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環保型返燒鍋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鍋爐,尤其是一種環保型返燒鍋爐。
背景技術:
鍋爐是工業生產和集體生活中的常用設備,按燃料劃分通常可分為燃煤、柴油及電能驅動等幾種,其中以煤為燃料的鍋爐在使用時,由于常常不能良好的控制煤的完全燃燒,所以產生很大的污染和浪費,在國家大力提倡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大環境下,環保標準也日趨嚴格,大批的燃煤鍋爐的排放不能達標。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煤炭燃燒完全,煙塵排放遠低于國家標準的環保型返燒鍋爐。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它包括鍋爐外殼,外殼中設有內膽,內膽設有聯接煙管、進風口和出煙口,其改進在于所述內膽包括上內膽和下內膽,所述上內膽連接有對流管和檢修口,并與聯接煙管出口、出煙口連通;所述下內膽下部設有渣池,下內膽上部上方連接一次進風口,下內膽上部設有加煤門、生火門;渣池上部設有聯結煙管入口、清渣門以及二次進風口。優選地,所述上內膽和下內膽設有中隔水管或耐火材料層。優選地,所述下內膽和渣池之間設有通過水管爐排。優選地,所述的對流管為與水平面呈一角度斜向設置。優選地,所述中隔水管為與水平面呈一角度斜向設置。優選地,所述水管爐排為與水平面呈一角度斜向設置。優選地,所述生火門、加煤門及清渣門均為密封爐門。由于采用了上述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煤氣從上而下通過煤層熾熱火層與空氣充分混合燃燒,煙氣采用慣性、重力等工藝流程實現環保達標熱交換過程。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正向截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側向截面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目的、功能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環保型反燒鍋爐包括鍋爐外殼1,外殼中設有內膽,內膽上設有聯接煙管3、出煙口 13,所述內膽包括上內膽2和下內膽8,所述上內膽2 連接有對流管4和檢修口 5,并與聯接煙管3出口、出煙口 13連通;所述下內膽8下部設有渣池12,下內膽8上部連接一次進風口 14,下內膽8設有加煤門7、生火門9 ;渣池12上部設有聯結煙管3入口、清渣門11以及二次進風口 15。其中,所述上內膽2和下內膽8設有中隔水管6或耐火材料層;所述下內膽8上部和渣池12之間設有通過水管爐排10 ;所述的對流管4為與水平面呈一角度設置;所述中隔水管6為與水平面呈一角度斜向設置;所述水管爐排10為與水平面呈一角度斜向設置;所述生火門9和加煤門7及清渣門11均為密封爐門。工作時,鼓入或吸入一次進風口 14的空氣與爐內膽下8中一定厚度燃著的煤層混合后,從上而下通過煤層熾熱的火層產生高溫煤氣,通過水管爐排10進入渣池12,與鼓入或吸入的二次進風口 15補進的空氣充分混合,并將渣池中未燃凈的可燃物進行二次充分燃燒,煙氣通過聯接煙管3進入爐內膽上2與對流管4進行熱交換后,由煙氣出口 13排出。 從而使煤氣從上而下通過煤層熾熱火層與空氣充分混合燃燒。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 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環保型返燒鍋爐,包括鍋爐外殼,外殼中設有內膽,內膽設有聯接煙管、進風口和出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膽包括上內膽和下內膽,所述上內膽連接有對流管和檢修口,并與聯接煙管出口、出煙口連通;所述下內膽下部設有渣池,下內膽上部上方連接一次進風口,下內膽上部設有加煤門、生火門;渣池上部設有聯結煙管入口、清渣門以及二次進風口。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保型返燒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內膽和下內膽設有中隔水管或耐火材料層。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保型返燒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內膽和渣池之間設有通過水管爐排。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環保型返燒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對流管為與水平面呈一角度斜向設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環保型返燒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水管為與水平面呈一角度斜向設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環保型返燒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爐排為與水平面呈一角度斜向設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環保型返燒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火門、加煤門及清渣門均為密封爐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鍋爐,尤其是一種環保型返燒鍋爐。包括鍋爐外殼,外殼中設有內膽,內膽上設有聯接煙管、進風口和出煙口,所述內膽包括上內膽和下內膽,所述上內膽連接有對流管和檢修口,并與聯接煙管出口、出煙口連通;所述下內膽下部設有渣池,下內膽上部上方連接一次進風口,下內膽上部設有加煤門、生火門;渣池上部設有聯結煙管入口、清渣門以及二次進風口。本實用新型的煤氣從上而下通過煤層熾熱火層與空氣充分混合燃燒,煙氣采用慣性、重力等工藝流程實現環保達標熱交換過程。
文檔編號F23B90/06GK202158560SQ20112006395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1日
發明者姜啟明 申請人:姜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