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502981閱讀:64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石油熱風機之類暖風設備。
            背景技術
            過去,作為冬季的暖風設備,石油熱風機在一般家庭中得到廣泛使用。

            圖119是對現有石油熱風機的一個例子加以展示的概略性的省略其局部的剖視主視圖,圖120是其側視圖。圖121是供油油箱的加油口蓋及其托架的剖視圖。
            如圖119所示,具有與石油熱風機本體101內部的側方接觸的、用來預先注入煤油等液體燃料104而加以儲存的供油油箱102,向連接在該供油油箱102下方的燃料箱103供給充足的液體燃料104。
            所說燃料箱103中所容納的液體燃料104,靠燃料壓送用電磁泵105經由輸油管106被引入氣化器107內。在這里,設在氣化器107中的氣化器加熱器(未圖示)將送來的液體燃料104氣化。109是燃燒室,在其底部支撐并固定有燃燒器108。
            經所說氣化器107氣化的燃料,從噴嘴強力噴出而與燃燒用空氣一起被引入火焰口108a并燃燒,加熱燃燒室109內的空氣。并且,如圖120的箭頭所示,由設在本體101背面的單向感應電動機等構成的風扇馬達110上所安裝的送風風扇111,將經由過濾器112吸入的室內空氣同燃燒室109內被加熱的空氣以及燃后氣體一起作為暖風從吹出口113向室內吹出。
            另一方面,設在火焰口108a的稍上方的火焰傳感器114是用來檢測燃燒火焰所產生的火焰電流的,當檢測到的火焰電流大于預先設定的值時,所說風扇馬達110通電,送風風扇111隨之旋轉,將從室內吸入的空氣作為暖風從吹出口113向室內吹出。此時,由室溫熱敏電阻115對室溫進行檢測,控制裝置(未圖示)根據室溫與設定溫度之差對所說燃料壓送用電磁泵105(參照圖109)進行驅動控制,從而調節對氣化器107的液體燃料104供給量,調節燃燒器108處的燃燒火焰的火力。
            例如,若在室溫較低時使石油熱風機開始運行,則會增加對氣化器107的液體燃料104供給量,使室溫快速上升到設定溫度,之后,調節液體燃料104的供給量使室溫保持在接近設定溫度的一定溫度上。
            此外,如圖121所示,對供油油箱102的燃料補給,是將供油油箱102從本體101中取出,將其上下翻轉,取下供油油箱102的具有閥部的加油口蓋116,從加油口117注入燃料,確認供油油箱102注滿燃料后,將加油口蓋116擰緊在加油口117的螺紋上,翻轉成加油口蓋116朝下插入本體101中,使加油口蓋部116插進安裝在燃料箱103頂面的托架118中,從而置于燃料箱103上。
            然而,作為現有的石油熱風機,向供油油箱補給燃料時,需要件將其從本體中取出,為了使加油口蓋朝上,要將供油油箱翻過來,而且,補給燃料后,要擰緊加油口蓋再插入本體內,需要再一次將供油油箱上下翻轉,使用起來非常麻煩。
            此外,加油口蓋是通過螺紋緊固在口壁部上的,若加油口蓋未充分擰緊,翻轉供油油箱時有可能導致加油口蓋脫落、燃料流出。特別是面對老齡化社會,上年紀的人手力較弱,擰緊螺紋的力較小,因此需要對此加以改進。
            此外,在向燃料箱供給燃料時(要在油面上升到加油口蓋的閥部處,靠空氣的置換保持恒定油面的情況下向其供給供油油箱內的燃料,因此,加油口蓋的閥部總是處于被燃料潤濕的狀態,當為了向供油油箱補給燃料而取下加油口蓋時,燃料會沾到手上,不僅擰螺紋時要打滑,而且會把手弄臟弄臭。
            此外,在進行空燒以清除氣化器內的雜質時,需要進行將供油油箱從本體內取出、以泵等將配設在供油油箱下方的燃料箱內的殘油抽盡等作業,用戶對此頗有微辭。
            本發明旨在解決上述問題,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向供油油箱補給燃料時不必將其翻轉、燃料不會沾到手上的、進行氣化器空燒清理時不必將燃料抽盡便能夠進行清理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
            發明的公開本發明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具有,可自由拆裝地安裝在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本體內的供油油箱,具有加熱燃料使之氣化的氣化部和使氣化的燃料燃燒的燃燒器的燃燒部,將所說供油油箱的燃料向所說氣化部輸送的輸油泵,以及,在所說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通過連接而形成自所說供油油箱至燃燒部的輸油路徑的第1連接部;所說第1連接部,具有設在供油油箱側的輸油接續器插頭、以及、可相對于該輸油接續器插頭自由接合與分離的設在本體側的輸油接續器插座。因此,能夠省略以往的設在供油油箱下方暫時貯留燃料的燃料箱,將供油油箱的燃料直接送入燃燒部,減少輸油路徑的構成部件,使供油油箱的使用更為方便,而且,進行燃料補給時不必將供油油箱翻轉。
            其次,設有將所說供油油箱與來自所說燃燒部的回油路徑連接起來的第2連接部,所說第2連接部,具有設在供油油箱側的回油接續器插頭以及可相對于該回油接續器插頭自由接合與分離的設在本體側的回油接續器插座,使得燃料能夠返回供油油箱。
            由于在所說輸油接續器插頭或者在所說輸油接續器插頭、輸油接續器插座以及回油接續器插頭內內裝可開閉輸油路徑的閥機構,因此,能夠可靠阻斷向燃燒部輸油。
            此外,由于將阻斷自所說供油油箱向燃燒部供給燃料的阻斷閥設在輸油路徑上,因此,能夠通過阻斷閥可靠阻斷燃料補給。所說阻斷閥,是通過將空氣送入輸油路徑而阻斷自供油油箱向燃燒部的燃料供給的空氣閥。
            此外,由于將連接在所說供油油箱內的上吸通路上的輸油接續器插頭內的通路配設在供油油箱內的燃料液位之上,因此,即使供油油箱內裝滿燃料也能夠防止其溢出。
            此外,由于連接所說供油油箱和輸油泵二者的燃料通路,形成呈倒U字形上立的上立通路,該上立通路的上端配設在供油油箱內的燃料液位之上,因此,即使供油油箱內裝滿燃料也能夠防止其溢出。
            此外,在本體側形成上述上立通路,前述阻斷閥配置在上述上立通路的通路上端,即使供油油箱內裝滿燃料也能防止其溢出。
            此外,由于將所說供油油箱側的回油接續器插頭的燃料通路的出口,配設在供油油箱的燃料液位之上,或者,朝上設置而使之在供油油箱的燃料液位之上,因此,即使供油油箱內裝滿燃料也能夠防止其溢出。
            此外,將所說空氣閥的空氣取入口配置在供油油箱的燃料液位之上,也能夠做到即使供油油箱內裝滿燃料也能夠防止其溢出。
            此外,通過在所說供油油箱的頂面設置空氣孔,可防止溫度升高導致供油油箱內壓力升高,通過設置油箱翻倒時可將該空氣孔封閉的封閉機構,可防止油箱翻倒時燃料從空氣孔泄漏。
            由于所說回油路徑的通路的內徑大于輸油路徑的內徑,因此,能夠使配管內的燃料盡快返回供油油箱。
            由于具有在將所說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供油油箱只能朝一個方向安裝在本體內的結構,因此,安裝供油油箱時能夠防止損壞其它部件。
            由于將所說供油油箱側的輸油接續器插頭和回油接續器插頭一體化而構成供油油箱側接續器插頭部,將本體側輸油接續器插座和回油接續器插座一體化而構成本體側接續器插座部,因此,能夠使第1、第2連接機構結構緊湊,減少組裝工作量。
            供油油箱側接續器插頭部的配置部位,只要在供油油箱的上方即可,并無特別限定,但在采用供油油箱在從本體上方插入油箱收容室內時可使接續器插頭部與燃燒部側接續器插座部二者相連接的結構的場合,對于供油油箱,在輸油接續器插頭部的下方不能夠配置任何功能部件。
            為此,將處于實質上輸油接續器插頭部從供油油箱的外表面突出的狀態,供油油箱的投影面積增大。一般來說,供油油箱是由俯視時呈U字形的油箱部件和呈平板狀的油箱部件接合而成的,因此,為了減小供油油箱的投影面積,最好是這樣構成,即,在與供油油箱的接合加工面的相反一側使倒U字形油箱部件的局部向內部回縮,將接續器插頭部配設在該凹部中。
            此外,在供油油箱的接續器插頭部上,需要連接來自供油油箱內的上吸通路用配管和使燃料返回油箱內的回油配管,但若在接續器插頭部設置對上述通向供油油箱內的配管進行定位而使它們連接在接續器插頭部上的機構,則不需要特別的胎具也很容易實現配管的定位。
            在這種場合,若供油油箱內的配管通過連接機構連接在供油油箱側接續器插頭部,可使配管的連接變得容易,進行連接時所需的空間可以較小。
            本體側接續器插座部,具有阻斷供油油箱向燃燒部的燃料供給的阻斷閥和對該阻斷閥進行保護的保護罩,供油油箱側接續器插頭部,具有防撞擊的緩沖罩,在將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使上述兩個罩作為油箱插入用導向器,這樣,在安裝供油油箱時罩可兼起保護和插入時的導向的作用。
            為了對所說供油油箱內的水進行檢測,具有,具有與設在供油油箱底面的接水盤相接觸的第1電極、以及、與供油油箱相接觸的第2電極的水檢測部,所說兩個電極中的至少一個電極,在檢測臺上被單端固定并在該固定部之外具有支點,因此,能夠分散電極所承受的應力。
            由于在所說燃燒部與第2連接部之間的回油路徑上,設置一次性滯留燃料的燃料容器和冷卻燃料的冷卻部,因此,能夠對來自氣化器的返回燃料進行冷卻。
            此外,就供油油箱的形狀而言,若采用供油油箱安裝在裝置本體內時供油油箱側的第1連接部、和/或、第2連接部位于供油油箱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之內的結構,則即使例如在搬運油箱時油箱翻倒,也能夠防止這些連接部受到損傷。即便是在這些連接部上附設有防撞擊機構的場合,也最好是采用,包括防撞擊機構在內配置在供油油箱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之內的結構。
            在這里,所說的將連接部等配置于供油油箱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之內,例如是指,使供油油箱的側面從相鄰側面彼此相交而形成的棱線處向油箱中心方向回縮,以使得在供油油箱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之內形成大約為三角形或大約為矩形的空間區域,而將連接部等配置于該空間區域中,或者是指,在供油油箱的側面上,通過向油箱中心方向回縮而在供油油箱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之內形成凹部,而將連接部等配置于該凹部之內。
            另外,上述連接部等中,還包括空氣閥等附設在供油油箱上的其它部件,最好是以包括它們在內配置在油箱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之內而構成。
            由于設置有將通向所說供油泵的燃料上吸通路固定在供油油箱內的部件,因此,在進行搬運時能夠防止上吸通路與供油泵內壁相接觸,防止彼此受到損傷。
            此外,由于所說第1連接部、和/或、第2連接部配設在供油油箱的燃料液面之上,因此,供油油箱的燃料不會溢出。
            此外,由于在所說供油油箱上,設有將送往供油泵的燃料吸上來的上吸管,所說上吸管的抽吸燃料用的吸入口位于供油油箱內的下部附近,因此,能夠有效地吸入燃料。
            此外,由于在第1連接部和第2連接部上,在供油油箱側和燃燒部側,設有可相互間接觸與分離的導向用的導向部件,因此,能夠順暢地實現與本體的連接。
            即,作為本發明,省略了在供油油箱下方暫時貯留燃料的燃料箱,將供油油箱的燃料直接送往燃燒部,減少了輸油路徑的構成部件,使供油油箱的使用更為方便,而且,設有在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與通向燃燒部的輸油路徑進行連接的連接機構,在對供油油箱補給燃料時不必將其翻轉。
            作為這種場合下的燃燒方式,無論是JIS S3030所規定的蒸發皿式、壓力噴霧式、回轉霧化式、噴射噴霧式、氣化式中的哪一種燃燒方式,均可適用。所謂蒸發皿式是指,以蒸發皿使燃料蒸發的方式,加熱燃料使之氣化的氣化部和使氣化燃料燃燒的燃燒器做成一體。所謂壓力噴霧式是指,靠壓力使燃料霧化、蒸發而燃燒的方式,氣化部與燃燒部做成一體。所謂轉霧化式是指,靠離心力使燃料霧化、蒸發而燃燒的方式。噴射噴霧式是指,靠空氣噴流使燃料霧化、蒸發而燃燒的方式,氣化器與燃燒部做成一體。所謂氣化式是指,使燃料在氣化室或氣化器內蒸發的方式,氣化部與燃燒部是隔開的。
            這些方式中,特別是氣化部與燃燒部做成一體的上述蒸發皿式、壓力噴霧式、回轉霧化式及噴射噴霧式等燃燒方式更為適宜。即,作為一種具有,可自由拆裝地安裝在裝置本體內的供油油箱,加熱燃料使之氣化的氣化部和使氣化燃料燃燒的燃燒器一體化的燃燒部,以及,將供油油箱的燃料向氣化部輸送的輸油泵,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省略了在供油油箱下方暫時貯留燃料的燃料箱,將供油油箱的燃料直接向燃燒部輸送。
            作為這種直接輸油方式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由于不是現有技術那樣以燃料箱將燃料暫時滯留的方式,因此,最好是采用,設有阻斷供油油箱至燃燒部的輸油路徑的燃料供給的阻斷閥,可靠阻斷燃料向燃燒部輸送的結構。
            而對于氣化部與燃燒部一體化的燃燒方式,不需要使燃料從氣化部返回,因此,只要具有將供油油箱與通到燃燒部的輸油路徑進行連接的連接機構即可。作為該連接機構,可列舉出,由供油油箱側輸油接續器插頭和燃燒部側的輸油接續器插座構成的形式。此外,在輸油接續器插頭中設置閥機構,并設定成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處于開閥狀態,供油油箱從本體中拆下時處于閉閥狀態,這樣,不必擔心拆下油箱時供油油箱內的燃料泄漏,并且在油箱安裝就位時輸油路徑切實處于開啟狀態。
            該阻斷閥設在輸油路徑上的將供油油箱與輸油泵連接起來的通路的中途,或者,將輸油泵與燃燒部連接起來的通路的中途均可。此外,作為阻斷閥,只要具有阻斷輸油路徑的功能,何種結構均可,例如可列舉出電磁閥和空氣閥等例子。作為電磁閥,若與由電磁泵等構成的輸油泵做成一體,還能夠節省安裝空間,縮短連接輸油路徑的工時。
            空氣閥,是為了向輸油路徑中取入用來阻斷燃料供給的空氣而設置的,可設置在輸油路徑的適當的位置上,但若與連接機構的輸油接續器插座并排設置,則與配置在其它路徑上相比,能夠使配管連接工藝簡化。此外,作為空氣閥,為了防止在供油油箱的燃料裝滿的狀態下燃料從空氣泄漏,最好是設置在比油箱裝滿燃料時的液面高的位置上。
            輸油泵,可配置在諸如比連接機構更靠燃燒部側、或者、比連接機構更靠供油油箱側等輸油路徑的適當位置上。
            另一方面,將供油油箱內的燃料上吸至輸油泵的上吸通路成為到達供油油箱底面部的長度,能設置將該通路固定在供油油箱內不動的機構。
            由于是不需將供油油箱上下翻轉而進行注油的方式,因此,最好是具有,在供油油箱的上部設置注入燃料的加油口和將加油口封閉的加油口蓋的結構,并且,最好是具有,在加油口蓋內設置泄放油箱內部壓力的閥機構,使得不會由于油箱內部壓力因溫差升高而升高導致燃料溢出的結構。
            也就是說,本發明申請,是具有如下特征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即,具有,可自由拆裝地安裝在裝置本體內的供油油箱,加熱燃料使之氣化的氣化器,將供油油箱的燃料向氣化器輸送的電磁泵,以及,使氣化的燃料燃燒的燃燒器;省略了在所說供油油箱下方暫時貯留燃料的容器。
            此外,是具有如下特征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即,具有,向所說供油油箱注入燃料的加油口,將加油口封閉的加油口蓋,以及,在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連接通向電磁泵的燃料上吸通路的連接機構;通過連接機構經由供油油箱和電磁泵而與氣化器連通的燃料路徑。
            此外,是具有如下特征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即,在將所說供油油箱和所說電磁泵連接起來的通路的中途設置有空氣閥。
            此外,是具有如下特征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即,在所說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連接電磁泵的燃料上吸通路的連接機構中,設有阻斷燃料流動的閥機構。
            此外,是具有如下特征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即,具有自所說氣化器連接到供油油箱的連接機構,設有通過連接機構使氣化器與供油油箱二者連通的燃料的返回通路。
            此外,是具有如下特征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即,具有自所說氣化器連接到供油油箱的連接機構,設有將通過連接機構流通于氣化器與供油油箱之間的燃料的流動阻斷的閥機構。
            此外,是具有如下特征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即,在使所說氣化器與供油油箱二者連通的燃料的返回通路的中途設有暫時滯留燃料的容器的熱泵。
            此外,是具有如下特征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即,所說供油油箱上設有兼起泄壓閥機構以及蓋的作用的加油口蓋。
            此外,是具有如下特征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即,所說連接機構的供油接續器插頭配設在供油油箱的燃料液面之上。
            此外,是具有如下特征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即,在所說供油油箱的內側設有與連接機構的供油接續器插頭連通的通路,在通路的前端設有除塵用的過濾器。
            此外,是具有如下特征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即,在運行停止期間,打開所說空氣閥,進行將堆積在氣化器內的雜質去除的氣化器的空燒清理。
            此外,是具有如下特征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即,在使燃料自所說氣化器返回熱泵的燃料通路的中途設有對通路內的燃料進行冷卻的機構。
            此外,作為本發明,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間題,省略了暫時貯留燃料的燃料箱,將供油油箱內的燃料直接送向燃料部,使得供油油箱的加油口蓋不會被燃料潤濕。
            對于這種場合的供油油箱,若具有設在其上部的注入燃料用的加油口、將該加油口封閉的加油口蓋、在將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使之與通向輸油泵的燃料上吸通路實現連接的第1連接機構;通過該連接機構形成經由供油油箱和輸油泵而與氣化器連通的輸油路徑,則不必將供油油箱翻轉,便能夠進行燃料的補給和向本體內的安裝。
            該第1連接機構,由供油油箱側的輸油接續器插頭,以及,可相對于該輸油接續器插頭自由接合與分離的燃燒部側的輸油接續器插座構成,若在輸油接續器插頭中設置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開閥、供油油箱從本體內拆下時閉閥的閥機構,則在油箱從本體中拆下時能夠防止燃料泄漏。當然,也可以采用這樣的形式,即,輸油接續器插座中也設有同樣的閥機構,在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相互將閥打開。
            此外,若設有自氣化器連接到供油油箱的第2連接機構,通過該第2連接機構形成使氣化器與供油油箱二者連通的燃料的回油路徑,則能夠使未燃燒燃料從氣化器返回供油油箱。
            該第2連接機構,由供油油箱側的回油接續器插頭、以及、可相對于該回油接續器插頭自由接合與分離的燃燒部側的回油接續器插座構成,若在供油接續器插頭中設置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開閥、供油油箱從本體內拆下時閉閥的閥機構,則與第1連接機構同樣,在油箱從本體中拆下時能夠防止燃料泄漏。當然,也可以采用這樣的形式,即,回油接續器插座中也設有同樣的閥機構,在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相互將閥打開。
            此外,也可以采用這樣的結構,即,在上述第1連接機構、和/或、第2連接機構上設置緩解撞擊的防撞擊機構以保護連接部免遭撞擊的結構。
            并且,若第1連接機構和第2連接機構配設在供油油箱的燃料液面之上,則能夠防止裝滿油箱的燃料溢出。
            此外,也可以采用這樣的結構,即,在將供油油箱和輸油油箱連接起來的輸油路徑的中途設置阻斷燃料供給的機構,以切實將燃料供給阻斷。作為該進行阻斷的機構,可列舉出電磁閥和空氣閥的例子。空氣閥是用來取入用來阻斷燃料供給的空氣的,對其配置雖無特別限定,但以配設在第1連接機構的輸油接續器插座中為宜。對于該空氣閥也同樣,只要配設在供油油箱的燃料液面之上,也能夠防止裝滿油箱的燃料溢出。
            此外,若在第2連接機構中設置對供油油箱內的壓力進行調整的壓力閥機構,則能夠防止油箱內部壓力降低導致燃料從油箱內溢出。若將壓力閥機構設定成,在供油油箱安裝在裝置本體內、與供油油箱實現連接時開閥,在供油油箱從本體內拆下時閉閥,則安裝在本體內時將自動開閥因而能夠對油箱內部壓力進行調節,而從本體中拆下時將自動閉閥,因此能夠防止燃料從油箱內泄漏。
            另外,也可以設置將自供油油箱至輸油泵的燃料上吸通路固定在供油油箱內的機構,以使上吸通路無法移動。
            此外,作為本發明,具有,可自由拆裝地安裝在本體內的貯存燃料的供油油箱,以及,加熱燃料使之燃燒的燃燒部;省略了在所說供油油箱下方暫時貯留燃料的燃料箱,將供油油箱的燃料直接送往向燃燒部進行輸送的輸油泵,減少了燃料路徑的構成部件,使供油油箱的使用更為方便。
            在從供油油箱到輸油泵之間,具有在供油油箱安裝在裝置本體內時連接從所說供油油箱向輸油泵輸送燃料的上吸通路的第1連接機構,使得對供油油箱進行燃料補給時不必將其翻轉。若在將該供油油箱與輸油泵連接起來的通路的中途設置空氣閥,則通過空氣閥的工作,能夠阻斷連接供油油箱與輸油泵的燃料路徑。此外,還可以設置將通向輸油泵的燃料上吸通路固定在供油油箱內的機構,使得上吸通路在油箱內不能移動,防止上吸通路變形。
            作為燃燒部,可列舉出具有加熱燃料使之氣化的氣化器、以及、使通過該氣化器氣化的燃料燃燒的燃燒器的結構。對于使用該氣化器的燃燒方式,若設置使燃料從氣化器到供油油箱之間進行返回的通路,將與該通路進行連接的第2連接部設在供油油箱中,則不會出現燃料自供油油箱向輸油泵的泄漏。若在該返回通路中設置暫時滯留燃料的熱泵和對通路內的燃料進行冷卻的冷卻機構,則能夠使從氣化器返回的燃料冷卻而液化。
            此外,若在第1連接機構與第2連接機構上,設置供油油箱從裝置本體中拆下時阻斷燃料流動的閥機構,則燃料不會通過供油油箱的連接機構發生泄漏。還可以將該第1連接機構和第2連接機構一體化,以減少構成部件的數量,使結構緊湊。
            而且,若第1連接機構、和/或、第2連接機構配設在供油油箱的燃料液面之上,則供油油箱的燃料不會溢出。若在第1連接機構和第2連接機構中,在供油油箱和裝置本體上,設置可彼此接觸與分離的導向用導向機構,則能夠順暢地連接到本體的連接機構承接側。
            另一方面,由于供油油箱中設置有將送向輸油泵的燃料吸上來的上吸管,并且上吸管的抽吸燃料用吸入口位于供油油箱內的下部附近,因而可提高上吸管吸入燃料的效果。若進而在上吸管的抽吸燃料用吸入口處設置除塵用過濾器,則能夠防止將灰塵等吸入上吸管內。
            由于在將燃料注入供油油箱的加油口封閉的加油口蓋中,設有泄放供油油箱內的空氣壓力的閥機構,因此,不必擔心由于供油油箱的溫差所引起的空氣壓力的升高導致燃料溢出。
            由于具有,在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停止進行燃料燃燒運行期間,打開空氣閥向氣化器內送入空氣而替代燃料,空燒氣化器內所堆積的雜質,這樣一種氣化器的空燒清理功能,因此,不需要將燃料排放便能夠進行清理。
            此外,作為本發明,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省略了暫時貯留燃料的燃料箱,將供油油箱內的燃料直接送向燃料部,使得供油油箱的加油口蓋不會被燃料潤濕,而且,使供油油箱增加了因省略燃料箱而需要增加的各種功能。
            采用了諸如,為盡早檢測到供油油箱內燃料用盡,設置有對供油油箱的燃料量進行檢測的燃料量檢測機構;設置有能夠檢測供油油箱內產生的水的水檢測機構,以避免供油油箱內的水進入燃燒部而產生不良影響;以及,設置有能夠檢測供油油箱是否處于安裝在本體內的狀態的油箱安裝檢測機構,使得油箱未安裝時不允許進行運行等結構。
            該場合下的燃料量檢測機構、水檢測機構、以及油箱安裝檢測機構,雖可以設置在油箱的任何部位,但從燃料和水的物理性能以及檢測功能考慮,以設置在油箱底面側為宜。
            作為燃料量檢測機構,例如可列舉出這樣一種結構,即,具有,配置在油箱內部的帶磁鐵浮子,以及,設在油箱載置臺側可隨著該磁鐵的靠近與遠離而通斷的舌簧開關。
            作為水檢測機構,可列舉出這樣的結構,即,具有,為收集凝露的水而設置在導電性油箱底面上的導電性接水盤,與該接水盤接觸的電極,與供油油箱接觸的電極,以及,使接水盤與供油油箱之間實現電絕緣的絕緣體;根據滯留于接水盤中的水與燃料二者電阻值的不同進行水的檢測。
            為了能夠以良好的精度進行水的檢測,最好是,接水盤與油箱另為一體而以中間隔著電絕緣體安裝在油箱底面的安裝孔上。其原材料為導電性材料,但若使用不銹鋼板,由于能夠防止生銹故更好。
            作為電絕緣體,可列舉出,夾在形成于油箱底面的孔的周壁與接水盤周圍之間的、具有彈性的非導電性密封件。若對該密封件實施斥水處理,則進行排水之后也不容易積蓄水,可防止誤動作。
