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點火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轉太陽能點火器。它包括凸透鏡、導熱金屬片、絲和雙體結構及蓋子組成,其特征為凸透鏡可以聚光且可以通過旋鈕上的螺紋和加熱區域中的內螺紋來調節高度,金屬片、絲是能吸收凸透鏡聚光產生的熱量且具有良好導熱性能的金屬,雙體結構中一部分為加熱區域,另一部分為點燃區域,且有支撐金屬片、絲的結構,蓋子用來蓋住雙體底座結構,同時也可以在蓋子面上加設指南針。太陽能點火器可以在野外等地,通過太陽能等來實現點火的目的,無需額外消耗能源。再配合有指南針,功能豐富,效果突出。
【專利說明】 太陽能點火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點火器。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打火機、點煙器、火柴等都是點火裝置,其效果都很好。但是他們都需要消耗能源,當氣體或電量等消耗后,如果不補充,則無法繼續使用。所以如果能提供一種持久的、不間斷的能源供點火器使用,將為點火會帶來新的變化。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太陽能點火器,其能通過太陽能加熱完成點火工作。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太陽能點火器,包括凸透鏡、導熱金屬片、絲和雙體結構及蓋子組成,凸透鏡可以聚光且可以通過旋鈕上的螺紋和加熱區域中的內螺紋來調節高度,金屬片、絲是能吸收凸透鏡聚光產生的熱量且具有良好導熱性能的金屬,雙體結構中一部分為加熱區域,另一部分為點燃區域,且有支撐金屬片、絲的結構,蓋子用來蓋住雙體底座結構,同時也可以在蓋子面上加設指南針。
[0005]進一步的,凸透鏡固定于雙體結構中的加熱區域頂部位置,金屬片、絲為深色,其結構也可以一端為片狀,另一端為盤絲狀的長條,雙體結構為耐高溫隔熱材料,特別是底座支撐金屬片、絲的部分,側壁為不透明或半透明式樣。
[0006]本實用新型的良好效果為:太陽能點火器,當天空中有太陽或者用強光電筒照射時,凸透鏡能夠將光線聚攏為一個焦點于金屬片、絲一端上,這樣就產生大量的熱量。通過熱量的傳遞到金屬片、絲另一端,金屬片、絲受熱溫度增高,持續一小段時間,當溫度達到一定高度時,就可以將小木棒、紙張、干草等放置其于另一端上,起到引燃的作用。從而完成整個點火過程。根據太陽角度變換,導致焦點的不同,則可以通過調節高度的螺紋旋鈕來調節上下高度,從而達到最佳聚焦效果。蓋子可以為一個普通蓋子,也可以在蓋子上加設一個指南針,擴展更多的功能。太陽能點火器可以在野外等地,通過太陽能等來實現點火的目的,無需額外消耗能源。再配合有指南針,功能豐富,效果突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0009]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側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0]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透視結構示意圖。
[0011]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側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2]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側面透視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0014]I 蓋子
[0015]12指南針
[0016]2雙體結構
[0017]21加熱區域
[0018]22點燃區域
[0019]23金屬片、絲
[0020]24 底座
[0021]25 隔板
[0022]26內壁螺紋
[0023]3凸透鏡
[0024]4 旋鈕。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6]如圖1-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轉太陽能點火器由蓋子I和指南針12組成、由雙體結構2、凸透鏡3、金屬片、絲23、帶螺紋的旋鈕4及底座24組成,其中雙體結構2由加熱區域21和點燃區域22組成。凸透鏡3通過帶螺紋的旋鈕4固定于加熱區域21頂部,并結合內壁螺紋26調節高度。金屬片、絲23固定于底座24上。加熱區域21和點燃區域22通過隔板25隔斷;雙體結構2、凸透鏡3、金屬片、絲23、帶螺紋的旋鈕4及底座24組成,其中雙體結構2由加熱區域21和點燃區域22組成。凸透鏡3通過帶螺紋的旋鈕4固定于加熱區域21頂部,并結合內壁螺紋26調節高度。金屬片、絲23固定于底座24上。加熱區域21和點燃區域22通過隔板25隔斷。
【權利要求】
1.太陽能點火器,其特征是:包括凸透鏡、導熱金屬片、絲和雙體結構及蓋子組成,凸透鏡可以聚光且可以通過旋鈕上的螺紋和加熱區域中的內螺紋來調節高度,金屬片、絲是能吸收凸透鏡聚光產生的熱量且具有良好導熱性能的金屬,雙體結構中一部分為加熱區域,另一部分為點燃區域,且有支撐金屬片、絲的底座結構,蓋子用來蓋住雙體結構,在蓋子面上加設指南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點火器,其特征是:凸透鏡位于雙體結構中的加熱區域頂部位置,金屬片、絲為深色,其結構一端為片狀,另一端為盤絲狀的長條,雙體結構為耐高溫隔熱材料,底座支撐金屬片、絲的部分,側壁為不透明或半透明樣式。
【文檔編號】F23Q7/02GK203949209SQ201420175047
【公開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2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2日
【發明者】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劉興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