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冷卻系統及油冷卻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油冷卻器,包括油冷卻器殼體和固設于油冷卻器殼體內的折流板,折流板包括與油冷卻器殼體的上部相連的上折流板和與油冷卻器殼體的下部相連的下折流板,上折流板的頂部開設有貫穿其厚度方向的通氣口。通過在上折流板的頂部開設通氣口,并開通連通油冷卻器頂部的氣體導出接口,當油冷卻器中蒸發產生冷媒氣體時,氣體通過上折流板上的通氣口經氣體導出接口導出,避免蒸汽隨冷卻后的油液進入油泵,從而減低油泵的噪音,提高油泵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油冷卻系統。
【專利說明】 油冷卻系統及油冷卻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統【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油冷卻系統及油冷卻器。
【背景技術】
[0002]制冷系統中,現有殼管式油冷卻器,只考慮換熱,未考慮冷媒與冷凍油互溶后,在油冷卻器內部蒸發,蒸發后的冷媒存在于油冷卻器的頂部無法排出,尤其是大型殼管式油冷卻器。
[0003]同時,部分冷凍油與冷媒互溶性特別強,機組運行時,由于油冷卻器內壓力升高,使得更多的冷媒溶入冷凍油中;在停機時,油冷卻器殼側冷凍油中大量冷媒蒸出,形成氣體,積存在油冷卻器頂部。運行油泵時,氣體與油一起進入油泵,不僅使油泵噪音大大提高,對油泵壽命也有一定影響。
[0004]因此,如何降低油冷卻系統中殼管式油冷卻器內的冷媒氣體對油泵噪音及性能的影響,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油冷卻器,以實現降低油冷卻系統中殼管式油冷卻器內的冷媒氣體對油泵噪音及性能的影響;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油冷卻系統。
[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7]—種油冷卻器,包括油冷卻器殼體和固設于所述油冷卻器殼體內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包括與所述油冷卻器殼體的上部相連的上折流板和與所述油冷卻器殼體的下部相連的下折流板,所述上折流板的頂部開設有貫穿其厚度方向的通氣口,所述油冷卻器殼體的頂部開設有與其內部連通的氣體導出接口。
[0008]優選地,在上述油冷卻器中,所述上折流板包括間隔設置于所述油冷卻器殼體徑向的多個,每個所述上折流板的頂部均設置有通氣口。
[0009]優選地,在上述油冷卻器中,所述下折流板包括沿所述油冷卻器殼體徑向布置的多個,所述上折流板和所述下折流板相互之間間隔布置。
[0010]優選地,在上述油冷卻器中,所述氣體導出接口設置于所述油冷卻器的中部。
[0011]優選地,在上述油冷卻器中,所述氣體導出接口靠近所述油冷卻器的油液出口位置。
[0012]一種油冷卻系統,包括對油氣分離的油分離器和對油液冷卻的油冷卻器,以及與所述油冷卻器的油液出口相連通的油泵,所述油冷卻器為如上任意一項所述的油冷卻器,所述氣體導出接口與所述油分離器相連通。
[0013]優選地,在上述冷卻系統中,所述油冷卻器的頂部設置有連通至所述油分離器內油位上方的平衡管路,所述平衡管路與所述油冷卻器的筒體連通。
[0014]優選地,在上述冷卻系統中,所述平衡管路和所述油冷卻器上設置的氣體導出接口連通。
[0015]優選地,在上述冷卻系統中,所述油分離器內部的油位高度高于所述油冷卻器頂部布置。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油冷卻器,包括油冷卻器殼體和固設于油冷卻器殼體內的折流板,折流板包括與油冷卻器殼體的上部相連的上折流板和與油冷卻器殼體的下部相連的下折流板,上折流板的頂部開設有貫穿其厚度方向的通氣口,油冷卻器殼體的頂部開設有與其內部連通的氣體導出接口。油冷卻器在對油液進行冷卻時,冷卻工作在油冷卻器殼體內的筒體內進行,其內部設置將筒體內部分割成多個油液流通空間上折流板和下折流板,延緩油液的流動速度,延長流動時間,實現油液的充分冷卻,通過在上折流板的頂部開設通氣口,并開設連通油冷卻器殼體頂部的氣體導出接口,當油冷卻器中蒸發產生冷媒氣體時,氣體通過氣體導出接口排出,避免蒸汽隨冷卻后的油液進入油泵,從而降低油泵的噪音,提高油泵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油冷卻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圖1中A-A方向的剖視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油冷卻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油冷卻器,降低了油冷卻系統中殼管式油冷卻器內的冷媒氣體對油泵噪音及性能的影響;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油冷卻系統。