            采用將分別與接水盤和油箱接觸的電極設置在油箱外部例如油箱載置臺上,使接水盤和油箱與各自的電極相接觸的結構,從電極的配置上來說是適宜的。在這種場合,位于最接近接水盤和油箱的位置上的電極起著前端電極的作用,根據滯留于其間的水或燃料的電阻值的差異進行水的檢測。此時,在安裝接水盤的油箱側的部分孔中設置呈窄條狀且前端成銳角的針部,以這部分作為油箱側前端電極,并且在接水盤的局部涂布導電性涂料,這樣,能夠以良好的精度進行水的檢測。此外,若在安裝接水盤的油箱側安裝保護接水盤的保護機構,則能夠防止在從本體中取出油箱進行加油時在接水盤上產生傷痕。
            作為油箱安裝檢測機構,例如可列舉出,由設置在油箱載置臺的頂面上的微動開關和設置在油箱底面的磁鐵及油箱載置臺上的舌簧開關等構成的例子。
            在根據上述燃料量檢測機構、水檢測機構、以及油箱安裝檢測機構送來的輸入信號對液體燃料燃燒裝置進行控制的場合,通過控制部也可以進行這樣的控制,即,當油箱安裝檢測機構為OFF(無油箱)時使運行停止,而為ON時啟動氣化器空燒運行模式。此外,也可以進行這樣的控制,即,當油箱安裝檢測機構為ON狀態、檢測燃料量的燃料量檢測機構為OFF狀態(尚有燃料)時,作出運行可以開始的判斷,控制運行的開始。還能夠進行這樣的控制,即,當油箱安裝檢測機構為ON狀態(油箱安裝狀態)、檢測燃料量的燃料量檢測機構為ON狀態(無燃料)時使運行停止,或者,當燃料量檢測機構為ON狀態時通過顯示部提示需要進行加油。
            此外,本發明所涉及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是這樣一種裝置,即,具有,可自由拆裝地安裝在本體內的供油油箱,具有加熱燃料使之氣化的氣化部和使氣化燃料燃燒的燃燒器的燃燒部,以及,將供油油箱的燃料向氣化部輸送的輸油泵;設有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使供油油箱與通向燃燒部的輸油路徑實現連接的第1連接機構,省略在供油油箱下方暫時貯留燃料的燃料箱,將供油油箱的燃料直接向燃燒部輸送。
            根據這樣的結構,在對供油油箱進行燃料補給時不將其翻轉也能夠補給燃料,而且,由于省略了燃料箱,可與所節省出的容積相應地增大供油油箱或者使本體體積更小。
            若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設置有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使供油油箱與來自燃燒部的回油路徑實現連接的第2連接機構,則能夠使來自氣化器的燃料返回供油油箱。在這種場合,若將回油路徑的通路配管的內徑設計得大于輸油路徑的通路配管的內徑,則能夠使配管內的燃料盡快返回供油油箱。
            對于具有輸油路徑和回油路徑兩個路徑的,列舉了第1連接機構由供油油箱側的輸油接續器插頭和可與之自由接合與分離的燃燒部側的輸油接續器插座構成,第2連接機構由供油油箱側的回油接續器插頭和可與之自由接合與分離的燃燒部側的回油接續器插座構成的例子。
            并且,若使供油油箱側輸油接續器插頭與回油接續器插頭一體化而作為供油油箱側接續器插頭部,并使燃燒部側輸油接續器插座與回油接續器插座一體化而作為燃燒部側接續器插座部,則能夠使接續器插頭部和接續器插座部結構緊湊,減少組裝和加工工時。
            該供油油箱側接續器插頭部的配置位置,只要是在供油油箱的上方即可,并無特別限定,但在采用供油油箱在從本體上方插入油箱收容室內時可使接續器插頭部與燃燒部側接續器插座部二者相連接的結構的場合,對于供油油箱,在輸油接續器插頭部的下方不能夠配置任何功能部件。
            為此,將處于實質上輸油接續器插頭部從供油油箱的外表面突出的狀態,供油油箱的投影面積增大。一般來說,供油油箱是由俯視時呈U字形的油箱部件和呈平板狀的油箱部件接合而成的,因此,為了減小供油油箱的投影面積,最好是這樣構成,即,在與供油油箱的接合加工面的相反側使倒U字形油箱部件的局部向內部回縮,將接續器插頭部配設在該凹部中。
            此外,在供油油箱的接續器插頭部上,需要連接來自供油油箱內的上吸通路用配管和使燃料返回油箱內的回油配管,但若在接續器插頭部設置對上述通向供油油箱內的配管進行定位而使它們連接在接續器插頭部上的機構,則不需要特別的胎具也很容易實現配管的定位。
            在這種場合,若供油油箱內的配管通過連接機構連接在供油油箱側接續器插頭部上,則可使配管的連接變得容易,進行連接所需的空間可以較小。
            另一方面,在燃燒部側接續器插座部中,與燃燒部之間使用輸油泵,但若將該輸油泵在與燃燒部側接續器插座部大約相同的平面上固定在相同部件上,則使二者的組裝、檢查和尺寸管理變得容易。
            然而,由于是將供油油箱的燃料直接向燃燒部輸送的方式,因此,最好是在拆下供油油箱時能夠以接續器插頭部和接續器插座部將燃料可靠阻斷。為此,只要對于供油油箱側接續器插頭部,在輸油接續器插頭和回油接續器插頭中內裝閥機構,在燃燒部側接續器插座部中內裝閥機構,以防止燃料從輸油路徑和回油路徑泄漏即可。
            在這種場合,對于燃燒部側接續器插座部,也可采用以下任意一種結構,即,在其輸油接續器插座和回油接續器插座二者中內裝閥機構,或者,在輸油接續器插座的附近具有阻斷燃料供給的阻斷閥或輸油泵的場合,在輸油接續器插座中不設置閥機構而僅在回油接續器插座中內裝閥機構。
            為了將該閥機構裝入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及其接續器插座部的燃燒通路中,可采用設置有用來裝入閥機構的開口、以及、將該開口封閉的封閉部(閥蓋),且該封閉部通過螺紋旋合在開口上的結構,或者,使之無法從其它固定部件中脫出地進行封閉的結構;而作為其它形式,由于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及其接續器插座部是通過固定機構分別固定在供油油箱和燃燒部上的,因此,若采用利用該固定機構對封閉部進行保持而使之不能夠從開口中脫出的結構,則不需要進行上述封閉部的螺紋加工以及其它固定部件,因而可使組裝便于進行。利用固定機構對封閉部進行保持的形式,可在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及其接續器插座部之一或二者中采用。
            此外,最好是,在輸油路徑的中途,設置阻斷供油油箱向燃燒部供給燃料的阻斷閥以防止燃料被意外送入燃燒部側。作為阻斷閥,采用以能夠直接阻斷輸油路徑而構成的閥機構、或者、使用能夠使輸油路徑對外部大氣敞開的空氣閥均可,但從機理上來說,以使用空氣閥的方式為宜。
            此外,為了切實防止燃料從輸油路徑泄漏,最好是,與供油油箱內的上吸通路相連接的輸油接續器插頭的通路配設在供油油箱內燃料液位之上,或者,空氣閥的空氣取入口配置在供油油箱的燃料液位之上。
            而且,若使連接供油油箱與輸油泵的燃料通路呈U字形上立,將該通路的上端配設在油箱內燃料液位之上,則能夠防止供油油箱的燃料被意外送入輸油泵側。
            該上立通路,可以設計在燃燒部側的配管的適當位置處,但若形成在燃燒部側接續器插座部中、或者、將阻斷閥配設在上立通路的通路上端,則可節省彎曲的配管需占用的空間,能夠以結構緊湊的接續器插座部可靠阻斷燃料供給。
            另一方面,對于回油路徑,為了防止供油油箱內的燃料因溫度升高而液位升高從而導致在回油路徑中倒流,最好是,供油油箱側的回油接續器插頭的燃料通路及供油油箱側的配管出口配設在供油油箱燃料液位之上。具體地說,可列舉這樣的例子,即,將回油接續器插頭的供油油箱側的配管出口朝上配設以使之位于供油油箱燃料液位之上。
            而且,對于供油油箱,為了不使油箱內部壓力成為負壓以抑制燃料升高,在油箱頂面形成有空氣孔,但在將油箱翻轉時燃料有可能流出,因此,最好是采用,設置翻轉油箱時可將該空氣孔封閉的機構以可靠防止燃料泄漏的結構。
            此外,若能夠做到在將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供油油箱只能朝一個方向裝入本體,則能夠在安裝油箱時防止其它部件受損。
            關于該供油油箱向本體內的安裝,若設置有,對成一體固定在燃燒部側接續器插座部上的阻斷閥進行保護的保護罩、以及、防止供油油箱側接續器插頭部受到撞擊的防撞擊罩,并在供油油箱向裝入本體內時,將兩個罩作為油箱插入導向器使用,則罩能夠兼起部件保護和插入時導向的作用。
            此外,若為了檢測供油油箱內的水,設置具有與設置在油箱底面的接水盤接觸的第1電極、以及、與油箱接觸的第2電極,將這兩個電極中的至少一個電極單端固定在檢測臺上,并使該電極能夠以固定部之外的部位作為支點進行位移,則能夠使施加在該電極上的應力分散。
            附圖的簡單說明圖1是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式的實施例1所涉及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概略結構圖。
            圖2是供油油箱的局部剖開的主視圖。
            圖3是其連接機構的剖視圖。
            圖4是對上吸管下端部的固定結構加以展示的剖視圖。
            圖5是供油油箱的帶壓力閥加油口蓋的剖視圖。
            圖6是電磁泵與電磁閥一體化狀態下的剖視圖。
            圖7是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式的實施例2所涉及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概略結構圖。
            圖8是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式的實施例3所涉及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概略結構圖。
            圖9是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式的實施例4所涉及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概略結構圖。
            圖10是其輸油接續器插座的剖視圖。
            圖11是展示其空氣閥結構的剖視圖。
            圖12是本發明的第1實施形式的實施例5所涉及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概略結構圖。
            圖13是本發明申請的第2實施形式所涉及的石油熱風機的正面部分的剖視圖。
            圖14是圖13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概略圖。
            圖15是圖14的供油油箱的概略圖。
            圖16是圖14的供油油箱的內供油接續器插頭、外供油接續器插頭的安裝結構圖。
            圖17是圖14的內供油接續器插頭的結構圖。
            圖18是圖14的內供油接續器插頭與供油油箱內的上吸管的結構圖。
            圖19是圖14的外供油接續器插頭的結構圖。
            圖20是圖14的外供油接續器插頭與供油油箱的結構圖。
            圖21是圖15的供油油箱的帶壓力閥加油口蓋的結構圖。
            圖22是圖14的內供油接續器插座與空氣閥的結構圖。
            圖23是圖14的外供油接續器插座的結構圖。
            圖24是圖14的燃燒器與氣化器的結構圖。
            圖25是圖14的熱泵的結構圖。
            圖26是圖14的冷卻片的結構圖。
            圖27(a)是圖14的給油1油箱的空氣閥省略后的內供油接續器插頭和內供油接續器插座的安裝狀態圖,(b)是承接部61的主視圖。
            圖28是圖14的給油1油箱的外供油接續器插頭與外供油接續器插座的安裝狀態圖。
            圖29是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式的實施例1所涉及的石油熱風機的正面部分剖視圖。
            圖30是其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結構圖。
            圖31是其供油油箱的概略圖。
            圖32是其供油油箱的連接部的立體圖。
            圖33是其輸油接續器插頭的結構剖視圖。
            圖34是其回油接續器插頭的結構剖視圖。
            圖35是其輸油側連接機構的結構剖視圖。
            圖36是輸油接續器插座部的結構剖視圖。
            圖37是其回油側連接機構的結構剖視圖。
            圖38是本發明的第3實施形式的實施例2所涉及的連接機構的俯視圖。
            圖39是其主視圖。
            圖40是輸油接續器插頭側剖視圖。
            圖41是回油接續器插頭側剖視圖。
            圖42是接續器插座側剖視圖。
            圖43是其主視圖。
            圖44是本發明的第4實施形式的實施例1所涉及的石油熱風機的正面部分剖視圖。
            圖45是其工作原理說明圖。
            圖46是其供油油箱的局部剖視圖。
            圖47是圖46的B-B向剖視圖。
            圖48是供油油箱的吸入口的局部剖視圖。
            圖49是供油油箱的帶壓力閥加油口蓋的剖視圖。
            圖50是內供油接續器插座與外供油接續器插座與空氣閥的剖視圖。
            圖51是空氣閥的剖視圖。
            圖52是供油油箱的內供油接續器插頭與內供油接續器插座的安裝說明圖。
            圖53是圖44的A-A向剖視圖。
            圖54是圖53的俯視圖。
            圖55是供油油箱的內供油接續器插頭與內供油接續器插座安裝過程中的說明圖。
            圖56是供油油箱的內供油接續器插頭與內供油接續器插座安裝后的說明圖。
            圖57是對本發明的第4實施形式的實施例2加以展示的供油油箱的立體圖。
            圖58是其供油油箱的俯視圖。
            圖59是其附設有防撞擊機構時的俯視圖。
            圖60是對本發明的第4實施形式的實施例3加以展示的供油油箱的俯視圖。
            圖61是其附設有防撞擊機構時的俯視圖。
            圖62是對本發明的第4實施形式的實施例4加以展示的供油油箱的俯視圖。
            圖63是其附設有防撞擊機構時的俯視圖。
            圖64是本發明的第5實施形式的實施例1所涉及的石油熱風機的正面部分剖視圖。
            圖65是其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結構圖。
            圖66是其供油油箱的概略圖。
            圖67是其供油油箱的連接部的立體圖。
            圖68是其輸油接續器插頭的結構剖視圖。
            圖69是其回油接續器插頭的結構剖視圖。
            圖70是其輸油側連接機構的結構剖視圖。
            圖71是輸油接續器插座部的結構剖視圖。
            圖72是其回油側連接機構的結構剖視圖。
            圖73是供油油箱的側視圖。
            圖74是其加油口的結構剖視圖。
            圖75是對其加油口開啟狀態加以展示的剖視圖。
            圖76是對供油油箱與載置臺的關系加以展示的剖視圖。
            圖77是其供油油箱的底部剖視圖。
            圖78是其供油油箱的接水盤安裝孔從油箱內部看過去時的立體圖。
            圖79是其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控制電路圖。
            圖80是本發明的第5實施形式的實施例2所涉及的供油油箱的加油口部的立體圖。
            圖81是對本發明的第5實施形式的實施例3加以展示的供油油箱的側視圖。
            圖82是對本發明的第5實施形式的實施例4加以展示的供油油箱的側視圖。
            圖83是本發明的實施形式所涉及的石油熱風機的本體立體圖。
            圖84是圖83的石油熱風機的后視立體圖。
            圖85是圖83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概略結構圖。
            圖86是圖83的本體主視圖,是將前板局部剖開時的狀態圖。
            圖87是圖83的燃燒部和氣化部的概略圖。
            圖88是圖87的氣化器的概略圖。
            圖89是圖83的本體的燃燒部的剖視側視圖。
            圖90是圖83的本體的燃燒部的主視圖。
            圖91是圖83的供油油箱的概略圖。
            圖92是圖83的本體的油箱側俯視圖。
            圖93是圖91的供油油箱的空氣孔封閉機構的概略圖。
            圖94是圖91的供油油箱的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的概略圖。
            圖95是圖94的輸油側接續器插頭的剖視圖。
            圖96(a)是對輸油側接續器插頭與上吸管的組裝狀態加以展示的立體分解圖,(b)是本圖(a)的A-A向剖視圖。
            圖97是圖94的回油側接續器插頭的剖視圖。
            圖98(a)是對回油側接續器插頭與回油管的組裝狀態加以展示的立體分解圖,(b)是本圖(a)的B-B向剖視圖。
            圖99是圖91的供油油箱的加油口封閉機構的概略圖。
            圖100是圖91的供油油箱的水檢測機構和燃料檢測機構的概略圖。
            圖101是供油油箱的油箱安裝檢測機構的概略圖。
            圖102是圖86的供油油箱側檢測臺的概略圖。
            圖103(a)是檢測臺的接水盤側電極桿的立體圖,(b)是其安裝狀態圖。
            圖104是檢測臺的油箱側電極桿的安裝狀態圖。
            圖105是油箱安裝檢測機構的概略圖。
            圖106是供油油箱容納室的俯視圖。
            圖107是油箱導向器與油箱導向器固定部件的組裝狀態的立體分解圖。
            圖108是油箱導向器固定部件的主視圖。
            圖109是對接續器插座部與配管二者的連接狀態加以展示的立體分解圖。
            圖110是燃燒部側的輸油側接續器插座與空氣閥的概略圖。
            圖111是燃燒部側的回油側接續器插座的概略圖。
            圖112(a)是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的空氣閥側的俯視圖,(b)是空氣閥與接續器插座部的剖視概略圖。
            圖113是供油油箱、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和接續器插座部、以及空氣閥的燃料液位關系圖。
            圖114是安裝在圖83的本體內的控制裝置的框圖。
            圖115是插入圖86的油箱時的輸油側接續器插頭及其接續器插座的概略圖。
            圖116是安裝圖86的油箱時的輸油側接續器插頭及其接續器插座的概略圖。
            圖117是插入圖86的油箱時的回油側接續器插頭及其接續器插座的概略圖。
            圖118是安裝圖86的油箱時的回油側接續器插頭及其接續器插座的概略圖。
            圖119是現有石油熱風機的省略其一部分時的剖視主視圖。
            圖120是其石油熱風機的概略的剖視側視圖。
            圖121是其供油油箱與托架的主要部分的剖視圖。
            發明的最佳實施形式[第1實施形式](實施例1)圖1是本發明所涉及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概略結構圖。如圖所示,本實施形式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1,屬于一種具有將加熱燃料使之氣化的氣化部B1與使氣化的燃料燃燒的燃燒器B2做成一體而成的燃燒部B的、回轉霧化式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具有,在裝置本體上可自由拆裝的供油油箱6、以及、將供油油箱6的燃料送往氣化部B1的輸油泵EP,設有,在供油油箱6安裝在裝置本體上后,與通向燃燒部B的輸油路徑T進行連接的連接機構C,省略了在供油油箱6的下方暫時貯留燃料的燃料箱,將供油油箱6的燃料以輸油泵EP直接向燃燒部B輸送。
            回轉霧化式燃燒部B的結構如JIS S3030所示為公知的結構,故對其結構簡單進行說明,即,燃燒部B,是將有底筒狀的氣化部B1、以及、罩在氣化部B1的上面使氣化部B1氣化的燃料與一次燃燒空氣混合后燃燒的燃燒器B2做成一體而成。輸油路徑的前端配管噴嘴,設在氣化部B1的底面中央孔H處,設有靠離心力使從該噴嘴流出的燃料霧化的霧化用電動機M以及回轉體R。此外,氣化部B1的底面中央孔H上連接有燃燒用空氣路徑AP,靠送風機F經由燃燒用空氣路徑AP供給燃燒用空氣。
            燃燒器B2上設有將其圍起來的燃燒室BR,在燃燒器B2的上方,作為燃燒氣體點火用電極EL,設有對燃燒器B2的火焰進行檢測的火焰檢測桿RD。除此之外,雖未圖示,在燃燒室BR的上方配置有對流用送風機,將吸入石油熱風機本體內的室內空氣同燃燒室BR內被加熱的空氣和燃后氣體一起作為暖風從本體前面的吹出口吹出。
            圖2是對供油油箱的局部以剖視方式加以展示的主視圖,圖3是對連接機構以同樣方式加以展示的剖視圖。如圖所示,供油油箱6呈立式箱形形成而能夠將其可自由拆裝地收容在石油熱風機本體的油箱收容室內,其頂面具有便于進行搬運的提手23;與該提手23設在同一面上的帶壓力閥加油口蓋24;能夠觀察燃料是否加到該帶壓力閥加油口蓋24附近位置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油量計25;為了使供油油箱6安裝在本體內時與輸油路徑T連接的、作為連接機構C的輸油接續器插頭9;將帶壓力閥加油口蓋24松動后進行燃料的添加的加油口26。
            連接機構C如圖3所示,由設在供油油箱一側的輸油接續器插頭9、以及、設在燃燒部一側的輸油路徑T上的輸油接續器插座10構成。該輸油接續器插頭9和輸油接續器插座10,配置在供油油箱6的燃料最高液面之上,以防止燃料從供油油箱6中溢出。
            輸油接續器插頭9,位于供油油箱6上部的側面,被防撞擊用保護罩28覆蓋并通過該保護罩28和安裝板27進行安裝,而且,內部設有桿式閥機構30,除此之外,還連接有將供油油箱6內的燃料吸上來送往輸送用電磁泵EP的上吸管31。
            上吸管31,其一端延伸到供油油箱6的底面附近,另一端穿過供油油箱6的頂面大體呈倒U字形彎曲,其前端與供油接續器插頭的閥機構30連接并連通。保護罩28,不僅對輸油接續器插頭9進行保護,而且將從供油油箱6頂面突出的上吸管31的大體呈倒U字形的連通部遮蓋。
            輸油接續器插頭9的閥機構30,具有接續器插頭本體33、閥芯34、環狀的O型密封件35、彈簧36、以及接續器插頭本體密封件37。接續器插頭本體33,是對金屬管進行擴管加工使之成為漏斗狀、并在其中途形成呈凸緣狀突出的凸梗33d以使接續器插頭本體33能夠嵌合在罩28內部而成,由圓筒狀的主體部33a、從其下端部向下直徑逐漸縮小的筒狀錐形部(密封面)33b、在該錐形部33b的下端在既定長度范圍內保持既定的直徑的筒狀部33c三者相連續地形成,筒狀部33c的下端經過錐形加工直徑進一步縮小。在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上端,形成有內凸緣,上吸管31的前端中間襯著接續器插頭本體密封件37連接在該法蘭盤33e上而與接續器插頭本體內連通。
            另外,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材料不限于金屬,也可以用樹脂制造,此外,主體部33a、錐形部33b和筒狀部33c的截面形狀并不限于圓形。接續器插頭本體密封件37是由橡膠成型加工制成,具有密封接續器插頭本體33和密封連接上吸管31的功能。
            閥芯(閥體)34,具有與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漏斗形內部形狀大體相似的形狀,能夠在接續器插頭本體33內部自由往復移動的形狀。即,具有,大體呈圓錐形的堵頭(密封面)34a,以及,位于堵頭34a下端的比筒狀部33c更細的、呈長條柱狀的移動部34b;并且,在堵頭34a的圓錐形部位設有能夠與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錐形部33b緊密接觸的O型密封件35。
            移動部34b的長度這樣設定,即,為了能夠控制堵頭34a與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錐形部33b之間的接觸與分離,在堵頭34a的O型密封件35在錐形部33b內部緊密接觸的閉閥狀態下,其前端能夠從筒狀部33c中突出出來。
            前述彈簧36,內裝于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主體部33a中,介于上端的內凸緣33e與閥芯34的堵頭34a之間,驅使閥芯34向閉閥方向移動。
            安裝板27,具有用來安裝箱形防撞擊用罩28的安裝部27a,以及,位于下方的、在安裝供油油箱6時作為導向機構的前導插入部27b,其焊接在供油油箱6的側面。
            輸油接續器插座10具有中央部位具有可與輸油接續器插頭9的閥芯34對接的突起60、周圍具有使輸油路徑T連通的環狀的槽部69的筒狀的閥座本體62;從前述閥座本體62向上突出而將前述突起60圍起來的、橡膠制成的筒形波紋狀接續器插頭密封部件63;介于該密封部件的上端和閥座本體62之間的、對密封部件向上方施加作用力幫助其伸縮的彈簧64;用來將密封部件63的下端固定在閥座本體62上的壓板66。在密封部件63的上端,形成有可與輸油接續器插頭側閥芯緊密接觸的通過孔70。
            輸油接續器插座10,通過供油接續器插座座板72固定在用來分隔出裝置本體的油箱收容室的油箱導向器71上。供油接續器插座座板72被彎曲成向上開口的“コ”字形,在底面固定輸油接續器插座10,一側的側板固定在油箱導向器71上。座板72的向另一側(油箱側)彎曲而形成的側板73,其前端部彎曲成圓弧形,作為供油油箱6插入本體內時的導向部74。此外,在座板72的油箱導向側,設有向供油油箱側彎曲成圓弧形的具有彈性的導向觸板75。該導向觸板75,僅其上方部分被固定,在供油油箱6插入本體內時,與輸油接續器插頭9的保護罩28接觸而起著使輸油接續器插頭9與其輸油接續器插座10順暢地實現連接的導向功能。
