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廢氣旋轉蓄熱氧化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廢氣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有機廢氣旋轉蓄熱氧化裝置,具有廢氣收集罐及焚化爐,焚化爐具有集成在一配向閥上的廢氣入口、廢氣出口及干凈風入口,配向閥具有固定風室和旋轉風室,固定風室內設有相隔的進氣室和排氣室,該進氣室連接廢氣入口,該排氣室連接廢氣出口;旋轉風室按可轉動式組裝在固定風室上,旋轉風室對接焚化爐內的蓄熱槽,蓄熱槽分隔出多個扇形區,并在扇形區中填充蓄熱體,焚化爐內的最上方是燃燒室。本實用新型通過配向閥的固定風室和旋轉風室配合,氣體流向時經由各式蓄熱體進行預熱蓄熱功能和再熱能回收利用,節省熱能達到節能功效。產品結構優化,操作運行及維護方便,具有極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專利說明】
有機廢氣旋轉蓄熱氧化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廢氣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工業揮發性有機廢氣的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揮發性有機物質在產業界廣泛被使用,由此也隨制程而排放到大氣環境中,例如:隨半導體與光電業制程排放的有機廢氣,如IPA、丙酮、環己酮等等,易造成環境污染。各國對于揮發性有機物質皆有嚴格的空氣污染管制標準,以維護環境及民眾的健康,且政府環保部位已公告實施半導體制造業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對于揮發性有機廢氣強制要求的消減率,以半導體業為例,至少應大于90%。
[0003]有機廢氣的處理方法很多,熱焚化分解是重要的方法之一,而蓄熱焚化爐是其中一種,特色是熱回效率可以高達90%以上。蓄熱焚化爐配置有蓄熱槽,蓄熱槽內填充蓄熱體,使揮發性有機廢氣流經蓄熱體預熱,而后揮發性有機廢氣進入燃燒室,此時,由于燃燒室內的加熱器產生輔助熱能,使燃燒室保持一定的高溫(例如850°C),滿足VOCs成分氧化分解。完成分解后,高溫的干凈氣體與另一部分冷卻的蓄熱體進行熱交換,熱交換后使這些蓄熱體快速升溫,以用作下一循環的進氣預熱;但在實際運用上,目前的蓄熱焚化設備仍有諸多缺失,如結構相對復雜,操作運行及維護不便,以及在爐體內燃燒反應時其凈化效能和熱能回收效果尚待加強。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有機廢氣旋轉蓄熱氧化裝置,結構優化,操作運行及維護方便,且提升凈化效能。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有機廢氣旋轉蓄熱氧化裝置,該裝置具有:
[0007]—廢氣收集罐,
[0008]—焚化爐,焚化爐具有廢氣入口、廢氣出口及干凈風入口,且廢氣入口、廢氣出口及干凈風入口集成在一配向閥上,配向閥位于焚化爐的下端,配向閥具有固定風室和旋轉風室,固定風室內設有相隔的進氣室和排氣室,該進氣室連接廢氣入口,該排氣室連接廢氣出口 ;旋轉風室按可轉動式組裝在固定風室上,旋轉風室具有分隔的出氣口和回氣口,出氣口和回氣口對接焚化爐內的蓄熱槽,蓄熱槽分隔出多個扇形區,并在扇形區中填充蓄熱體,焚化爐內的最上方是燃燒室,燃燒室設有加熱器。藉此,廢氣收集罐中的有機廢氣由傳送至配向閥,接著,依配向閥的固定風室和旋轉風室配合導入有機廢氣進入焚化爐內,流經蓄熱槽預熱后,進入燃燒室,由于燃燒室通過加熱器維持高溫,有機氣體進入燃燒室后可自行燃燒并產生大量的熱,氧化分解有機廢氣形成凈化氣體,再依序流入蓄熱槽與另一部分冷卻的蓄熱體進行熱交換,有機氣體完成熱交換后返回配向閥,經廢氣出口排除,焚化爐上的干凈風入口引入干凈風將焚化爐內殘留的有機廢氣吹送到燃燒室內徹底凈化。
[0009]上述方案進一步是:所述旋轉風室具有中心軸,該中心軸向下穿過固定風室后連接電機;干凈風入口沿著中心軸設置。
[0010]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通過配向閥的固定風室和旋轉風室配合,氣體流向時經由各式蓄熱體進行預熱蓄熱功能及再熱能回收利用,還可以為蓄熱體較高的熱傳導系數特性提升熱能傳導率,節省熱能達到節能功效。產品結構優化,操作運行及維護方便,且提升凈化效能,具有極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符合產業推廣應用。
[0011]【附圖說明】:
