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式熱管預熱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密封式熱管預熱器,其主要結構是:在每個熱管中部均套固有一個金屬環,該金屬環置于中間管板通孔上部所設的上開口槽與通孔構成的凸臺上,該凸臺與上述金屬環之間設有O型密封圈,在上述熱管的金屬環上部設套固在熱管上的圓環形壓板,該壓板上設有與中間管板螺孔對應的螺孔,穿過該螺孔的緊固件將壓板與中間管板連接。本實用新型密封性能好、換熱管失效時換管方便。
【專利說明】 密封式熱管預熱器
[0001]【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管換熱裝置。
[0002]【背景技術】:在電站和冶金行業中,為了節約能源,提高效益,通常用排放煙氣的余熱對煤氣或空氣進行加熱,這就需要熱交換裝置。目前普遍使用熱管式預熱器來完成這個過程。現有的熱管式預熱器是通過中間管板將其分隔成兩個腔,冷、熱流體在不同的腔內逆向流動來完成熱交換過程,當冷、熱兩腔的流體需要保證零泄漏時,通常換熱管和管板需焊接在一起,這樣一來如果換熱管失效,輕則降低換熱效率,重則整臺預熱器都要報廢,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如果冷、熱兩腔密封不嚴,就會存在設備運行不安全的因素,比如二次燃燒、爆炸等危險。
[0003]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密封性能好、換熱管失效時換管方便的新型密封式熱管預熱器。本實用新型主要是在熱管預熱器中間管板和熱管之間設有由金屬環和O型密封圈組成的密封機構。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主體結構與現有熱管預熱器基本相同,其中熱管為內有傳熱工質的真空管,其可以是光管,但最好其上設有擴展傳熱面積的螺旋翅片、肋片、翼片、H型翅片或釘頭管等。上述若干根熱管組成熱管束,其穿過中間管板及兩端管板上的通孔,在兩端管板外設端管箱板,在上述三個管板相對的兩側設有與之相連的側管箱板,其與三個管板圍成兩個筒形箱體,該兩筒形箱體兩端的開口上分別設有與其相連的介質進、出口管。在上述每個熱管中部均套固有一個金屬環,最好兩者焊在一起。該金屬環置于中間管板通孔上部所設的上開口槽與通孔構成的凸臺上,該凸臺與上述金屬環之間設有O型密封圈。在上述熱管的金屬環上部設套固在熱管上的圓環形壓板,該壓板上設有與中間管板螺孔對應的螺孔,穿過該螺孔的緊固件將壓板與中間管板連接。
[000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預熱器是通過中間管板將其分隔成兩個腔,冷、熱流體在不同的腔內逆向流動,熱流體的熱量靠熱管中的工質來傳遞,實現熱、冷流體的熱交換過程。同時冷、熱兩腔之間采用金屬環和O型密封圈的活動密封結構,使該預熱器無泄漏。
[0006]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0007]1.本實用新型的密封結構,密封性能非常好,沒有泄漏,使相互換熱的兩種介質被完全分成兩個獨立通道,適合密封性能要求較嚴的工況,能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
[0008]2.可以單獨換管,而且操作簡單,使用壽命長。
[0009]3.結構簡單、強度高、穩定性好、加工難度小。
[0010]4.換熱管束兩端可以沿軸向自由膨脹。
[0011]【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示意簡圖。
[0013]圖2為圖1的局部放大示意簡圖。
[0014]【具體實施方式】:在圖1所示的密封式熱管預熱器的主視示意簡圖中,熱管I為內有傳熱工質的真空管,其上設有螺旋翅片。上述若干根熱管組成熱管束,其穿過中間管板2及兩端管板3、4上的通孔,在上述三個管板相對的兩側設有與之相連的管箱板5、6,其與三個管板圍成兩個筒形箱體,該兩筒形箱體兩端的開口上分別設有與其相連的介質進、出口管7、8。在圖2所示的圖1的局部放大示意簡圖中,在上述每個熱管中部均套有一個金屬環9,兩者焊在一起。該金屬環置于中間管板通孔上部所設的上開口槽與通孔構成的凸臺上,該凸臺與上述金屬環之間設有O型密封圈10。在上述熱管的金屬環上部設套固在熱管上的圓環形壓板11,該壓板上設有與中間管板螺孔對應的螺孔,穿過該螺孔的緊固件12將壓板與中間管板連接。
【權利要求】
1.一種密封式熱管預熱器,其熱管管束穿過中間管板及兩端管板上的通孔,在兩端管板外設端管箱板,在上述三個管板相對的兩側設有與之相連的側管箱板,其與三個管板圍成兩個筒形箱體,該兩筒形箱體兩端的開口上分別設有與其相連的介質進、出口管,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每個熱管中部均套固有一個金屬環,該金屬環置于中間管板通孔上部所設的上開口槽與通孔構成的凸臺上,該凸臺與上述金屬環之間設有O型密封圈,在上述熱管的金屬環上部設套固在熱管上的圓環形壓板,該壓板上設有與中間管板螺孔對應的螺孔,穿過該螺孔的緊固件將壓板與中間管板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式熱管預熱器,其特征在于:熱管與其上的金屬環焊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密封式熱管預熱器,其特征在于:熱管為其上設有擴展傳熱面積的螺旋翅片、肋片、翼片、H型翅片或釘頭管。
【文檔編號】F28D15/02GK203731911SQ201320850252
【公開日】2014年7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3日
【發明者】于蘭鳳, 夏洪敏 申請人:大連熵立得傳熱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