            圖4是對上吸管下端部的固定結構加以展示的剖視圖。上吸管31,一直延伸到供油油箱6的與提手23相反一側的底面附近,其前端設有吸入口44,該吸入口44中內接有水和灰塵不可通過的過濾器45。另外,吸入口44也可以設置在上吸管31的前端的側面部位以外的底面部位上。該上吸管31這樣進行組裝,即,在未對供油油箱6進行左右的アドリヤン加工的狀態下,將過濾器45內接在吸入口44之后使上吸管31穿過呈曲柄狀形成的上吸管固定板46的切割孔46a,之后進行供油油箱6的左右的アドリヤン加工而完成組裝。如上構成的上吸管31,得到上吸管固定板46的固定,因而在搬運供油油箱6時不會曠動,可避免上吸管31的吸入口44與供油油箱6的內壁接觸,防止其受損。
            圖5是供油油箱的帶壓力閥加油口蓋的剖視圖。帶壓力閥加油口蓋24,具有,可與從供油油箱6的頂面突出的外周加工有螺紋的加油口26旋合的蓋53、以及、壓力閥機構54;與加油口26之間中間襯著橡膠密封件55與之旋合。該蓋53,其中心部位開有泄壓用泄壓孔56,側面加工有螺紋,其端末經過了卷邊加工。橡膠密封件55,起著在加油口26與蓋53之間進行密封的作用,中心部位形成有泄壓孔57。
            壓力閥機構54,具有配置在橡膠密封件55與蓋53的頂面之間的空間內的閥芯58,以及,驅使該閥芯58向關閉泄壓孔52的閉閥方向移動的彈簧59。設置該壓力閥機構54的理由如下。向供油油箱6補給的燃料的保管場所通常溫度較低,而燃料加入供油油箱6內之后是在溫度較高的地方使用,因此,本體1內的供油油箱6的周圍溫度較高,供油油箱6內的燃料之外的空間的空氣因溫差而膨脹,空氣壓力升高,油箱6內燃料液面將上升而有可能導致燃料溢出。為防止這種現象發生而設置壓力閥機構54。此外,為防止因相反的情況而在供油油箱內產生負壓,在橡膠密封件55和蓋53的頂面,形成有連通的直徑1.5mm以下的小口徑的通孔77、78。
            如圖1所示,從輸油接續器插座10至燃燒部的輸油路徑T中,設有作為將燃料向燃燒部B進行輸送的輸油泵的電磁泵EP、以及、作為阻斷燃料供給的阻斷閥的電磁閥EV。電磁泵EP與電磁閥80,可以在輸油路徑T中各自為一體進行設置,而在本實施形式中,是將二者一體化后配置在輸油路徑T中的。
            圖6是對電磁泵EP和電磁閥EV二者一體化的狀態加以展示的剖視圖。如圖所示,電磁閥EV具有筒狀的閥體EV1;內裝于閥體EV1的閥室EV2內的、為了能夠啟閉通向電磁泵EP的連通路徑EV3而在前端附設有O型環或橡膠片EV7的圓柱狀的閥芯EV4;為使該閥芯EV4能夠向開閥方向移動而配置在閥體EV1周圍的螺線管線圈EV5;位于閥室EV2的出口端與閥芯42之間的、驅使閥芯EV4向閉閥方向移動的螺旋彈簧EV6。
            在閥體EV1的入口端,經由連通路徑EV3形成有電磁泵EP的嵌合凹部EV8,電磁泵EP的出口端凸部P中間襯著O型環OR嵌合在該凹部EV8內并與之緊密接觸。此外,在電磁閥EV的閥室出口端,形成有配管連接口TC1,并且,在電磁泵EP的入口端也形成有配管連接口TC2。
            連接該電磁泵EP與輸油接續器插座10的輸油管T1、以及、連接電磁閥EV的連接口TC1與氣化部B1的輸油管T2由銅管構成,形成了輸油路徑T。另外,連接輸油接續器插座10與電磁泵EP的輸油管T1也可以是樹脂制造的配管。
            對于如上構成的石油熱風機,在供油油箱6燃料用盡時,將本體1的蓋打開,手持提手23將供油油箱6取出,在提手23朝上的狀態下將帶壓力閥加油口蓋24擰松取下,從供油油箱6的加油口26補給燃料。此時,由于是供油油箱6提手23朝上放置在平坦位置上進行補給的,因而不必將供油油箱6上下翻轉,因此,供油油箱6的加油口蓋不會被燃料污染,并能夠簡單、可靠地進行燃料的補給。
            加完油后,打開本體1的蓋,使加入燃料的供油油箱6就位于本體1內既定的位置上。于是,安裝板27的向下方延伸的前導插入部27a,被引向輸油接續器插座座板72的向上延伸的插入導向器74與閥座本體62之間,繼而,導向觸板75推壓供油油箱6的保護罩28,引導輸油接續器插頭9的閥芯34插入輸油接續器插座10的通過孔70中,密封部件63的波紋被壓縮,輸油接續器插頭9的閥芯34與閥座本體62的突起60接觸。
            當供油油箱6進一步插入本體1內時,輸油接續器插頭9的閥芯34向上移動,彈簧36受到壓縮,閥芯34呈開閥狀態,從而形成處于開啟狀態的、從供油油箱6的上吸管31經由連接機構C通向輸油路徑T的電磁泵EP側的輸油路徑。
            當在這種油箱安裝狀態下,操作石油熱風機的運行開關(未圖示)將電源接通時,電磁閥EV的螺線管EV5得電,閥芯EV4向開閥方向移動,從而將電磁泵EP至氣化部B1一側的輸油路徑T打開,經由電磁泵EP向氣化部B1側輸送燃料。
            在氣化部B1,電磁泵EP送來的燃料被離心霧化器的回轉體R霧化并蒸發,從上方的燃燒器B2的火焰口吹出,在該火焰口處點火而在燃燒室內燃燒。此時,未圖示的控制裝置,根據室溫熱敏電阻檢測到的室溫與通過操作部設定的設定溫度二者之差,對電磁泵EP進行驅動控制以改變送入氣化部B1的液體燃料量,從而對燃燒所產生的熱量進行恰當的調節。
            當燃燒開始、火焰傳感器檢測到的火焰電流大于預先設定的電流值時,未圖示的風扇馬達通電,送風風扇旋轉,從而吸入室內空氣。其旋轉速度受到控制裝置的控制。吸入的室內空氣,在燃燒室BR內吸收所產生的輻射熱量并與燃后氣體一起作為暖風從吹出口向室內吹出,使室內溫度升高從而實現對溫度的控制。
            當停止本體1的運行時,電磁泵EP停止工作并且電磁閥EV失電,將燃料供給可靠阻斷。
            (實施例2)圖7是對實施例2加以展示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概略結構圖。本實施例中,在比電磁泵EP更靠輸油接續器插座10一側配置有阻斷燃料供給的電磁閥EV。在這種場合下也同樣,可以將電磁閥EV與電磁泵EP一體化以節省空間并簡化配管連接工藝。除此之外,其它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實施例3)圖8是對實施例3加以展示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概略結構圖。本實施例中,電磁泵EP配置在比供油油箱6的輸油接續器插頭9更靠上吸管31一側,并通過螺釘等固定在供油油箱6的頂面上。該電磁泵EP的輸入端與上吸管31連接并連通,輸出端通過配管與輸油接續器插頭9連接并連通。此外,電磁閥EV與第1實施形式同樣配設在輸油接續器插座10與氣化部B1之間的輸油路徑T中。
            上述結構也同樣,在供油油箱6安裝在本體內時,輸油接續器插頭9與接續器插座10二者實現連接,形成從供油油箱6至氣化部B1的輸油路徑,可通過電磁泵EP向氣化部輸送燃料。
            另外,作為電磁泵的電源,在將可自由拆裝的供油油箱6安裝在本體內后,通過未圖示的連接插頭與本體側電源相連接即可。除此之外,其它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實施例4)圖9是實施例4所涉及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概略結構圖,圖10是該裝置的輸油接續器插座的剖視圖,圖11是該裝置的空氣閥的剖視圖。在實施例中,作為阻斷燃料供給的阻斷閥,替代上述第1~第3實施形式中所使用的電磁閥EV而設置了空氣閥110,該空氣閥110配設在輸油接續器插座10上。
            空氣閥110,是用來送入空氣以阻斷供油油箱6到電磁泵13之間的輸油路徑的燃料的、空氣取入設備,配置在連通路徑112中;該連通路徑112是從,由輸油接續器插頭9b的凹槽69連接并連通至燃燒部B側的輸油路徑T,分支而形成。并且,與輸油接續器插座10同樣,空氣閥110的配置位置設計在供油油箱6的燃料最高液面之上,以防止燃料從供油油箱6中溢出。
            空氣閥110的結構如圖11所示,具有一端具有向外界空氣敞開的開口113、另一端具有與前述連通路徑112連通的閥室114的筒狀的閥體115;內裝于閥體115的閥室114內的、啟閉前述開口113的大略呈圓錐形的閥芯116;為驅使該閥芯116向開閥方向移動而配置在閥體115周圍的螺線管線圈117;介于閥室114的開口側與閥芯116之間的、驅使閥芯116向閉閥方向移動的螺旋彈簧118,以及,配置在閥芯116的密封面上的O型環119。
            作為該空氣閥110,在未圖示的控制裝置的控制下,在石油熱風機運行時,因螺線管線圈117得電而處于關閉狀態;而石油熱風機停止運行時,螺線管線圈117失電而在彈簧118的作用力下處于開啟狀態,將用來阻斷供油油箱6至電磁泵EP的輸油路徑T的燃料的空氣送入輸油路徑T中。另外,對空氣閥110的控制,除了上述電氣控制之外,也可以通過機械或手動方式控制其啟閉。
            此外,與上述實施例1和2同樣,電磁泵EP配置在比輸油接續器插頭9b更靠燃燒部B側。
            作為上述結構,在供油油箱6安裝在本體內時,輸油接續器插頭9與接續器插座10二者實現連接,形成從供油油箱6至氣化部B1的輸油路徑,可通過電磁泵EP向氣化部B1輸送燃料。要阻斷燃料供給時,若使空氣閥110處于開啟狀態,則能夠向輸油路徑T中送入空氣,這樣,來自供油油箱6的燃料供給即停止。除此之外,其它結構和工作原理與上述實施例1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實施例5)圖12是實施例5所涉及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概略結構圖。本實施例中,與實施例3同樣,將電磁泵EP在供油油箱6側設置在比輸油接續器插頭9更靠上吸管31一側,并且,與第4實施形式同樣,作為阻斷燃料供給的阻斷閥使用了空氣閥110,該空氣閥110配設在輸油接續器插座10上。它們的結構與工作原理和實施例3和4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其它實施例)當然,本發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形式,在本發明的范圍內還可進行許多修正和更改。例如,在上述實施形式中,就回轉霧化式液體燃料燃燒裝置中的供油方式進行了說明,但顯然,并不限定于此,對于蒸發皿式、壓力噴霧式、或噴射噴霧式等其它燃燒方式也適用。
            此外,作為輸油泵,只要能夠輸送燃料,并不限于電磁泵,也可以使用其它結構的泵。此外,作為將供油油箱的加油口封閉的封閉機構,列舉了旋合在加油口上的加油口蓋的例子,但也可以使用轉動開合式加油口蓋。另外,在上述實施形式中,列舉了加油口蓋上附設有壓力閥的結構,但壓力閥機構并不限于設在加油口蓋上,也可以設在輸油接續器插頭部上。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式中,列舉了,在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的狀態下進行開閥、而在油箱拆下時進行閉閥的閥機構僅設置在輸油接續器插頭中這樣一種結構,但也可以采用將這樣的閥機構配設在輸油接續器插座一側的結構。
            如以上所說明的,根據本發明,在采用回轉霧化式、蒸發皿(罐)式、壓力噴霧式、或者噴射噴霧式等其它燃燒方式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中,設有在供油油箱安裝在裝置本體內時使之與通向燃燒部的輸油路徑連接的連接機構,省略了在供油油箱下方暫時貯留燃料的燃料箱,向將供油油箱的燃料送往燃燒部的輸油泵直接輸送燃料,因此,能夠減少燃料路徑的構成部件,而且,供油油箱不必翻轉便能夠進行安裝和燃料補給,因而供油油箱的使用也非常方便。
            對本發明申請的實施形式結合附圖進行說明。圖13是裝有本實施形式所涉及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石油熱風機的概略主視圖,圖14是該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概略圖。
            石油熱風機本體1,由可自由拆裝的前板2、與側面成一體形成的頂板3、進行運行操作的操作部4、吹出暖風的吹出口5、在頂板3的上表面右側供供油油箱6進出的可自由開合的蓋7等構成,放置并固定在液體燃料泄漏時接收該泄漏燃料的底座8上。本體1的內部如圖13和圖14所示,由暫時貯存燃料的可自由拆裝的供油油箱6、將液體氣化的氣化器12、將燃料從供油油箱6向氣化器12進行輸送的電磁泵13、將氣化器12氣化的燃料與一次燃燒空氣進行混合并使之燃燒的燃燒器14、圍繞燃燒器14的燃燒室15、分隔出燃燒器14和燃燒室15的分隔板16、容納燃燒器14的燃燒器箱17、使來自氣化器12的燃料滯留的熱管18、以及、在氣化器12和熱管18之間對燃料進行冷卻的冷卻片19等構成。
            如圖15所示,前述供油油箱6上,設有搬運用的提手23、帶壓力閥加油口蓋24、油量計25、加油口26、內裝有將燃料吸上來的管以及對通路進行啟閉的閥的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以及、將來自熱管18的從氣化器返回的燃料送向供油油箱6的外供油接續器插頭21A。圖16是前述供油油箱6的從斜上方看過去時的概略圖。前述供油油箱6可自由拆裝,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21A,可分別相對于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和前述外供油接續器插座22A進行接合與分離。
            如圖15和圖18所示,在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上,配設有桿式閥機構28A和將前述供油油箱6內的燃料吸上來的上吸管27A;在前述外供油接續器插頭21A上,配設有桿式閥機構29A和將被液化的燃料送回前述供油油箱6內的回油管30A。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是通過前述供油油箱6上的設在前述輸油接續器插頭9側的安裝孔47A、中間襯著橡膠密封件50A靠螺釘固定在前述供油油箱6上的。
            如圖17所示,前述閥機構28A,由呈凸形形狀的閥芯31A、圓環狀的O型密封件33A、以及、彈簧35A構成,嵌在其凹部的底部設有通孔的保護殼300A的凹部內,中間襯著密封件37A以蓋螺母39A進行固定。另外,前述閥芯31A是中間襯著前述O型密封件33A、其凸出部分嵌入設在前述保護殼300A的凹部的底部的通孔中的,前述彈簧35A配設在前述閥芯31A的上部與前述蓋螺母39A之間的空間302A內。另外,前述空間302A內還設有將燃料送入的通路43A,與將前述供油油箱6內的燃料吸上來的前述上吸管27A相連接。
            如圖18所示,前述上吸管27A穿過設在前述供油油箱6的頂面的插入孔46A而延伸到前述供油油箱6的底面附近,其前端設有吸入口44A和過濾器45A。另外,前述吸入口44A也可以設在前述上吸管27A的、除前端部位之外的側面部位。
            另外,如圖19、圖20所示,前述閥機構29A由呈凸形形狀的閥芯32A、圓環狀的O型密封件34A、以及彈簧36A構成,嵌在其凹部的底部設有通孔的保護殼301A的凹部內,中間襯著密封密封件38A以蓋螺母40A進行固定。另外,前述閥芯32A是中間襯著前述O型密封件34A、其凸出部分嵌入設在前述保護殼301A的凹部的底部的通孔中的,前述彈簧36A配設在前述閥芯32A的上部與前述蓋螺母40A之間的空間303A內。另外,將燃料送回前述供油油箱6內的前述回油管30A與前述空間303A連通。前述外供油接續器插頭21A,是通過設在前述供油油箱6上的前述輸油接續器插頭9側的安裝孔49A、中間襯著橡膠密封件51A以螺釘固定在前述供油油箱6上的,供前述回油管30A插入的插入孔48A設在前述供油油箱6上。
            另外,如圖21所示,設在前述供油油箱6頂面上的帶壓力閥加油口蓋24(圖13),由外側經過螺紋加工的加油口26、與該加油口26之間中間襯著起密封作用的橡膠密封件55而通過螺紋進行旋合的蓋53、以及、壓力閥機構54構成。前述加油口26,由與前述外供油接續器插頭21A的安裝面在同一個面上開設的孔306A、以及、從該孔306A的端部向外突出的壁部26a構成,前述蓋53蓋在突起的前述加油口26上,卡止在壁部26a上。另外,前述蓋53的側面與前述壁部26a二者,被加工成彼此可嚙合的形狀。特別是,圖21示出加工成波紋形狀的例子。另外,前述壓力閥機構54,由閥芯58和彈簧59構成,在前述橡膠密封件55和前述蓋53的中央部位附近分別設有泄放壓力的泄壓孔56、57。
            另外,如圖22所示,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圖13),由承接前述閥機構28A(圖17)的前述閥芯31A的閥機構60A、保護殼68A、以及、與該保護殼相嵌合的設有格柵孔66A的閥芯承接部61A構成。另外,前述閥機構60A,由閥芯62A、彈簧63A以及密封用O型環64A構成,前述閥芯承接部61A起著止擋前述閥芯62A的作用,在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圖16)進入到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內時,前述閥芯62A的側部62a得到前述閥芯承接部61A的閥芯承接部位65A的保持。此外,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中設有與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的閥機構28A之間實現密封的密封面67A;將前述閥芯承接部61A的前述格柵孔66A向電磁泵13進行連接的通路69A;以及,設于該通路的中途的、與由電磁線圈等構成的空氣閥20相連通的通路70A。
            另外,如圖23所示,前述外供油接續器插座22A(圖16),由承接前述閥機構29A(圖20)的前述閥芯32A的閥機構71A、保護殼79A、與該保護殼79A相嵌合的設有格柵孔77A的閥芯承接部72A構成。另外,前述閥機構71A,由閥芯73A、彈簧74A、以及密封用O型環75A構成,前述閥芯承接部72A起著止擋前述閥芯73A的作用,在前述外供油接續器插頭21A(圖16)進入到前述外供油接續器插座22A的前述保護殼79A內時,前述閥芯73A的側部73a得到前述閥芯承接部72A的閥芯承接部位72a的保持。
            根據上述結構,當前述供油油箱6安裝在前述本體1內時,作為連接機構的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的前述閥機構28A與外供油接續器插頭21A的前述閥機構29A,便位于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與前述外供油接續器插座22A的既定位置上,前述閥機構28A、29A的外側O型環41A(圖17)、42A(圖19)被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的前述密封面67A(圖22)和前述外供油接續器插座22A的密封面78A(圖23)壓緊而處于密閉狀態。
            另外,作為前述空氣閥20(圖22),在運行過程中前述空氣閥20處于關閉狀態,前述電磁泵13(圖13、圖14)將前述供油油箱6內的液體燃料向前述氣化器12輸送;而停止運行時處于開啟狀態。而且,在進行前述氣化器12空燒清理時,前述空氣閥20處于開啟狀態,前述電磁泵13工作而將空氣送入前述氣化器12內。
            (氣化器及燃燒器的構成)圖24是氣化器及燃燒器部的結構圖。如圖所示,氣化器12由,內裝于其本體內對燃料進行加熱而使之氣化的氣化元件81、將經該氣化元件81氣化的燃料噴出的噴嘴82、可往復移動以啟閉該噴嘴82的孔的針桿83、與該針桿83相連接而能夠使針桿83移動的螺線管閥84、向氣化元件81供給燃料的燃料入口85、運行停止時將氣化器12內的燃料送出的回送路86、以及、回收燃燒器14的燃燒熱量的熱量回收部87,等構成。
            氣化元件81,是將微小陶瓷顆粒燒結成圓筒狀而成,燃料氣化時所產生的焦油成分將從氣化元件81的表面向內部堆積。氣化器12的燃料入口85,是由外部的不銹鋼管88和內部的銅管89構成的雙層結構。之所以采用不銹鋼管88,是為了減少熱量從氣化器12的傳遞,抑制進入氣化器12的燃料溫度的升高。此外,使不銹鋼管88的直徑大于銅管,以進一步抑制熱量從不銹鋼管88向銅管傳遞。另外,銅管89的前端延伸到氣化器12的外部。
            螺線管閥84,大致由卷繞成線圈狀的電磁線圈90、在其內部能夠與針桿一起沿軸向移動的動片91、吸持片92、以及、推壓彈簧93構成,通過電磁線圈90的得電和失電,動片91或被吸持在吸持片92上或與之分離,與動片91相連接的針桿83移動,從而實現氣化器12的噴嘴82的孔的啟閉。
            燃燒器14,由使氣化器12氣化的燃燒氣體與一次燃燒空氣進行混合的混合管94、以及、使混合后的燃燒氣體燃燒的火焰口95構成。
            (電磁泵、滯留容器、冷卻片的構成)如圖14所示,電磁泵13用來將供油油箱6內的燃料吸上來向氣化器12側進行輸送,其燃料輸出量等受到控制部的控制。
            圖25是滯留容器的剖視圖。如圖所示,滯留容器18是為如下目的而設置的,即,在從開始運行到停止運行期間,隨著對室溫進行控制,有時電磁泵13停止工作、氣化器12的噴嘴82關閉,將因此而殘留于氣化器12內的燃料送回供油油箱6時,使該回送燃料暫時滯留于此以使之冷卻。
            滯留容器18的容器本體96呈密閉狀態,其容量約設定為20cc。這是由于,如上所述,將殘留于氣化器12內的一部分氣化的燃料送回供油油箱6時已成為液態燃料,而該燃料的回送量大約為0.3~0.5cc/次。當一天當中,在石油熱風機運行的過程中,若通過室溫控制而改變燃燒量時電磁泵13停止工作的次數大約為10次,則每天的燃料回送量約為3~5cc。因此,容器本體96具有能夠完全容納該回送量的容量(20cc)。
            在該容器本體96的側面,形成有供來自氣化器12的燃燒氣體進入的入口97,滯留于容器本體96內的燃料的出口98形成于容器本體96的上面。在該容器上面的出口98處,配設有一直延伸到容器本體96內部的底面附近的管子99,其下端做成呈喇叭狀的吸入口200,使滯留于容器內的燃料不產生表面張力而易于被吸出。
            圖26是在將氣化器12與滯留容器18連接起來的路徑的中途設置的冷卻片19的剖視圖。如圖所示,冷卻片19是在管子202的外部形成有多個薄的散熱片201而成,起著使從氣化器12返回的一部分氣化的燃料釋放熱量的作用。
            此外,分別將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與前述電磁泵13、前述電磁泵13與前述氣化器12、前述氣化器12與前述冷卻片19、前述冷卻片19與前述熱管18、前述熱管18與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的各個部件連接起來的輸油管203、204、205、206、207由鋼管形成。
            下面,對上述結構的工作原理進行說明。
            將變空的前述供油油箱6(圖13),打開前述本體1的前述蓋7后,手持前述供油油箱6的前述提手23取出,在前述提手23朝上的狀態下將前述帶壓力閥加油口蓋24擰松取下,從前述供油油箱6的加油口26加入燃料。加完油后,打開前述本體1的前述蓋7,使加入燃料的前述供油油箱6就位于前述本體1內的既定位置上,于是,如圖27、圖28所示,當作為前述供油油箱6的連接機構的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的前述閥機構28A和前述外供油接續器插頭21A的前述閥機構29A的各自的前述閥芯31A、32A,推壓作為連接機構的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的前述閥機構60A和前述外供油接續器插座22A的前述閥機構71A的各自的前述閥芯62A、73A時,前述閥芯62A、73A下移,前述閥芯62A、73A的前述側部62a、73a與前述閥芯承接部61A、72A的前述承接部位65A、72a接觸,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的前述閥機構28A與前述外供油接續器插頭21A的前述閥機構29A的各自的前述閥芯31A、32A向上移動,施加作用力的前述彈簧35A、36A處于被壓縮狀態,在前述閥芯31A、32A的密封面的前述O型密封件33A、34A與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前述外供油接續器插頭21A的各自的密封面之間產生間隙,通過該間隙形成燃料向前述電磁泵13一側流動的路徑和從前述熱泵18通向前述供油油箱6的通路。
            其次,當操作石油熱風機的運行開關(未圖示)將電源接通時,通過安裝在前述氣化器12上的氣化器加熱器(未圖示)對前述氣化器12加熱。此時,由氣化器熱敏電阻(未圖示)對前述氣化器12的溫度進行檢測,當前述氣化器12被加熱到既定溫度時,前述電磁泵13工作,將前述供油油箱6內的液體燃料通過前述上吸管27A吸上來,經由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前述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向前述氣化器12輸送。被加熱的前述氣化器12使液體燃料氣化,從前述燃燒器14的前述火焰口95吹出,在前述火焰口95處點火而在燃燒室內燃燒。此時,根據室溫熱敏電阻檢測到的室溫與操作部設定的設定溫度二者之差,控制裝置對前述電磁泵13進行驅動控制以改變送往氣化器12的液體燃料量,從而對燃燒所產生的熱量進行恰當的調節。
            進而,燃燒開始之后,當火焰傳感器檢測到的火焰電流大于預先設定的電流值時,風扇馬達通電,使送風風扇旋轉而吸入室內空氣。而其旋轉速度由前述控制裝置進行控制。被吸入的室內空氣,在前述燃燒室15內吸收輻射熱量,與燃后氣體一起作為暖風從前述吹出口5向前述本體1的外部(室內)吹出,使室內溫度升高。
            其次,當前述本體1停止運行時,前述電磁泵13停止工作,氣化器加熱器斷電。當與此同時,前述螺線管閥84失電而前述動片91與前述吸持片92脫離,前述針桿83將前述噴嘴82的孔封閉時,殘留于前述氣化器12內的一部分氣化的燃料,從前述回送口86(圖24)經前述輸油泵205(圖14)滯留在前述熱泵18中。溫度較高的一部分氣化的燃料,在設置在前述輸油泵205與前述輸油管206之間的前述冷卻片19處釋放熱量后進入前述熱泵18中。進入前述熱泵18內的一部分氣化的燃料,經過一段時間溫度的降低從氣體變為液體滯留。而在點火時,燃料在前述氣化器12內從液體變為氣體之前的期間(約1~2分鐘),前述噴嘴82處于封閉狀態,使得前述氣化器12內的內部壓力上升到大約0.2kg/cm,該壓力傳遞到前述熱泵18內,向上推壓前述熱泵18內的液體,將其從設在前述熱泵18內部的前述管子99(圖25)下端的前述呈喇叭狀的口200,經由前述輸油管207(圖14)、前述外供油接續器插座22A的前述通路80A(圖23)、前述外供油接續器插頭21A的前述回油管30A(圖20)送入前述供油油箱6內。
