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加熱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
【背景技術】
[0002]鍋爐正常運行時,爐內的高溫煙氣依次經過蒸發受熱面、三級過熱器、二級過熱器、一級過熱器、蒸發受熱和省煤器進行換熱。由于垃圾的成分復雜,同時煙氣中含有大量的灰塵,長時間的熱交換過程中,灰塵會沾附在管壁上。時間越長沾附的越多,管壁的積灰越來越厚,傳熱系數降低,導致蒸汽溫度低,煙氣通流截面積減小,引風機功率大、電耗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
[0004]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包括:箱體、至少一個加熱裝置、至少一個振打裝置;
[0005]箱體內部設有隔板,隔板將所述箱體內的空間分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隔板上設有至少一個定位通孔,第二腔室的側壁上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第二腔室內設有加熱裝置安裝架;
[0006]加熱裝置位于箱體的第二腔室內,其包括加熱主管和多個加熱支管,加熱主管沿定位通孔軸向布置且安裝在加熱裝置安裝架上,加熱支管豎直設置在加熱主管上方,多個加熱支管沿加熱主管長度方向分布且底端分別與加熱主管連通;
[0007]振打裝置包括驅動機構和振打桿,驅動機構位于第一腔室內,振打桿一端與驅動機構連接,另一端穿過定位通孔抵靠加熱主管靠近隔板一端。
[0008]優選地,箱體內設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將所述箱體內的空間分為依次布置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一隔板上設有多個第一定位通孔,第二隔板上設有多個第二定位通孔,第二腔室內設有多個第一加熱裝置和多個第二加熱裝置,每個第一加熱裝置位于一個第一定位通孔的軸線上,每個第二加熱裝置位于一個第二定位通孔的軸線上,第一腔室內設有多個第一振打裝置,每個第一振打裝置通過一個第一定位通孔振打相應的第一加熱裝置,第三腔室內設有多個第二振打裝置,每個第二振打裝置通過一個第二定位通孔振打相應的第二加熱裝置。
[0009]優選地,第一加熱裝置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加熱主管和在第一加熱主管上豎直布置的多個第一加熱支管,第二加熱裝置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二加熱主管和在第二加熱主管上豎直布置的多個第二加熱支管,第一加熱主管與第二加熱主管平行布置。
[0010]優選地,驅動機構采用氣動驅動機構。
[0011]優選地,第二腔室內設有接灰槽,其位于加熱裝置下方。
[0012]本實用新型中,所提出的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包括加熱裝置和振打裝置,加熱裝置兩側分別設有振打裝置,工作時,加熱裝置通過與加熱主管連通的加熱支管對加熱腔室內的氣體進行加熱,加熱的同時,振打裝置敲擊加熱主管端部,引起加熱支管管束的晃動,一方面,加熱裝置晃動使得附著在加熱支管表面的積灰掉落,防止積灰在加熱裝置表面長期附著,影響導熱效果,增加加熱煙氣通流截面,另一方面,加熱裝置在加熱過程中發生震動,提高與周圍煙氣的摩擦,進一步提高熱交換效率。通過上述優化設計的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防止積灰附著在加熱裝置上,從而增加加熱裝置的傳熱系數,并且增加煙氣通流截面,從而提高熱交換效率,降低引風機電耗。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圖1的一種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和2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一種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0016]參照圖1和2,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包括:箱體1、多個第一加熱裝置2、多個第二加熱裝置3、多個第一振打裝置4、多個第二振打裝置5、接灰槽6 ;
[0017]箱體1內設有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將所述箱體1內的空間分為依次布置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一隔板11上設有多個第一定位通孔,第二隔板12上設有多個第二定位通孔,第二腔室的側壁上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第二腔室內設有加熱裝置安裝架13 ;
[0018]第一加熱裝置2和第二加熱裝置3水平設置在箱體1的第二腔室內且二者間隔設置,第一加熱裝置2包括第一加熱主管21和多個第一加熱支管22,第一加熱主管21沿第一定位通孔軸向布置且安裝在加熱裝置安裝架13上,第一加熱支管22豎直設置在第一加熱主管21上方,多個第一加熱支管22沿第一加熱主管21長度方向分布且底端分別與第一加熱主管21連通,第二加熱裝置3包括第二加熱主管31和多個第二加熱支管32,第二加熱主管31沿第二定位通孔軸向布置且安裝在加熱裝置安裝架13上,第二加熱支管32豎直設置在第二加熱主管31上方,多個第二加熱支管32沿第二加熱主管31長度方向分布且底端分別與第二加熱主管31連通;
