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波紋管折流桿型換熱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化工,石油及熱力工程中所使用的高效傳熱設備,特別是殼程用折流桿而管程用雙波紋狀換熱管的波紋管折流桿型換熱器。
現廣泛用于熱力工程中的波紋管換熱器,雖具有傳熱系數高、不結垢、壽命長、熱應力小等優點,但因換熱管的支撐物為折流板因此還存在流動阻力較大和有滯流區域及有誘發振動等缺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波紋管折流桿型換熱器,除具有波紋管換熱器的優點外,還能降低流動阻力,減小滯流區域,消除誘發振動。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波紋管折流桿型換熱器由固定在帶有進、出水口,排污、排汽口的殼體內的換熱管及固定換熱管的管支撐所組成。而換熱管為截面呈雙波紋狀的換熱管,管支撐由折流桿固定在折流圈上所構成。
圖1.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管支撐結構示意圖垂直桿型。
圖3.管支撐結構示意圖水平桿型。
圖4.換熱管結構示意圖。
圖5.折流桿支撐換熱管四點支撐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描述。
換熱管(4)的縱截面為由圓弧形波峰、波谷相切的雙波紋形排列。
殼體(1)為圓筒體,上頂面、下底面上分別有進、出水口(10)、(2)、蒸汽口(3),安全閥口(5)、排汽口(7)、排污口(9)、冷凝水口(8)。折流桿(11)為細圓桿分別以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焊接固定在圓環形的折流圈(12)上構成管支撐(6)或(6)′。
二種類型的管支撐(6)、(6)′按一定間距,間隔排列,使其上的折流桿(11)支撐換熱管(4)是以不面截面、四點或三點支撐方式進行的,即第一個管支撐(6)上的折流桿(11)是支撐在換熱管(4)的下端,第二個管支撐(6)′上的折流桿(11)是支撐在換熱管(4)的左端,第三個管支撐(6)上的折流桿(11)是支撐在換熱管(4)的上端,第四個管支撐(6)′上的折流桿(11)是支撐在換熱管(4)的右端,四個不同截面從上、下、左、右、四個方位將換熱管(4)固定構成方形的四點支撐,以此類推也可由三個不同的截面從傾斜的左、右端及下端將換熱管支撐構成三角形的三點支撐(圖省略)。
這一支撐方式決定了殼流體以軸向流動方式流動,從而降低了流動阻力,也使換熱器內不存在嚴重的滯流壓域,因而不易結垢。因流體以軸向流方式流動,從根本上消除了誘發振動的根源,在抗振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流體繞流細小的折流桿形成的渦街及流體流過折流圈所產生的縮脈效應,在一定程度上使傳熱得以強化。
使用此換熱器時,管程冷水從進水口(10)進入換熱器(4)內,經管外蒸汽加熱然后從出水口(2)排出熱水。殼程蒸汽從蒸汽口(3)進入換熱器殼程,經傳熱后,冷凝水從冷凝水口(8)出來,完成熱交換。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因換熱器采用了雙波紋狀換熱管,就具有波紋管傳熱系數高,不結垢,熱應力少,壽命長的優點,又因支撐換熱管的管支撐是采用以不同截面,四點或三點支撐方式,使折流桿與換熱管接觸,殼流體以軸向流動方式流動,因此降低了流動阻力,不存在嚴重的滯流區域,因而不結垢,并消除了誘發振動的根源,強化傳熱。
權利要求1.一種波紋管折流桿型換熱器,由固定在帶有進、出水口(10)、(2),排污、排汽口(9)、(7)的殼體(1)內的換熱管及固定換熱管的管支撐所組成,其特征在于換熱管為截面呈雙波紋狀的換熱管(4),管支撐由折流桿(11)固定在折流圈(12)上所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細圓桿狀折流桿(11)呈水平方向焊接固定在圓環形折流圈(12)上構成管支撐(6),折流桿(11)呈垂直方向焊接固定在折流圈(12)上構成管支撐(6)′。
專利摘要一種波紋管折流桿型換熱器由固定在帶有進、出水口,排污、排氣口的殼體內的換熱管及固定換熱管的管支撐組成,而換熱管為截面呈雙波紋狀換熱管,管支撐由折流桿固定在折流圈上構成,折流桿采用以不同截面、四點或三點支撐,決定了殼流體以軸向流動方式。降低了流動阻力,不存在嚴重的滯流區域因而不易結垢,從根本上消除誘發振動的根源,在抗振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強化了傳熱,同時具有波紋管換熱器傳熱系數高、不結垢、壽命長、熱應力小等優點。
文檔編號F28D1/04GK2255031SQ9621300
公開日1997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1996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1996年5月30日
發明者鄭建岳 申請人:鄭建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