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組合式高壓風冷冷卻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行業中的空氣壓縮機,特別涉及大排量壓縮機中的冷卻器。
技術背景為了提高壓縮機的性能指標、可靠性和經濟性,高壓壓縮機必須采用多級壓縮的形式,通過冷卻器對各壓縮級排出的高溫高壓氣體進行冷卻以達到上述目的。高壓風冷冷卻器的散熱面積較大,承受的壓力較高,容易泄露,傳統結構都是將各級級間冷卻器和后冷卻器設計制造成整體式的,采用隔板將其分隔為幾個獨立的、相互密封的空間以形成各級冷卻器的氣腔;通過多排冷卻管與兩端冷卻箱上的孔板進行焊接從而使冷卻器器體形成一個整體。這種冷卻器的存在著致命的缺點,一是冷卻管數量較多,焊接難度大,焊接后變形大,容易泄露,冷卻器熱處理時需要大型熱處理設備。二是冷卻器焊成后找漏非常困難,一旦泄露無法對焊點進行修補或更換冷卻管,只要有一處發生泄露,就會造成整個冷卻器不能使用。三是由于冷卻箱承受壓力達20MPa以上,應按III類壓力容器進行設計和制造,設計和制造技術水平要求較高,生產周期長。針對上述問題進行廣泛檢索,尚未發現有與本發明相關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而設計的一種組合式的高壓風冷冷卻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組合式高壓風冷冷卻器,它包括進氣口和出氣口,其特征在于它由至少兩個經連接的冷卻單元組成,每個冷卻單元由兩個長方體的氣腔塊和一組冷卻管組成,每個氣腔塊中設有一個軸向孔,兩個氣腔塊之間連接一組冷卻管與氣腔塊上的軸向孔相通,每兩個相鄰冷卻單元上的氣腔塊上分別聯有連接管與軸向孔連通。
冷卻單元的連接可以采用常規的機械結構實現,再通過外部連接管將數量不等的冷卻器單元以串聯、并聯或混聯的形式連在一起就可以構成一個或幾個所需的單級冷卻器或多級冷卻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由于每個冷卻器單元焊接起來較為容易,焊接引起的變形也較小,大大改善了焊接工藝。
2.冷卻器單元的體積較小,可以在組裝前或組裝成小的級冷卻器后進行熱處理,一般的熱處理設備即能滿足需要,降低了對熱處理設備的要求。
3.冷卻器單元可以在組裝成冷卻器之前單個進行壓力試驗,發現泄漏可以方便地進行補焊或更換冷卻管,杜絕了傳統冷卻器因個別管路泄露而造成整個冷卻器報廢的現象,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經濟性好。
4.由于氣腔塊的體積遠遠小于傳統冷卻器的冷卻箱,大大提高了其承載高壓的能力,不必按照III類壓力容器的要求進行設計和制造,降低了設計和制造要求,縮短了生產周期。
5.提高了標準化和系列化水平,可以根據不同熱交換量的需要,非常方便地組合成所需的冷卻器,減少了重復設計,縮短了設計周期。為了更加詳細地說明本實用新型,下列附圖提供了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最佳實施例。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冷卻器第一級(或最終級)冷卻單元的主視圖;圖2是圖1的俯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冷卻器的中間級的主視圖;圖4是圖3的俯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組合式高壓風冷冷卻器主視圖。
圖6是圖5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第一級或最終級的冷卻單元具有進出氣接口,它由兩個長方體的氣腔塊1、1a組成,每個氣腔塊中設有一端為盲孔的軸向孔1c,左邊的氣腔塊一端設有堵頭1b,右邊的氣腔塊一端設有進氣或出氣接口4,兩氣腔塊之間焊接一組6個(數量可根據具體需要設計)冷卻管2,每個冷卻管2與氣腔塊中的軸向孔1c相通,左邊的氣腔塊1的左邊還設有連接管3與軸向孔相通。
如圖3、圖4所示,中間級的冷卻單元的結構與圖1、圖2基本相同,差別在于兩點,一是氣腔塊端部都是用堵頭1b將氣腔塊的軸向孔封閉,二是右邊的氣腔塊上也設有與左邊相通的連接管3。
如圖5、圖6所示,將7層冷卻單元疊放在一起(第一級或最終級采用圖1、圖2所示的帶有進出氣接口的冷卻單元),每端用兩塊連接板5和相配合的螺釘將每個氣腔塊連接成為整體,相鄰的氣腔塊用連接管3將它們的軸向孔連通。壓縮機提供的壓縮氣體A從下面的進氣口4進入第一級冷卻單元,通過各級的冷卻單元到達上面最終級冷卻單元,從出氣口4排出。
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式高壓風冷冷卻器,它包括進氣口和出氣口,其特征在于它由至少兩個經連接的冷卻單元組成,每個冷卻單元由兩個長方體的氣腔塊和一組冷卻管組成,每個氣腔塊中設有一個軸向孔,兩個氣腔塊之間連接一組冷卻管與氣腔塊上的軸向孔相通,每兩個相鄰冷卻單元上的氣腔塊上分別聯有連接管與軸向孔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空氣壓縮機中的一種組合式高壓風冷冷卻器,它包括進出氣口4,其特征在于它由一組兩個以上的冷卻單元B經連接組成,每個冷卻單元之間連接一組冷卻管2,相鄰冷卻單元用連接管3連通,使所有冷卻單元形成相通的通道。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冷卻器單元焊接容易,體積較小,熱處理比較容易,冷卻器單元可以在組裝前單個進行壓力試驗,方便進行補焊或更換冷卻管,降低了制造成本,冷卻器單元具有承載高壓的能力,不必按照III類壓力容器進行設計和制造,縮短了生產周期,提高了標準化和系列化水平,非常方便地組合成所需的冷卻器。
文檔編號F28D1/00GK2864547SQ200520126869
公開日2007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2月31日
發明者臧杰 申請人:安瑞科(蚌埠)壓縮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