            另外,在前述氣化器12內加熱液體燃料使燃料氣化時會產生雜質,經過長時間的運行,雜質將堆積在前述氣化器12內而導致從前述氣化器12的前述噴嘴82噴出的氣體量減少,因此,為了除去堆積在前述氣化器12內部的雜質,按以下步驟進行前述氣化器12的空燒清理。當在前述供油油箱6安裝在前述本體1內的狀態下將空燒清理開關接通時,前述氣化器12的溫度將自動上升到空燒清理溫度,與此同時,前述空氣閥20(圖14)得電而處于開啟狀態,電磁泵13工作。此時,與前述供油油箱6內的壓力相比,從前述空氣閥20進入的空氣的壓力要高,因此,空氣從前述空氣閥20被吸入,通過前述電磁泵13進入前述氣化器12。于是,前述氣化器12的雜質與進入前述氣化器12內的空氣一起燃燒一定時間而被除去。根據該方法,是將空氣吸入前述電磁泵13內,因此,能夠簡單地清理前述氣化器12內部而不必進行清除燃料等煩瑣的操作。
            根據以上說明的本發明,可在運行停止時,開啟前述空氣閥,進行除去堆積在氣化器內的雜質的氣化器空燒清理工作,因此能夠簡單地清理氣化器而不必將供油油箱從本體中取出。
            另外,通過空氣閥能夠將燃料路徑中的燃料阻斷。
            另外,翻轉時燃料不會漏灑。
            另外,能夠將一部分氣化的燃料變為液體送回供油油箱。
            另外,由于在前述供油油箱上設置有兼起泄放壓力的閥機構和蓋的作用的加油口蓋,因此,即便存在溫差,燃料也不會溢出。
            另外,由于前述連接機構的供油接續器插頭配設在供油油箱燃料液面之上,因此,供油油箱內的燃料不會溢出。
            另外,由于在前述供油油箱的內側設置與連接機構的供油接續器插頭連通的通路,并在通路的前端設置除塵用過濾器,因此,不會吸入水和灰塵等。
            另外,由于在將燃料從前述氣化器送回熱泵的燃料通路的中途,設置將通路內的燃料冷卻的機構,因此,能夠使從氣化器返回的燃料的溫度降低。
            (實施例1)圖29是裝有本發明所涉及的第3實施形式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石油熱風機的概略主視圖,圖30是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概略圖。
            如圖所示,石油熱風機本體1呈箱形形成,具有可自由拆裝的前板2、與側面一體形成的頂板3、進行運行操作的操作部4、吹出暖風的吹出口5、設在頂板3的上表面右側供供油油箱6進出的可自由開合的蓋7等構成,該本體1放置并固定在液體燃料泄漏時接收該泄漏燃料的底座8上。
            如圖29和圖30所示,本體1的內部被油箱導向器11和分隔板16分隔為,容納供油油箱6A的油箱收容室1a、容納氣化器12和電磁泵13等的功能部件收容室1b、以及、配置有燃燒器14和燃燒室15等的燃燒部室1c。
            油箱收容室1a內,配置有暫時貯存燃料的可自由拆裝的插裝式供油油箱6A;可使將供油油箱6A的燃料送向氣化器側的輸油路徑300和供油油箱6A之間可自由接合與分離地實現連接的輸油側連接機構9A、10A;以及,可使將燃料從氣化器12側送回供油油箱6A的回油路徑301和供油油箱6A之間可自由接合與分離地實現連接的回油側連接機構21B、22A。在油箱收容室1a的底部設有載置臺1d,該載置臺1d具有緩沖性,放入供油油箱時可吸收和緩解對連接機構9A、10A及21B、22A產生的撞擊。此外,最好是,油箱收容室1a上形成有在放入供油油箱6A時可使輸油側連接機構9A、10A及回油側連接機構21B、22A可靠嵌合連接的導向部。
            輸油側連接機構,由內裝有上吸管和啟閉通路的閥的輸油接續器插頭9A、以及、承接該輸油接續器插頭9A的閥的輸油接續器插座10A構成。輸油接續器插座10A上連接有空氣閥20,該空氣閥20是為了阻斷從供油油箱6A通向電磁泵(輸油泵)13的輸油路徑300而將空氣取入輸油路徑內而使用的。該輸油接續器插座10A,安裝在上部向功能部件收容室側突出的油箱導向器11的壁上。
            功能部件收容室1b,配置在油箱收容室1a與燃燒部室1c之間,容納有將來自供油油箱6A的燃料氣化的氣化器12、將燃料從供油油箱6A送向氣化器12的電磁泵13、用來使來自氣化器12的一部分氣化的燃料滯留的滯留容器18、以及、在氣化器12與滯留容器18之間使一部分氣化的燃料冷卻的冷卻片19。
            燃燒部室1c,由分隔板16分隔而成,容納有使氣化器12氣化的燃料與一次燃燒空氣混合后燃燒的燃燒器14、將燃燒器14圍起來的燃燒室15、容納燃燒器14的燃燒器箱17。由前述氣化器12和燃燒器14等構成使燃料燃燒的燃燒部。
            輸油路徑300,具有連接輸油接續器插座10A和電磁泵13的配管203、以及連接電磁泵13與氣化器12的配管204。而回油路徑301具有連接氣化器12與冷卻片19的配管205、連接冷卻片19與滯留容器18的配管206、以及、連接滯留容器18與輸油接續器插座10A的配管207。這些配管203~207均由銅管形成。另外,從供油油箱6A至電磁泵13的配管以及配管207,除了銅管之外也可以使用由樹脂等制成的配管。
            圖31是供油油箱的概略圖,圖32是對供油油箱的連接部加以展示的立體圖,圖33是對輸油接續器插頭與供油油箱內的上吸管的連接狀態加以展示的剖視圖,圖34是回油接續器插頭的結構圖。
            如圖所示,供油油箱6A,是由具有導電性的金屬材料(例如鍍鋅鋼板)呈立式箱形形成;具有為加入燃料后便于進行搬運而設置在油箱頂面的提手23;配置在設有該提手23的頂面上的燃料補給用加油口26;封閉該加油口26的帶橡膠密封件的加油口蓋24;設在靠近該加油口26的側面上的、可觀察燃料補給狀況的油量計25;以及,在設有提手23的頂面上、配置在加油口26的相反一側的輸油接續器插頭9A和回油接續器插頭21B。
            如圖33所示,輸油接續器插頭9A具有從供油油箱6A的頂面向油箱側方伸出的呈橫L形的連接管43A;以及,設在該連接管43A的前端的、內裝有桿式閥機構28A的接續器插頭本體9Aa。
            接續器插頭本體9Aa,呈立式圓筒形形成,在其底面形成有可與輸油接續器插座10A側嵌合的圓筒狀的小直徑突出筒9Ab,在其外周部有用于實現密封性連接的O型環41A緊密外嵌其外。此外,在接續器插頭本體9Aa的上端開口部上,通過螺紋旋合有供閥機構28A插入的可開合的蓋螺母38A。
            接續器插頭本體9Aa內的閥機構28A,具有,接續器插頭本體9Aa的小直徑突出筒9Ab的中央閥孔9Ac,可相對于形成于接續器插頭本體內的下部的倒圓錐形的閥座9Ad自由接觸與分離的桿狀閥芯31A,介于該閥芯31A的上端與蓋螺母38A之間的、驅使閥芯31A向閉閥方向移動的彈簧35A,以及,嵌裝在閥芯31A的閥座側周面上的密封用O型環33A;在閉閥狀態下,閥芯31A的下端從小直徑突出筒9Ab向下方突出。
            連接管43A,其內部形成有與接續器插頭本體9Aa內的閥室連通的吸入通路43a,其向油箱側方一側伸出的端部成一體連接在接續器插頭本體9Aa的側部。連接管43A的下端部從供油油箱6A的頂面的插入孔46A插入油箱內部,形成于下部的法蘭盤43b中間襯著橡膠密封件50A靠螺釘固定在供油油箱6A的頂面的孔47A上。在連接管43A的下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陽螺紋,供油油箱內的上吸管27A的上端通過螺紋與該陽螺紋旋合。
            上吸管27A,一直延伸到供油油箱6A的底面附近,在形成于其下端側面的吸入口44A處設有防止水和灰塵通過的過濾器45A。該吸入口44A也可以設置在上吸管27A的下端底面部位。
            該上吸管27A這樣進行組裝,即,在對供油油箱6A進行左右的アドリヤン加工之前的狀態下,使上吸管27A穿過將過濾器45A內接在吸入口44A后呈曲柄狀形成的上吸管固定板50的切割孔50a,之后進行供油油箱6A的左右的アドリヤン加工而完成組裝。該上吸管27A靠固定板50進行固定,因而在搬運供油油箱6A時其活動受到限制,可避免上吸管27A的吸入口44A與供油油箱6A的內壁接觸,防止其受損。
            另一方面,回油接續器插頭21B如圖34所示,是與輸油接續器插頭9A并排設置在供油油箱6A的頂面上的,除了未連接有上吸管27A以及設有供油油箱6A的壓力閥機構700這一點之外,結構基本上與輸油接續器插頭9A相同。因此,對上述不同點之外的結構進行簡單說明。
            如圖34所示,回油接續器插頭21B具有,從供油油箱6A的頂面向油箱側方伸出的呈呈橫置L形的連接管30A,以及,設在該連接管30A前端、內裝有桿式閥機構29A的接續器插頭本體21a。
            接續器插頭本體21a呈立式圓筒形形成,在其下面形成有與回油接續器插座22A側嵌合的圓筒狀的小直徑突出筒21b,其外周部有用于實現密封性連接的O型環42A緊密外嵌其外。此外,接續器插頭本體21a的上端開口部上,通過螺紋旋合有供閥機構29A及壓力閥機構700插入的可開合的蓋螺母40A。
            接續器插頭本體21a內的閥機構29A具有接續器插頭本體21a的小直徑突出筒21b的中央閥孔21c;可相對于形成于接續器插頭本體內的下部的倒圓錐形的閥座21d自由接觸與分離的桿狀閥芯32A;驅使閥芯32A向閉閥方向移動的彈簧36A;以及;嵌裝在閥芯32A的閥座側周面上的密封用O型環34A。
            閥芯32A處于其下端在閉閥狀態下從小直徑突出筒21b向下方突出的狀態,此外,在其上端側一體形成有可推壓壓力閥機構700的球閥芯703的推桿709。彈簧36A介于閥芯32A的頂面與后述的壓力閥機構700的閥座體702的底面之間。
            連接管30A,其內部形成有與接續器插頭本體21a內的閥室連通的吸入回返通路30a,其向油箱側方一側伸出的端部成一體連接在接續器插頭本體21a的側部。連接管30A的下端部從供油油箱6A的頂面的插入孔48A插入油箱內部,形成于下部的法蘭盤30b中間襯著橡膠密封件51通過螺釘固定在供油油箱6A的頂面的孔49A上。
            本實施形式中,為了防止供油油箱6A的內外溫差引起油箱內空氣壓力升高、油箱內液面上升而導致燃料泄漏,將壓力閥機構700設在回油接續器插頭21B中。
            該壓力閥機構700具有配置在閥芯32A的上方的、帶閥孔701的筒狀閥座體702;在比該閥座體702的閥孔701更靠上方的閥室中可相對于密封面自由接觸與分離的球閥芯703;驅使該球閥芯703向接觸側移動的彈簧704;以及,使前述閥座體702得以在接續器插頭本體21a內定位的蓋螺母40A。
            蓋螺母40A上,在其中央形成有泄壓孔705,彈簧704介于球閥芯703與蓋螺母40A之間。閥孔701被設計成其孔徑能夠使閥芯32A的推桿709通過;當回油接續器插頭21B與回油接續器插座22A(圖32)嵌合連接、閥芯32A被上推時,推桿709可穿過閥孔701上推球閥芯703從而將閥孔701打開,通過連接管30A使油箱內部與蓋螺母40A的泄壓孔705連通。
            前述輸油接續器插頭9A(圖32)及回油接續器插頭21B,均設計成接續器插頭本體的閥芯31A、32A朝下,并且配置在相同水平上,可與同它們相向而朝上配置的輸油接續器插座10A及回油接續器插座22A在上下方向上嵌合而連接。因此,只要將供油油箱6A從油箱室1a的上方裝入,兩個連接機構9A、10A及21B、22A便能夠順暢地實現連接。上述輸油側第1連接機構與回油側第2連接機構二者的結構,使得它們在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的狀態下,位于供油油箱裝滿燃料時的液面之上,能夠防止油箱裝滿狀態下燃料從油箱中溢出。
            圖35是輸油側連接機構9A、10A的結構圖,圖36是輸油接續器插座部的結構圖,圖37是回油側連接機構的結構圖。如圖所示,在油箱收容室1a(圖29)中容納有供油油箱6A的狀態下,輸油接續器插座10A及回油接續器插座22A(圖32)位于輸油接續器插頭9A及回油接續器插頭21B的下方并與之相向的位置上。
            如圖35所示,輸油接續器插座10A,具有截面呈圓形的凹形承接部61A和閥機構60A;所說凹形承接部61A開口于圓柱形的插座本體10Aa的上面,輸油接續器插頭9A的小直徑突出筒9Ab可進入其中,而所說閥機構60A配置在該承接部61A內,可通過與輸油接續器插頭9A的閥機構28A的閥芯31A之間的壓合或分離而實現啟閉。
            在呈凹形的承接部61A的上端,形成有能夠與輸油接續器插頭9A的小直徑突出筒9Ab的周圍緊密接觸的環狀的密封面67A。此外,在承接部61A的底面設有凹陷的閥芯承接部收容部68A,該閥芯承接部收容部68A中嵌裝有閥芯承接部65A。閥芯承接部65A上形成有與形成于插座本體10Aa的下部的閥室60a連通的閥孔60b,其周圍形成有燃料可流過的格柵狀通路66A。
            閥機構60A,由,可相對于閥室60a的閥座自由接觸與分離的、上端穿過閥孔60b向承接部61A側突出的閥芯62A,介于該閥芯62A的頭部與閥芯承接部65A之間的、驅使閥芯62A向閉閥方向移動的彈簧63A,以及,外嵌于閥芯62A的閥室60a側而與之緊密接合以實現與閥座之間的密封的O型環64A,構成。該閥機構60A,是通過輸油接續器插頭9A的閥芯33A壓觸插座側閥芯62A的頭部而開閥、脫離閥芯62A的頭部而閉閥。
            此外,在插座本體10Aa的閥室60a的下部,形成有與連接在電磁泵13(圖30)上的配管203連通的通路69A(圖36),此外,在閥室60a的側部,有空氣閥20的通路70A與之連通。該空氣閥20及通路70A配設在供油油箱內裝滿燃料時的液面之上,從而能夠防止燃料從油箱溢出。
            空氣閥20,是為了將阻斷供油油箱6A至電磁泵13之間的輸油路徑300的燃料的空氣取入輸油路徑300內而設置的,具有,配置在閥體的空氣取入通路中的閥芯20a,配置在閥體外周的、通過其得電而使閥芯20a向關閉通路70A的閉閥方向移動的電磁線圈20b,以及,驅使閥芯20a向開閥方向移動的彈簧20c。
            該空氣閥20的工作原理是,在運行過程中空氣閥20處于閉閥狀態,而運行停止時變為開啟狀態而起到取入阻斷輸油路徑300的燃料的空氣的作用。此外,空氣閥20還起著這樣的作用,即,在氣化器12空燒清理時變為開啟狀態而將空氣吸入,使電磁泵13工作而將空氣送入氣化器12。
            而回油接續器插座22A,除了不具有上述空氣閥20之外,其結構基本上與輸油接續器插座10A相同。因此,對其結構作簡單說明如下。如圖37所示,回油接續器插座22A具有凹形承接部72A和閥機構71A;所說凹形承接部72A形成于插座本體22a的上面,而所說閥機構71A配置在該承接部72A內,可通過與回油接續器插頭21B的閥機構29A的閥芯32A之間的壓合和分離而實現啟閉。
            在承接部72A的上端形成有環狀密封面78A,此外,在承接部72A的底面所設置的凹陷的閥芯承接部收容部79A中嵌裝有閥芯承接部76A。閥芯承接部76A上形成有與插座本體22a下部的閥室71a連通的閥孔71b,其周圍形成有供燃料流過的格柵狀的通路77A。
            閥機構71A,由,可相對于閥室71a的閥座自由接觸與分離的、上端穿過閥孔71b向承接部72A側突出的閥芯73A,介于該閥芯73A的頭部與閥芯承接部72之間的、驅使閥芯73A向閉閥方向移動的彈簧74A,以及,外嵌于閥芯73A的閥室71a側而與之緊密接合的密封用O型環75A,構成;通過回油接續器插頭21B的閥芯32A壓觸插座側閥芯73A的頭部而開閥、脫離閥芯62A的頭部而閉閥。在插座本體22a的閥室71a的下部,形成有與連接在滯留容器18上的配管207連通的通路80A。
            在上述供油油箱6A及輸油接續器插頭9A、10A及21B、22A的結構中,當供油油箱6A從上方安裝在本體1的油箱收容室1a內時,作為連接機構的輸油內接續器插頭9A與回油接續器插頭21B,將位于輸油接續器插座10A與回油接續器插座22A的既定位置上,位于各接續器插頭本體9Aa、21a的小直徑突出部9Ab、21b(圖33、圖34)的外側的O型環41A、42A被輸油接續器插座10A的密封面67A和回油接續器插座22A的密封面78A壓緊而呈密封狀態。同時,通過各接續器插頭的閥機構28A、29A與其插座側閥機構60A、71A的閥芯之間相互推壓而處于開閥狀態。
            而且,在回油接續器插頭21B側,隨著閥芯32A將閥打開,閥芯32A向上方移動,其上側的推桿709從壓力閥機構700的閥孔701向上方移動而上推球閥芯703,將閥孔701打開。從而,能夠形成從油箱內部經由連接管30A并從接續器插頭本體21a內的閥孔701及泄壓孔705中通過的連通路徑,使得油箱內部壓力與油箱外部壓力相等,防止因油箱內溫度升高而導致燃料泄漏。
            氣化器12及燃燒器14、電磁泵13、滯留容器18、冷卻片19的結構與前述結構相同,將其說明省略。
            (石油熱風機的工作原理)對上述石油熱風機的工作原理進行說明。將變空的供油油箱6A(圖13),打開本體1的蓋7后,手持供油油箱6A的提手23取出,在提手23朝上的狀態下將加油口蓋24擰開,從其加油口26加入燃料。
            加完油后,打開本體1的蓋7,使加入燃料的供油油箱6A就位于既定位置上。于是,如圖35及圖37所示,供油油箱6A的輸油接續器插頭9A的閥機構28A與回油接續器插頭21B的閥機構29A的各自的閥芯31A、32A,推壓輸油接續器插座10A的閥機構60A與回油接續器插座22A的閥機構71A的各自的閥芯62A、73A,使閥芯62A、73A下移。
            當上述閥芯62A、73A的頭部62a、73a與閥芯承接部61A、72A的上面部位65A、72a接觸時,輸油接續器插頭9A的閥機構28A和回油接續器插頭21B的閥機構29A的各自的閥芯31A、32A向上移動,向閉閥方向施加作用力的彈簧35A、36A呈被壓縮狀態,閥芯31A、32A的密封面O型密封件33A、34A在與輸油接續器插頭9A和回油接續器插頭21B的各自的密封面之間產生間隙,通過該間隙而形成燃料向電磁泵13一側流動的輸油路徑300和從滯留容器18通向供油油箱6A的回油路徑301。
            當操作石油熱風機的運行開關(未圖示)將電源接通時,通過安裝在氣化器12上的氣化器加熱器(未圖示)對氣化器12加熱。此時,由氣化器熱敏電阻(未圖示)對氣化器12的溫度進行檢測,當氣化器12被加熱到既定溫度時,驅動電磁泵13將供油油箱6A內的液體燃料通過上吸管27A吸上來,經由輸油接續器插頭9A、輸油接續器插座10A向氣化器12輸送。被加熱的氣化器12使液體燃料氣化,從燃燒器14的火焰口95吹出,在火焰口95處點火而在燃燒室內15燃燒。
            此時,根據室溫傳感器(熱敏電阻)所檢測到的室溫與操作部的室內溫度設定開關所設定的設定溫度二者之差,由控制部950對電磁泵13進行驅動控制以改變向氣化器12輸送的液體燃料量,從而使燃燒所產生的熱量得到恰當的調節。
            當燃燒開始、火焰傳感器檢測到的火焰電流大于預先設定的電流值時,風扇馬達通電,使送風風扇旋轉而吸入室內空氣。而其旋轉速度由控制部進行控制。被吸入的室內空氣,在燃燒室15內吸收所產生的輻射熱量,與燃后氣體一起作為暖風從吹出口5向本體1的外部(室內)吹出,使室內溫度升高從而控制在最佳溫度。
            (實施例2)圖38是實施例2的連接機構的俯視圖,圖39是其主視圖,圖40是輸油接續器插頭側剖視圖,圖41是回油接續器插頭側剖視圖,圖42是接續器插座側剖視圖,圖43是其主視圖。
            如圖所示,本實施形式在以下方面不同于實施例1,即,作為輸油側連接機構及回油側連接機構,將輸油接續器插頭9A與回油接續器插頭21C一體化,而且將輸油接續器插座10A與回油接續器插座22A及空氣閥20一體化,在輸油接續器插頭9A及回油接續器插頭21C上作為防撞擊機構設有保護罩800,回油接續器插頭21C的球閥芯702a的形狀有所不同,等等;其它方面,采用的是與實施例1基本相同的結構。為此,僅對上述不同點進行詳述。
            如圖所示,輸油接續器插頭9A與回油接續器插頭21C,是在供油油箱6A的上部的側面并排設置的,而它們的接續器插頭本體9Aa及21a的供油油箱側通過連接板801成為一體,該連接板801是中間襯著密封部件802靠螺釘固定在供油油箱6A的側壁上的。
            此外,從三個方向將輸油接續器插頭9A及回油接續器插頭21C圍起來的、俯視時大體呈“コ”字形的增強板804固定在連接板801上,并且,與其外側面相接觸的樹脂制成的保護罩800通過螺釘806固定在增強板804上,以減輕輸油接續器插頭9A及回油接續器插頭21C所承受的撞擊。因此,搬運供油油箱6A,或者將供油油箱6A安裝到本體內時,能夠保護接續器插頭部免受撞擊。
            另一方面,輸油接續器插座10A與回油接續器插座22A,在油箱收容室的室壁上也是并排設置的,它們的接續器插頭本體10Aa、22a通過連接體810也成為一體,并且,經由連通路70A與輸油接續器插座本體10Aa的閥室連接并連通的空氣閥20也是一體化地連接在插座本體10Aa上。
            但是,輸油接續器插座10A,具有截面呈圓形的凹形承接部61A和突起812;所說凹形承接部61A開口于圓柱狀的插座本體10Aa的上面,輸油接續器插頭9A的下端小直徑突出筒9Ab可進入其中,而所說突起812從所說承接部61A的中央向上方突出,通過與輸油接續器插頭9A的閥機構28A的閥芯31A壓合而使輸油接續器插頭9A的閥機構28A開啟;并且,在該突起812的周圍的環狀槽部813中形成有通向空氣閥20的連通路70A以及通向電磁泵13的連通路(未圖示)。
            回油接續器插座22A的結構及功能也與第1實施形式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在內裝于回油接續器插座22A的插座本體22a內的閥機構71中,驅使閥芯62A向閉閥方向移動的彈簧63A,在插座本體22a的閥室60a內介于其底壁與閥芯62A之間。該閥機構71A,是為了在將供油油箱6A從本體中取出時,防止來自氣化器12的未燃燃料泄漏而設置的,由此可防止臭氣產生。
            作為上述供油油箱6A及連接機構9A、10A及21C、22A的結構,當供油油箱6A從上方就位于本體1的油箱收容室1a內時,作為連接機構的輸油接續器插頭9A與回油接續器插頭21C,便位于輸油接續器插座10A與回油接續器插座22A的既定位置上,位于各接續器插頭本體9Aa、21a的小直徑突出部9Ab、21b的外側的O型環41A、42A,被輸油接續器插座10A的密封面67A和回油接續器插座22A的密封面78A壓緊而呈密閉狀態。同時,輸油接續器插頭9A的閥機構28A與插座側閥機構60A的閥芯之間相互推壓,從而處于開閥狀態,此外,回油接續器插頭21C的閥機構29A與插座側閥機構71A的閥芯相互推壓而處于開閥狀態。
            并且,在回油接續器插頭21C側,隨著閥芯32A將閥打開,閥芯32A向上方移動,其上側的推桿709從壓力閥機構700的閥孔701向上方移動而上推球閥芯703,因而將閥孔701打開。從而,能夠形成從油箱內部的連接管30a通過并從接續器插頭本體21a內的閥孔701及泄壓孔705通過的連通路徑,使得油箱內部壓力與油箱外部壓力相等,可防止因油箱內溫度升高引起燃料泄漏,并且能夠防止油箱內部形成負壓。其它結構與作用效果和上述第1實施形式相同,因此將其說明省略。
            (其它實施形式)另外,并不限定于本發明的上述實施形式,在本發明的范圍內還可進行許多修正和更改。例如,在上述實施形式中,列舉了將輸油接續器插頭、回油接續器插頭分別從供油油箱的頂面向側方延伸設置的結構,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如實施例2所示的從側面突出的結構。另外,供油油箱的加油口不僅可以配置在頂面,只要位于油箱上部,也可以配置在油箱側面。
            如以上所說明的,根據本發明,省略了暫時貯留燃料的燃料箱,將供油油箱內的燃料直接送向輸油泵,因此,不必將供油油箱的加油口安裝在燃料箱上,加油口蓋不會被燃料浸潤,特別是不需要燃料箱這一點,可使構成部件減少。
            而且,由于在從供油油箱向燃燒部輸送燃料的輸油路徑、和/或、從燃燒部返回供油油箱的回油路徑中設置有連接機構,在該連接機構中設置有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開閥、從本體內拆下時閉閥的閥機構,因此,從本體中取出油箱時燃料不會泄漏。
            此外,由于輸油路徑中設置有用來取入阻斷燃料供給的空氣的空氣閥,因此,能夠可靠阻斷燃料供給。另外,由于設置有利用第2連接機構的回油接續器插頭以調節油箱內部壓力的壓力閥機構,因此,即便由于油箱內外的溫差而產生內外壓力差,也能夠將其消除從而防止燃料從油箱內泄漏,而且油箱內不會形成負壓,可防止影響燃料的上吸及上吸量的改變。
            (實施例1)對本發明的實施形式結合附圖進行說明。圖44是安裝有本發明所涉及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石油熱風機1的局剖概略主視圖,圖45是對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工作原理進行說明的概略圖,圖46是供油油箱6的局剖主視圖,圖47是圖46的B-B向剖視圖,圖48是對吸入口44等以局剖形式加以展示的說明圖,圖49是供油油箱6的帶壓力閥加油口蓋24的剖視圖,圖50是供油接續器插座的剖視圖。
            如圖44所示,石油熱風機本體1,由可拆裝的前板2、與側面成一體形成的頂板3、進行運行操作的操作部4、吹出暖風的吹出口5、在頂板3的上表面右側供供油油箱6進出的可自由開合的蓋7等構成,放置并固定在萬一液體燃料泄漏時可接收該泄漏燃料的底座8上。
            石油熱風機本體1的內部如圖44和圖45所示,具有暫時貯存燃料的可自由拆裝的供油油箱6、作為連接機構的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能夠與該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的閥實現連接的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阻斷供油油箱6與后述的電磁泵13(圖45)二者的燃料路徑的燃料的空氣閥20(圖45)、將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定位并保持在既定位置的油箱導向器11、將來自供油油箱6的燃料氣化的氣化器12、將燃料從供油油箱6向氣化器12輸送的電磁泵13、將氣化器12氣化的燃料與一次燃燒空氣進行混合并使之燃燒的燃燒器14、圍繞燃燒器14的燃燒室15、將燃燒器14和燃燒室15等與其它部分分隔開的分隔板16、容納該燃燒器14的燃燒器箱17、使來自該氣化器12的一部分氣化的燃料滯留的熱管18(圖45)、在該氣化器12和熱管18之間對一部分氣化燃料進行冷卻的冷卻片19(圖45)、將來自熱管18和來自氣化器的回返燃料送向供油油箱6的作為連接機構的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圖45)、以及、作為該供油油箱6的連接機構的外供油接續器插座10b。
            圖46是對供油油箱6的局部以剖視形式加以展示的主視圖。圖47是圖46的B-B向剖視圖。
            容納燃料的箱形供油油箱6,其頂面具有用于進行搬運的提手23;與該提手23設在同一面上的帶壓力閥加油口蓋24;位于該帶壓力閥加油口蓋24附近能夠觀察燃料補給狀況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油量計25;供油油箱6安裝在本體上時的輸油路徑的連接機構9;以及,將帶壓力閥加油口蓋24松動后可進行燃料補給的加油口26。
