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二次高溫富氧燃燒室的鍋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以煤、生物質為燃料的鍋爐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具有二次高溫富氧燃燒室的鍋爐。
背景技術:
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煤炭屬于第一能源,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難以改變,而相對落后的煤炭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也加大了環境保護的壓力;周知,煤炭主要用作鍋爐燃料,燃煤鍋爐的燃料成本與燃油鍋爐或燃氣鍋爐相比還不及四分之一,但是長期以來,燃煤設備的燃燒工藝以直接燃燒為主,普遍存在燃燒不充分、熱效率低、煤炭資源浪費嚴重、污染大氣環境的現象。同時,生物質燃料作為一種新的燃料形式的出現,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被應用;我國生物質資源十分豐富、有大量的農業廢棄物、薪柴、木材加工廢料可供使用;但是,這些生物質資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除小部分農村用來發酵生產沼氣外,大部分都被直接燃燒、填埋掉了。現有技術中,生物質燃料在直接燃燒過程中或在一般的鍋爐中燃燒容易產生煤煙、飛灰、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嚴重污染大氣環境。現有的以煤和生物質為燃料的鍋爐還不能達到環保要求,尤其是在燃料未充分燃燒的情況下,容易造成因黑煙、有害顆粒、未燃盡的燃料被排出而污染環境的問題;因而在城市中已經禁止或限制使用此類鍋爐,改用燃油或燃氣鍋爐,但是燃油或燃氣鍋爐的生產成本要遠遠高于此類鍋爐,同時由于燃油消耗的快速增長,油價持續上揚,過高的生產成本使得經營者難以承受;因此,需要對傳統鍋爐的燃燒結構進行改進,以實現清潔燃燒和節能燃燒的工藝及技術,既可以保護環境又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大幅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具有二次高溫富氧燃燒室的鍋爐,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以煤和生物質為燃料的鍋爐存在燃料燃燒不充分、熱能利用率低、污染環境的缺點。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種具有二次高溫富氧燃燒室的鍋爐,它包括鍋爐本體和送風系統,所述鍋爐本體的上部安裝有鍋筒、下部安裝有爐排,所述鍋爐本體的腹中前部為爐膛,后部為排煙室,所述的鍋爐本體的腹中還設置有貫通連接爐膛和排煙室的隧道復燃室,所述隧道復燃室通過隔火墻與其前端的爐膛和后端的排煙室分隔;所述隧道復燃室的側壁上開設有多個旋風噴射孔,所述送風系統通過旋風噴射孔為隧道復燃室提供充足的氧氣。優選地,所述隧道復燃室由耐火材料砌筑而成,所述隧道復燃室整體呈圓筒狀。優選地,所述送風系統包括送風管和用于提供動力的送風機,所述送風管從鍋爐本體的后部引入、敷設在爐排的下方;所述送風管分為兩條支路,其中一路送風至爐膛,另一路送風至隧道復燃室與鍋爐本體構成的封閉腔室內,通過旋風噴射孔為隧道復燃室提供充足的氧氣。優選地,它還包括排煙系統,所述排煙系統包括排煙風管和用于提供動力的排煙風機,所述排煙風管連接排煙室頂部的排煙口。優選地,所述隔火墻由耐火材料砌筑而成。優選地,所述排煙室的后壁上開設有觀察窗。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通過送風系統將外界氧氣輸送至隧道復燃室與鍋爐本體構成的封閉腔室內,利用旋風噴射孔使隧道復燃室處于富氧狀態;另外,氧氣由后至前輸送利于氧氣的預加熱,燃料在爐膛內進行一次燃燒后,未充分燃燒的燃料再與隧道復燃室內的熱氧氣混合二次燃燒,使得燃料充分燃燒、放出大量熱量,其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熱效率高,在實現潔凈燃燒的同時降低了能源消耗,具有很強的推廣和應用價值。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前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后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鍋爐本體;2、鍋筒;3、爐排;4、爐膛;5、排煙室;6、隧道復燃室;7、隔火墻;8、旋風噴射孔;9、送風管;10、排煙風管;11、觀察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由權利要求限定和覆蓋的多種不同方式實施。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具有二次高溫富氧燃燒室的鍋爐,它包括鍋爐本體1、送風系統和排煙系統;其中,鍋爐本體I的上部安裝有鍋筒2、下部安裝有爐排
