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工業爐窯的新型蓄熱式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蓄熱式工業爐窯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工業爐窯的新型蓄熱
式^^直O
二背景技術:
蓄熱式燃燒技術(亦稱高溫空氣燃燒技術)是二十一世紀跨時代最先進的燃燒技 術。它是企業利用低熱值煤氣、高效燃燒、提高能源綜合利用率,減少CO2和NOx排放而改善 環境的新技術,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技術措施。蓄熱室的結構是蓄熱式燃燒技術中的關鍵環節。目前主要有內置通道式、獨立外 置式、水平燒嘴式等多種蓄熱室結構,其結構存在以下缺點內置通道式蓄熱室爐墻結構復 雜,爐墻內橫向通道與縱向通道交錯布置,在長期高溫狀態下使用,交錯通道損壞容易造成 空、煤氣竄氣,燃氣混合直接在爐墻內燃燒,爐墻壽命無法保證。獨立外置式蓄熱室結構,蓄 熱室內墻雙面受熱,長期高溫下內墻容易變形、坍塌,導致因爐墻損壞而停爐。水平燒嘴式 蓄熱室蓄熱時,氣流水平流動蓄熱,熱氣流上浮,蓄熱室內在垂直斷面上溫度分布不均,下 層蓄熱體不能充分發揮蓄熱能力,造成整個加熱爐蓄熱能力不夠,無法達到預期產量。目前,蓄熱室內均是填充單一蓄熱體,或為蜂窩狀蓄熱體,或為陶瓷小球蓄熱體。 蜂窩狀蓄熱體比表面積大,蓄熱能力大,但易堵塞、易碎;陶瓷小球蓄熱體不易堵塞,堅固耐 用,但蓄熱能力小。
三、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工業爐窯的新型蓄熱式裝置,可以解決上述的問 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蓄熱室設在爐墻底部,在每個蓄熱室頂部設有雙圓形豎 直氣流通道;雙圓形豎直氣流通道和復合爐墻通過澆注成為一個整體;蓄熱室中不同種類 蓄熱體分層排放,小球狀蓄熱體放置在蓄熱室上部;蜂窩狀蓄熱體放置在蓄熱室下部。本實用新型的設計說明1、蓄熱室布置在復合爐墻的下部,蓄熱室內部為蜂窩狀蓄熱體和陶瓷小球蓄熱體 的混裝結構。氣流在蓄熱室內呈豎直上下流動,冷態氣流在上升過程中逐漸加熱,熱態爐氣 在下降過程中逐漸冷卻,符合氣體動力學原理。因此,蓄熱室在水平橫截面上氣流分布均 勻,蓄熱能力發揮充分,不易出現氣流短路現象。當熱態爐氣流帶著灰塵及氧化鐵皮微粒首先穿過陶瓷小球蓄熱層時,該層起到了 過濾作用。經過較長時間運行后,表面小球發生粘連板結,保護了下層的蜂窩狀蓄熱體不至 于堵塞。充分發揮了陶瓷小球抗堵塞能力強的特點;下層蜂窩狀蓄熱體比表面積大,蓄熱能 力強、熱惰性小,從而保證了蓄熱室的周期換向正常工作。2、在蓄熱室頂部開設有雙圓形豎直氣流通道,雙通道結構代替了原單通道結構, 解決了單通道內側墻雙面受熱的問題;圓形通道解決了方形通道應力集中,通道及爐墻易
3壞的問題;雙圓形豎直氣流通道和爐墻整體澆注成為一體,通道 之間不易竄氣。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設有的雙豎直通道結構簡單,通道間不易竄氣,圓形結構更 能解決通道受熱時應力集中的問題,氣流在蓄熱室內呈豎直流動,氣流蓄熱均勻。整個蓄熱 室結構堅固耐用,提高了爐體的使用壽命。蓄熱體的混裝解決了單一蓄熱體易堵塞、易碎, 蓄熱能力小等問題。
四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圖2為圖1的H-H剖面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圖中1蓄熱室、2蜂窩狀蓄熱體、3陶瓷小球蓄熱體、4雙圓形豎直氣流通道、5復 合爐墻、6噴口。如圖1、2所示,蓄熱室1設在爐墻底部,在每個蓄熱室1頂部設有雙圓形豎直氣流 通道4 ;雙圓形豎直氣流通道4和復合爐墻5通過澆注成為一個整體;蓄熱室中不同種類蓄 熱體分層排放,陶瓷小球蓄熱體3放置在蓄熱室上部;蜂窩狀蓄熱體2放置在蓄熱室下部。當工作狀態為蓄熱體蓄熱時,高溫煙氣從爐內進入噴口 6,經雙圓形豎直通道4進 入蓄熱室,再分別豎直通過陶瓷小球蓄熱體3、蜂窩狀蓄熱體2對蓄熱體進行蓄熱,最終冷 卻后的煙氣從蓄熱室底部排出。當工作狀態為蓄熱體放熱時,冷態氣流從蓄熱室底部經過蜂窩狀蓄熱體2、陶瓷小 球蓄熱體3豎直向上流動進行預熱,蓄熱體放熱,經過預熱的氣流從蓄熱室頂部經過雙圓 形豎直通道4送至噴口 6進入爐內進行燃燒。
權利要求一種工業爐窯的新型蓄熱式裝置,其特征是蓄熱室(1)設在爐墻底部,在每個蓄熱室(1)頂部設有雙圓形豎直氣流通道(4);雙圓形豎直氣流通道(4)和復合爐墻(5)通過澆注成為一個整體;蓄熱室中不同種類蓄熱體分層排放,陶瓷小球蓄熱體(3)放置在蓄熱室上部;蜂窩狀蓄熱體(2)放置在蓄熱室下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蓄熱式工業爐窯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工業爐窯的新型蓄熱式裝置。目前的內置通道式和整體外置式蓄熱室爐墻結構復雜,爐墻內橫向通道與縱向通道交錯,在長期高溫狀態下使用,容易造成空、煤氣竄氣,燃氣直接在爐墻內燃燒,爐墻壽命縮短。水平燒嘴式蓄熱室蓄熱時,氣流水平流動,熱氣流上浮,在垂直斷面上溫度分布不均,下層蓄熱體不能發揮蓄熱能力,造成加熱爐蓄熱能力不夠。本實用新型采用蓄熱室設在爐墻底部,在每個蓄熱室頂部設有雙圓形豎直氣流通道;雙圓形豎直氣流通道和爐墻澆注成為一個整體;蓄熱室中不同種類蓄熱體分層排放,小球狀蓄熱體放置在蓄熱室上部;蜂窩狀蓄熱體放置在蓄熱室下部。
文檔編號F23D14/66GK201731489SQ20102050065
公開日2011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15日
發明者侯英武, 趙曉波, 趙曉雯 申請人:趙曉雯;趙曉波;侯英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