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圓盤式布管的分配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圓盤式布管的分配器,涉及鍋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對鍋爐燃燒的換熱面實施吹灰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以單元式脈沖吹灰裝置對鍋爐燃燒換熱面實施吹灰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圓盤式布管的分配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以燃氣或燃油為燃料的鍋爐燃燒過程中,其鍋爐的換熱面會不可避免地形成灰塵層,該灰塵層在高溫作用下便形成堅硬的結垢,從而影響鍋爐的正常燃燒。為解決這一問題,通常均采用由混合點火器所產生的脈沖式裂爆方法將鍋爐換熱面上的灰塵吹掉。這種混合點火器是由混合室、點火室組成的;其混合室是將由進氣管進來的空氣與由進燃氣管進來的燃氣在混合室進行混合,經混合的混合氣再進入點火室進行點火,經點火的混合氣產生脈沖式裂爆,由裂爆所產生的沖擊力將鍋爐換熱面上的灰塵吹掉。由于一臺鍋爐具有多個換熱面、以及同時使用多臺鍋爐,所以就鍋爐的換熱面來說是多個換熱面同時需要吹灰。目前,均使用一個總的混合點火器,由這個總的混合點火器所產生的脈沖式裂爆混合氣體,通過多路管道,分配并發送到需要吹灰的多個換熱面上;這種方式的缺點與弊端是一個總的混合點火器的體積過大、用氣量大、混合效率低、從混合點火到對換熱面的吹灰全過程中其空氣與燃氣不能分離、氣體傳遞區與氣體控制區不能隔離、反向沖擊力大、容易造成回火、運行不平穩且不安全、電器部件及其它各部件易損壞、結構不合理、方式方法不科學。為解決這些缺陷與弊端,曾有以申請號為200420009886.8、名稱為單元式脈沖吹灰裝置的分配器的專利申請,但該專利申請的燃氣分配罐與出燃氣管、空氣分配罐與出空氣管均直接連接,它存在著連接出燃氣管及出空氣管的數量少、整體裝置過高而廠房難以適應、裝置缺乏靈活性而不能適應不同的安裝地點等缺陷與弊端。本實用新型就是在充分認真地調查、了解、分析、總結上述專利申請的基礎上,針對已申請專利存在的缺陷與弊端,對已申請專利中的燃氣分配罐及空氣分配罐進行實質性的改進,以本實用新型替代已中請專利的燃氣分配罐及空氣分配罐,以此解決已申請專利的缺陷與弊端,而研制成功的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圓盤式布管的分配器。通過分配罐、連接管、圓環管、分支管、支撐桿各部件,并對各部件進行有機的設置、連接與結合,組成本實用新型。從而達到以本實用新型替代已申請專利中的燃氣分配罐裝置及空氣分配罐裝置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可達到預期目的。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安裝在混和點火器前端、對每個單元式混和點火器進行燃氣或空氣的分配與運輸、為諸多個的每個單元式混和點火器產生脈沖式的沖擊力創造必備的良好條件、再由沖擊力對鍋爐燃燒的換熱面實施吹灰的圓盤式布管的分配器,包括分配罐,還設置有連接管、圓環管、分支管、支撐桿;所述分配罐、連接管、分支管均為管狀結構,所述圓環管為圓環形的管狀結構,所述支撐桿為棍狀結構;所述圓盤式布管的分配器,其分配罐與連接管、連接管與圓環管、圓環管與分支管均以螺紋的方式相連接,其圓環管與支撐管、支撐桿與圓環管均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
所述連接管、圓環管、分支管設置在同一層面上而共同構成一層,其構成的層數為一至二十層。
所述圓環管為圓環形的管狀結構,或為方形、或為三角形、或為六棱形、或為橢圓形的管狀結構。
所述圓環管上連接的分支管為二至二百個。
所述分支管上設置安裝有電控閥。
所述分配罐為以其底端進氣的中心進氣方式的分配罐,或圓環管上設置連接有進氣管后為以圓環管進氣方式的圓環管。
所述分配罐與連接管、連接管與圓環管、圓環管)與分支管均以螺紋的方式相連接,或均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
由于采用了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從而使得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實用新型延用了已申請專利分別設置的一、二、三級燃氣分配柜及一、二、三級空氣分配柜,同時還設置有中央控制柜,從而獲得了對燃氣及空氣分別控制與分別傳送、控制與傳送分離的有益效果;同時還獲得了可避免在傳送過程中回火、反沖擊力大、運行不平穩及不安全等有益效果。