3,鍋爐本體I的腹中前部為爐膛4、后部為排煙室5。為改善傳統鍋爐因燃料燃燒不充分而導致黑煙排放污染環境、燃料利用率不足、熱效率低的問題。在鍋爐本體I的后半部分的前端設置有貫通連接爐膛4和排煙室5的隧道復燃室6 (即二次高溫富氧燃燒室),隧道復燃室6是由耐火材料砌筑而成的、其整體形狀呈圓筒狀;同時,隧道復燃室6通過由耐火材料砌筑而成的隔火墻7與爐膛4和排煙室5分隔,由此,整個鍋爐由前至后劃分為緊鄰的三段,其順序為爐膛4、隧道復燃室6和排煙室
5。為保證隧道復燃室6處于富氧狀態,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燒,在隧道復燃室6的側壁上開設有多個旋風噴射孔8,旋風噴射孔8可根據鍋爐整體的風路設計選擇開設的數量及位置。送風系統通過旋風噴射孔8為隧道復燃室6提供充足的氧氣。隧道復燃室6具有一定長度,其長度控制在鍋爐本體I總長度的1/3-1/2之間,保證了煙氣或在爐膛4內未燃盡的燃料能夠在隧道復燃室6內具有足夠的迂回時間以充分燃燒;而隔火墻7的設置也同時增加了鍋爐爐膛4及排煙室5內的(吸)放熱面積,可以起到提高溫度的效果。同時,送風系統包括送風管9和用于提供動力的送風機(圖中未示出),送風管9從鍋爐本體I的后部(即排煙室5的后壁)引入、敷設在爐排3的下方;送風管9分為兩條支路,其中一路送風至爐膛4,另一路送風至隧道復燃室6與鍋爐本體I構成的封閉腔室內,通過旋風噴射孔8為隧道復燃室6提供充足的氧氣。由于送風管9輸送的氧氣是由后至前進行的,在氧氣進行輸送的過程中對氧氣產生了預加熱的效果,不但有利于燃料在爐膛4中的燃燒,也可以保證在爐膛4中未充分燃燒的燃料在隧道復燃室6內得以進行二次燃燒。送風系統在對隧道復燃室6進行補風時,隧道復燃室6的尾端噴出高溫火焰,燃料燃盡后所產生的消煙高溫煙氣沖刷排煙室5上部的鍋筒2,使鍋筒2充分吸收熱能。另外,排煙系統包括排煙風管10和用于提供動力的排煙風機(圖中未示出),為利于氧氣與煙氣的循環,在排煙室5的頂部開設有排煙口,排煙風管11連接在排煙口上,以此對煙氣進行引導。為便于觀察燃料在通過隧道復燃室6后的燃燒狀況,以判斷、調整燃料的燃燒狀態,在排煙室5的后壁上開設有觀察窗11。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二次高溫富氧燃燒室的鍋爐,它包括鍋爐本體和送風系統,所述鍋爐本體的上部安裝有鍋筒、下部安裝有爐排,所述鍋爐本體的腹中前部為爐膛,后部為排煙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鍋爐本體的腹中還設置有貫通連接爐膛和排煙室的隧道復燃室,所述隧道復燃室通過隔火墻與其前端的爐膛和后端的排煙室分隔;所述隧道復燃室的側壁上開設有多個旋風噴射孔,所述送風系統通過旋風噴射孔為隧道復燃室提供充足的氧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二次高溫富氧燃燒室的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復燃室由耐火材料砌筑而成,所述隧道復燃室整體呈圓筒狀。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二次高溫富氧燃燒室的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系統包括送風管和用于提供動力的送風機,所述送風管從鍋爐本體的后部引入、敷設在爐排的下方;所述送風管分為兩條支路,其中一路送風至爐膛,另一路送風至隧道復燃室與鍋爐本體構成的封閉腔室內,通過旋風噴射孔為隧道復燃室提供充足的氧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二次高溫富氧燃燒室的鍋爐,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排煙系統,所述排煙系統包括排煙風管和用于提供動力的排煙風機,所述排煙風管連接排煙室頂部的排煙口。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具有二次高溫富氧燃燒室的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火墻由耐火材料砌筑而成。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具有二次高溫富氧燃燒室的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煙室的后壁上開設有觀察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以煤、生物質為燃料的鍋爐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具有二次高溫富氧燃燒室的鍋爐。它包括鍋爐本體,在鍋爐本體的腹中設置有通過隔火墻與爐膛和排煙室分隔的隧道復燃室,在隧道復燃室的側壁上開設有旋風噴射孔。本實用新型通過送風系統將外界氧氣輸送至隧道復燃室與鍋爐本體構成的封閉腔室內,利用旋風噴射孔使隧道復燃室處于富氧狀態;另外,氧氣由后至前輸送利于氧氣的預加熱,燃料在爐膛內進行一次燃燒后,未充分燃燒的燃料再與隧道復燃室內的熱氧氣混合二次燃燒,使得燃料充分燃燒、放出大量熱量,其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熱效率高,在實現潔凈燃燒的同時降低了能源消耗,具有很強的推廣和應用價值。
文檔編號F23B10/02GK203052643SQ20132000077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5日
發明者鄧志勇 申請人:鄧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