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發熱絲保護槽的熱解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帶發熱絲保護槽的熱解爐屬于垃圾熱解領域,它是由爐體、炭灰混合物出口、發熱絲保護槽3、發熱絲點火裝置4、氣液混合物出口組成,炭灰混合物出口設置于爐體下方的一側,氣液混合物出口設置于爐體上方的兩側,發熱絲保護槽設置于爐體內部的下方,所述發熱絲保護槽呈“凹”字型設計,發熱絲點火裝置安裝于發熱絲保護槽的內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有效保護發熱絲,減少損耗,提高發熱絲的使用壽命,實現循環再用,符合環保理念。
【專利說明】
一種帶發熱絲保護槽的熱解爐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垃圾熱解爐,它屬于垃圾熱解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帶發熱絲保護槽的熱解爐。
【背景技術】
[0002]發熱絲是熱解爐必要的裝置之一,由于使用環境較為惡劣,因此比較容易損壞。目前,人們開發的垃圾熱解爐配備發熱絲保護槽的較少,甚至不配有發熱絲保護槽。在熱解過程中,爐內垃圾重量大且垃圾含有較多的塑料,塑料在熱解過程中,會黏住發熱絲。在每次熱解后,發熱絲由于爐內壓力和塑料黏附的持續作用,很容易損壞,使熱解成本大大提高,不符合循環再用的環保理念。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一種帶發熱絲保護槽的熱解爐,保護槽能夠有效的保護發熱絲,減少損耗,提高發熱絲的使用壽命,實現循環再用,符合環保理念。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措施得以實現的,一種帶發熱絲保護槽的熱解爐由爐體、炭灰混合物出口、發熱絲保護槽3、發熱絲點火裝置4、氣液混合物出口組成,炭灰混合物出口設置于爐體下方的一側,氣液混合物出口設置于爐體上方的兩側,發熱絲保護槽設置于爐體內部的下方,所述發熱絲保護槽呈“凹”字型設計,發熱絲點火裝置安裝于發熱絲保護槽的內部。
[0005]發熱絲點火裝置低于發熱絲保護槽頂部1-2厘米,在爐底等角度均勻分布。
[0006]發熱絲點火裝置的數量多個,單個發熱絲點火裝置為一條發熱絲,發熱絲呈螺旋狀,發熱絲底部有兩個端口,端口與電源線相連。
[0007]本實用新型將發熱絲點火裝置安裝在發熱絲保護槽內,當被熱解物料裝滿熱解爐后,底部物料與發熱絲直接接觸,由于發熱絲點火裝置安裝在發熱絲保護槽內,發熱絲與物料的接觸面積有限,在熱解過程中,僅有少量甚至沒有塑料會黏附在發熱絲上,使發熱絲得到很好的保護,提高發熱絲壽命。而且,在發熱絲保護槽的保護下,物料對發熱絲的壓力大大減少,整個熱解過程中物料都不會直接將發熱絲壓變形。
【附圖說明】
[0008]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1]圖中:爐體1、炭灰混合物出口2、發熱絲保護槽3、發熱絲點火裝置4、氣液混合物出P5〇
[0012]如附圖1-附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帶發熱絲保護槽的熱解爐由爐體1、炭灰混合物出口 2、發熱絲保護槽3、發熱絲點火裝置4、氣液混合物出口 5組成,炭灰混合物2出口設置于爐體1下方的一側,氣液混合物出口 5設置于爐體1上方的兩側,發熱絲保護槽3設置于爐體1內部的下方,所述發熱絲保護槽3呈“凹”字型設計,發熱絲點火裝置4安裝于發熱絲保護槽3的內部。[〇〇13]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14]往爐內裝滿被熱解的物料,接通發熱絲兩端的電源線,發熱絲工作,與發熱絲接觸的物料開始熱解,由于熱解過程中產生一定的熱量,熱量不斷往上層物料傳遞,整爐的物料被均勻熱解,帶有發熱絲保護槽的熱解爐既能夠有效將爐內物料熱解,又能保護發熱絲不被壓壞。由于發熱絲點火裝置4被置于發熱絲保護槽3內,使之與熱解物料接觸面積少,在物料熱解反應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基本不會使發熱絲4損壞,有效解決發熱絲容易損壞的問題。
[0015]傳統熱解爐不帶有發熱絲保護槽,整個熱解過程發熱絲受到爐內物料的不斷擠壓,導致發熱絲被壓得變形,最終因變形而被燒毀。本實用新型一種帶發熱絲保護槽的熱解爐能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
【主權項】
1.一種帶發熱絲保護槽的熱解爐,由爐體、炭灰混合物出口、發熱絲保護槽(3)、發熱絲 點火裝置(4)、氣液混合物出口組成,炭灰混合物出口設置于爐體下方的一側,氣液混合物 出口設置于爐體上方的兩側,其特征是:發熱絲保護槽設置于爐體內部的下方,所述發熱絲 保護槽呈“凹”字型設計,發熱絲點火裝置安裝于發熱絲保護槽的內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發熱絲保護槽的熱解爐,其特征是:發熱絲點火裝置低 于發熱絲保護槽頂部1-2厘米,在爐底等角度均勻分布。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帶發熱絲保護槽的熱解爐,其特征是:發熱絲點火裝 置的數量多個,單個發熱絲點火裝置為一條發熱絲,發熱絲呈螺旋狀,發熱絲底部有兩個端 口,端口與電源線相連。
【文檔編號】F23G5/44GK205579581SQ201620274799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4月6日
【發明人】吳桂香
【申請人】吳桂香, 岑彩鳳, 勞家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