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效除塵脫硫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除塵脫硫裝置。
在現有技術中,脫硫除塵設備一般為兩體式,即在除塵設備的前部或后部加脫硫裝置,設備阻力大,耗能多,除塵脫硫效率低。而一體式除塵脫硫裝置一般為一次除塵和一次脫硫,除塵脫硫效率低。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集多次除塵脫硫于一體的高效除塵脫硫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措施實現,高效除塵脫硫裝置包括支架及殼體,殼體下部連接支架,殼體下部錐形筒連接下排污口,殼體內腔下部有錐筒形聚氣板,聚氣板的中孔下部有噴霧噴嘴,此內腔一側有沿筒形殼體凸出的曲線形進煙口,進煙口外部接大文丘里管,大文丘里管喉管內的噴霧噴嘴接壓力水管,殼體內腔上部的花板上均布垂直放置的小文丘里管,花板上側部殼體外側有側排污管,花板上部有除水除霧擋水板,其上側有引出殼體外的凈化氣出口(7)所述除塵脫硫裝置各部件與煙氣接觸的表面有耐磨防腐涂層。
除水除霧擋水板為均布的折板或弧板構成的隔層。
大文丘里管和小文丘里管的喉管直徑均為φ20-2000mm,所述花板上的小文丘里管為2-2000個。
本裝置有多次除塵與脫硫功能,結構緊湊合理,效果好。本裝置與煙接觸的表面可為灰綠巖、耐腐耐酸橡膠、搪瓷、聚四氟乙烯、非晶鍍等涂層,也可整體用玻璃鋼制作。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敘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
圖1的A向局部視圖。
參照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現例,本高效除塵脫硫裝置包括支架及殼體,殼體(3)下部連接支架,殼體(3)下部錐形筒連接下排污口(9),殼體內腔下部有錐筒形聚氣板(4),聚氣板的中孔下部有噴霧噴嘴,此內腔一側有沿筒形殼體凸出的曲線形進煙口(2),進煙口(2)外部接大文丘里管(1),大文丘里管喉管內的噴霧噴嘴接壓力水管,殼體內腔上部的花板上均布垂直放置的小文丘里管(5),花板上側部殼體外側有側排污管(8),花板上部有除水除霧擋水板(6),其上側有引出殼體外的凈化氣出口(7),除塵脫硫裝置各部件與煙氣接觸的表面有耐磨防腐涂層。
除水除霧擋水板(6)為均布的折板或弧板構成的隔層。
大文丘里管(1)和小文丘里管(5)的喉管直徑均為φ1000mm,所述花板上的小文丘里管(5)為1000個。
殼體外凸出的曲線形進煙口(2)的內腔與殼體內腔形成弧形連接面,構成大旋風除塵器。
本裝置的工作原理在于,夾雜有灰塵的煙氣從大文丘里管進入,經其兩變徑錐管的除塵及喉管內噴霧噴嘴的除塵脫硫,起到第一次除塵及脫硫作用。夾雜有水霧的煙氣及污水進入進煙口(2),因其為曲線形煙道,起到氣液的離心分離作用,分離出的液體夾帶灰塵由下排污口(9)排下,帶霧煙氣經聚氣板(4)向上流,經聚氣板中孔部位時,受到下部噴霧噴嘴的沖洗,起到二次除塵脫硫的作用。煙氣經花板上的小文丘里管和除水除霧擋水板(6)再次除塵除塵除霧,灰塵及污水從側排污管(8)排出,凈化的氣體從凈化氣出口(7)排出。此裝置的脫硫率為80%-98%,除塵效率大于96%,林格曼黑度0-1級,阻力小于900Pa。
權利要求1.一種高效除塵脫硫裝置,包括支架及殼體,其特征是殼體(3)下部連接支架,殼體(3)下部錐形筒連接下排污口(9),殼體內腔下部有錐筒形聚氣板(4),聚氣板的中孔下部有噴霧噴嘴,此內腔一側有沿筒形殼體凸出的曲線形進煙口(2),進煙口(2)外部接大文丘里管(1),大文丘里管喉管內的噴霧噴嘴接壓力水管,殼體內腔上部的花板上均布垂直放置的小文丘里管(5),花板上側部殼體外側有側排污管(8),花板上部有除水除霧擋水板(6),其上側有引出殼體外的凈化氣出口(7),所述除塵脫硫裝置各部件與煙氣接觸的表面有耐磨防腐涂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除水除霧擋水板(6)為均布的折板或弧板構成的隔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大文丘里管(1)和小文丘里管(5)的喉管直徑均為φ20-2000mm,所述花板上的小文丘里管(5)為2-2000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是殼體外凸出的曲線形進煙口(2)的內腔與殼體內腔形成弧形連接面,構成大旋風除塵器。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鍋爐的高效除塵脫硫裝置,其殼體下部連接支架,殼體下部有下排污口,殼體內腔下部有聚氣板,聚氣板下側的殼體外壁有凸出的曲線形進煙口,進煙口外接大文丘里管,殼體內腔上部分別有均布多個小文丘里管的花板與除水除霧擋水板,殼體側部及上部分別有側排污管及凈化氣出口。本裝置多次除塵脫硫效率高。
文檔編號F23J15/04GK2268191SQ96218148
公開日1997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1996年8月22日 優先權日1996年8月22日
發明者李友聲 申請人:李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