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改進擋水器的冷卻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冷卻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進擋水器的冷卻塔。
背景技術:
冷卻塔是利用空氣同液體的直接或間接接觸來冷卻液體的設備,冷卻空氣從塔內中吸收熱量并排放至大氣中,從而降低塔內液體的溫度。常見的噴淋式冷卻塔包括塔體、塔體上的空氣入口、空氣出口、風機、液體入口、液體出口和塔體內的噴水裝置。在傳統的噴淋式冷卻塔中,在風機運行過程中,由于引風機風扇的抽力,會將部分降溫液體的液珠從冷卻塔頂部抽出,在空中飄散后散落在冷卻塔的四周,如果是有污染液體,會對四周環境造成污染。因此,為了防止降溫液體被風機抽出,在傳統的冷卻塔中設置擋水器,擋水器一般設置在冷卻塔塔體內的上部,位于風機的下方。例如,專利號為02215694. I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立式流力冷卻塔的擋水器構件,它主要是由一本體組成,本體的上、下兩段為直立段,其連有向后的彎折段,中間為直立段,本體的表面設一種有插入孔,另一面設有與插入孔匹配的定位孔板。該擋水器構建以五折式彎道設置在冷卻塔塔體內的頂部,可使細小的水汽和水霧在經過曲道時,凝聚成大水滴,再行回落冷卻塔的內部,減少了水滴的飛濺損失。但是該擋水器構建的結構太復雜,增加設計和加工成本,不利于企業成本的控制。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改進擋水器的冷卻塔,結構簡單,加工方便,且能有效解決液珠被抽出冷卻塔體頂部的現象。一種改進擋水器的冷卻塔,包括塔體,位于所述塔體頂部的風機、位于所述塔體下半部塔壁上的空氣入口和位于所述塔體底部的液體入口,所述塔體內上部和底部分別設有擋水器和與所述液體入口連通的噴水裝置,所述擋水器包括若干依次水平排布且截面呈傾斜“L”形的組裝片。工作時,待冷卻的液體從液體入口送入塔體內,由噴水裝置霧化噴出,與從空氣入口送入塔體內的冷卻空氣接觸進行降溫,降溫后的大部分液珠下落,少部分較小的液珠由于風機的抽力會隨空氣往上運動,該部分液珠則被擋水器擋下,回落至塔體中,而空氣則從擋水器組裝片的間隙中被風機抽出。為了增強擋水器的效率,優選地,所述組裝片由相互垂直的長片和短片構成,所述長片朝上且與水平面呈30 60度夾角。當液珠隨空氣進入短片之間的間隙向上運動至組裝片的彎折部位時,則被長片擋下,凝聚成較大的液珠后下落至塔體中,而空氣則不受影響,穿過組裝片之間的間隙后由風機抽出塔體外。為了方便擋水器的組裝片之間的組裝,所有組裝片的彎折處位于同一水平面上。[0012]所有組裝片之間是相互固定的,且相鄰兩組裝片之間間隔一定距離,然后將相互固定好的組裝片固定在塔體內壁上,一種優選的相互固定方式,所述組裝片由緊固螺栓相互固定,相鄰兩組裝片之間設有穿套在所述緊固螺栓上的間隔環。所述間隔環的長度根據擋水器的高度決定,例如,當擋水器在豎直向的整體高度為20cm,長片和短片在豎直向的高度分別為12cm和8cm時,所述間隔環的長度為2. 5cm左
右最適合。 為了加強所有組裝片之間的相互固定強度,所述組裝片的長片和短片上均設有緊固螺栓。為了使液珠盡可能少的進入到擋水器的上方,所述塔體中交叉設置兩層所述的擋水器。為了進一步改善冷卻塔的性能,本實用新型還對噴水裝置作了改進,即所述噴水裝置包括與所述液體入口連通的母管、與所述母管連通的支管和位于所述支管上的若干螺旋噴嘴。為了方便所述螺旋噴嘴的安裝,優選地,所述支管包括若干相互平行的橫管和依次連接所述橫管的縱管。更優選地,所述橫管為相互平行的三根,所述縱管依次連接所述橫管的中部。所述螺旋噴嘴的分布對噴淋效果有一定的影響,分布過于密集,則會使噴出的液體相互干涉,不利于液體的分散,如分布過于稀疏,則會降低噴水裝置的噴水效率。因此,優選地,所述螺旋噴嘴為8個,分別設置在所述橫管的兩端和所述縱管與兩側橫管的交接處。既能有效的將液體分散,又不至于相鄰螺旋噴嘴噴出的液體相互干涉。為方便母管與所有支管的安裝,更優選地,所述母管豎直布置,所有所述支管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與所述母管相垂直。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I)本實用新型改進了擋水器,擋水器結構簡單,加工方便,且能有效解決液珠被抽出冷卻塔頂部的現象。(2)本實用新型改進了塔內的噴淋方式,螺旋噴嘴在噴射液體時會將液體打碎霧化,從而提高液體降溫的效果,另外螺旋噴嘴屬于開放式,不存在阻塞問題。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擋水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噴水裝置的俯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噴水裝置的側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另一個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和圖5所示,一種改進擋水器的冷卻塔,包括塔體1,在塔體I的頂部設置風機4、驅動風機4的電機3和護欄2,塔體I的下半部塔壁上設有百葉窗式的空氣入口 11,塔體I的底部設有液體入口 9和液體出口 10,在塔體I內且位于底部設有與液體入口 9連通的噴水裝置,在塔體I內頂部位于風機3的下方O. 5 Im處設置兩層交叉布置的擋水器