[0012]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3]附圖2為圖1實施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4]【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0016]參閱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有機廢氣旋轉蓄熱氧化裝置,屬于環保機械,該裝置具有一廢氣收集罐I,用于收集有機廢氣,以備凈化處理。一焚化爐2,該焚化爐2具有廢氣入口 21、廢氣出口 22及干凈風入口 23,且廢氣入口 21、廢氣出口 22及干凈風入口 23集成在一配向閥24上,配向閥24位于焚化爐2的下端。配向閥24具有固定風室241和旋轉風室242,固定風室241內設有相隔的進氣室和排氣室,該進氣室連接廢氣入口 21,該排氣室連接廢氣出口 22,以實現進排氣。旋轉風室242按可轉動式組裝在固定風室241上,旋轉風室242具有分隔的出氣口 2421和回氣口 2422,出氣口 2421和回氣口 2422對接焚化爐2內的蓄熱槽25,以便有機廢氣依次經固定風室241的進氣室、出氣口 2421進入蓄熱槽25,而處理后的廢氣依次經過蓄熱槽25、回氣口 2422及固定風室241的排氣室后排出。蓄熱槽25分隔出多個扇形區,并在扇形區中填充蓄熱體26,揮發性有機廢氣流經蓄熱體26時預熱。蓄熱體26的形狀為散裝堆棧式拉西環、馬鞍塊、蜂巢式或多板式陶瓷模塊或其他各種型式蓄熱材料,且所述蓄熱體26可依規則或不規則排列方式平均置放于蓄熱槽25中。焚化爐2內的最上方是燃燒室27,燃燒室27設有加熱器28。藉此,廢氣收集罐I中的有機廢氣由傳送至配向閥24,接著,依配向閥24的固定風室241和旋轉風室242配合導入有機廢氣進入焚化爐2內,流經蓄熱槽25預熱后,進入燃燒室27,由于燃燒室27通過加熱器28維持高溫,有機氣體進入燃燒室后可自行燃燒并產生大量的熱,氧化分解有機廢氣形成凈化氣體,再依序流入蓄熱槽25與另一部分冷卻的蓄熱體進行熱交換,有機氣體完成熱交換后返回配向閥24,經廢氣出口 22排除。而熱交換后的這些蓄熱體快速升溫,以用作下一循環的進氣預熱,達到最大的節能效果,有效降低操作費用。焚化爐2上的干凈風入口 23引入干凈風將焚化爐2內殘留的有機廢氣吹送到燃燒室27內徹底凈化。即當進排氣動作交替時,避免殘留于該蓄熱槽25內尚未高溫凈化的有機廢氣隨排氣排出,故引進外界的新鮮空氣或回收的凈化氣將殘留的有機廢氣吹回入該燃燒室27內繼續熱氧化凈化,防止排氣時,交叉污染與泄漏。
[0017]圖1、2所示,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風室242具有中心軸2423,該中心軸2423向下穿過固定風室241后連接電機3,通過電機3驅動旋轉風室242旋轉,實現進排氣動作交替。干凈風入口 23沿著中心軸2423設置,并在中心軸2423相應外側通往蓄熱槽25,圖中,中心軸2423的上端呈T形,干凈風入口 23延伸通往中心軸2423的T形橫臂上;產品結構優化,操作運行及維護方便,且提升凈化效能。
[0018]本實用新型通過連續轉動的旋轉風室242將有機廢氣導流入焚化爐2內,并經由蓄熱體進行預熱蓄熱功能再熱能回收利用,還可以為蓄熱體較高的熱傳導系數特性提升熱能傳導率,本實用新型不僅能夠提高效率處理揮發性有機污染物,而且能夠達到最大的節能效果,有效降低操作費用。
[0019]當然,以上結合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了詳細說明,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因此,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有機廢氣旋轉蓄熱氧化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具有: 一廢氣收集罐(I), 一焚化爐(2),焚化爐(2)具有廢氣入口(21)、廢氣出口(22)及干凈風入口(23),且廢氣入口(21)、廢氣出口(22)及干凈風入口(23)集成在一配向閥(24)上,配向閥(24)位于焚化爐(2)的下端,配向閥(24)具有固定風室(241)和旋轉風室(242),固定風室(241)內設有相隔的進氣室和排氣室,該進氣室連接廢氣入口( 21),該排氣室連接廢氣出口( 22);旋轉風室(242)按可轉動式組裝在固定風室(241)上,旋轉風室(242)具有分隔的出氣口(2421)和回氣口(2422),出氣口(2421)和回氣口(2422)對接焚化爐(2)內的蓄熱槽(25),蓄熱槽(25)分隔出多個扇形區,并在扇形區中填充蓄熱體(26),焚化爐(2)內的最上方是燃燒室(27),燃燒室(27)設有加熱器(28); 藉此,廢氣收集罐(I)中的有機廢氣由傳送至配向閥(24),接著,依配向閥(24)的固定風室(241)和旋轉風室(242)配合導入有機廢氣進入焚化爐(2)內,流經蓄熱槽(25)預熱后,進入燃燒室(27),由于燃燒室(27)通過加熱器(28)維持高溫,有機氣體進入燃燒室后可自行燃燒并產生大量的熱,氧化分解有機廢氣形成凈化氣體,再依序流入蓄熱槽(25)與另一部分冷卻的蓄熱體進行熱交換,有機氣體完成熱交換后返回配向閥(24),經廢氣出口(22)排除,焚化爐(2)上的干凈風入口(23)引入干凈風將焚化爐(2)內殘留的有機廢氣吹送到燃燒室(27)內徹底凈化。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廢氣旋轉蓄熱氧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風室(242)具有中心軸(2423),該中心軸(2423)向下穿過固定風室(241)后連接電機(3);干凈風入口(23)沿著中心軸(2423)設置。
【文檔編號】F23G7/06GK205424948SQ201620196750
【公開日】2016年8月3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5日
【發明人】馮曉駿, 鄧學文, 王漢洪
【申請人】東莞市藍龍環境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