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燃燒室生物質顆粒熱水鍋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熱源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雙燃燒室生物質顆粒熱水鍋爐。
背景技術:
現有的生物質顆粒鍋爐一般包括爐體、爐膛、進料裝置、爐排、由爐排分為上下燃燒室和落灰室,而且均采用一個燃燒室,生物質顆粒由爐膛上方進入燃燒室后進行燃燒。采用這種傳統的單個燃燒室的燃燒方式,存在的缺點是熱效率低、生物質顆粒不能被充分燃燒,從而使得能源利用不夠充分;而且生物質顆粒從上往下輸送到燃燒室,導致生物質顆粒燃燒不充分,產生大量濃煙,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雙燃燒室生物質顆粒熱水鍋爐,能夠解決現有燃燒室存在的燃燒不充分、煙氣余熱利用效率不高、排放的煙氣污染環境等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雙燃燒室生物質顆粒熱水鍋爐,包括爐體、位于爐體內部下端的爐排和由爐排分隔的燃燒室和落灰室,所述爐排上方的燃燒室由中間擋火板分隔為左右兩個燃燒室,每個燃燒室上各開有一進料□。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爐排上開有落灰孔,且表面為向內凹陷狀,所述爐排下端開有左右兩個清灰口。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爐體內側砌有一層耐火磚。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燃燒室上端設有預熱水管,所述預熱水管的進水管設在爐體上端,出水管伸出到爐體一端外側。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預熱水管上方加設填充有吸附材料的過濾裝置。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爐體外設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上端設有出煙管。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擋火板下端上開有通風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I)采用雙燃燒室,使得爐膛內的燃料充分燃燒;
(2)燃燒室上端設有預熱水管,充分吸收煙氣中的余熱,提高余熱利用率;(3)采用過濾裝置和水箱,及時吸收和過濾煙氣中有害物質,減少環境污染。
圖I是本發明一種雙燃燒室生物質顆粒熱水鍋爐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爐體,2、耐火磚,3、落灰室,31、清灰口,4、爐排,41、落灰
孔,5、擋火板,51、通風孔,6、燃燒室,61、進料口,7、預熱水管,71、進水管,72、出水管,8、過濾裝置,81、吸附材料,9、水箱,10、出煙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請參閱圖1,本發明實施例包括爐體I、位于爐體I內部下端的爐排4和由爐排4分隔的燃燒室6和落灰室3,爐排4上方的燃燒室6由中間擋火板5分隔為左右兩個燃燒室6,每個燃燒室6上各開有一進料口 61。進一步,爐排4上開有落灰孔41,且表面為向內凹陷狀,爐排4下端開有左右兩個清灰口 31。進一步,爐體I內側砌有一層耐火磚2。進一步,燃燒室6上端設有預熱水管7,預熱水管7的進水管71設在爐體I上端,出水管72伸出到爐體I 一端外側。 進一步,預熱水管7上方加設填充有吸附材料81的過濾裝置。進一步,爐體I外設置有水箱8,水箱8上端設有出煙管9。進一步,擋火板5下端上開有通風孔51。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雙燃燒室生物質顆粒熱水鍋爐,包括爐體、位于爐體內部下端的爐排和由爐排分隔的燃燒室和落灰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爐排上方的燃燒室由中間擋火板分隔為左右兩個燃燒室,每個燃燒室上各開有一進料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燃燒室生物質顆粒熱水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排上開有落灰孔,且表面為向內凹陷狀,所述爐排下端開有左右兩個清灰口。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燃燒室生物質顆粒熱水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內側砌有一層耐火磚。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燃燒室生物質顆粒熱水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燒室上端設有預熱水管,所述預熱水管的進水管設在爐體上端,出水管伸出到爐體一端外側。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燃燒室生物質顆粒熱水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預熱水管上方加設填充有吸附材料的過濾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燃燒室生物質顆粒熱水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體外設置有水箱,所述水箱上端設有出煙管。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雙燃燒室生物質顆粒熱水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擋火板下端上開有通風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雙燃燒室生物質顆粒熱水鍋爐,屬于熱源設備技術領域,包括爐體、位于爐體內部下端的爐排和由爐排分隔的燃燒室和落灰室,爐排上方的燃燒室由中間擋火板分隔為左右兩個燃燒室,每個燃燒室上各開有一進料口,且加設預熱水管和過濾裝置。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能夠解決現有燃燒室存在的燃燒不充分、煙氣余熱利用效率不高、排放的煙氣污染環境等問題,具有爐膛內的燃料充分燃燒、提高余熱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的優點。
文檔編號F23B10/02GK102853535SQ20121031615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31日
發明者郭豐亮 申請人:郭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