            如圖46和圖47所示,連接機構9具有一端延伸至供油油箱6的底面附近、另一端約呈倒U字形形狀形成的燃料上吸管31a;與燃料上吸管31a的約倒U字形形狀部位連通的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作為來自氣化器12的回返燃料的通路的連接機構的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使該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與供油油箱6連通的約呈倒U字形形狀形成的回油管31b;以及,使該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燃料上吸管31a以及回油管31b相對于供油油箱6維持在既定位置上并對它們進行保護的、防撞擊用保護罩28。
            保護罩28通過安裝板27定位在供油油箱6的側面一側。
            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與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由相同的結構構成,如圖47所示,設有桿式閥機構,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側連接有用來將供油油箱6內的燃料吸上來送向電磁泵13的上吸管31a,而另一方的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側連接有用來使來自氣化器12(圖44、圖45)的回返燃料返回供油油箱6的回油管31b。
            如圖47所示,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的閥機構各自具有,接續器插頭本體33、閥芯34、環形的O型密封件35、彈簧36、接續器插頭本體密封件37。
            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形狀如圖所示,是對金屬管進行擴管加工使之成為漏斗狀、并在中途形成呈凸緣狀突出的凸梗33d以使接續器插頭本體33能夠嵌合在罩28內部而成。即,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形狀是,具有保持圓筒狀的主體部33a、從主體部33a端部朝向前端直徑逐漸縮小的錐形部(密封面)33b、以及、在該錐形部33b的前端在既定長度范圍內直徑保持既定大小的筒狀部33c,筒狀部33c的前端經過錐形加工直徑進一步縮小。并且,靠近錐形部33b的主體部33a上形成有呈凸緣狀擠壓出來的前述凸梗33d。
            另外,該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材料也可以不是金屬而是樹脂。此外,主體部33a、錐形部33b和筒狀部33c的截面形狀并不限于圓形。此外,接續器插頭本體密封件37由橡膠成型加工而成,以形成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密封和輸油路徑管路的連接密封。
            閥芯34,具有與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漏斗形內部形狀大體相似的形狀,是能夠在接續器插頭本體33內部自由往復移動的形狀。即,具有,大體呈圓錐形的堵頭(密封面)34a,以及,在堵頭34a的前端比前述筒狀部33c更細的、呈長條柱狀的移動部34b;并且,在堵頭34a的另一端連接有前述彈簧36,此外,堵頭34a的圓錐形部分上設有能夠與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漏斗狀的錐形部33b緊密接觸的O型密封件35。
            由于是通過移動部34b控制O型密封件35與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錐形部33b之間的接觸與分離的,因此,其操作部34b做成這樣的長度,即,在堵頭34a的O型密封件35在錐形部33b內部緊密接觸的狀態下,前端能夠從筒狀部33c突出出來。
            前述彈簧36,一端與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開口部33d連接,另一端與堵頭34a連接,在堵頭34a的O型密封件35在錐形部33b內部緊密接觸的狀態下,其施加的作用力使該狀態得以維持。即,彈簧36處于伸展狀態。
            因此,若無任何外力作用,在彈簧36的作用力的作用下,O型密封件35與錐形部33b內部處于緊密推壓狀態。
            關于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與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的組裝,首先,使環形的O型密封件35嵌合在閥芯34的既定位置上,將彈簧36嵌合在閥芯34上之后,從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開口部33b側插入,將接續器插頭本體密封件37裝在接續器插頭本體33上并以粘合劑進行固定。
            設在供油油箱6上的安裝板27,具有用來安裝呈箱形的、防撞擊用的罩28的安裝部27a,以及,位于下方的、在安裝供油油箱6時作為導向機構的前導插入部27b,其焊接在供油油箱6上。
            防撞擊用的罩28如圖46所示,由罩后39、罩前40、罩上41構成。
            罩后39呈凹狀,用來容放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并使之各自的長度方向保持在上下方向上,設有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凸梗33d可嵌入其中的凹槽部39a、以及、用于在安裝板27上進行固定的3處螺釘孔39b。
            罩前40也與前述罩后39同樣,設有容納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的凹部,形成有承接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凸梗33d的凹槽部、用于在供油油箱6的安裝板27上進行固定的螺釘孔、以及用于固定罩上41的對接部42。
            作為罩前40與罩后39,彼此的凹狀對接部相對,在將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夾在中間的狀態下,彼此的螺釘孔位于相同位置,靠共用螺釘固定在安裝板27上。
            罩上41上,設有多個未圖示的導向銷,該導向銷的作用是,防止向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輸送燃料的上吸管31a和向供油油箱6回送燃料的回油管31b發生錯位;并且,形成有可與罩前40的對接部42卡合的、起固定作用的卡合部43,以及,用于在安裝板27上進行固定的螺釘孔41a。
            用于從供油油箱6中將燃料吸上來的上吸管31a如圖46所示,一直延伸到供油油箱6的與提手23相反一側的底面附近,其前端設有吸入口44(圖46、圖48),內接有水和灰塵不能通過的過濾器45。該吸入口44,也可以設置在上吸管31a的前端的底面部之外的側面部位。
            此外,上吸管31a這樣進行組裝,即,在對供油油箱6進行左右的アドリヤン加工之前的狀態下,使上吸管31a穿過將過濾器45內接在吸入口44后呈曲柄狀形成的上吸管固定板46的切割孔46a,之后進行供油油箱6的左右的アドリヤン加工而完成組裝。由于上吸管31a通過上吸管固定板46得到固定,因而在搬運供油油箱6時不會曠動,因此,上吸管31a的吸入口44不會與供油油箱6的內壁接觸,可防止其受損。
            供油油箱6的連接機構的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與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的組裝,是在上吸管31a上插裝連接用密封件47后,安裝到供油油箱6的既定位置上的。
            進而,在罩后39上,將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的凸梗33d嵌合在罩后39的凹槽部39a中,同樣地,嵌裝罩前40而將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夾在罩后39之間,并以多個螺釘固定在安裝板27上。并且,相對于兩個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接續器插頭密封件37,將對應的上吸管31a和回油管31b從其中心插入。
            此外,將罩上41的起固定作用的卡合部43,插入罩前40的起固定作用的對接部42中,通過螺釘孔41a以螺釘固定在安裝板27上。
            如以上所說明的,由于作為供油油箱6的連接機構的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上設有作為緩解撞擊的機構的罩28,因而即使作用有來自外部的撞擊力,也能夠通過罩28加以緩沖,因此,不必擔心供油油箱6、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受損。
            如圖46、圖49所示,帶壓力閥加油口蓋24具有,可與從供油油箱6的上面突出的外周加工有螺紋的加油口26旋合的蓋53,以及,壓力閥機構54;與加油口26之間中間襯著橡膠密封件55相旋合。
            在前述蓋53上,泄放壓力的泄壓孔56貫穿于中心部位,側面加工有螺紋,其端末經過了卷邊加工。
            前述橡膠密封件55,起著將加油口26與該53之間密封的作用,泄放壓力的泄壓孔57設在中心處。
            前述壓力閥機構54具有閥芯58和彈簧59。
            向供油油箱6補給的燃料其保管場所通常溫度較低,燃料加入供油油箱6后,是在溫度較高的地方使用,因而本體1內的供油油箱6的周圍溫度較高,供油油箱6內的除燃料之外的空間的空氣因溫差而膨脹,空氣壓力將升高,因此,為防止供油油箱6內燃料液面上升而導致燃料從供油油箱6中溢出,設置了前述壓力閥機構54。此外,為防止供油油箱6內變成負壓,形成有與橡膠密封件55和蓋53的頂面連通的、直徑1.5mm以下的孔97、98。該孔97、98也可以設在供油油箱的頂面。
            如圖45所示,在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的下方,形成有作為插座側連接機構的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在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的閥機構的下方,形成有作為插座側連接機構的外供油接續器插座10b,在將供油油箱6安裝在本體內時分別實現連接,作為燃料通路的連接機構發揮作用。
            對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座10b側結構結合圖50進行說明。
            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座10b,分別具有,形成有可與閥芯34對接的突起狀的對頂部60的、四周形成有立壁61而內部形成有燃料通路的閥座本體62,將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外供油接續器插座10b與閥座本體62之間密封的波紋狀的內接續器插座63,幫助波紋狀的內接續器插座63伸縮的彈簧64,安放彈簧64的彈簧座65,以及,壓住內接續器插座63的壓板66;并且,二者隔開既定間隔并排一體形成。
            對頂部60的對頂面67,比構成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的閥機構的閥芯34的前端部68的接觸面大,使得能夠可靠對接。在對頂部60的周圍,設有凹狀的槽69,通向電磁泵13的通路71a和通向熱管18的通路71b單獨與之連通。
            在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側燃料路徑71a上,連接有作為取入用來阻斷燃料流動的空氣的閥的空氣閥20(參照圖45、圖50、圖51),設有與燃料路徑71a之間實現連通的孔71c。另外,實現連通的孔71c,配設在供油油箱內燃料裝滿狀態下的液面之上。
            通過如上所述將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與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一體化,可使包括閥座本體62的安裝在內的結構變得緊湊。
            接續器插座63,是用來實現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與閥座本體62之間的,由具有彈性的橡膠制成,側面形成有多個波紋,以提高伸縮性。在接續器插座63的與閥座本體62接觸的下部63a,設有突起的凸緣63b,并且,在閥芯34插入側形成有向內翻邊的邊緣部63c以形成與閥芯34緊密接觸的通過孔70。
            在接續器插座63的下部,與閥座本體62之間設有對彈簧64的一端進行支持的彈簧座65。彈簧座65上,在安放彈簧64的部位的周圍形成有臺階,在中央部位設有供燃料通過的孔65a。
            壓板66是用來將接續器插座63壓在閥座本體62上的,將接續器插座63的下部63a夾在閥座本體62之間,以螺釘進行固定。
            空氣閥20(圖45、圖50、圖51),是為了取入阻斷供油油箱6至電磁泵13的輸油路徑的燃料的空氣而設置的,在石油熱風機運行過程中處于關閉狀態,而石油熱風機停止運行時,處于開啟狀態而取入阻斷供油油箱6至電磁泵13的輸油路徑71a的燃料的空氣。
            此外,在進行氣化器12的空燒(空燒キ)清理時,空氣閥20處于開啟狀態而將空氣吸入輸油路徑71a,電磁泵13工作,從而也將空氣送入氣化器12。作為空氣閥20,只要如圖51所示能夠根據未圖示的控制裝置發出的控制信號形成通向輸油路徑71a的空氣孔71c即可,例如也可以由螺線管閥等構成。此外,也可以是除了上述電氣控制之外可通過機械或手動方式實現空氣孔的開閉的空氣閥20。
            前述已說明的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的組裝,是將彈簧座65插入閥座本體62的既定位置上,將彈簧64嵌合在彈簧座65的內側,從彈簧64的上方將波紋狀的接續器插座63嵌合在閥座本體62的既定位置的凹部內之后,將壓板66以螺釘固定在閥座本體62上。外供油接續器插座10b的組裝方法也與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一樣,但使用閥座本體62的另一個部位進行組裝。最后,將空氣閥20固定在設于通路71的中途的孔71c處。
            使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座10b在閥座本體62上成為一體,并如圖52所示固定在供油接續器插座座板72上,以便固定在油箱導向器11上。
            供油接續器插座座板72,其周邊做成比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座10b的高度高的立壁73,油箱6一側的壁的前端部分彎曲成圓弧形而形成供油油箱6插入本體時的導向部74。
            此外,供油接續器插座座板72的油箱導向器11的固定部分,是由具有彈性的材料向供油油箱側彎曲成圓弧形而成的導向觸板75,僅其上方被固定,當將供油油箱6插入本體1內時,起著使供油油箱6靠向與燃燒室15相反一側的引導功能。
            另外,圖53是圖44的A-A向剖視圖,圖54是圖53的除去罩上28時的C向俯視圖。
            關于氣化器12、燃燒器14、熱泵18、以及冷卻片19,因與前述結構相同故省略其說明。
            對如上構成的石油熱風機的工作原理說明如下。
            將變空的供油油箱6,打開本體1的蓋7后手持供油油箱6的提手23取出,在提手23朝上的狀態下將帶壓力閥加油口蓋24擰松取下,從供油油箱6的加油口26加入燃料。
            加完油后,打開本體1的蓋7,使加入燃料的供油油箱6就位于本體1內的既定位置上,于是,如圖52、圖55以及圖56所示,安裝板27的向下方延伸的前導插入部38,被引向供油接續器插座座板72的向上方延伸的插入導向器74與閥座本體62之間,進而,導向觸板75推壓供油油箱6的連接機構的罩前40,使供油油箱6靠向與燃燒室15相反一側,閥芯34插入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座10b的接續器插座63的通過孔70中,接續器插座63的波紋部分收縮,閥芯34與閥座本體62的對頂部60接觸,當進而將供油油箱6向本體1內插入時,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與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的閥芯34向上方移動,彈簧36變為壓縮狀態,在設置在閥芯34的密封面上的O型環35與接續器插頭本體33的密封面之間產生間隙S,由該間隙S分別形成可使燃料流向電磁泵13側的路徑,以及,自熱泵18向供油油箱6返回的通路。
            當操作石油熱風機的運行開關(未圖示)將電源接通時,安裝在氣化器12上的氣化器加熱器(未圖示)對氣化器12加熱。此時,由氣化器熱敏電阻(未圖示)對氣化器12的溫度進行檢測,當氣化器12被加熱到既定溫度時,驅動電磁泵13將供油油箱6內的液體燃料通過上吸管31a吸上來,經由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內供油接續器插座10a向前述氣化器12輸送。
            燃料被加熱的氣化器12氣化,從燃燒器14的火焰口95吹出,在火焰口95處點火而在燃燒室內燃燒。此時,根據室溫熱敏電阻所檢測到的室溫與通過操作部4所設定的設定溫度二者之差,未圖示的控制裝置對電磁泵13進行驅動控制以改變向氣化器12輸送的液體燃料的量,從而對燃燒所產生的熱量進行恰當的調節。
            當燃燒開始、火焰傳感器檢測到的火焰電流大于預先設定的電流值時,風扇馬達通電,使送風風扇旋轉而吸入室內空氣。其旋轉速度由前述控制裝置進行控制。
            被吸入的室內空氣,在燃燒室15內吸收輻射熱量,與燃后氣體一起作為暖風從吹出口5向本體1的外部(室內)吹出,使室內溫度升高從而實現對溫度的控制。
            當本體1停止運行時,電磁泵13停止工作,停止向氣化器加熱器通電。此時螺線管閥84斷電、螺線管閥84的動片91脫離吸持片92,安裝在吸持片92上的針桿83將氣化器12的噴嘴82的孔封閉。
            殘留于氣化器12內部的一部分氣化了的燃料,從螺線管閥84的本體與針桿83二者的密封面之間的間隙中通過,經由輸油泵而滯留在熱泵18中。在設置在輸油管中途的冷卻片19處,從其管子202中通過的溫度較高的一部分氣化的燃料釋放熱量,一部分氣化的燃料在溫度降低后進入熱泵18中。
            熱泵18內的一部分氣化的燃料,被送來時是作為氣體而存在,而經過一段時間的降溫,從氣體變為液體而滯留。
            點火時,在燃料溫度在氣化器12內部升高而由液體變為氣體后噴出噴嘴82之前的約1~2分鐘期間,針桿83使噴嘴82處于堵塞狀態,而由于氣化器12的噴嘴82的孔被封閉而使得氣化器12內的壓力上升到大約0.2[kg/cm2],該壓力經由輸油管傳遞到熱泵18內部,壓力施加在熱泵18的容器96內變成液體的燃料的表面將油面下壓,將變成液體的燃料從設在熱泵18內部的管子99的下端的喇叭狀的口200送出,經由輸油管202b、外供油接續器插座10b的通路71b、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的回油管31b送入供油油箱6內。
            氣化器12內部在加熱液體燃料使燃料氣化時會產生雜質,經過長時間運行,雜質將堆積在氣化器12內而導致從氣化器12的噴嘴82噴出的氣體量減少,因此,為了除去堆積在氣化器12內部的雜質以恢復原來的噴氣量,要進行氣化器12的空燒清理。
            氣化器12的空燒清理按如下步驟進行。
            首先,當在供油油箱6安裝在本體1內的狀態下將空燒清理開關接通時,氣化器12的溫度自動上升到空燒清理溫度,空氣閥20變成開啟狀態,電磁泵13工作,于是,由于與供油油箱6內的壓力相比,從空氣閥20進入的空氣的大氣壓要高,因此,空氣從空氣閥20進入通路71a,再通過電磁泵13將該空氣送入氣化器12,通過提高氣化器12內的溫度使氣化器12內的雜質與空氣一起燃燒一定時間而將其除去。
            由于如前所述將空氣吸入電磁泵13內,因此,可以省略將燃料從輸油路徑中清除的機構,能夠簡單地清理氣化器12而不必進行將燃料從輸油通路排出的煩瑣操作。
            此外,向供油油箱6補給燃料時,從本體1中抽出供油油箱6,在本體之外以其它容器進行燃料的補給,而此時是將供油油箱6提手23朝上放置在平坦位置上,將提手23所在面上的帶壓力閥加油口蓋24擰松取下,使用加油泵從供油油箱6的加油口26補給燃料的。在以這種方式向供油油箱6補給燃料時,不必將供油油箱6上下翻轉,因此,供油油箱6的加油口蓋不會象過去那樣被燃料污染,并能夠可靠、簡單地進行燃料的補給。
            此外,補給的燃料多儲存在室外的溫度較低的場所因而燃料的溫度低,而本體內的供油油箱6的周圍溫度較高因而供油油箱6內的空氣因溫差而膨脹,故壓力升高,該升高的空氣壓力將上推帶壓力閥加油口蓋24的閥芯85,使空氣從排氣孔56排出,從而使供油油箱6內的空氣壓力恢復到原來的狀態,燃料不會從供油油箱6溢出。
            此外,由于作為連接機構的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座10a,其結構使其位于供油油箱6的最高液面之上,因此,能夠防止燃料從供油油箱6溢出。
            (實施例2)圖57是對實施形式的實施例2加以展示的供油油箱的立體圖,圖58是該供油油箱的俯視圖。作為本實施例,即使供油油箱6B翻倒,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等連接機構也不會損壞,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是配置在供油油箱6B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600之內的。
            具體地說,如圖57和圖58所示,大致呈長方體形狀形成的供油油箱6B中,側面6B1、6B2從相鄰側面6B1、6B2彼此相交而形成的棱線6B3向油箱中心方向回縮,在供油油箱6B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6B0內形成大致呈三角形的空間區域6B4,在該空間區域6B4的油箱壁6B5上設置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的同時,使它們位于上述空間區域6B4內。
            空間區域6B4的油箱壁6B5,是從供油油箱6B的上端至下端形成,各自單獨形成的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通過安裝板27固定在該油箱壁上。另外,雖未圖示,在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及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上分別連接有上吸管31a和燃料回送管31b,此外,與第1實施形式同樣,內裝有桿式閥機構而構成輸油路徑及回油路徑的一部分。
            此外,在供油油箱的、與形成空間區域6B4的棱線6B3相鄰的棱線6B7處,在與油箱頂面相鄰的兩個側面6B2、6B8之間形成有傾斜面6B9,該傾斜面上形成有加油口26,在該加油口26處設有可自由轉動開合的加油口蓋24。該加油口蓋24也配置在供油油箱6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6B0內,在油箱翻倒時能夠防止蓋24受損。
            圖59是附設有防撞擊機構時的俯視圖,是在圖57和圖58的結構的基礎上,在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的外側附加設置緩沖用的保護罩28而成,從上面看過去大約呈“コ”字形的保護罩28也位于供油油箱6B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6B0內的約為三角形的空間區域6B4內。
            在上述結構中,由于作為連接機構的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以及保護罩28,均配置在供油油箱6B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6B0內的約為三角形的空間區域6B4內,因此,搬運油箱時即使誤將油箱翻倒,也是油箱6的側面6B1、6B2、6B8與地面接觸,可避免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與地面直接碰撞,因此,能夠防止上述接續器插頭部分受損。另外,除此之外的其它結構與上述第1實施形式相同,故將其說明省略。
            (實施例3)圖60是對本實施形式的實施例3加以展示的供油油箱的俯視圖。本實施例中,形成有約為矩形的空間區域6C4,以替代實施例2的約為三角形的空間區域,在該空間區域6C4內配置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即,供油油箱6C,從其相鄰的側面6C1、6C2彼此相交而形成的棱線6C3處向油箱中心方向回縮,從而在供油油箱6C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6C0內形成約為矩形的空間區域6C4,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配置在該空間區域內,并通過安裝板27固定在油箱壁6C5上。其它結構與作用和實施例2相同。
            圖61是對圖60的實施例中附設沿外輪廓線6C0彎曲的防撞擊用保護罩28的例子加以展示的俯視圖,保護罩28配置在上述外輪廓線6C0內。無論哪一種實施例,均具有與上述實施例2同樣的作用和效果,能夠防止連接部受損。
