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鋼鋁柱翼型散熱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采暖設備,具體是一種鋼鋁柱翼型散熱器。
背景技術:
目前作為采暖設備用的散熱器種類很多,據采暖介質的不同,可分為水暖、汽暖、電暖等,暖器設備所使用的材質也有區分,最常見的有鑄鐵水汽暖散熱器、翅片管水汽暖散熱器及高頻焊板式散熱器。現有技術生產的各類翅片管式水汽暖散熱器雖然比鑄鐵水汽暖散熱器和高頻焊散熱器在重量、體積上有一定的優勢,但存在著生產工藝復雜、材料消耗量大、散熱效率低等不足現象,其各式翅片管散熱器都是將金屬板材穿孔后串在普通的水管上組成翅片管,水管與翅片之間只是點接觸,所散熱效率遠不及鑄鐵散熱器與高頻板式散熱器。另外,所采用的材質一般為鑄鐵或鋼板,其傳熱系數比較低,熱交換速度慢,同時隨著使用過程中金屬表面氧化層的加厚,散熱效率也隨之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由鋼管與鋁管組成復合管、經機械加工形成的鋼鋁柱翼型散熱器,具有體積小、熱交換速度快、散熱面積大、散熱效率高、安裝使用方便的性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按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鋼鋁柱翼型散熱器,包括由上進水管和下出水管構成,其所述上進水管與下出水管之間焊接有四根或四根以上縱向排列的由內鋼管與外鋁管復合構成的雙金屬鋼鋁復合管,鋼鋁復合管外側正前后上垂直焊接有對稱的蝶型狀散熱鋁面板,在前后蝶型狀散熱鋁面板之間的鋼鋁復合管外側上垂直焊接有三組或三組以上對稱呈放射狀分布的散熱鋁翼片,所述鋼鋁復合管上管端與所述進水管連通,下管端與所述出水管連通,進水管一端與采暖熱源連通,另一端上裝有放氣閥,出水管一端與循環水管連通,另一端上裝有絲堵。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易于加工、換熱速度快、安裝使用方便等特點,值得推廣使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鋼鋁復合管剖面示意圖。
圖3為圖1的A-A剖視圖。
圖4為圖3的B-B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詳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4所示,一種鋼鋁柱翼型散熱器,包括由上進水管1和下出水管2構成,其上進水管1與下出水管2之間焊接有七根縱向排列的由內鋼管4與外鋁管5復合構成的雙金屬鋼鋁復合管3,鋼鋁復合管3外側正前后上垂直焊接有對稱的蝶型狀散熱鋁面板6-1、6-2,在前后蝶型狀散熱鋁面板6-1、6-2之間的鋼鋁復合管3外側上垂直焊接有三組對稱呈放射狀分布的散熱鋁翼片7-1、7-2、7-3,鋼鋁復合管3上管端與進水管1連通,下管端與出水管2連通,進水管1一端與采暖熱源連通,另一端上裝有放氣閥8,出水管2一端與循環水管連通,另一端上裝有絲堵9。
使用時,當進水管1一端與采暖熱源接通后,其熱水或蒸汽由進水管1分別流入鋼鋁復合管3內,通過鋼鋁復合管3及其管上安裝的前后散熱鋁面板6-1、6-2和散熱翼片7-1、7-2、7-3,進行熱量交換輻射。同時,由于散熱鋁面板6-1、6-2和散熱翼片7-1、7-2、7-3的高度矮于復合管3的長度,在散熱翼片7-1、7-2、7-3之間形成空氣對流,冷空氣由低部空間進入,換熱后的熱空氣又向上部空間放出,使之熱量得到充分交換及釋放,達到最佳散熱效果。因而本實用新型的散熱器是一種理想的采暖設備。
權利要求1.一種鋼鋁柱翼型散熱器,包括由上進水管(1)和下出水管(2)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進水管(1)與下出水管(2)之間焊接有四根或四根以上縱向排列的由內鋼管(4)與外鋁管(5)復合構成的雙金屬鋼鋁復合管(3),鋼鋁復合管(3)外側正前后上垂直焊接有對稱的蝶型狀散熱鋁面板(6-1、6-2),在前后蝶型狀散熱鋁面板(6-1、6-2)之間的鋼鋁復合管(3)外側上垂直焊接有三組或三組以上對稱呈放射狀分布的散熱鋁翼片(7-1、7-2、7-3),所述鋼鋁復合管(3)上管端與所述進水管(1)連通,下管端與所述出水管(2)連通,進水管(1)一端與采暖熱源連通,另一端上裝有放氣閥(8),出水管(2)一端與循環水管連通,另一端上裝有絲堵(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鋁柱翼型散熱器,包括由上進水管和下出水管構成,其上進水管與下出水管之間焊接有四根或四根以上縱向排列的由內鋼管與外鋁管復合構成的雙金屬鋼鋁復合管,鋼鋁復合管外側正前后上垂直焊接有對稱的蝶型狀散熱鋁面板,在前后蝶型狀散熱鋁面板之間的鋼鋁復合管外側上垂直焊接有三組或三組以上對稱呈放射狀分布的散熱鋁翼片,所述鋼鋁復合管上管端與所述進水管連通,下管端與所述出水管連通,進水管一端與采暖熱源連通,另一端上裝有放氣閥,出水管一端與循環水管連通,另一端上裝有絲堵。本實用新型具有體積小、熱交換速度快、散熱面積大、散熱效率高、安裝使用方便等特點,是一種理想的采暖設備。
文檔編號F28F1/20GK2779324SQ20052000128
公開日2006年5月10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2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21日
發明者劉漢龍 申請人:劉漢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