[002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3]如圖1和圖2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油冷卻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A方向的剖視圖。
[002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油冷卻器,包括油冷卻器I殼體和固設于油冷卻器I殼體內的折流板,折流板包括與油冷卻器I殼體的上部相連的上折流板2和與油冷卻器I殼體的下部相連的下折流板,上折流板2的頂部開設有貫穿其厚度方向的通氣口 4。油冷卻器I在對油液進行冷卻時,冷卻工作在油冷卻器I殼體內的筒體內進行,其內部設置將筒體內部分割成多個油液流通空間上折流板2和下折流板5,延緩油液的流動速度,延長流動時間,實現油液的充分冷卻。
[0025]油冷卻器I殼體的頂部開設有與其內部連通的氣體導出接口 3。在油冷卻器I的頂部開設氣體導出接口 3,可通過設置氣體導出裝置直接與油冷卻器I聯通,方便實現對油冷卻器I內部蒸發的冷媒氣體導出。
[0026]通過在上折流板2的頂部開設通氣口 4,當油冷卻器I中蒸發產生冷媒氣體時,氣體通過上折流板2上的通氣口 4流通到氣體導出接口 3位置并排出,避免蒸汽隨冷卻后的油液進入油泵,從而減低油泵的噪音,提高油泵的使用壽命。
[0027]優選地,氣體導出接口 3設置在油冷卻器I的頂部靠近油液出口出的位置,有效保證從油冷卻器出去的油液中沒有氣體。
[0028]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上折流板2包括間隔設置于油冷卻器I殼體徑向的多個,每個上折流板2的頂部均設置有通氣口。油冷卻器內部設置有多個上折流板2,通過上折流板2將油冷卻器I殼體的內部空間分隔為多個,并將分隔后的幾個空間在頂部完全隔開,通過在每個上折流板2的頂部開設通氣口 4,則當油冷卻器I內部蒸發的冷媒氣體,匯聚到油冷卻器I的頂部后,即可通過上折流板2上開設的通氣口 4流動到油冷卻器I殼體上預定的位置,從而可實現將油冷卻器I內部的氣體導出,通過排出冷卻器內部的氣體,降低油液導出時油泵的噪音,提高油泵的壽命。
[0029]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下折流板5包括沿油冷卻器殼體徑向布置的多個,上折流板2和下折流板5相互之間間隔布置。油液由油冷卻器I內流通進行冷卻,通過設置間隔布置并上下分布的多個上折流板2和下折流板5,使得油液在流通過程中由二者對油液的流速進行降低,從而延長油液在油冷卻器內的冷卻時間,提高了油液的冷卻效果。
[0030]通過在油冷卻器的上折流板2的頂部開口,使得油冷卻器I頂部的氣體可以串通流動到油冷卻器I內預定的位置,從而將油冷卻器I中蒸發出來的冷媒氣體排出。氣體排出后使得油液流入到油泵中的氣體含量降低,避免油泵運行時,油液和氣體一體被送到油泵,避免氣液混合物通過油泵,造成油泵工作過程中的噪音,經檢測可測得油泵噪音由原來的92分貝降低到85分貝以下,有效的降低噪音。
[0031]具體地,氣體導出接口 3設置于油冷卻器I的中部。通過將氣體導出接口位置設置于油冷卻器的中部,便于氣體由油冷卻器的兩端被擠壓至中部排出。
[0032]具體地,氣體導出接口 3靠近油冷卻器I的油液出口位置。通過將氣體導出接口位置設置于油冷卻器的油液出口位置,便于氣體由油冷卻器內油液的流動被擠壓至油液出口位置排出,同時也盡可能的避免氣體隨油液的流動經油冷卻器的油液出口位置排入到油泵內,充分的實現氣體的收集導出。
[0033]如圖3所示,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油冷卻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34]基于上述實施例中提供的油冷卻器,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油冷卻系統,對油氣分離的油分離器8和對油液冷卻的油冷卻器1,該油冷卻系統上設有的油冷卻器I為上述實施例中提供的油冷卻器。
[0035]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油冷卻器I的頂部設置有連通至油分離器8內油位上方的平衡管路7,平衡管路7與油冷卻器I的筒體連通。通過設置平衡管路7聯通油分離器8的頂部至油冷卻器I的頂部,使得油冷卻器I和油分離器8在底部連通為油液流通通道,油冷卻器I和油分離器8的頂部由平衡管路7形成一條氣壓平衡管路,油冷卻器I內生成的氣體經平衡管路7輸送到油分離器8內,保證油冷卻器I內全部為油液,避免油冷卻器的氣體經油泵流出造成油泵噪音。
