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燃燒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粉煤燃燒機,包括一燃燒室,所述燃燒室的一側設有一進風口用以導入空氣,所述燃燒室具有一噴煤管用以將粉煤噴入所述燃燒室中,所述燃燒室的另一側設有一熱氣送出口,所述燃燒室中設有一引燃裝置用以點燃粉煤,所述引燃裝置為一電熱器,所述引燃裝置可裝設于所述噴煤管的出口端相對位置處用以點燃粉煤。
【專利說明】粉煤燃燒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粉煤燃燒機。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粉煤燃燒機主要是在燃燒爐中設置噴煤管、液化氣管以及點火棒,在工作時利用點火棒產生火花引燃液化氣管所噴出的液化氣,接著利用燃燒的液化氣再點燃噴煤管所噴出的煤粉。所述燃燒機中通常還堆置有煤塊可被燃燒的煤粉所引燃,由此產生熱氣流供應至預定環境。傳統的采用煤塊、液化氣引燃的方式由于煤塊通常無法充分燃燒而產生大量廢渣,同時液化氣在引燃過程中具有較高的危險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鑒于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減少垃圾產生且使用安全性高的粉煤燃燒機。
[0004]一種粉煤燃燒機,包括一燃燒室,所述燃燒室的一側設有一進風口用以導入空氣,所述燃燒室具有一噴煤管用以將粉煤噴入所述燃燒室中,所述燃燒室的另一側設有一熱氣送出口,所述燃燒室中設有一引燃裝置用以點燃粉煤,所述引燃裝置為一電熱器,所述引燃裝置可裝設于所述噴煤管的出口端相對位置處用以點燃粉煤。
[0005]與現有技術相比,在上述粉煤燃燒機中,通過所述引燃裝置將耐火磚加熱至呈火紅狀態時收入所述凹槽中,進而利用耐火磚的熱度持續的點燃粉煤,因此所述引燃裝置不需要一直開啟,節省了大量的電能。所述引燃裝置呈折收狀態時可持續的啟動加溫,此時所述引燃裝置剛好正對所述噴煤管的出口端,進而達到預熱內部空氣的效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粉煤燃燒機的一較佳實施方式的一使用狀態圖。
[0007]圖2是本實用新型粉煤燃燒機的一較佳實施方式的另一使用狀態圖。
[0008]圖3是圖1中粉煤燃燒機的一剖視圖。
[0009]圖4是圖2中粉煤燃燒機的一剖視圖。
[0010]圖5是本實用新型粉煤燃燒機的一較佳實施方式的又一使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請參閱圖1和圖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較佳實施方式中,一粉煤燃燒機包括一燃燒室10,所述燃燒室10的一側設有一進風口 11用以導入空氣,所述燃燒室10具有一噴煤管12用以將粉煤20噴入所述燃燒室10中。所述燃燒室10的另一側設有一熱氣送出口 13。所述燃燒室10中設有一引燃裝置30用以點燃粉煤20。所述引燃裝置30為一電熱器,所述引燃裝置30可裝設于所述噴煤管12的出口端相對位置處用以點燃粉煤。其中,所述引燃裝置30可設計成折收式結構。
[0012]所述燃燒室10的底面設置一凹槽14,所述凹槽14的深度剛好可供所述引燃裝置30的放入,使得所述引燃裝置30的底端裝設于一橫向的轉動桿40上,所述轉動桿40樞轉裝設于所述凹槽14的兩側槽壁。所述轉動桿40的一端伸出所述燃燒室10外,所述轉動桿40的一端還設有一豎直方向的控制柄41。通過所述控制柄41可控制所述轉動桿40旋轉,進而切換所述引燃裝置30的角度。
[0013]請參閱圖1和圖3,所述引燃裝置30呈直立角度狀態,在此直立角度下所述引燃裝置30剛好正對所述噴煤管12的出口端。所述引燃裝置30點燃送入的粉煤20。當所述引燃裝置30加熱至所述燃燒室10中的耐火磚呈高溫火紅狀態時,即可轉動所述轉動桿40將所述引燃裝置30收入所述凹槽14中。請參閱圖2和圖4,利用耐火磚的熱度持續的點燃粉煤20,因此所述引燃裝置30不需要一直開啟,因此節省了大量的電能。
[0014]本實用新型的粉煤燃燒機通過所述引燃裝置30將耐火磚加熱至呈火紅狀態時收入所述凹槽14中,進而利用耐火磚的熱度持續的點燃粉煤20,因此所述引燃裝置30不需要一直開啟,節省了大量的電能。所述引燃裝置30呈折收狀態時可持續的啟動加溫,此時所述引燃裝置30剛好正對所述噴煤管12的出口端,進而達到預熱內部空氣的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粉煤燃燒機,包括一燃燒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室的一側設有一進風口用以導入空氣,所述燃燒室具有一噴煤管用以將粉煤噴入所述燃燒室中,所述燃燒室的另一側設有一熱氣送出口,所述燃燒室中設有一引燃裝置用以點燃粉煤,所述引燃裝置為一電熱器,所述引燃裝置可裝設于所述噴煤管的出口端相對位置處用以點燃粉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燃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燃裝置可設計成折收式結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粉煤燃燒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室的底面設置一凹槽,使得所述引燃裝置的底端裝設于一橫向的轉動桿上,所述轉動桿樞轉裝設于所述凹槽的兩側槽壁,所述轉動桿的一端伸出所述燃燒室外,所述轉動桿的一端還設有一豎直方向的控制柄,通過所述控制柄可控制所述轉動桿旋轉,進而切換所述引燃裝置的角度。
【文檔編號】F23Q7/06GK203927898SQ201420199163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3日
【發明者】鄭珊珊, 衛楨 申請人:中煤科工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