            (實施例4)圖62是對本實施例的實施例4加以展示的供油油箱的俯視圖,圖63是附設有防撞擊用保護罩28時的俯視圖。本實施例中,供油油箱6D的側面6D1向油箱中心方向回縮,從而在供油油箱6D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6D0內形成凹部6D4,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配置在該凹部空間6D4內,并通過安裝板2 7固定在相當于凹部6D4的底壁的油箱壁6D5上,此外,圖63是在此基礎上,在外輪廓線6D0內附加配置對內供油接續器插頭9a和外供油接續器插頭9b進行保護的截面呈“コ”字形的保護罩28。本實施形式也與第2和第3實施形式同樣,能夠防止連接部受損。
            (其它實施例)當然,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發明的范圍內還可進行許多修正和更改。例如,在上述實施例中,對在加油口蓋中附設壓力閥的結構進行了說明,但壓力閥機構并不限于設在加油口蓋上,也可以設置在供油接續器插頭部。此外,實施例2~4中,也可以采用將實施例1所示的空氣閥20也配置在外輪廓線之內的結構。
            如以上所說明的,根據本發明,省略了在供油油箱下方暫時貯留燃料的燃料箱,將供油油箱內的燃料直接送向燃燒部,減少了燃料路徑的構成部件,使供油油箱的使用更為方便。
            此外,由于不必在供油油箱的下方暫時貯留燃料,因此,提高了供油油箱的設計自由度,供油油箱的燃料輸出口并不限于在下部,也不需要使加油口蓋兼具燃料輸出功能,因此,加油口蓋外部不會沾上燃料,加油時手也不會因開合加油口蓋而被燃料弄臟。此外,即使加油口蓋松動,也不必擔心燃料泄漏。
            此外,由于供油油箱的連接機構及其保護用防撞擊罩配置在供油油箱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之內,因此,連接機構等不會受到撞擊,可防止其損壞。
            圖64是安裝有本發明所涉及的第5實施形式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石油熱風機的概略主視圖,圖65是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概略圖。
            如圖所示,石油熱風機本體1呈箱形形成,具有可自由拆裝的前板2、與側面一體形成的頂板3、進行運行操作的操作部4、吹出暖風的吹出口5、在頂板3的上表面右側供供油油箱6E進出的可自由開合的蓋7等構成,該本體1放置并固定在液體燃料泄漏時接收該泄漏燃料的底座8上。
            如圖64和圖65所示,本體1的內部被油箱導向器11和分隔板16分隔為,容納供油油箱6E的油箱收容室1a、容納氣化器12和電磁泵13等的功能部件收容室1b、以及、配置有燃燒器14和燃燒室15等的燃燒部室1c。
            油箱收容室1a內,配置有暫時貯存燃料的可自由拆裝的插裝式供油油箱6E;使將供油油箱6E的燃料送向氣化器側的輸油路徑300與供油油箱6E之間可自由接合與分離地實現連接的輸油側連接機構9A、10A;使將燃料從氣化器12側送回供油油箱6E的回油路徑301與供油油箱6E之間可自由接合與分離地實現連接的回油側連接機構21C、22A。在油箱收容室1a的底部設有載置臺1d,該載置臺1d具有緩沖性,吸收和緩解放入供油油箱時對連接機構9A、10A及21C、22A的撞擊。此外,最好是,在油箱收容室1a上,形成有放入供油油箱6E時可使輸油側連接機構9A、10A及回油側連接機構21C、22A可靠嵌合連接的導向部。
            輸油側連接機構,由內裝有上吸管和啟閉通路的閥的輸油接續器插頭9A、以及、承接該輸油接續器插頭9A的閥的輸油接續器插座10A構成。輸油接續器插座10A上連接有空氣閥20,該空氣閥20是為了阻斷從供油油箱6E通向電磁泵(輸油泵)13的輸油路徑300而向輸油路徑取入空氣用的。該輸油接續器插座10A,安裝在上部向功能部件收容室側突出的油箱導向器11的壁上。
            功能部件收容室1b,配置在油箱收容室1a與燃燒部室1c之間,容納有將來自供油油箱6E的燃料氣化的氣化器12、將燃料從供油油箱6E送向氣化器12的電磁泵13、使來自氣化器12的一部分氣化的燃料滯留的滯留容器18、以及、在氣化器12與滯留容器18之間使一部分氣化的燃料冷卻的冷卻片19。
            燃燒部室1c,由分隔板16分隔而成,容納有使氣化器12氣化的燃料與一次燃燒空氣混合后燃燒的燃燒器14、將燃燒的燃燒器14圍起來的燃燒室15、容納燃燒器14的燃燒器箱17。由前述氣化器12和燃燒器14等構成燃燒燃料的燃燒部。
            輸油路徑300具有,連接輸油接續器插座10A和電磁泵13的配管203、以及、連接電磁泵13與氣化器12的配管204。而回油路徑301,具有連接氣化器12與冷卻片19的配管205、連接冷卻片19與滯留容器18的配管206、以及、連接滯留容器18與輸油接續器插座10A的配管207。這些配管203~207均由銅管形成。另外,從供油油箱6E至電磁泵13的配管207,除了銅管之外也可以使用樹脂等制成的配管。
            (供油油箱的構成)圖66是供油油箱的概略圖,圖67是供油油箱的連接部的立體圖,圖68是對輸油接續器插頭與供油油箱內的上吸管的連接狀態加以展示的剖視圖,圖69是回油接續器插頭的結構圖。
            如圖所示,供油油箱6E,是由具有導電性的金屬材料(例如鍍鋅鋼板)呈立式箱形形成,具有為加入燃料后便于進行搬運而設置在油箱頂面的提手23;形成于設有該提手23的頂面與與之相鄰的一個側面之間的傾斜面501;配置在該傾斜面501上的燃料補給用加油口26;將該加油口26封閉的可自由開合轉動的封閉機構600;設在靠近該加油口26的側面上的、觀察燃料補給狀況的油量計25;以及,在設有提手23的頂面上、配置在與加油口26相反一側的輸油接續器插頭9A及回油接續器插頭21C。
            如圖68所示,輸油接續器插頭9A具有,從供油油箱6E的頂面向油箱側方伸出的呈橫置L形的連接管43A,以及,設在該連接管43A的前端的、內裝有桿式閥機構28A的接續器插頭本體9Aa。
            接續器插頭本體9Aa,呈立式圓筒形形成,在其底面形成有可與輸油接續器插座10A側嵌合的圓筒狀的小直徑突出筒9Ab,其外周部有用于實現密封性連接的O型環41A緊密外嵌其外。此外,在接續器插頭本體9Aa的上端開口部上,通過螺紋旋合有供閥機構28A插入的可開合的蓋螺母38A。
            接續器插頭本體9Aa內的閥機構28A,具有,接續器插頭本體9Aa的小直徑突出筒9Ab的中央閥孔9Ac,可相對于形成于接續器插頭本體內的下部的倒圓錐形的閥座9Ad自由接觸與分離的桿狀閥芯31A,介于該閥芯31A的上端與蓋螺母38A之間的、驅使閥芯31A向閉閥方向移動的彈簧35A,以及,嵌裝在閥芯31A的閥座側周面上的密封用O型環33A;在閉閥狀態下,閥芯31A的下端從小直徑突出筒9Ab向下方突出。
            連接管43A,其內部形成有與接續器插頭本體9Aa內的閥室連通的吸入通路43a,其向油箱側方一側伸出的端部成一體地連接在接續器插頭本體9Aa的側部。連接管43A的下端部從供油油箱6E的頂面的插入孔46A插入油箱內部,形成于下部的法蘭盤43b中間襯著橡膠密封件50A通過螺釘固定在供油油箱6E的頂面的孔47A上。在連接管43A的下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陽螺紋,供油油箱內的上吸管27A的上端通過螺紋與該陽螺紋旋合。
            上吸管27A一直延伸到供油油箱6E的底面附近,在形成于其下端側面的吸入口44B處設有防止水和灰塵通過的過濾器45B。該吸入口44B也可以設置在上吸管27A的下端底面部位(參照圖82)。
            如圖69所示,回油接續器插頭21C,是與輸油接續器插頭9A一起并排設置在供油油箱6E的頂面上的,除了未連接有上吸管27A以及設有供油油箱6E的壓力閥機構700之外,結構與輸油接續器插頭9A基本相同。因此,對上述不同點之外的結構進行簡單說明。
            如圖69所示,回油接續器插頭21C具有,從供油油箱6E的頂面向油箱側方伸出的呈橫置L形的連接管30A,以及,設在該連接管30A前端的、內裝有桿式閥機構29A的接續器插頭本體21a。
            接續器插頭本體21a,呈立式圓筒形形成,在其底面形成有可與回油接續器插座22A側嵌合的圓筒狀的小直徑突出筒21b,其外周部有用于實現密封性連接的O型環42A緊密外嵌其外。此外,在接續器插頭本體21a的上端開口部上,通過螺紋旋合有供閥機構29A及壓力閥機構700插入的可開合的蓋螺母40A。
            接續器插頭本體21a內的閥機構29A,具有,接續器插頭本體21a的小直徑突出筒21b的中央閥孔21c,可相對于形成于接續器插頭本體內的下部的倒圓錐形的閥座21d自由接觸與分離的桿狀閥芯32A,驅使該閥芯32A向閉閥方向移動的彈簧36A,以及,嵌裝在閥芯32A的閥座側周面上的密封用O型環34A。
            閥芯32A在閉閥狀態下處于其下端從小直徑突出筒21b向下方突出的狀態,此外,在其上端側一體形成有可推壓壓力閥機構700的球閥芯703的推桿709。彈簧36A介于閥芯32A的頂面與后述的壓力閥機構700的閥座體702a的底面之間。
            連接管30A,其內部形成有與接續器插頭本體21a內的閥室連通的回返通路30a,其向油箱側方一側伸出的端部成一體連接在接續器插頭本體21a的側部。連接管30A的下端部從供油油箱6E的頂面的插入孔48A插入油箱內部,形成于下部的法蘭盤30b中間襯著橡膠密封件51通過螺釘固定在供油油箱6E的頂面的孔49A上。
            本實施形式中,為了防止供油油箱6E的內外溫差引起油箱內空氣壓力升高、油箱內液面上升而導致燃料泄漏以及油箱內形成負壓,將壓力閥機構700設在回油接續器插頭21C中。
            該壓力閥機構700,具有配置在閥芯32A的上方的、筒狀的帶閥孔701的閥座體702a;在比該閥座體702a的閥孔701更靠上方的閥室中可相對于密封面自由接觸與分離的球閥芯703;驅使該球閥芯703向接合側移動的彈簧704;以及,使前述閥座體702a在接續器插頭本體21a內定位的蓋螺母40A。
            蓋螺母40A上,在其中央形成有泄壓孔705,彈簧704介于球閥芯703與蓋螺母40A之間。閥孔701,設計成其孔徑能夠使閥芯32A的推桿709穿過,當回油接續器插頭21C與回油接續器插座22A嵌合連接、閥芯32A被上推時,推桿709可穿過閥孔701上推球閥芯703從而將閥孔701打開,通過連接管30A使油箱內與蓋螺母40A的泄壓孔705連通。
            前述輸油接續器插頭9A及回油接續器插頭21C,均設計成接續器插頭本體的閥芯31A、32A朝下,并且配置在相同水平上,可與同它們相向而朝上配置的輸油接續器插座10A及回油接續器插座22A在上下方向上嵌合而連接。因此,只要將供油油箱6E從油箱室1a的上方裝入,兩個連接機構9A、10A及21C、22A便能夠順暢地實現連接。
            圖70是輸油側連接機構9A、10A的結構圖,圖71是輸油接續器插座部的結構圖,圖72是回油側連接機構的結構圖。如圖所示,在油箱收容室1a中收容有供油油箱6E的狀態下,輸油接續器插座10A及回油接續器插座22A位于輸油接續器插頭9A及回油接續器插頭21C的下方而與之相向。
            如圖71所示,輸油接續器插座10A具有截面呈圓形的凹形承接部61A和閥機構60A;所說凹形承接部61A開口于圓柱狀的插座本體10Aa的上面,輸油接續器插頭9A的小直徑突出筒9Ab可進入其中,而所說閥機構60A配置在該承接部61A中,可通過與輸油接續器插頭9A的閥機構28A的閥芯31A之間的壓合和脫離而實現啟閉。
            在呈凹形的承接部61A的上端,形成有能夠與輸油接續器插頭9A的小直徑突出筒9Ab的周圍緊密接觸的環狀的密封面67A。此外,在承接部61A的底面設有凹陷的閥芯承接部收容部68A,該閥芯承接部收容部68A中嵌裝有閥芯承接部65A。閥芯承接部65A上形成有與形成于插座本體10Aa的下部的閥室60a連通的閥孔60b,其周圍形成有燃料可流過的格柵狀通路66A。
            閥機構60A,由,可相對于閥室60a的閥座自由接觸與分離的、上端穿過閥孔60b向承接部51A側突出的閥芯62A,介于該閥芯62A的頭部與閥芯承接部65A之間的、驅使閥芯62A向閉閥方向移動的彈簧63A,以及,外嵌于閥芯62A的閥室60a側而與之緊密接合以實現與閥座之間的密封的O型環64A,構成。該閥機構60A,是通過輸油接續器插頭9A的閥芯33A壓觸插座側的閥芯62A的頭部而開閥,脫離閥芯62A的頭部而閉閥。
            此外,在插座本體10Aa的閥室60a的下部,形成有與連接在電磁泵13上的配管203連通的通路69A,此外,在閥室60a的側部,有空氣閥20的通路70A與之連通。該通路70A,配設在供油油箱內裝滿燃料時的液面之上。
            空氣閥20,是為了將阻斷供油油箱6E至電磁泵13之間的輸油路徑300的燃料的空氣取入輸油路徑300內而設置的,具有,配置在閥體的空氣取入通路中的閥芯20a,配置在閥體外周的、通過其得電而使閥芯20a向通路70A的閉閥方向移動的電磁線圈20b,以及,驅使閥芯20a向開閥方向移動的彈簧20c。
            該空氣閥20的工作原理是,在運行過程中空氣閥20處于閉閥狀態,而運行停止時變為開啟狀態而起到取入阻斷輸油路徑300的燃料的空氣的作用。此外,空氣閥20還起著這樣的作用,即,在氣化器12空燒清理時變為開啟狀態而將空氣吸入,使電磁泵13工作而將空氣送入氣化器12。
            而回油接續器插座22A,除了不具有上述空氣閥20之外,其結構基本上與輸油接續器插座10A相同。因此,對其結構作簡單說明如下。如圖72所示,回油接續器插座22A具有凹形承接部72A和閥機構71A,所說凹形承接部72A形成于插座本體22a的上面,而所說閥機構71A配置在該承接部72A中,可通過與回油接續器插頭21B的閥機構29A的閥芯32A的之間的壓合和分離而實現啟閉。
            在承接部72A的上端形成有環狀密封面78A,此外,在承接部72A的底面所設置的凹陷的閥芯承接部收容部79A中嵌合有閥芯承接部76A。閥芯承接部76A上形成有與插座本體22a下部的閥室71a連通的閥孔71b,其周圍形成有供燃料流過的格柵狀的通路77A。
            閥機構71A,由,可相對于閥室71a的閥座自由接觸與分離的、上端穿過閥孔71b向承接部72A側突出的閥芯73A,介于該閥芯73A的頭部與閥芯承接部72之間的、驅使閥芯73A向閉閥方向移動的彈簧74A,以及,外嵌于閥芯73A的閥室71a側而與之緊密接合的密封用O型環75A,構成;通過回油接續器插頭21C的閥芯32A壓觸插座側閥芯73A的頭部而開閥、脫離閥芯62A的頭部而閉閥。在插座本體22a的閥室71a的下部,形成有與連接在滯留容器18上的配管207連通的通路80A。
            在上述供油油箱6E及輸油接續器插頭9A、10A及21C、22A的結構中,當供油油箱6E從上方安裝在本體1的油箱收容室1a內時,作為連接機構的輸油內接續器插頭9A與回油接續器插頭21C,將位于輸油接續器插座10A與回油接續器插座22A的既定位置上,位于各接續器插頭本體9Aa、21a的小直徑突出部9Ab、21b的外側的O型環41A、42A被輸油接續器插座10A的密封面67和回油接續器插座22A的密封面78A壓緊而呈密閉狀態。同時,通過各接續器插頭的閥機構28A、29A與其插座側閥機構60A、71A的閥芯之間相互推壓而處于開閥狀態。
            而且,在回油接續器插頭21C側,隨著閥芯32A將閥打開,閥芯32A向上方移動,其上側的推桿709從壓力閥機構700的閥孔701向上方移動而上推球閥芯703,將閥孔701打開。從而,能夠形成從油箱內部經由連接管30A并從接續器插頭本體21a內的閥孔701及泄壓孔705中通過的連通路徑,使得油箱內部壓力與油箱外部壓力相等,防止因油箱內溫度升高導致燃料泄漏以及油箱內形成負壓。
            (加油口的構成)圖73是供油油箱的側視圖,圖74是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的狀態下的加油口部的剖視圖,圖75是供油油箱從本體內取出的狀態下加油口部的剖視圖。
            如圖所示,作為供油油箱6E,在其頂面6d與與之相鄰的側面6E之間從頂面向下方形成有既定角度的傾斜面501,加油口26配置在該傾斜面501上。傾斜面501的傾斜角度這樣設定,即,使得供油油箱容積的減小達到最小限度,并且,在安裝在本體內的狀態下加油口26無法開合。
            加油口26靠旋轉式蓋部件封閉。即,如圖74所示,加油口26的封閉機構600具有具有可嵌合在加油口26上的孔中的、點焊在傾斜面501上而與之成為一體的固定板601;在該固定板601的上部提手側得到豎立片602的支持而能夠自由轉動開合的活動板603;配置在該活動板603的內面一側的、具有將加油口28A的口壁26a封閉的帶密封件604的蓋部件605;介于該蓋部件605與活動板603的內面之間的、將蓋部件605向加油口26的口壁26a側推壓的螺旋狀彈簧部件606;以及,使活動板603保持加油口封閉姿態的卡止機構607。
            固定板601,從傾斜面501一直延伸到油箱頂面,在其延伸部分上還形成有對提手21C的下端根部進行支持而使之能夠自由轉動起伏的軸承部(未圖示)。活動板603,以其提手側作為轉動支點611,自由端側配置有卡止機構607;活動板的長度這樣設定,即,在安裝在本體內的狀態下,即使要將活動板603打開,因其自由端與油箱導向器11接觸而無法打開。
            蓋部件605,呈較深的盤狀形成,其外端法蘭盤608卡在形成于活動板603的內面的環狀的止擋部件610上,從而不能拔出而能夠沿垂直于活動板板面的方向自由移動。密封件604,是嵌合在蓋部件的中央突出部的外周部位上的環狀部件,被推壓在口壁26a的上端邊緣上。彈簧部件606,配置在活動板603與蓋部件605之間的內部空間內。
            卡止機構607,配置在活動板603的與轉動支點611相反一側的自由端側,即,配置在傾斜面501的下端部一側且油箱收容室的油箱導向器11一側,具有卡止桿615、鉤形的卡鉤616、以及桿彈簧617;所說卡止桿615在活動板的自由端側得到軸613的支持而能夠自由轉動并具有銷狀的卡止銷614,所說卡鉤616設置在固定板601上并能夠與卡止銷614卡合以使活動板603保持閉合姿態,所說桿彈簧617驅使桿615向使得卡止銷614卡合在卡鉤616上的方向轉動。
            桿彈簧617,卷繞在卡止桿615的轉動軸618上,是一端卡止在卡止桿的翹起片619上,另一端卡止在活動板603的止擋部件610上的螺旋狀的彈簧部件,配置在卡止桿615的內面一側,驅使卡止桿615向比活動板603更向外的方向轉動。
            卡鉤616,與口壁26a的側壁之間具有允許卡止銷614進入的空間,并且處于向口壁26a側開口的姿態,處于可使卡止銷614與之自由卡合與脫開的狀態。
            卡止桿615,其外端側局部伸展而呈三角形形成,在卡止桿615處于卡止姿態時背面與油箱導向器11相向,二者之間形成有為釋放卡止桿而要伸入的手指無法插入的較小間隙。并且,在卡止桿615卡止的狀態下,不會從油箱側面向外部突出,而在油箱安裝在本體內的狀態下,即使要轉動卡止桿615使其脫開,但由于延伸部620與油箱收容室二者相接觸,因而可阻止卡止桿615轉動而脫開。
            在上述結構中,當在卡止桿615卡止狀態下將卡止桿615向口壁側推壓時,卡止銷613脫離卡鉤616而解除封閉機構600被卡止的狀態,但在油箱6E安裝在本體內的狀態下,由于加油口設置在傾斜面501上并且卡止桿615上具有延伸部620,因此,即使要轉動卡止桿615使之脫開,也因卡止桿615隱藏在活動板603中,處于卡止桿615的背面與油箱收容室的壁相向的狀態,手指無法伸入該間隙中,因而無法釋放卡止桿615。因此,只要供油油箱6E不從本體中取出,便無法加油,可防止補給燃料時向本體1內遺灑燃料。另外,在上述實施形式中,列舉的是卡止桿配置在活動板一側的例子,但也可以采用將卡止桿配置在固定板一側的結構。
            (油箱底部的結構)圖76是展示油箱底部的結構的剖視圖,圖77是該油箱內部的剖視圖,圖79是油箱底面的接水盤安裝孔的立體圖。如圖所示,作為本實施形式的供油油箱6E,在油箱底部,設有檢測供油油箱的燃料量的燃料量檢測機構750(圖77)、檢測供油油箱內的結露水的水檢測機構W、以及、檢測是否處于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的狀態的油箱安裝檢測機構900。
            油箱載置臺1d,其外周部具有可放置在底座8上的腳部755,中央部位向下方突出,其上面一側形成有向下凹陷的接水盤W1容放凹部754,其外周部作為油箱底面6b的載置臺757,由合成樹脂制成,中央凸部756嵌裝在底座8的孔8a中。
            水檢測機構W,具有,用于接結露水而設置在導電性油箱底面的導電性接水盤W1,與該接水盤W1接觸的電極W2,與供油油箱6E的底部接觸的電極W3,以及,作為使接水盤W1和供油油箱6E在電氣上絕緣的絕緣體的水密性密封件W4;利用滯留于接水盤W1內的水與燃料在電阻值上的差異進行水的檢測。
            作為接水盤W1,為防止生銹而使用不銹鋼板并相對于供油油箱6E單獨為一體成型而成,上面一側凹陷成盤形,在其外周部形成沿徑向向外延伸的凸緣W7,該凸緣W7中間襯著橡膠制成的密封件W4安裝在供油油箱6E的底面安裝孔W5上。
            密封件W4,是介于供油油箱6E的底面安裝孔W5的周壁與接水盤W1的凸緣W7之間的、具有彈性的非導電性部件,將接水盤W1的凸緣W7從上下方向夾在中間。密封件W4,通過配置在其底面的環狀的壓片W9及螺釘W10固定在油箱安裝孔W5的周圍,由此,將接水盤W1呈水密狀態固定在安裝孔W5上。
            該橡膠密封件W4,由非導電性的具有耐油性并具有斥水性的橡膠材料構成,具體地說,使用的是具有優異耐油性的NBR(丁腈橡膠)和具有優異斥水性的氟橡膠等材料。特別是,若密封件缺乏斥水性,則有水滯留后,即使進行排水,在密封件與供油油箱6E的金屬部分仍會殘留水,這是引起誤動作的重要原因,而作為本實施形式,由于使用具有斥水性的橡膠材料,故能夠以良好的精度準確地進行水的檢測。
            接水盤W1側電極W2和油箱側電極W3,均安裝在供油油箱外的油箱載置臺1d上。接水盤W1側電極W2,從接水盤容放凹部754的底壁向油箱側突出,做成在油箱就位狀態下與接水盤W1的外表面接觸的針狀電極。油箱側電極W3,是從載置臺1d的外周載置面757露出而在油箱載置狀態下與油箱的底面6b接觸的針狀電極。通過將兩個電極與電源進行連接,可構成從電源經接水盤側電極W2、接水盤W1、其內面的燃料或水、油箱底面6b、油箱側電極W3而回到電源的電氣回路,利用接水盤W1內部的液體(燃料或水)的電阻值的差異,能夠檢測出是否有水存在。
            為提高該水檢測的精度,安裝接水盤W1的油箱側安裝孔W5的孔壁向下折彎,并且,在該折彎部W11的周向上隔開間隔在多處形成有向下突出的、寬度較窄且前端呈銳角的針部W12,該針部W12起著油箱側尖端電極的作用,以油箱底面作為通路而與油箱側電極W3之間相導通。另外,從油箱內將燃料吸上來的吸入口44B,設在針部W12之上,以避免將接水盤W1內部的存水直接吸入。此外,對于接水盤W1的、除了底面部分的內外部之外的部分,以非導電性涂料等進行被覆,從而,即使在密封件W4和供油油箱6E的金屬部位有水殘留的狀態下,也不會引起誤動作。
            此外,對供油油箱6E內表面的、一直到將燃料從油箱內吸上來的吸入口44B以上的部分,以非導電性涂料等進行被覆,使得在采用電氣方式之外的水檢測方式時能夠防止水引起不良影響。
            在設在供油油箱6E的底面的導電性接水盤W1的周邊,焊接有對接水盤W1進行保護的油箱底腳901。該油箱底腳901的形狀,是在周圍形成有比焊接在供油油箱6E上的表面高、并且比接水盤W1的高度高的突起或U字形902而成的形狀。因此,在將供油油箱6E從本體中取出,使加油口位于上方進行加油時,即使在與供油油箱6E的底面或接水盤W1接觸的表面存在異物,也能夠保護油箱底面和接水盤W1免被碰傷或劃傷,防止水檢測出現誤動作。
            此外,燃料量檢測機構750具有,配置在油箱內部的、內裝有起著被檢部的作用的磁鐵751的浮子752,以及,與浮子752相對并隨著靠近或離開磁鐵751而接通或斷開的、設置在油箱載置臺1d側的舌簧開關753。
            浮子752,以磁鐵配置在下側的狀態內裝于帶頂蓋的透水性導向筒754內,能夠隨著燃料液面的改變而上下浮動,導向筒754的下端面固定在水檢測機構W的接水盤W1的內面一側而與之成為一體。舌簧開關753固定于油箱載置臺1d的中央凸部的底面而與浮子752相向。導向筒754,在排放供油油箱6E的燃料時起保護作用,防止作為市售件的加油軟管與浮子752接觸,當該導向筒754以金屬進行制造時,所進行的加工應不使其內部產生毛刺。
            因此,當供油油箱6E內部的燃料減少而液面到達一定水平時,浮子752的磁鐵通過感應使舌簧開關753動作,這一動作傳遞到控制部950,通過顯示部952報知燃料將用盡。
            油箱安裝檢測機構900,由開關本體901a設置在油箱載置臺1d的底面上的、動觸點901b被設定成可自由出沒于形成于外圍載置面757上的孔758中的微動開關901構成,油箱6E放置在載置面757上時,動觸點901b在油箱推壓下后退而接通。
            圖79是根據上述燃料量檢測機構750、水檢測機構W、以及油箱安裝檢測機構900的信號對各種運行模式進行控制的控制電路的構成圖。如圖所示,控制部950,由內裝有CPU、ROM及RAM的微電腦構成,輸入端與燃料量檢測機構750、水檢測機構W、以及油箱安裝檢測機構900連接,輸出端與電磁泵驅動電路951、顯示部952、以及閥驅動電路953連接,根據各種輸入信號進行運行控制。
            例如,當運行中供油油箱被抽出而使得油箱安裝檢測機構900為OFF(無油箱)時,可進行這樣的控制,即,輸入該信號后,向泵驅動電路951輸出令電磁泵停止工作的信號,并向閥驅動電路953輸出令空氣閥20打開的信號,使運行停止;同樣地,當油箱安裝檢測機構900為ON時,可進行控制而進入使氣化器12空燒的空燒清理運行模式。
            空燒清理是指,在運行停止時,將空氣閥20打開而向氣化器12送入空氣以替代燃料的送入,使氣化器內所堆積的雜質空燒。該空燒清理這樣進行,即,當空燒清理開關(未圖示)接通時,氣化器12的溫度自動上升到空燒清理溫度,空氣閥20處于開啟狀態,電磁泵13工作而將空氣送入氣化器。
            當進行這樣的控制時,由于與供油油箱6E內的壓力相比,從空氣閥20進入的空氣的大氣壓要高,因此,可從空氣閥20吸入空氣,將吸入的空氣送向氣化器12,通過提高氣化器12的溫度使氣化器12的雜質與空氣一起燃燒一定時間而將其除去。作為這樣的空燒清理,可以省略將燃料從輸油路徑中清除的機構,不必進行將燃料從輸油通路排出的煩瑣操作。
            此外,控制部950還可以進行這樣的控制,即,在油箱安裝檢測機構900為ON狀態、檢測燃料量的燃料量檢測機構為OFF狀態(尚有燃料)時,根據運行開關(未圖示)發出的運行指令使電磁泵13工作從而使運行開始的控制。此外,還可以進行,在燃燒運行過程中油箱安裝機構900為ON狀態(油箱已安裝狀態)、檢測燃料量的燃料量檢測機構為ON狀態(無燃料)時使運行停止的控制。此外,在檢測到燃料量檢測機構750為ON狀態(燃料用盡)時,還可以通過顯示部952提供需進行加油的信息。
            氣化器、燃燒器、電磁泵、滯留容器、冷卻片的結構與前面所述相同,將其說明省略。
            (石油熱風機的動作)對石油熱風機的動作進行說明。將變空的供油油箱6E,打開本體1的蓋7后手持供油油箱6E的提手23取出,在提手23朝上的狀態下打開封閉機構600,從其加油口26加入燃料。