2、由于本實用新型延用了已申請專利采用的對燃氣與空氣進行分別控制與傳送后的單元式混合點火,從而獲得了混合效率高、用氣量小、吹灰效果好、運行成本低的有益效果。
3、由于本實用新型延用了已申請專利既可以對燃氣與空氣分別從一級經分配再傳送到二級、再從二級經分配而傳送到三級,同時又可以以各自分支路相互對應而直接與混合點火器連接,從而獲得了多級傳送與每級進行單元式吹灰同時并舉的有益效果;以此還獲得了適應鍋爐安裝地點不同的有益效果。
4、由于本實用新型延用了已申請專利設置的中央控制柜與有關零部件的有機連接,從而獲得了集中控制與自動控制的有益效果。
5、由于本實用新型延用了已申請專利設置的中央控制柜與各級接線盒、燃氣檢測盒、脈沖閥門、單元混合點火器上的溫度傳感裝置的連接,從而獲得了可及時檢測、了解、控制運行狀況,及時排除燃氣外漏、點火失敗而造成啞炮、混合點火器的混合不安全、混合點火器發生回火而出現超溫等各種故障的有益效果。
6、由于本實用新型設置的連接管、圓環管、分支管在同一個層面上,而且可設置一至二十層,從而獲得了大幅度降低高度、不受廠房限制、不受安裝地點限制、具有最大靈活性、且可連接更多分支管而適應更大規模使用需要等有益效果。
7、由于本實用新型為可由分配罐進氣,另外還可由圓環管進氣;同時,圓環管可為圓形結構或為方形、三角形、六棱行、橢圓形結構;從而獲得了適應需求的極大靈活性的有益效果。
8、由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合理、巧妙,方法科學合理、運行平穩可靠,從而獲得了彌補已申請專利存在的缺陷與弊端及便于推廣應用的有益效果。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的主視示意圖;圖中的箭頭表示氣體的運行方向。
圖2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的俯視示意圖;圖中的箭頭表示氣體運行的方向。
圖中的標號1、分配罐,2、連接管,3、圓環管,4、分支管,5、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一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正如說明書附圖所示一種安裝在混和點火器前端、對每個單元式混和點火器進行燃氣或空氣的分配與運輸、為諸多個的每個單元式混和點火器產生脈沖式的沖擊力創造必備的良好條件、再由沖擊力對鍋爐燃燒的換熱面實施吹灰的圓盤式布管的分配器,包括分配罐1,還設置有連接管2、圓環管3、分支管4、支撐桿5;所述分配罐1、連接管2、分支管4均為管狀結構,所述圓環管3為圓環形的管狀結構,所述支撐桿5為棍狀結構;所述圓盤式布管的分配器,其分配罐1與連接管2、連接管2與圓環管3、圓環管3與分支管4均以螺紋的方式相連接,其圓環管3與支撐管5、支撐桿5與圓環管3均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
所述連接管2、圓環管3、分支管4設置在同一層面上而共同構成一層,其構成的層數為一至二十層。
所述圓環管3為圓環形的管狀結構,或為方形、或為三角形、或為六棱形、或為橢圓形的管狀結構。
所述圓環管3上連接的分支管4為二至二百個。
所述分支管4上設置安裝有電控閥。
所述分配罐1為以其底端進氣的中心進氣方式的分配罐1,或圓環管3上設置連接有進氣管后為以圓環管3進氣方式的圓環管3。
所述分配罐1與連接管2、連接管2與圓環管3、圓環管3與分支管4均以螺紋的方式相連接,或均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
在上述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電控閥為市場購置的定型產品,圓環管3為圓形,由連接管2、圓環管3、分支管4組成的層數為四層,每個圓環管3上連接有八個分支管4,以由分配罐1底端進氣的中心進氣方式進行實施,分配罐1與連接管2、連接管2與圓環管3、圓環管3與分支管4均以螺紋的方式相連接。
具體實施方式
二按具體實施方式
一進行實施,只是不以由分配罐1底端進氣的中心進氣方式進行實施;而是將分配罐1的底端進氣口封閉,然后將第一層的圓環管3上設置連接有進氣管,從而以由圓環管3進氣的方式進行實施。
在具體實施方式