[0019]第一振打裝置4包括第一驅動機構41和第一振打桿42,第一驅動機構41位于第一腔室內,其米用氣動驅動機構,第一振打桿42 —端與第一驅動機構41連接,另一端穿過第一定位通孔抵靠第一加熱主管21靠近第一隔板11 一端,第二振打裝置5包括第二驅動機構51和第二振打桿52,第二驅動機構51位于第三腔室內,其采用氣動驅動機構,第二振打桿52 —端與第二驅動機構51連接,另一端穿過第二定位通孔抵靠第二加熱主管31靠近第二隔板12 —端;
[0020]接灰槽6位于第二腔室內,其位于第一加熱裝置2和第二加熱裝置3下方。
[0021]本實施例的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在工作過程中,待加熱氣體從進氣口進入第二腔室內,通過與加熱裝置的加熱支管進行熱交換進行加熱,然后從出氣口排出,同時,振打裝置敲擊加熱主管端部,引起加熱支管管束沿加熱主管軸向的發生晃動,使得加熱支管表面的積灰掉落到下方的接灰槽內;在此過程中,一方面,加熱裝置晃動使得附著在加熱支管表面的積灰掉落,防止積灰在加熱裝置表面長期附著,影響導熱效果,增加加熱煙氣通流截面,另一方面,加熱裝置在加熱過程中發生震動,提高與周圍煙氣的摩擦,進一步提高熱交換效率。
[0022]在本實施例中,所提出的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包括加熱裝置和振打裝置,加熱裝置兩側分別設有振打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防止積灰附著在加熱裝置上,從而增加加熱裝置的傳熱系數,并且增加煙氣通流截面,從而提高熱交換效率,降低引風機電耗。
[0023]在【具體實施方式】中,在第二腔室兩側分別設置第一振打裝置和第二振打裝置,從兩側分別對第一加熱裝置和第二加熱裝置進行振打,使得加熱腔室內空氣活動劇烈,進一步提高熱交換效率。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1)、至少一個加熱裝置、至少一個振打裝置; 箱體(1)內部設有隔板,隔板將所述箱體內的空間分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隔板上設有至少一個定位通孔,第二腔室的側壁上設有進氣口和出氣口,第二腔室內設有加熱裝置安裝架(13); 加熱裝置位于箱體的第二腔室內,其包括加熱主管和多個加熱支管,加熱主管沿定位通孔軸向布置且安裝在加熱裝置安裝架(13)上,加熱支管豎直設置在加熱主管上方,多個加熱支管沿加熱主管長度方向分布且底端分別與加熱主管連通; 振打裝置包括驅動機構和振打桿,驅動機構位于第一腔室內,振打桿一端與驅動機構連接,另一端穿過定位通孔抵靠加熱主管靠近隔板一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其特征在于,箱體(1)內設有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第一隔板(11)和第二隔板(12)將所述箱體⑴內的空間分為依次布置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第一隔板(11)上設有多個第一定位通孔,第二隔板(12)上設有多個第二定位通孔,第二腔室內設有多個第一加熱裝置(2)和多個第二加熱裝置(3),每個第一加熱裝置(2)位于一個第一定位通孔的軸線上,每個第二加熱裝置(3)位于一個第二定位通孔的軸線上,第一腔室內設有多個第一振打裝置(4),每個第一振打裝置(4)通過一個第一定位通孔振打相應的第一加熱裝置(2),第三腔室內設有多個第二振打裝置(5),每個第二振打(5)裝置通過一個第二定位通孔振打相應的第二加熱裝置⑶。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一加熱裝置(2)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一加熱主管(21)和在第一加熱主管(21)上豎直布置的多個第一加熱支管(22),第二加熱裝置(3)包括水平布置的第二加熱主管(31)和在第二加熱主管(31)上豎直布置的多個第二加熱支管(32),第一加熱主管(21)與第二加熱主管(31)平行布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其特征在于,驅動機構采用氣動驅動機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其特征在于,第二腔室內設有接灰槽出),其位于加熱裝置下方。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包括加熱裝置和振打裝置,加熱裝置兩側分別設有振打裝置,工作時,加熱裝置通過與加熱主管連通的加熱支管對加熱腔室內的氣體進行加熱,加熱的同時,振打裝置敲擊加熱主管端部,引起加熱支管管束的晃動,一方面,加熱裝置晃動使得附著在加熱支管表面的積灰掉落,防止積灰在加熱裝置表面長期附著,影響導熱效果,增加加熱煙氣通流截面,另一方面,加熱裝置在加熱過程中發生震動,提高與周圍煙氣的摩擦,進一步提高熱交換效率。本實用新型提出的帶氣動振打裝置的鍋爐設備,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增加加熱裝置的傳熱系數,并且增加煙氣通流截面,從而提高熱交換效率,降低引風機電耗。
【IPC分類】F23J1/00, F23J3/00
【公開號】CN205102142
【申請號】CN201520809448
【發明人】張敬爭, 黃智 , 黃榮斌, 俞際暉, 王斌, 謝能勇, 李曉洲, 封全武, 董濱瑋
【申請人】中節能(合肥)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