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密閉式冷卻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冷卻設備,特別是一種密閉式冷卻塔。
現有的密閉式冷卻塔一般采用噴淋循環冷卻水對盤管內的工質進行冷卻,盤管部分的冷卻性能受到一定的影響。為使盤管內的工質溫度下降到預定值,只能增加換熱面積,如加長盤管的長度。致使密閉式冷卻塔體積苯重,價格昂貴。此外,由于框架與噴淋水循環裝置相互獨立,既增大了體積,又難以滿足均勻布水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冷卻性能好、可縮小換熱面積、結構輕巧,且成本低的密閉式冷卻塔。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能均勻布水的密閉式冷卻塔。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這樣完成的由通風裝置、框架、噴淋裝置、盤管、盤管集水盤和噴淋水循環裝置構成的密閉式冷卻塔,通風裝置、噴淋裝置、盤管和盤管集水盤依次縱向設置在框架內,在盤管下方還設置了淋水填料,進風口與淋水填料相連。通過盤管后,經吸熱的噴淋水在淋水填料內進行自身冷卻。通風裝置將幾乎飽和的濕熱空氣抽走,同時在進風口補充周圍環境中的干冷空氣,從而使噴淋水到盤管時的溫度始終低于其離開盤管時的溫度,提高冷卻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還可以這樣完成由通風裝置、框架、噴淋裝置、盤管、盤管集水盤和噴淋水循環裝置構成的密閉式冷卻塔,通風裝置、噴淋裝置、盤管和盤管集水盤依次縱向設置在框架內,在盤管下測的進風口處還設置了散熱片,對噴淋水進行冷卻。通風裝置將幾乎飽和的濕熱空氣抽走,同時在進風口補充周圍環境中的干冷空氣。
本實用新型的任務還可以這樣完成由通風裝置、框架、噴淋裝置、盤管、盤管集水盤和噴淋水循環裝置構成的密閉式冷卻塔,通風裝置、噴淋裝置、盤管和盤管集水盤依次縱向設置在框架內。框架內還并列設置了噴淋水自冷卻裝置,包括淋水填料,與淋水填料相配套的填料噴淋裝置和填料集水盤。填料噴淋裝置的進口與盤管集水盤出口相連接。經過盤管后的噴淋水再進入填料噴淋裝置,在淋水填料中進行冷卻。從而使噴淋水到達盤管時的溫度始終低于其離開溫度。通風裝置將幾乎飽和的濕熱空氣排到塔外,在進風口處再補充周圍環境中的干冷空氣。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任務是這樣完成的將噴淋水循環裝置設置在框架內,與框架構成一體。噴淋水經由框架的各立柱直接進入噴淋裝置,形成多個進水口,可均勻布水。
由于本實用新型在盤管下方設置了淋水填料或散熱片,噴淋水經過盤管后所帶出的部分熱量,可分別在淋水填料或散熱片進行再冷卻,保證噴淋水進盤管時的溫度始終低于其離開盤管時的溫度,大大減輕了對盤管段的冷卻量要求,提高了冷卻性能,從而可使盤管的長度減少15~20%;將噴淋水循環裝置設置在框架內,噴淋水通過框架立柱直接進入噴淋裝置,形成多個進水口,既可均勻布水,又可減少材料、降低重量;框架內設有隔離風道,由淋水填料入口的進風經由隔離風道排出,不再參與盤管段的熱質交換;盤管與淋水填料之間設有上進風口和孔板,可進一步提高盤管段的冷卻性能;體積小、重量輕、成本低。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介紹本實用新型。
圖1為采用淋水填料并與盤管段串接的密閉式冷卻塔圖2為帶有隔離風道的密閉式冷卻塔圖3為采用散熱片的密閉式冷卻塔圖4為帶有循環水再冷卻裝置的密閉式冷卻塔實施例一一種適用于食品、電子等輕工行業的小型密閉式冷卻塔,通風裝置1、噴淋裝置3、盤管4和盤管集水盤5依次縱向設置在框架2內。盤管4的下方設置了淋水填料7,進風口與淋水填料7相連,填料內水流與風向的關系為逆流或橫逆流。結構簡單,塔體占地面積可縮小36%,綜合造價可降低25%左右。
實施例二一種適合于能源、材料等行業的大型密閉式冷卻塔。通風裝置1、噴淋裝置3、盤管4和盤管集水盤5依次縱向設置在框架2內。盤管4的下側設置了淋水填料7,以及孔板9和隔離風道8。進風口與淋水填料7相連,填料內水流與風向的關系為橫流。此外,盤管4與淋水填料7之間還設有上進風口。從而,利用隔離風道將盤管與淋水填料分隔為兩個完全獨立的熱交換區域。即冷卻盤管的空氣和水的熱質交換與淋水填料內的空氣和水的熱質交換完全分離。與現有的密閉式冷卻塔相比,其綜合造價可降低15%。