[0036]具體地,平衡管路7和油冷卻器I上設置的氣體導出接口連通。平衡管路與油冷卻器頂部的氣體導出接口接通,油冷卻器I內部的蒸發的冷媒氣體匯聚在油冷卻器的頂部,并根據油冷卻器內部結構匯聚到氣體導出接口位置,通過連接平衡管路,易于氣體的導出。
[0037]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油分離器8內部的油位高度高于油冷卻器I頂部布置。油分離器8內部的油位高度高于油冷卻器I頂部設置,如圖3中所示的高度差9即為油分離器8內的油位和油冷卻器I之間的高度差,受油壓的影響,油冷卻器I內部的油液一部分被擠壓到平衡管路7內,使得油冷卻器I內全部為油液,其內部蒸發的冷媒氣體被擠壓的平衡管路7內,保證油冷卻器內全部為冷凍油液。
[0038]如圖3中所示的油冷卻系統的結構,油液由油分離器8的底部流出,然后由油冷卻器I的一端流入,并由另一端流出,經油泵6導出,從而實現油液的冷卻工作。
[0039]由于該油冷卻系統采用了上述實施例的油冷卻器,所以該油冷卻系統由油冷卻器帶來的有益效果請參考上述實施例。
[0040]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0041]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油冷卻器,包括油冷卻器(I)殼體和固設于所述油冷卻器(I)殼體內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包括與所述油冷卻器(I)殼體的上部相連的上折流板(2)和與所述油冷卻器(I)殼體的下部相連的下折流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流板(2)的頂部開設有貫穿其厚度方向的通氣口(4),所述油冷卻器(I)殼體的頂部開設有與其內部連通的氣體導出接口(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折流板(2)包括間隔設置于所述油冷卻器(I)殼體徑向的多個,每個所述上折流板(2)的頂部均設置有通氣口(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冷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折流板(5)包括沿所述油冷卻器(I)殼體徑向布置的多個,所述上折流板(2)和所述下折流板(5)相互之間間隔布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導出接口(3)設置于所述油冷卻器(I)的中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冷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導出接口(3)靠近所述油冷卻器(I)的油液出口位置。
6.一種油冷卻系統,包括對油氣分離的油分離器(8)和對油液冷卻的油冷卻器(1),以及與所述油冷卻器(I)的油液出口相連通的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卻器為如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油冷卻器,所述氣體導出接口(3)與所述油分離器(8)相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油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卻器(I)的頂部設置有連通至所述油分離器(8)內油位上方的平衡管路(7),所述平衡管路(7)與所述油冷卻器(I)的筒體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油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管路(7)和所述油冷卻器(I)上設置的氣體導出接口連通。
9.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油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分離器(8)內部的油位高度高于所述油冷卻器(I)頂部布置。
【文檔編號】F28F9/24GK203719279SQ201420098357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5日
【發明者】安亞洲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