5。除了噴水裝置和擋水器5,其他均采用現有技術。擋水器5的結構如圖2所示,包括若干依次水平排布且間隔一定距離的組裝片501,組裝片501的在豎直向的截面大致呈向一側傾斜的“L”形,包括位于上方的長片和位于下方的短片,長片與短片之間相互垂直,長片與水平面呈45度夾角,相應的短片與水平面呈45夾角。所有組裝片501的彎折部位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與塔體I的中心線(即豎直方向的軸線)相互垂直,所有長片之間和所有短片之間均用緊固螺栓502相互固定,在相鄰兩組裝片501之間設置穿套在緊固螺栓502上的間隔環503。擋水器5設置相互重疊的兩側,且交叉布置。 噴水裝置的結構如圖3和圖4所示,包括下端與液體入口 9連通的母管8、連接在母管8上端的支管7和設置在支管7上的螺旋噴嘴6,母管8豎直設置。支管7由三根相互平行的橫管701和依次將三根橫管701連通的縱管702組成,縱管702與中間一根橫管701的交接處與母管8的上端連通,所有的支管7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與母管8相互垂直。在支管7上設置8個螺旋噴嘴6,所有橫管701的兩端和兩側橫管701與縱管702的交接處個設置I個。本實施方式中,塔體I頂部護欄10高度為lm,塔體I的內徑為4m,橫管701和縱管702的長度均為3m,相鄰兩根橫管701之間的間距為I. 5m ;每層擋水器5在豎直向的高度為20cm,短片和長片在豎直向的高度分別為8cm和12cm,間隔環的長度為2. 5cm。本實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待冷卻的液體由液體入口 9送入,依次通過母管8、支管7和螺旋噴嘴6霧化噴出,與從空氣入口 11送入塔體I中的冷卻空氣接觸,進行冷卻,冷卻后的大部分液珠下落由液體出口 10排出,少部分較小的液珠會隨著空氣往上運動,這部分液珠則被擋水器5擋下,下落至塔體I中,空氣則穿過擋水器5的間隙由風機4抽出塔體I外。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舉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擋水器的冷卻塔,包括塔體(I),位于所述塔體(I)頂部的風機(4)、位于所述塔體(I)下半部塔壁上的空氣入口(11)和位于所述塔體(I)底部的液體入口(9),所述塔體(I)內上部和底部分別設有擋水器(5)和與所述液體入口(9)連通的噴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水器(5)包括若干依次水平排布且截面呈傾斜“L”形的組裝片(501)。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冷卻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組裝片(501)由相互垂直的長片和短片構成,所述長片朝上且與水平面呈30 60度夾角。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冷卻塔,其特征在于,所有組裝片(501)的彎折處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卻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組裝片由緊固螺栓(502)相互固定,相鄰兩組裝片(501)之間設有穿套在所述緊固螺栓(502)上的間隔環(50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冷卻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組裝片(501)的長片和短片上均設有緊固螺栓(50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冷卻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體(I)中交叉設置兩層所述的擋水器(5)。
7.根據權利要求I 6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冷卻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水裝置包括與所述液體入口(9)連通的母管(8)、與所述母管(8)連通的支管(7)和位于所述支管(7)上的若干螺旋噴嘴(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進擋水器的冷卻塔,包括塔體,位于所述塔體頂部的風機、下半部塔壁上的空氣入口、底部的液體入口,所述塔體內的上部和底部分別設有擋水器和與所述液體入口連通的噴水裝置,所述擋水器包括若干依次水平排布且截面呈傾斜“L”形的組裝片。工作時,待冷卻的液體從液體入口送入塔體內,由噴水裝置霧化噴出,與從空氣入口送入塔體內的冷卻空氣接觸進行降溫,降溫后的大部分液珠下落,少部分較小的液珠由于風機的抽力會隨空氣往上運動,該部分液珠則被擋水器擋下,回落至塔體中,而空氣則從擋水器組裝片的間隙中被風機抽出。本實用新型改進了擋水器,擋水器結構簡單,加工方便,且能有效解決液珠被抽出冷卻塔頂部的現象。
文檔編號F28F25/06GK202599142SQ20122029649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
發明者仇文仲, 程建中, 王曉輝, 仇文山, 朱文仁 申請人:浙江秦燕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