閥、填料層、集水池、冷水管、冷水泵、冷水調節閥,風機、減速器、減速器聯軸器、風機聯軸器、填料層、集水池均安裝在冷卻塔內,熱水泵、熱水調節閥、上水管依次連通,集水池、冷水管、冷水泵、冷水調節閥依次連通,變速機輸出軸通過變速機聯軸器與傳動軸連接,傳動軸與減速器聯軸器連接,減速器與風機聯軸器連接,風機聯軸器與風機連接。
[0007]本實用新型只是在原有的逆流強制式通風冷卻塔稍作改造,原有的設備包括減速機不變,僅增加一臺貫流式水輪機和一臺雙輸入單輸出的變速機,變速機第一輸入軸與原有電動機輸出軸通過離合器連接,變速機第二輸入軸與貫流式水輪機輸出軸通過電磁離合器連接。
[0008]上述貫流式水輪機,采用軸伸式半貫流式水輪機,貫流式水輪機安裝在冷卻塔外,采用水泥基礎加以固定,貫流式水輪機軸心線與原冷卻塔電機軸心線在同一軸心線上或在同一水平面、同一方向上,貫流式水輪機進水管與原冷卻塔上水管連接,貫流式水輪機尾水管與原冷卻塔布水管連接,水輪機設計水量與原冷卻塔冷卻水量相同,水輪機設計轉速與冷卻塔電機轉速相同或接近。
[0009]上述雙輸入單輸出變速機設置在原有逆流強制式通風冷卻塔的電動機位置,原有電動機在原有的安裝位置旋轉90°,變速機第一輸入軸的軸心線,即電動機輸出軸的軸心線與變速機輸出軸軸心線相互垂直,變速機第二輸入軸的軸心線,即水輪機輸出軸之軸心線與變速機輸出軸軸心線在同一水平面并在同一軸心線上。
[0010]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潔,方便實用,技術改造難度小,成本低,效果好等特點。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現有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是圖2的俯視示意圖。
[0014]圖2、圖3中:1一冷卻塔;2—風機;3—減速器;4一電動機;5—傳動軸;6—變速機聯軸器(即現有技術的電動機聯軸器6’);7—減速器聯軸器;8—風機聯軸器;9一熱水泵;10—熱水調節閥;11—上水管;12—布水管;13—填料層;14—集水池;15—冷水管;16—冷水泵;17—冷水調節閥;18—貫流式水輪機;19一變速機;20—進水管;21—水輪機側尚合器;22—電動機側離合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參見圖2、圖3,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包括現有技術的冷卻塔1、風機2、減速器3、電動機4、傳動軸5、變速機聯軸器6、減速器聯軸器7、風機聯軸器8、熱水泵9、熱水調節閥10、上水管11、布水管12、填料層13、集水池14、冷水管15、冷水泵16、冷水調節閥17。在原有的逆流強制式通風冷卻塔結構的基礎上,在冷卻塔I外部原冷卻塔電動機4的位置增設一臺貫流式水輪機18和一臺變速機19,貫流式水輪機18之進水管20與上水管11連通,貫流式水輪機18之尾水管(S卩貫流式水輪機出水管)與布水管12連通,貫流式水輪機18之輸出軸通過水輪機側離合器21與變速機19的第一輸入軸連接;原電動機4水平旋轉90°安裝,電動機4輸出軸通過電動機側離合器22與變速機19的第二輸入軸連接,變速機19的輸出軸與變速機聯軸器6連接。
[0016]當水輪機工作、電動機4不工作時,水輪機側離合器21處于“合”的狀態,電動機側離合器22處于“離”的狀態;當水輪機因檢修等原因不工作、電動機4工作時,水輪機側離合器21處于“離”的狀態,電動機側離合器22處于“合”的狀態;當水輪機因水壓不足等原因達不到設計額定轉速時,水輪機側離合器21和電動機側離合器22均處于“合”的狀態,此時貫流式水輪機18與電動機4同時工作。
[0017]當貫流式水輪機18工作時,用戶需要冷卻的熱水通過熱水泵9,經上水管11,通過貫流式水輪機18之進水管,推動水輪機葉輪轉動,將轉動扭矩通過水輪機輸出軸經變速機19傳遞至風機2輸入軸,帶動風機葉片轉動。作完工的熱水經貫流式水輪機18的尾水管進入布水管12,落入填料層13與冷空氣進行熱交換降溫,然后進入集水池14,經冷水管15、冷水泵16送往用戶。風機2風葉轉動形成吸力,將冷空氣從冷卻塔下部吸入,經填料層13與熱水進行熱交換,吸收熱水中的熱量后,經風機2從冷卻塔頂部排入大氣。
[0018]本實用新型當水輪機設計額定轉速nl與電動機額定轉速n2在處于同一級即相同時,變速機19設計輸入轉速與輸出轉速n3相同,即輸入輸出速比,即nl / n3和n2 / n3皆為I ;當水輪機設計額定轉速與電機額定轉速不處于同一級即不同時,變速機電機側輸入輸出速比n2 / n3仍為1,變速機水輪機側輸入輸出速比nl / n3不為1,或大于I即通過變速機進行減速,或小于I即通過變速機進行增速。
[0019]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貫流式水輪機冷卻塔相比較具有結構簡單、改造方便、省工省料、高效節能等優點。
[0020]本實用新型技術特征或技術方案的簡單變形和組合,應認為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帶輔助電機的貫流式水輪機冷卻塔裝置,包括冷卻塔、電動機、傳動軸、上水管、布水管,其特征在于:還設置有貫流式水輪、變速機、進水管、水輪機側離合器、電動機側離合器,所述貫流式水輪機的進水管與上水管連通,貫流式水輪機的尾水管與布水管連通,貫流式水輪機輸出軸通過水輪機側離合器與變速機的第一輸入軸連接,電動機的輸出軸通過電動機側離合器與變速機的第二輸入軸連接,變速機的輸出軸與傳動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貫流式水輪機冷卻塔裝置,其特征在于:還設置有風機、減速器、變速機聯軸器、減速器聯軸器、風機聯軸器、熱水泵、熱水調節閥、填料層、集水池、冷水管、冷水泵、冷水調節閥,風機、減速器、減速器聯軸器、風機聯軸器、填料層、集水池均安裝在冷卻塔內,熱水泵、熱水調節閥、上水管依次連通,集水池、冷水管、冷水泵、冷水調節閥依次連通,變速機輸出軸通過變速機聯軸器與傳動軸連接,傳動軸與減速器聯軸器連接,減速器與風機聯軸器連接,風機聯軸器與風機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貫流式水輪機冷卻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機采用雙輸入單輸出變速機,電動機旋轉90°安裝,變速機第一輸入軸的軸心線與變速機輸出軸的軸心線相互垂直,變速機第二輸入軸的軸心線與變速機輸出軸的軸心線在同一水平面并在同一軸心線上。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貫流式水輪機冷卻塔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貫流式水輪機采用軸伸式半貫流式水輪機,貫流式水輪機安裝在冷卻塔外。
【文檔編號】F28C1-02GK204286145SQ201420676220
【發明者】來周傳, 包可羊, 汪昔奇 [申請人]杭州福鼎節能科技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