實施例三一種適合于化工、制藥等行業的中型密閉式冷卻塔。盤管4的下側設置了散熱片10。散熱片10和框架2的立柱均為噴淋水循環回路的組成部分。以立柱直接作為噴淋裝置的進水管,實現多路進水,增加布水的均勻性。與現有的密閉式冷卻塔相比,塔體占地面積可縮小36%,綜合造價可降低5%左右。
實施例四一種傳統的100噸密閉式冷卻塔,通風裝置1、噴淋裝置3、盤管4和盤管集水盤5依次縱向設置在框架2內。在不改變原塔結構的情況下,可另設淋水填料7、填料噴淋裝置11和填料集水盤12,淋水填料7與進風口相連。填料集水盤12與原塔的噴淋裝置3相連接,原塔的盤管集水盤5與填料噴淋裝置11相連,通過泵構成噴淋水循環回路,用以進一步冷卻噴淋水。經改造的密閉式冷卻塔,可提高噸位25%。
權利要求1.一種由通風裝置(1)、框架(2)、噴淋裝置(3)、盤管(4)、盤管集水盤(5)和噴淋水循環裝置(6)構成的密閉式冷卻塔,通風裝置(1)、噴淋裝置(3)、盤管(4)和盤管集水盤(5)依次縱向設置在框架(2)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盤管(4)下方還設置了淋水填料(7),進風口與淋水填料(7)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閉式冷卻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2)內設有隔離風道(8),盤管(4)與淋水填料(7)之間還設有上進風口和孔板(9)。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閉式冷卻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淋水循環裝置(6)與框架(2)構成一體,噴淋水經由框架(2)的各立柱直接進入噴淋裝置(3),形成多個進水口。
4.一種由通風裝置(1)、框架(2)、噴淋裝置(3)、盤管(4)、盤管集水盤(5)和噴淋水循環裝置(6)構成的密閉式冷卻塔,通風裝置(1)、噴淋裝置(3)、盤管(4)和盤管集水盤(5)依次縱向設置在框架(2)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盤管(4)下方還設置了散熱片(10),進風口與散熱片(10)相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密閉式冷卻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淋水循環裝置(6)與框架(2)構成一體,噴淋水經由框架(2)的各立柱直接進入噴淋裝置(3),形成多個進水口。
6.一種由通風裝置(1)、框架(2)、噴淋裝置(3)、盤管(4)、盤管集水盤(5)和噴淋水循環裝置(6)構成的密閉式冷卻塔,通風裝置(1)、噴淋裝置(3)、盤管(4)和盤管集水盤(5)依次縱向設置在框架(2)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框架(2)內還并列設置了噴淋水自冷卻裝置,包括淋水填料(7),與淋水填料相配套的填料噴淋裝置(11)、填料集水盤(12),填料噴淋裝置(11)進口與盤管集水盤出口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密閉式冷卻塔。通風裝置、噴淋裝置、盤管和盤管集水盤依次縱向設置在框架內,在盤管下方還設置了淋水填料,進風口與淋水填料相連。經盤管吸熱的噴淋水在淋水填料內進行自身冷卻,從而使噴淋水到盤管時的溫度始終低于其離開盤管時的溫度,提高冷卻性能。也可在盤管下側的進風口處設置散熱片,對噴淋水進行冷卻。采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大、中型密閉式冷卻塔,塔體占地面積可縮小36%,綜合造價可降低5~25%左右。
文檔編號F28C1/00GK2304095SQ9720636
公開日1999年1月13日 申請日期1997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1997年1月15日
發明者李永光, 章立新, 方明霞 申請人:李永光, 章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