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化工用換熱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行業換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化工用換熱器。
背景技術:
換熱器是工業生產中的一個經常會用到的裝置,尤其是在化工、輕工等領 域中更為常見。現有的換熱器種類繁多,結構差別較大,然而大都存在著熱交 換效率低、結構復雜等缺點。例如,廣泛應用的內外筒式換熱器往往具有內外 筒熱量傳遞困難,熱交換面積小等不足。針對現有^t支術中的上述不足,本專利 提出了 一種新型的化工用換熱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化工用換熱器,該化工 用換熱器具有結構簡單合理、熱交換效率高等優點,且滿足使用方便、可靠、 經濟等要求。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化工用換熱 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工用換熱器由同心的內筒和外筒組成;所述內筒、外 筒的環形空腔內間隔設置有至少八個螺旋連接片,螺旋連接片將內筒和外筒連 接為一個整體;所述內筒內:&置有至少八個換熱片。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化工用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連接片呈 螺旋狀連接于內筒的外壁和外筒的內壁。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化工用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的內壁沿
筒軸方向間隔設置有換熱片,該換熱片與內筒為 一整體結構。
按照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化工用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連接片和換熱片均由導熱性良好的導熱材料制成。
由上述的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化工用換熱器結構簡單合理, 由導熱性良好的螺旋連接片將內外筒連接,連接片螺旋形設計不僅增大了熱交
換面積,同時也確保了不同熱交換介質之間的接觸面充分而均勻;內筒內壁設
置的換熱片也增大了熱交換面積,從而提高了熱交換效率。本實用新型適用于
化工、輕工、能源等領域。
圖l是化工用換熱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化工用換熱器的軸向橫截面示意圖。 其中,1、螺旋連接片;2、內筒;3、換熱片;4、外筒。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化工用換熱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 用新型所提供的化工用換熱器的軸向橫截面示意圖。如圖所示,該化工用換熱 器由同心的內筒2和外筒4組成;所述內筒2、外筒4的環形空腔內間隔設置有 至少八個螺旋連接片1,螺旋連接片l將內筒2和外筒4連接為一個整體;所述 內筒2內設置有至少八個換熱片3。
上述螺旋連接片1呈螺旋狀連接于內筒2的外壁和外筒4的內壁。上述內 筒2的內壁沿筒軸方向間隔設置有換熱片3,該換熱片3與內筒2為 一整體結構。 上述螺旋連接片l和換熱片3均由導熱性良好的導熱材料制成。
該化工用換熱器使用時,由于內筒2內部和內筒2、外筒4之間的環形通道 內逆向通入兩種溫度不同的熱交換介質,而內筒2、換熱片3和螺旋連接片1均 由導熱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這樣就實現了內筒2內外兩種溫度不同的熱交換介質之間快速高效地進行熱傳遞。同時,螺旋連接片l也實現了熱量吸收和釋 放的過程,從而達到增大熱交換面積和提高熱交換效率的目的。另外,螺旋連 接片1的螺旋形設計和內筒2內設置的換熱片3也最大P艮度地增大了熱交換面 積,提高了熱交換效率。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化工用換熱器具有結構簡單合理、可靠性好、使用方 便等優點,適用于化工、輕工、制冷等領域。
雖然本專利以上迷較佳的實施例對本專利做出了詳細的描述,但并非用上 述實施例限定本專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意識到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方案 所給出的技術特征和范圍的情況下,對技術特征所作的增加、以本領域一些同 樣內容的替換,均應屬本專利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化工用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工用換熱器由同心的內筒(2)和外筒(4)組成;所述內筒(2)、外筒(4)的環形空腔內間隔設置有至少八個螺旋連接片(1),螺旋連接片(1)將內筒(2)和外筒(4)連接為一個整體;所述內筒(2)內設置有至少八個換熱片(3)。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用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連接片(1 )呈螺旋狀連接于內筒(2)的外壁和外筒(4)的內壁。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用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2)的 內壁沿筒軸方向間隔設置有換熱片(3),該換熱片(3)與內筒(2)為一整體 結構。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用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連接片(1 ) 和換熱片(3)均由導熱性良好的導熱材料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化工用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工用換熱器由同心的內筒(2)和外筒(4)組成;所述內筒(2)、外筒(4)的環形空腔內間隔設置有至少八個螺旋連接片(1),螺旋連接片(1)將內筒(2)和外筒(4)連接為一個整體;所述內筒(2)內設置有至少八個換熱片(3)。該化工用換熱器不僅具有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可靠、經濟等優點,而且有效提高了熱交換效率。
文檔編號F28F1/42GK201413065SQ20092008165
公開日2010年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0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0日
發明者尹昌樹 申請人:四川省申聯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