一、二實施的基礎上,還分別以圓環管3為方形、三角形、六棱形、橢圓形的方式進行了實施;還分別以由連接管2、圓環管3、分支管4組成的層數為一層、五層、十層、十五層、二十層進行了實施;還分別以每層圓環管3上連接有兩個、二十個、五十個、一百個、一百五十個、二百個進行了實施;均收到了預期的良好效果。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業的普通技術人員,均可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順暢地實施本實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術內容,而作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等效實施例;同時,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演變等,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本實用新型制作完畢后進行了試用性考核,即以本實用新型替代已申請專利中的燃氣分配罐裝置和空氣分配罐裝置,經試用考核,獲得了預期的良好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安裝在混和點火器前端、對每個單元式混和點火器進行燃氣或空氣的分配與運輸、為諸多個的每個單元式混和點火器產生脈沖式的沖擊力創造必備的良好條件、再由沖擊力對鍋爐燃燒的換熱面實施吹灰的圓盤式布管的分配器,包括分配罐(1),其特征在于還設置有連接管(2)、圓環管(3)、分支管(4)、支撐桿(5);所述分配罐(1)、連接管(2)、分支管(4)均為管狀結構,所述圓環管(3)為圓環形的管狀結構,所述支撐桿(5)為棍狀結構;所述圓盤式布管的分配器,其分配罐(1)與連接管(2)、連接管(2)與圓環管(3)、圓環管(3)與分支管(4)均以螺紋的方式相連接,其圓環管(3)與支撐管(5)、支撐桿(5)與圓環管(3)均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盤式布管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管(2)、圓環管(3)、分支管(4)設置在同一層面上而共同構成一層,其構成的層數為一至二十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盤式布管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環管(3)為圓環形的管狀結構,或為方形、或為三角形、或為六棱形、或為橢圓形的管狀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盤式布管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圓環管(3)上連接的分支管(4)為二至二百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盤式布管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管(4)上設置安裝有電控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盤式布管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罐(1)為以其底端進氣的中心進氣方式的分配罐(1),或圓環管(3)上設置連接有進氣管后為以圓環管(3)進氣方式的圓環管(3)。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圓盤式布管的分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罐(1)與連接管(2)、連接管(2)與圓環管(3)、圓環管(3)與分支管(4)均以螺紋的方式相連接,或均以焊接的方式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圓盤式布管的分配器。包括分配罐,還設置有連接管、圓環管、分支管、支撐桿。分配罐與連接管、連接管與圓環管、圓環管與分支管均以螺紋的方式或焊接的方式相連接;連接管、圓環管、分支管設置在同一層面構成一層,層數為一至二十層;圓環管上連接的分支管為二至二百個;圓環管為圓形或方形或三角形或六棱形或橢圓形的管狀結構;既可為以由分配罐進氣的中心進氣方式,還可封閉分配罐底端,于圓環管上連接進氣管而為以由圓環管進氣的進氣方式。用于對燃氣及空氣的分配、輸送、控制。具有分支管多、對廠房與場地適應性強、結構簡單、成本低、利推廣等特點。
文檔編號F23D14/60GK2826191SQ20052000053
公開日2006年10月1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05年1月11日
發明者張自強 申請人:北京嘉德興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