            加完油后,打開本體1的蓋7,使加入燃料的供油油箱6E就位于既定的位置上。于是,如圖71和圖73所示,供油油箱6E的供油接續器插頭9A的閥機構28A和回油接續器插頭21C的閥機構29A的各自的閥芯31A、32A,推壓作為連接機構的輸油接續器插座10A的閥機構60A和回油接續器插座22A的閥機構71A的各自的閥芯62A、73A,使閥芯62A、73A下移。
            當上述閥芯62A、73A的頭部62a、73a與閥芯承接部61A、72A頂面部位接觸時,輸油接續器插頭9A的閥機構2 8A和回油接續器插頭21C的閥機構29A的各自的閥芯31A、32A向上方移動,原來向閉閥方向施加作用力的彈簧35A、36A呈被壓縮狀態,閥芯31A、32A的密封面O型密封件33A、34A在與輸油接續器插頭9A、回油接續器插頭21C的各自的密封面之間產生間隙,通過該間隙使得燃料向電磁泵13一側流動的輸油路徑300和從滯留容器18通向供油油箱6E的回油路徑301打開。
            當操作石油熱風機的運行開關(未圖示)將電源接通時,通過安裝在氣化器12上的氣化器加熱器(未圖示)對氣化器12加熱。此時,由氣化器熱敏電阻(未圖示)對前述氣化器12的溫度進行檢測,當氣化器12被加熱到既定溫度時,電磁泵13工作而將供油油箱6E內的液體燃料通過上吸管27A吸上來,經由輸油接續器插頭9A、輸油接續器插座10A向氣化器12輸送。被加熱的氣化器12使液體燃料氣化,從燃燒器14的火焰口95吹出,在火焰口95處點火而在燃燒室15內燃燒。
            此時,根據室溫傳感器153(熱敏電阻)檢測到的室溫與通過操作部的室內溫度設定開關157設定的設定溫度二者之差,控制部950對電磁泵13進行驅動控制以改變向氣化器12輸送的液體燃料量,從而對燃燒所產生的熱量進行恰當的調節。
            當燃燒開始、火焰傳感器檢測到的火焰電流大于預先設定的電流值時,風扇馬達通電,使送風風扇旋轉而吸入室內空氣。而其旋轉速度由控制部950進行控制。被吸入的室內空氣,在燃燒室15內吸收所產生的輻射熱量,與燃后氣體一起作為暖風從吹出口5向本體1的外部(室內)吹出,使室內溫度升高從而控制在最佳溫度。
            (實施例2)圖80是對涉及供油油箱的上部加油口的形成位置的實施例2加以展示的立體圖。本實施例中,供油油箱的頂面6d同與之相鄰的兩個側面6e、6e之間形成具有一定角度的傾斜面501,在該傾斜面501上設置加油口26和封閉該加油口26的可自由轉動開合的封閉機構600,在該傾斜面上,在加油口26附近并排設有可確認滿油量狀況的油量計25。
            在上述結構中,在油箱上形成可使其容積的減小達到最小限度的、一定角度的傾斜面501,通過在傾斜面501的加油口26附近配置油路徑25,使得能夠邊直接觀察油量計25邊進行加油,因而能夠防止燃料溢出。此外,與油量計形成于油箱側面相比,能夠以較舒適的姿勢進行觀察。其它結構與作用與上述第1實施形式相同。
            (實施例3)圖81示出供油油箱的實施例3,本實施例中,在供油油箱6F上部的側面形成加油口26,在該加油口26上通過螺紋旋合有加油口蓋24,在安裝在本體內的狀態下無法打開加油口26。
            在油箱6F的底部,設有油箱安裝檢測機構900a、水檢測機構W、以及燃料量檢測機構750。油箱安裝檢測機構900a,由配置在油箱6F的底面凹部的磁鐵910、以及、與該磁鐵910相向地配置在油箱載置臺1d側的舌簧開關911構成。
            水檢測機構W與上述第1實施形式相同,此外,燃料量檢測機構750具有,豎立設置在接水盤W1內部的導向桿760,以及,隨著燃料液面的變化受該導向桿的導向而能夠上下自由移動的帶磁鐵浮子761。與第1實施形式同樣,在油箱載置臺1d側配置有與該浮子761相向的舌簧開關,舌簧開關可隨著浮子的上下浮動而動作從而能夠感知燃料是否用盡。其它結構與上述第1實施形式同樣,故將其說明省略。
            (實施例4)圖82是對燃料量檢測機構的實施例4加以展示的剖視圖。在上述第1、第2實施形式中,作為燃料量檢測機構750,列舉了在接水盤W1上設置浮子761的例子,但也可以如圖82所示,配置在上吸管27A的下端部。也就是說,還可以這樣構成,即,將圓筒狀的浮子761使之可上下自由浮動地外嵌在外嵌固定于上吸管27A的下端部的圓筒狀吸入口本體766上,通過內裝于其內表面上的磁鐵763使內裝于吸入口本體766中的舌簧開關753因感應而動作,從而感知燃料是否用盡。其它結構與上述實施形式相同,故將其說明省略。
            (其它實施例)另外,并不限定于本發明的上述實施形式,在本發明的范圍內還可進行許多修正和更改。例如,在上述實施形式中,列舉了輸油接續器插頭、回油接續器插頭分別從供油油箱的頂面向側方延伸的結構,但并不限定于此,只要是在供油油箱的上部,不僅可以從頂面,也可以從側面突出。
            此外,在上述實施形式中,列舉了油箱安裝檢測機構、燃料量檢測機構、以及水檢測機構均有設置的例子,但也可以是只設置其中的一個或者將兩個機構組合的結構。同樣,作為控制部的控制動作,也可以使之能夠根據上述油箱安裝檢測機構、燃料量檢測機構、以及水檢測機構的一個或者兩個機構的組合所送來的輸入信號進行運行控制。
            如以上所說明的,根據本發明,省略了暫時貯留燃料的燃料箱,將供油油箱內的燃料直接送向輸油泵,因此,不必將供油油箱的加油口安裝在燃料箱上,加油口蓋不會被燃料浸潤,特別是不需要燃料箱這一點,可使構成部件減少。
            而且,由于在供油油箱的底面設置了油箱安裝檢測機構、燃料量檢測機構、以及水檢測機構中的至少一個機構,根據其送來的輸入信號對運行狀態進行控制,因此,更便于使用。
            圖83是本發明所涉及的石油暖風設備從本體正面看過去時的立體圖,圖84是該石油暖風設備從本體背面看過去時的立體圖。如圖84、圖84所示,作為石油暖風設備,容納燃燒部和供油油箱的本體A1的外觀,是由遮擋正面的前板A6、遮擋側面及背面的側背板A7、遮擋上面的上板A8而呈下面開口的箱形形成,該本體A1放置在底座A5上。
            在前板A6的下部,形成有向室內吹出暖風的吹出口A2,前板A6的上部配置有具有切換運行狀態的開關等的操作部A3。上板A8上形成有供油油箱取出口A4b,在該取出口A4b上設有可自由開合的油箱蓋A4。
            在側背板A7的背面一側(圖84),配置有用來吸入室內空氣的對流用風扇A9,該對流用風扇A9得到網狀對流用保護網A10保護而能夠防止吸入灰塵。此外,在側背板A7的背面一側,還設有檢測室內溫度的溫度傳感器A11。
            圖85是對圖83的石油暖風設備中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及其燃料路徑加以展示的概略圖。液體燃料燃燒裝置A具有,可從本體A1中自由拆卸的供油油箱A12,供油油箱A12安裝在本體內時使供油油箱A12與燃燒部A25的氣化器A15實現連接的第1連接機構A13和第2連接機構A17,作為輸送供油油箱A12的燃料的輸油泵的電磁泵A14,將來自供油油箱A12的燃料加熱使之氣化的氣化器A15,將氣化器A15的氣化氣體從噴嘴噴出使之與燃燒空氣混合而燃燒的燃燒器A16,以及,作為向輸油路徑送入空氣以阻斷向電磁泵A14側的燃料供給的阻斷閥的空氣閥A18;并且,形成有這些部件相連接而形成的、將燃料從供油油箱A12送向氣化器A15的輸油路徑B,以及,使一部分氣化的燃料從氣化器A15返回供油油箱A12的回油路徑C。
            作為輸油路徑B,在供油油箱的輸油側第1連接機構A13與電磁泵A14之間連接有配管A21,而電磁泵A14與氣化器A15之間連接有配管A22。作為回油路徑C,在氣化器A15與回油側第2連接機構A17之間連接有回油配管A23。
            連接供油油箱A12與燃燒部A25的連接機構A13、A17,由設在自供油油箱A12至電磁泵A14的輸油路徑B的中途的第1連接機構A13,以及,設在使一部分氣化燃料自氣化器A15返回供油油箱A12的回油路徑C的中途的第2連接機構A17構成。各連接機構A13、A17,分別具有可分離為供油油箱側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和燃燒部側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的結構。此外,如后所述,在供油油箱A12側,第1及第2連接機構A13、A17的兩個連接用接續器插頭A13a、A17a成為一體而構成接續器插頭部A47,而在燃燒部側,第1及第2連接機構A13、A17的兩個連接用接續器插座A13b、A17b成為一體而構成接續器插座部A100(圖107),因而結構緊湊。
            圖86是圖83的本體的前板側局部剖開時的狀態圖。如圖所示,從本體A1的正面看過去,左側配設有燃燒部A25,右側配設有供油油箱A12和電磁泵A14等。本體A1的左側,由組裝有燃燒器A16和氣化器A15等的燃燒部A25、將燃燒部A25的周圍圍起來的燃燒部箱A26、以及、將燃燒部箱26A的正面上方部分遮蓋的燃燒部箱前A27構成。
            燃燒部A25具有氣化器A15、燃燒器A16、容納燃燒器A16的燃燒器箱A28、固定燃燒器箱A28的燃燒器分隔板A29、以及、將燃燒器A16的火焰圍住的燃燒室A30。
            圖87和圖88是氣化器A15及燃燒器部A16的結構圖。如圖所示,氣化器A15由,內裝于其本體內的、加熱燃料使之氣化的氣化元件A15a,將經該氣化元件A15a氣化的燃料噴出的噴嘴A31,啟閉該噴嘴A31的孔的針桿A32,與該針桿A32相連接而能夠使針桿A32移動的螺線管閥A33,向氣化元件A15a供給燃料的燃料入口A15b,運行停止時將氣化器A15內部的燃料送出的回油配管A23,以及,回收燃燒器A16的燃燒熱量的熱量回收部A15c,等構成。
            氣化元件A15a,是將微小陶瓷顆粒燒結成圓筒狀而成,燃料氣化時所產生的焦油成分從氣化元件A15a的表面向內部堆積。
            氣化器A15的燃料入口A15b,具有由外部的不銹鋼管A34和內部的銅管A22構成的雙層結構。之所以采用不銹鋼管A34,是為了減少熱量從氣化器A15的傳遞,抑制進入氣化器A15的燃料溫度的升高。此外,使不銹鋼管A34的直徑大于銅管,以進一步抑制熱量從不銹鋼管A34向銅管傳遞。另外,銅管A22的前端延伸到氣化器A15的外部。
            螺線管閥A33,由卷繞成線圈狀的電磁線圈A33a、在其內部能夠與針桿A32一起沿軸向移動的動片A33b、通過電磁線圈A33得電而吸引動片A33b向噴嘴關閉方向移動并加以吸持的吸持片A33c、以及、驅使動片A33b向噴嘴開啟方向移動的推壓彈簧A33d構成,在如上構成的螺線管閥A33中,通過電磁線圈A33a的得電與失電,使動片A33b被吸持片A33c吸持或與之分離,與動片A33b相連接的針桿A32移動,從而將氣化器A15的噴嘴A31的孔打開或關閉。
            燃燒器A16,由使氣化器A15所氣化的燃燒氣體與一次燃燒空氣進行混合的混合管A16a、以及、使混合后的燃燒氣體燃燒的火焰口A16b構成。
            如圖89和圖90所示,燃燒器箱A28,呈上方敞開的可容放燃燒器A16的箱形形成,底面形成有用來安裝燃燒器A16的混合管的法蘭盤的大體呈長方形的方孔,側面設有點火用加熱器A35和火焰傳感器A36的安裝孔。
            在該燃燒器箱A28的底面上安裝有燃燒器罩A37。燃燒器罩A37,呈倒置的梯形形狀設置在燃燒器A16的下方,以內側粘貼有吸音、絕熱材料的狀態固定在燃燒器箱A28上,能夠吸收燃燒時的噪聲,防止燃燒器自身溫度降低。
            如圖89和圖90所示,燃燒器分隔板A29的左右兩端和背面向上彎曲并且正面向斜下方彎曲,中央部位形成有大體為長方形的方孔,在其周圍固定著燃燒器箱28A的上開口的邊緣,可使燃燒器A16的燃燒火焰從方孔中通過。此外,在分隔板A29的周圍配設有燃燒室A30的多個安裝孔。
            燃燒室A30如圖89所示,將燃燒器A16的燃燒火焰從四面圍起來,在上方的前側形成有開口部,由燃燒室前A38和燃燒室后A39構成。
            燃燒室前A38,是加工成左右向內側彎曲、上方稍向內側傾斜、下側向外側彎曲而固定在分隔板A29上的。此外,燃燒室前A38使用了耐熱材料,即使發生非正常燃燒也不會被燒壞。
            燃燒室后A39,從上方看呈倒U字形,其左右的前部向內側彎曲而形成直立邊緣,安裝在燃燒室前A38上。燃燒室后A39的后壁的上方向內彎曲、下側向外彎曲而固定在分隔板A29上。在燃燒室后A39的左右側面上分雖設有翹起片A39a、A39b,使一部分來自對流用風扇A9的氣流流入燃燒室A30內,將其作為二次燃燒空氣以提高燃燒性,而且能夠降低燃燒溫度。
            燃燒室后A39的背面部分上方被向內擠壓成“く”字形形狀,在其局部形成有空氣孔A39c,使一部分由配置在空氣孔A39c背面側的對流用風扇A9送來的氣流流入燃燒室A30內,作為二次燃燒空氣以抑制燃燒火焰的高度。對于燃燒室前A38和燃燒室后A39,均在內外側表面實施了耐熱涂裝或發黑處理,以提高耐熱性。
            如圖89所示,燃燒部箱A26呈倒U字形的箱形形成,以將燃燒室A30圍起來的狀態進行配設,以形成供對流用風扇A9所吸入的室內空氣中對燃燒室A30的熱量進行吸收后的空氣通過的通路。該燃燒部箱A26,是通過爪或螺釘固定在本體A1的側背板A7的左側側面和背面及底座A5上的。燃燒部箱A26,形成有上方前部被斜向切除而成的斜面部A26a,前部形成有用來固定吹出口A2的百葉窗的彎曲的卡止部。在將組裝有燃燒器A16和氣化器A15等的燃燒部A25安裝在燃燒部箱A26內之后,將燃燒部箱前A27從本體A1的前方安裝在斜面部A26a的斜上方上。
            燃燒部箱前A27,是用來將對流用風扇9A吸入的空氣引向本體A1正面的吹出口A2,在外表面一側設有在對流用風扇因某種原因風量減小時對本體進行保護的防過熱裝置。此外,燃燒部箱前A27做成雙層結構,以防止局部發熱。
            如圖92所示,在本體A1的右側,具有,通過本體A1頂面的油箱蓋A4的開合而能夠自由拆裝地容納供油油箱A12的容納部A4a,以及,配置在該容納部A4a的底部的、具有后述的燃料量檢測機構A69和水檢測機構A70的構成部件之一的檢測臺檢測臺A40(圖86);容納部A4a中設有,在供油油箱A12安裝在本體內時使供油油箱側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可自由接合與分離地插入的燃燒部側接續器插座部A100(圖107)。
            油箱容納室A4a,由拆裝油箱時對供油油箱A12進行導向的油箱導向器A41(圖86)分隔而成。在該油箱導向器A41的右前部,在被斜向切除的部位,安裝有固定接續器插座部A100的油箱導向器固定部件A42。此外,對于容納室A4a來說,由于省略了以往的燃料箱,省略該燃料箱而節省出來的容積可分配用來增加供油油箱的容量和減小本體的體積,具有可減小其在使用場所的占用空間、不占用過大空間的優點。
            如圖92所示,容納部A4a的包括油箱取出口A4b(圖92)在內的插入部位的形狀,比從上方看過去時的供油油箱A12的形狀大一圈而形狀大致相同,左側相對于本體A1的前側及后側大致垂直,右側相對于本體A1的前側及后側大致垂直,前后的拐角部有兩個均做成圓弧形狀。此外,如圖101所示,在右前部的拐角部處,對燃燒部側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A100進行支持的油箱導向器固定部件A42與本體A1的頂面A8相距一定距離配設在下方。
            (供油油箱的構成)圖91是供油油箱A12從背面看過去時的立體圖,圖92是對供油油箱容放在容納室A4a內時的狀態加以展示的俯視圖。如圖所示,供油油箱A12,是將大致為平板狀的供油油箱左部件A12a,和,經壓力加工成型為截面呈U字形的左側側面敞開的容器形狀的供油油箱右部件A12b,通過アドリヤン加工接合成為大致呈長方體形狀而成,從上面看過去,大致呈長方形,右側的前、后拐角部呈圓弧形狀。
            因此,當將供油油箱A12插入容納部A4a中時,即使如圖92的雙點劃線所示,想將左右翻轉過來插入容納室A4a,由于供油油箱右A12b的前后的拐角部與油箱取出口A4b右側的前后圓弧狀拐角部抵觸,油箱A12無法插入。
            供油油箱右部件A12b上設有由安裝在該油箱頂面可自由轉動而能夠立起和倒伏的金屬環A43b以及固定在其中間部位的樹脂制成的手握部A43a所構成的提手A43;在連接兩個側面和頂面而形成的傾斜面A12c上所形成的燃料注入用加油口A44;以及,封閉該加油口A44的封閉機構A19。
            此外,在封閉機構A19附近的側面上,設有對供油油箱A12內的燃料液位進行觀察的油量計,該油量計附近的側面,即,油箱右部件的右前側的拐角部向內凹陷而形成凹部A12d,供油油箱側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固定在該凹部A12d中。作為該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由于固定在供油油箱的凹部A12d內,因而是以不會突出于大致呈長方形的油箱投影面之外的狀態而容放在大致呈長方形的油箱容納室A4a的。
            在供油油箱A12的底面,有作為檢測油箱A12內的水的水檢測機構A68(圖91)的構成部件之一的接水盤A71突出出來,為保護該接水盤A71,在其周圍焊接固定有向下方突出的油箱腳部A50。
            在供油油箱A12的頂面,形成有小的空氣孔A51(直徑約在1.5mm左右),以防止供油油箱A12的內部產生負壓。在該空氣孔A51上,設有即使供油油箱A12翻倒也不會使供油油箱A12內的燃料從空氣孔A51泄漏的、封閉空氣孔A51的空氣孔封閉機構A52(圖93)。
            圖93是展示空氣孔封閉機構A52的剖視圖。如圖所示,空氣孔封閉機構A52,是“風箱”式的,由設在空氣孔A51的內面一側的彈性片A48、以及、該彈性片A48內嵌于其中而得到保持的環狀的彈性片導向器A49構成。彈性片A48,由具有彈性的橡膠制成,其周邊A48b和中央部位A48c較厚,而其它部位較薄,在較薄部位形成有小孔A48a。彈性片導向器A49,其截面呈Z形而能夠壓住彈性片A48的周邊A48b,中央部位形成有孔A49a。
            作為上述結構,萬一供油油箱A12翻倒時,供油油箱A12的燃料與彈性片導向器A49內的彈性片A48接觸,彈性片A48向空氣孔A51方向移動,彈性片A48的中央較厚部分A48c將空氣孔A51堵住,使得供油油箱A12內的燃料不會從空氣孔A51漏出,而在通常情況下,空氣可從彈性片A48的小孔A48a出入。
            (連接用接續器插頭的構成)圖94是對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的結構加以展示的立體圖,圖95是輸油側接續器插頭A13a的剖視圖,圖96是對與其油箱側的上吸管A20之間的連接狀態加以展示的立體分解圖,圖97是回油側接續器插頭A17a的剖視圖,圖98是對與其油箱側的配管A63之間的連接狀態加以展示的立體分解圖。
            如圖94所示,油箱側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是由輸油側連接用接續器插頭A13a和回油側連接用接續器插頭A17a一體化而成。各連接用接續器插頭A13a、A17a,具有接續器插頭本體A55、閥機構A56、閥帽A57,各本體A55的根端側法蘭盤A55d相連接而成為一體。該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配置在形成于供油油箱A12的側面的右前拐角部的凹部A12d中,通過接續器插頭壓板A54中間襯著密封件A53靠螺釘A54f固定在供油油箱A12的凹部A12d的底面上。
            各接續器插頭本體A55如圖95所示,由前端側圓筒狀主體部A55a、從各主體部A55a向供油油箱側突出的管狀的突出部A55e、A55f、以及、在該突出部A55e的中間部位沿徑向向外伸展的根端側法蘭盤55d等構成且以合成樹脂制成,兩個連接用接續器插頭A13a、A17a的根端側法蘭盤A55d相連接而成為一體。
            在主體部A55a上,成一體地、連續地形成有從其下端部向下其直徑逐漸變細的筒狀圓錐部(密封面)A55b和在該錐形部A55b的下端其直徑在既定長度范圍內保持既定大小的筒狀部55c,內部設有閥機構A56。
            內裝于筒狀主體部A55a中的各閥機構A56,可自由開閉以用來阻斷供油油箱A12至電磁泵A14(圖85)的輸油路徑B、以及、氣化器A15至供油油箱A12的回油路徑C,由閥芯A59、閥芯用O型環A60和閥芯彈簧A61等構成。
            閥芯A59,其形狀與接續器插頭本體A55的主體部A55a、錐形部A55b、以及筒狀部A55c的漏斗形內部形狀大體相似,是能夠在接續器插頭本體A55內部自由往復移動的形狀。即,閥芯A59具有,大體呈圓錐形的堵頭(密封面)A59b,以及,連接在堵頭A59b的下端的、比筒狀部A55c更細的、呈長條柱狀的移動部A59a;并且,在堵頭A59b的圓錐形部位設有能夠與接續器插頭本體A55的錐形部A55b緊密接觸的環狀的O型密封件A60。
            移動部A59a的長度這樣設定,即,為了能夠控制堵頭A59b與本體A55的錐形部A55b之間的接觸與分離,在堵頭A59b的O型密封件A60在錐形部33b內部緊密接觸的閉閥狀態下,其前端能夠從筒狀部A55a中突出出來。
            閥帽A57,中間襯著O型環A58將筒狀主體部A55a的上部的孔密封,其背面形成有便于放入閥芯彈簧A61的環狀凹槽。
            閥芯彈簧A61,內裝于主體部A55a中,介于上端的閥帽A57與閥芯A59的堵頭A59b之間,驅使閥芯A59向閉閥方向移動。
            作為根端側法蘭盤A55d,為了將兩個接續器插頭A13、A17a連接成一體,沿徑向向外延伸而大致呈長方形的板狀形成,在該法蘭盤A55d的內側外嵌有與之緊密接觸的環狀的接續器插頭密封件A53,以防止燃料從突出部A55e、A55f的周圍泄漏。
            油箱側突出部A55e、A55f,呈管狀形成,與根端側法蘭盤A55d相比,內側部分從供油油箱A12的油箱壁上所形成的開口A64更向內側插入,在其內部通路上,有上吸管A20和回油管A63的前端與之連接并連通。該內部通路的高度水平,在供油油箱充滿燃料時的液面水平之上,以防止油箱內的燃料意外流向主體部A55a側。
            如圖97所示,突出部A55e、A55f的內部通路,其直徑設定為能夠使所說上吸管A20和回油管A63內嵌其中,從通路中途至油箱內端側呈大直徑形成使得管件固定部件可內嵌于其中,能夠將上吸管A20和回油管A63的凸梗A20a、A63a(圖9 8)定位在該大直徑通路A55q與外端側小直徑通路A55s之間的臺階A55r處。小直徑通路A55s(圖97)與主體部A55a(圖95)的閥室連通。
            在突出部A55e(圖95、圖96)、A55f(圖9 7)的內端側,形成有在徑向上貫通的狹縫孔A55g(圖96)、A55m(圖98),可利用其彈性使直徑擴大。在將該狹縫孔A55g、A55m夾在中間的兩側的管內周面上,形成有上吸管A20和回油管A63的防拔脫部件A65的凸梗A65a可與之卡合的插入槽A55J、55n(圖96(b)、圖98(b))。
            另外,如圖96所示,輸油側突出部A55c的油箱內尺寸,設計得比回油側突出部A55f(圖98)的油箱內尺寸短,以便于進行上吸管A20的連接。
            上吸管A20,呈倒L形形成,其上方的水平部分與輸油接續器插頭A13a(圖95)相連接,垂直部分的下端延伸至供油油箱A12的底面附近并與吸入口A66(圖100)相連接以便能夠將供油油箱A12的燃料吸上來。在上吸管A20的水平部分的前端,形成有在與連接用接續器插頭A47進行連接時對O型環進行定位用的凸緣狀的凸梗A20a(圖96)。
            回油側突出部A55f(圖9 8),比輸油側突出部A55e長,并且在其上下形成有狹縫孔A55k、A55m。上下的狹縫孔A55k、A55m之中,上側的狹縫孔A55k設計得比下側的狹縫孔A55m大,以內徑稍大于回油管A63的外徑這樣的尺寸形成,在內側形成有可插入回油管A63的孔、以及、方向朝外的可將管子固定部件A65的凸梗A65a卡住的凸梗槽A55n。
            回油管A63,是用來將來自氣化器A12的一部分氣化燃料送回供油油箱A12,在供油油箱A12內彎曲成L形,其配管出口A63b朝上。這是為了,即使供油油箱A12內的燃料液面因溫差而異常升高,由于配管出口A63b突出于供油油箱A12的燃料液位之上,可防止燃料意外向燃燒部側泄漏。
            作為將上吸管A20和回油管A63使之無法脫出地固定在突出部A55e、55f上的機構,設有圖96和圖98所示的截面呈C字形的管子固定部件A65。管子固定部件A65,其外表面形成有可與突出部A55e、A55f的內面插入槽A55j、A55n卡合的呈凸緣狀的凸梗A65a,朝一個方向形成有狹縫孔A65b,其內徑比上吸管A20和回油管A63的外徑稍小。
            另外,接續器插頭本體A55(圖95)的制造原材料不限于樹脂,也可以是金屬,此外,主體部A55a、錐形部A55b、筒狀部A55c等的截面形狀并不限于圓形。
            如圖94所示,將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固定在供油油箱A12上的接續器插頭壓板A54,其金屬板的中央部位向上翹起而形成翹起片A54a。該翹起片A54a,從上方推壓連接用接續器插頭A13、A17a的閥帽A57對其進行保持以使其不能夠從主體部A55a中脫出。在該翹起片A54a所翹起的中央,形成有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的突出部A55e、A55f可穿過的通孔A54b,該通孔A54b的四周具有作為推壓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周邊的吏部A54c的周邊推壓部A54d,此外,從通孔A54b下側的中央部位起,在兩個連接用接續器插頭A13a、A17a之間延伸有中央推壓部A54e。
            周邊推壓部A54d及中央推壓部A54e靠螺釘A54f同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的根端側法蘭盤A55d一起固定在供油油箱A12上。此外,利用通孔A54b和中央推壓部A546以防止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向左右發生錯位。
            該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如圖92和圖94所示,為了防止在供油油箱A12翻倒時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與其它部件接觸,從供油油箱A12的頂面覆蓋有截面呈L形的緩沖罩A120。該緩沖罩A120的外表面為平坦的導向面A120a,可與導向面A111a相接觸以在將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作為導向部件發揮作用,所說導向面A111a形成于與覆蓋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A100的空氣閥A18(圖85)的保護罩A111相向的面上。
            在上吸管A20垂直部分下端的吸入口A66(圖100)側連接部上,與同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進行連接的連接部同樣,也形成有凸梗,吸入口A66與之相連接。吸入口A66,大致呈圓筒狀形成,下端具有多個爪,在根部內接有與其同時進行加工而制成的不銹鋼制造的網狀過濾器A66a,上方形成有用來連接上吸管A20的一對相向的狹縫孔A66b,上吸管A20連接在其上端。
            如圖100所示,吸入口A66安裝在供油油箱A12的吸入口固定板A67的孔內而無法移動,可避免吸入口A66與供油油箱A12內的內壁相碰撞。
            在上述結構中,將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以及上吸管A20和回油管A63組裝在供油油箱A12上步驟是,在經過壓力加工制作出供油油箱左部件和右部件A12a、A12b后,進行將供油油箱左部件A12a、以及右部件A12b接合的アドリヤン加工之前,以接續器插頭壓板A54(圖95)和螺釘、中間襯著密封件A53(圖97)將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固定在供油油箱右部件A12b的既定位置上。
            此時,接續器插頭的閥帽A57,從上方受到接續器插頭壓板A54(圖95)的翹起片54a的推壓,因此,閥帽A57得到接續器插頭壓板A54的翹起片A54a的保持而不會從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中彈出。
            將上吸管A20和回油管A63從供油油箱右部件A12b的內側分別插入接續器插頭本體A55的突出部A55e(圖95)、A55f(圖97)中而進行固定的方法是,將吸入口A66組裝在上吸管A20上之后,在上吸管A20的凸梗A20a(圖96)的前端嵌裝O型環A64,嵌插在接續器插頭本體A55的突出部A55e的孔中。之后,將管子固定部件A65從所說狹縫孔A65b插入而使之位于比上吸管A20的凸梗A20a更靠吸入口側,并向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側推入,一直推到管子固定部件A65的凸梗A65a進入突出部A55e的內側凸梗槽A55J內為止。于是,管子固定部件A65的直徑向內縮小,上吸管A20便被固定在突出部A55e中,可防止其從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中脫出。
            固定回油管A63的方法如圖98所示,在回油管A63的凸梗A63a的前端嵌裝O型環后嵌入接續器插頭本體A55的突出部A55f的孔中時,一旦回油管A63穿過接續器插頭本體A55的突出部A55f的狹縫孔A65k的直徑較大的部位,回油管A63便被固朝上定。之后,從回油管A63的上方將管子固定部件A65從其狹縫孔A65b插入,向突出部A55f推入,當一直推到管子固定部件A65的凸梗A65a進入突出部A55f的內側凸梗槽A55n中時,管子固定部件A65的直徑向內縮小,回油管A63便被固定在突出部A55f中,可防止其從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中脫出。
            如上所述,在將上吸管A20和回油管A63連接在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上時,可通過管子固定部件A65簡單地進行連接而不必進行焊接,有利于組裝加工在空間較小的場所或場地進行,而且,零部件能夠分解故可降低維護費用。
            (油箱加油口的構成)圖99是油箱加油口部的剖視圖。如圖所示,供油油箱A12,其頂面與與之相鄰的兩個側面之間從油箱頂面向下方形成有最小30度斜率的傾斜面A12c,加油口A44配置在該傾斜面A12c上。加油口A44具有從傾斜面向外方突出的口壁部A44a,該口壁部A44a的開口被轉動式蓋部件封閉并能夠自由開合。
            即,加油口A44的加油口封閉機構A19,具有具有可嵌合在加油口A44的口壁部A44a上的孔的、點焊在傾斜面A12c上與之成為一體的固定板A82;在該固定板A82上部提手側得到豎立片A82a的支持而能夠自由轉動開合的活動板A83;配置在該活動板A83的內面一側的、帶有可將加油口A44的口壁A44a密封的密封件A84的蓋部件A85;介于該蓋部件A85與活動板A83的內面之間的、將蓋部件A85向加油口A44的口壁A44a側推壓的螺旋狀彈簧部件A86;以及;使活動板A83保持加油口封閉狀態的卡止機構A87。
            固定板A82,從傾斜面A12c的下方一直延伸到油箱頂面附近。活動板A83,以其油箱頂面側作為轉動支點A88,自由端側配置有卡止機構A87;活動板的長度這樣設定,即,在安裝在本體內的狀態下,即使要將活動板A83打開,因其自由端與油箱導向器A41接觸而無法打開。
            蓋部件A85,呈較深的盤狀形成,其外端法蘭盤A89卡在形成于活動板A83的內面的環狀的止擋部件A90上,從而不能脫出而能夠沿垂直于活動板A83板面的方向自由移動。密封件A84,是嵌合在蓋部件A85的底面凸部上的環狀部件,被推壓在口壁部A44a的上端邊緣上。彈簧部件A86,配置在活動板A83與蓋部件A85之間的內部空間內。
            卡止機構A87,配置在活動板A83的與轉動支點A88相反一側的自由端側,即,在傾斜面A12c的下端部一側且油箱收容室的油箱導向器A41一側,具有卡止桿A93、鉤形的卡鉤A94、以及桿彈簧A95;所說卡止桿A93被支撐在活動板A83的自由端側而能夠圍繞軸A69自由轉動并具有銷狀的卡止銷A92,所說卡鉤A94設置在固定板A82上并能夠與卡止銷A92卡合以使活動板A83保持閉合姿態,所說桿彈簧A95驅使卡止銷A92向與卡鉤A94相卡合的方向轉動。
            桿彈簧A95,卷繞在卡止桿A93的轉動軸A96上,是一端卡止在卡止桿的翹起片A93a上,另一端卡止在活動板A83的止擋部件A90上的螺旋狀的彈簧部件,配置在卡止桿A93的內面一側,驅使卡止桿A93向比活動板A83更向外的方向轉動。
            卡鉤A94,與口壁A44a的側壁之間具有允許卡止銷A92進入的空間,并且處于向口壁A44a側打開的狀態,處于可使卡止銷A92與之自由卡合與脫開的狀態。
            卡止桿A93,其外端側的局部伸展A97而大致呈三角形形成,在卡止桿A93處于卡止姿態時背面與油箱導向器A41相向,二者之間形成有為釋放卡止桿A93而要伸入的手指無法插入的較小間隙。并且,在卡止桿A93卡止的狀態下,不會從油箱側面向外部突出,而在油箱安裝在本體內的狀態下,即使要轉動卡止桿A9 3使其脫開,但由于延伸部A97與油箱收容室的壁的油箱導向器A41相接觸,因而可阻止卡止桿A93轉動而脫開。
            在上述結構中,當在卡止桿A93卡止狀態下將卡止桿A93向口壁側推壓時,卡止銷A92脫離卡鉤A94而解除加油口封閉機構A19被卡止的狀態,但在油箱A12安裝在本體內的狀態下,由于加油口A44設置在傾斜面A12c上并且卡止桿A93上具有延伸部A97,因此,即使要轉動卡止桿A93使之脫開,也因卡止桿A93隱藏在活動板A83中,處于卡止桿A93的背面與油箱收容室的壁相向的狀態,手指無法伸入該間隙中,因而無法釋放卡止桿A93。
            即使為了釋放卡止桿A93而將工具強行插入卡止桿A93與油箱導向器A41之間的間隙內以使卡止桿A93脫開,由于卡止桿A93的延伸部A97及活動板A83的自由端與油箱收容室的壁(油箱導向器)A41接觸,可阻止活動板A83的釋放。因此,只要供油油箱A12不從本體中取出,便無法加油,可防止在本體1內進行燃料補給。另外,在上述實施形式中,列舉的是卡止桿配置在活動板一側的例子,但也可以采用卡止桿配置在固定板一側的結構。
            (供油油箱底部的構成)圖100是對供油油箱12的底部部分加以展示的剖視圖,圖101是對油箱安裝檢測機構加以展示的剖視圖。如圖100所示,在供油油箱A12的底部,設有檢測油箱內部產生的水的水檢測機構A68、檢測供油油箱A12的燃料量的燃料量檢測機構A69、以及檢測是否處于供油油箱A12安裝在本體內的狀態的油箱安裝檢測機構A70。
            水檢測機構A68,具有,為了接水而設置在導電性油箱底面的導電性接水盤A71,與該接水盤A71接觸的電極A72,與供油油箱A12的底部接觸的電極A73,以及,作為使接水盤A71和供油油箱A12在電氣上絕緣的絕緣體的水密性密封件A74;利用滯留于接水盤A71內的水與燃料在電阻值上的差異進行水的檢測。
            作為接水盤A71,為防止生銹而使用不銹鋼板并相對于供油油箱A12單獨為一體成型而成,上面一側凹陷成盤形或者呈在中心部位具有朝下的錐形部的形狀,在其外周部形成沿徑向向外延伸的凸緣A71a,該凸緣A71a中間襯著橡膠制成的密封件A74安裝在供油油箱A12的底面安裝孔A12d上。此外,對于接水盤A71,通過在從其與電極A72相接觸的部位的外側向上的內、外表面涂布非導電性涂料,以消除殘存有水的狀態下發生誤動作的可能,從而能夠以良好的精度準確地進行水的檢測。
            密封件A74,是介于供油油箱A12的底面安裝孔A12d的周壁與接水盤A71的凸緣A71a之間的、具有彈性的非導電性部件,將接水盤A71的凸緣A71a從上下方向夾在中間。密封件A74,通過配置在其底面的環狀的壓片A75及螺釘A76固定在油箱安裝孔A12d的周圍,由此,將接水盤A71呈水密狀態固定在安裝孔A12d上。
            該橡膠密封件A74,由非導電性的具有耐油性并具有斥水性的橡膠材料構成,具體地說,使用的是具有優異耐油性的NBR(丁腈橡膠)和具有優異斥水性的氟橡膠等。特別是,若密封件A74缺乏斥水性時,則有水滯留后,即使進行排水,在密封件A74與供油油箱A12的金屬部位仍會殘留水,這是引起誤動作的重要原因,而作為本實施形式,由于使用具有斥水性的橡膠材料,故能夠以良好的精度準確地進行水的檢測。
            接水盤A71側電極A72和油箱側電極A73,均安裝在供油油箱外的油箱檢測臺A40b上。接水盤A71側電極A72,從檢測臺A40b的接水盤容放凹部A40a的底壁向油箱A12側突出,做成在油箱A12就位狀態下與接水盤A71的外表面接觸的針狀電極或呈與之線接觸的形狀的電極。
            油箱側電極A73,是從檢測臺A40的外周載置臺A40b露出而在油箱A12載置狀態下與油箱A12的底面A12f接觸的針狀電極。通過將兩個電極A72、A73與電源進行連接,可構成從電源經接水盤側電極A72、接水盤A71、其內面的燃料或水、油箱底面A12f、油箱側電極A73而回到電源的電氣回路,利用接水盤A71內部的液體(燃料或水)的電阻值的差異,能夠檢測到是否有水存在。
            為提高該水檢測的精度,安裝接水盤A71的油箱側安裝孔A12d的孔壁向下折彎,并且,在該折彎部A12d的周向上隔開間隔在多處形成有向下突出的、寬度較窄且前端呈銳角的針部A12e,該針部A12e起著油箱側尖端電極的作用,以油箱底面作為通路而與油箱側電極A73之間相導通。
            另外,從油箱A12內將燃料吸上來的吸入口A66,設在針部A12e之上,以避免將接水盤A71內的接水部的接水直接吸入。此外,對接水盤A71的、除了底面部分的內外部之外的部分,以非導電性涂料等進行被覆,從而,即使在密封件A74和供油油箱A12的金屬部位殘留有水的狀況下,也不會引起誤動作。此外,對供油油箱A12內表面的、一直到將燃料從油箱A12內吸上來的吸入口A66以上的部分,以非導電性涂料等進行被覆,使得在采用電氣方式之外的水檢測方式時能夠防止水引起不良影響。
            如圖91所示,在供油油箱A12的底面,在接水盤A71的周邊,焊接有對接水盤A71進行保護的油箱腳部A50。該腳部A50的形狀,是在左右兩端形成有比焊接在供油油箱A12上的油箱底面高、并且比接水盤的高度高的凸起或U字形形狀的支腳A50a而成。
            因此,在將供油油箱A12從本體A1中取出,使加油口A24位于上方進行加油時,即使與供油油箱A12的底面或接水盤A71側接觸的表面存在異物,也能夠保護其免受碰傷或劃傷,防止水檢測出現誤動作。
            如圖100所示,燃料量檢測機構A69具有,配置在油箱A12內部的、內裝有起著被檢部的作用的磁鐵A78的浮子A77,以及,與浮子A77相對并隨著靠近或離開磁鐵A78而接通或斷開的、設置在檢測臺A40側的舌簧開關A79。
            浮子A77,以磁鐵配置在下側的狀態內裝于帶頂蓋的透水性導向筒A80內,能夠隨著燃料液面的改變而上下浮動,導向筒A80的下端面固定在水檢測機構A86的接水盤A71的內面一側而與之成為一體。
            舌簧開關A79固定于檢測臺A40的中央凹部A40a的底面而與浮子A77相向。導向筒A80,在排放供油油箱A12的燃料時起保護作用,防止作為市售件的加油軟管與浮子A77接觸,當其以金屬進行制造時,所進行的加工應不使其內部產生毛刺。
            因此,當供油油箱A12內部的燃料減少而液面到達一定水平時,浮子A77的磁鐵通過感應使舌簧開關A79動作,這一動作傳遞到控制部A80,通過顯示部A81報知燃料將用盡。
            油箱腳部A50,是對板材進行壓力加工而制成,中央部位具有供接水盤A71通過的孔,左右兩端形成有在長度方向上呈較長的U形的支腳A50a,并且,在與本體后側相應的部位,形成有大致呈Z形形成的承接油箱安裝檢測機構A70的桿的油箱承接面A50d。該油箱腳部A50,以焊接狀態固定在供油油箱A12的底面。
            (油箱容納部的周邊結構)(檢測臺的構成)在容納室A4a的底部,載置有用來載置供油油箱A12的檢測臺A40。該檢測臺A40如圖100~圖102所示,是安裝在供油油箱A12的下方的底座A5上的,具有檢測是否安裝有供油油箱A12的油箱安裝檢測機構A70、以及、用來安裝水檢測機構A68的電極的機構。
            檢測臺A40,在其左右端的上下側形成有立壁A40s,上側的立壁A40s的前端呈向外擴展的形狀。在檢測臺A40的大約中央部位,形成有向下方凹陷的容放接水盤A71的容放凹部A40a,在其容放凹部A40a的左右兩側,在承接供油油箱A12底面的油箱腳部A50的前后方向上在兩處設有凹陷的容納凹部A40t。此外,在檢測臺A40的右側的下側立壁上,形成有多條用來支持和固定引線的V形槽A40c(圖104)。
            在容放凹部A40a和容納凹部A40t的左側的載置面A40b(圖100)上,設有可使水檢測機構A68的電極A72、A73的接點上下移動的方孔A40d、A40e(圖102)、以及、作為電極的兩個桿承接部A40h、A40g。
            在檢測臺A40的前后左右四個地方設置油箱導向器A41固定用安裝突起A40J,在后側的安裝突起附近設置將油箱導向器A41固定于側里板A7時的導向用導軌A40k。
            在形成于檢測臺A40的容放凹部A40a的背面的凹部A40n(圖103(b))內,安裝有作為燃料量檢測機構A69的接近開關的舌簧開關A79。
            水檢測機構A68(圖100)的電極A72、A73由電極桿A115(圖103(a))構成。該電極桿A151,如圖103(a)所示,是將具有彈性的不銹鋼板彎曲成階梯狀形成,在根部的引線連接器的插座A151a上,形成有用來固定檢測臺的螺釘孔A151b、以及、比螺釘孔A151b更靠前端的插孔A151c,前端呈L形向上方彎曲。
            在安裝該電極桿A151的檢測臺A40一側,桿安裝用突起A40q向下方突出,該突起上形成有固定孔A40p,并且,在其安裝部位的附近,形成有突出的、構成桿A151上下動作的支點的圓形凸狀承接部A40h。
            電極桿A151的安裝方法是,將檢測臺A40的承接部A40h插入電極桿A151的插孔A151c中之后,使桿A151的螺釘孔A151b與檢測臺A40的安裝孔A40q對準,再用螺釘固定在突起A40p上。這樣,電極桿A151的前端部分將通過方孔A40d、A40e從正面伸出。為限定其伸出的尺寸,檢測臺A40的背面形成有突出的凸起A40m。這樣,作為電極桿A151,其根端的固定部與擺動支點不在一處,因此,應力不會集中在固定部,可獲得良好的耐久性。
            油箱安裝檢測機構A70,是配置在檢測臺A40的后側的,如圖105所示,具有被固定在檢測臺A40的后側的油箱檢知板A117;安裝在該檢知板A117上可自由擺動的、在供油油箱A12安裝在本體內時進行擺動而與供油油箱底部相接觸的桿A113;作為隨著該桿A113的上下擺動而靠近和遠離的開關的、安裝在檢知板A117上能夠實現通斷的微動開關A112;以及,在桿A113可擺動時施加作用力的桿彈簧A116。
            桿A113,呈寬度較窄的俯視時呈L形的形狀形成,其一端形成有構成轉動支點的筒部A113b,另一端從油箱檢知板A117向檢測臺A40側突出而作為承接供油油箱本體的油箱承接面A113a。
            油箱檢知板A117,是將板材彎曲成“コ”字形形成,形成有用來將桿安裝在其立壁上的軸部A117a,用來安裝微動開關A112的容放凹部A117b,以及,與桿A113的油箱承接面進行上下擺動時的擺動幅度大致相等的方孔A117c。
            桿彈簧A116,其兩端卡在油箱檢知板A117的上板和桿A113上,驅使桿A113向使微動開關A112受壓的方向動作。
            上述安裝檢測機構A70的組裝這樣進行,即,將桿彈簧A116插入并使之卡在桿A113上,使桿A113的油箱承接面A113a穿過油箱檢知板A117的方孔A117c,之后,將桿A113的一端的筒部A113b插在油箱檢知板A117的軸部A117a上并以卡圈進行固定。并且,將微動開關A112插在油箱檢知板A117的容放凹部A117b的銷上并以卡圈進行固定,從而完成組裝。
            該油箱安裝機構A70的動作是,在供油油箱A12安裝在本體A1內時,桿A113的油箱承接面A113a被供油油箱A12向下推壓,微動開關A112處于釋放狀態,使電路處于接通狀態。反之,供油油箱A12未安裝在本體內時,由于桿A113的油箱承接面A113a未受到供油油箱A12推壓,故被桿彈簧A116上拉,微動開關A112變成受壓狀態,使電路處于斷開狀態。
            如上所述,采用的是,微動開關A112的動接點在安裝有油箱時處于釋放狀態,油箱被取出時處于受壓狀態,這樣一種使用方法,因此,相應于供油油箱A12的上下行程,微動開關A112的動作裕度較大,可減少發生故障的可能性。
            (油箱導向器的構成)下面,對油箱周圍的結構進行說明。圖106是油箱容納室14a的俯視圖,圖107是對油箱導向器與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的位置關系加以展示的俯視分解圖,圖108是油箱固定部件的主視圖,圖109是對輸油配管和回油配管與接續器插座部的連接狀態加以展示的立體分解圖,圖110是輸油接續器插座的剖視圖,圖111是回油接續器插座的剖視圖,圖112(a)是直立通路的俯視圖,該圖(b)是空氣閥的縱向剖視圖。
            如圖102和圖106所示,供油油箱12的容納部A4a的周邊四面被油箱導向器A41圍起來。該油箱導向器A41,是將金屬板材折曲成僅背面側中央部位敞開的、俯視時呈長方形的箱形形成,背面中央的開口的左右邊緣向外折曲成L形,該折曲部A41c的上側通過爪掛在本體側背板A7的背面部位上,下側被螺釘固定。在該背面側開口A41d的下部,配置有油箱安裝檢測機構A70。
            油箱導向器A41的下部,沿檢測臺A40的左右立壁A40s(圖102)的內側配置,其前側部分配置在檢測臺A40的前壁和突起部A40j的外側,而后側部分配置在突起部A40j與上立壁A40k之間,通過螺釘將前后部分的下端部緊固在檢測臺A50上。
            油箱導向器A41的右角部位,其從上端至中間位置附近為止的部分向外翹起而敞開,在其敞開部A41a,油箱導向器固定部件A42通過爪或螺釘固定在翹起的兩個翼片A41b上。
            油箱導向器固定部件A42,用來安裝接續器插座部A100及電磁泵A14,做成呈“コ”字形的箱體,在頂面的既定位置上通過螺釘固定有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A100,在底面通過螺釘固定有電磁泵A14。固定部件A42的內側面,向油箱容納室A4a側突出,其突出的程度使得在供油油箱A12固定在本體內時,固定供油油箱的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的凹部A12d(圖100)不會與之接觸,可使得其頂面的接續器插座部A100與油箱側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二者實現連接。
            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A100,是由輸油側接續器插座A13b與回油側接續器插座A17b一體化而成,輸油側接續器插座A13b上有銅系進油配管A21與之連接并連通,回油側接續器插座A17b上有銅系回油配管A23與之連接并連通。
            該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A100與進油配管A21和回油配管A23可這樣進行連接,即,如圖109所示,將在形成于配管A21、A23的前端的凸狀的凸梗A21a、A23a的前端側嵌裝密封用O型環A99,插入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A100的既定的孔A98c、A98f中,從配管A21、A23的凸梗A21a、A23a的外側,將形成于配管固定板A101的下邊的U形槽A101a從上方插入配管A21、A23,將螺釘穿過分別形成于固定板A101和接續器插座部A100上的螺釘孔A101b、A100a中將二者固定。
            進油配管A21和回油配管A23使用銅系材料,進油配管A21與回油配管A23的內徑尺寸被設定為進油配管A21的內徑較小。具體地說,進油配管A21的內徑設定為1.5mm,回油配管A23的內徑設定為3mm。若進油配管A21的內徑大于1.5mm,則在熄火時進油配管A21內燃料殘留量較多,開始運行或再點火時使殘留的燃料從氣化器A14返回供油油箱A12的時間將延長,導致臭氣的產生。而若回油配管A23的內徑在4mm以上,則會發生配管內的空氣與燃料進行置換的現象,燃料不容易返回供油油箱A12,配管內殘留燃料,成為產生臭氣的重要原因。反之,若內徑小于3mm,則有可能由于配管阻力的原因而只有空氣被送回,燃料難以返回供油油箱A12。此外,使兩個配管內徑不同,可防止在組裝時接錯。
            (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的構成)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A100具有以螺釘固定在油箱導向器固定部件A42的頂面的插座本體A98,并排設置在該插座本體內的輸油側接續器插座A13b和回油側接續器插座A17b,以及,配置在插座本體A98中的作為阻斷閥的空氣閥A18。
            如圖110所示,輸油側接續器插座A13b具有,從形成于插座本體A98頂面的凹部中央位置向上方突出的桿狀的閥芯承接部A98a,以將其周圍圍住的狀態載置在插座本體A98的頂面上的大致呈圓筒狀的連接用橡膠密封件A102,將該密封件A102的周圍圍起來且將密封件A102的下端凸緣A102b通過螺釘固定在插座本體A98的頂面上的大致呈圓筒狀的密封件壓筒A103;并且,插座本體A98上形成有從形成于閥芯承接部A98a的周圍的槽部A98b連通至電磁泵A14側的水平方向的管狀的通路A98c。
            如圖112(b)所示,在該通路A98c的中途,形成有向通路A98c的更上方豎立的倒U字形的上立通路A98d。該上立通路A98d,形成于在插座本體A98的頂面一體成型的筒部A98h內,在該筒部A98h的頂面凹部內中間襯著密封件A104通過螺釘固定有空氣閥A18,空氣閥A18的出口A18a開口于倒U字形通路A98d的上端。
            而且,如圖112(a)所示,上立通路A98d,由中間襯著分隔壁A98i連通至接續器插座A13b側的截面呈月牙形的沿縱向向上的通路A98d1,以及,與電磁泵A14側進油配管A21連通的截面呈圓形的沿縱向向下的通路A98d2構成,兩個通路A98d1、A98d2的上端部在分隔壁A98i的上方連通。
            該兩個通路A98d1、A98d2的通路面積,設定為通路A98d2的面積小于通路A98d的面積。這是為了減少熄火時燃料的殘存量,使得運行開始時或再點火時殘存燃料自氣化器返回供油油箱的時間可以縮短,以此進一步減少產生臭氣的可能性,使燃料較快返回供油油箱側并將路徑切斷。
            連接用密封件A102(圖110),是用來在將輸油接續器插頭A13a側閥芯A59插入輸油側接續器插座A13b內時減緩其撞擊和進行密封,大致為圓筒狀并在頂面形成有輸油接續器插頭A13a側筒狀部A55c及閥芯A59可進入的孔A102a。
            密封件壓筒A103,起著從上方壓住連接用密封件A102以提高密封性、以及、承接來自上方的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時的導向器的作用,在大致呈圓筒狀的頂面形成有輸油接續器插頭A13a側主體部A55a及錐形部A55b可進入的孔A103a。
            空氣閥A18,是用來將空氣從路徑之外取入供油油箱A12至電磁泵A14的輸油路徑內以阻斷輸油路徑的燃料供給,如圖112(b)所示,具有,配置在閥室A18b周圍的電磁線圈A18d,通過該電磁線圈A18d的失電與得電而能夠在閥室內移動從而將形成于上方的閥帽A18e上的空氣孔A18f打開與關閉的閥芯A18g,驅使該閥芯A18g向打開空氣孔A28f方向移動的螺旋彈簧A18h,以及,形成于閥室的下方而與輸油側倒U字形通路A98d相連通的連通出口A18a;并且,隨著電磁線圈A18d得電,閥芯A18g進行移動而將空氣孔A18f關閉,而隨著電磁線圈A18d失電,在螺旋彈簧A18h的作用力下將空氣孔A18f打開,經由閥芯A18g的周圍自連通出口A18a向上立通路A98d側供給空氣。
            閥芯A18g具有,有底的筒體A18i,內裝于其上端開口中并能夠自由出沒的芯子A18j,以及,驅使該芯子A18j向向外突出的方向移動的彈簧A18k;并且,在關閉空氣孔A18f時可緩和與閥帽A18e之間產生的撞擊。
            在該空氣閥A18的外周,用于對其進行保護的空氣閥罩A111緊固在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A100的插座本體98上。作為空氣閥罩A111,至少其輸油接續器插座A13b側為垂直面A111a,在將供油油箱A12裝入本體內時,與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的保護罩A120相向,具有對其進行引導的導向功能。
            另一方面,第2連接機構的回油側接續器插座A17b如圖111所示,在形成于插座本體A98的頂面的閥孔A98e的下方的閥室A98i內容放有閥機構A105,在閥室A98i的側面形成有來自氣化器A14的、在水平方向上連通的通路A98f。
            閥機構A105具有用來關閉閥孔A98e的、可自由開閉的插座閥芯A106;用來將閥室A98i的下方封閉的插座閥蓋A108;介于該蓋A108和插座閥芯A106之間的、驅使插座閥芯A106向開啟閥孔的方向移動的插座閥芯彈簧A107;嵌裝在插座閥芯A106的密封面上的O型環A109;以及,對插座閥蓋A108進行密封的蓋用O型環A110。
            之所以設置插座閥芯A106,是為了承接作為第2連接機構的回油側接續器插頭A17a的閥芯A59,以及,防止在供油油箱A12拆下時發生臭氣泄漏。
            插座閥芯彈簧A107,在供油油箱A12安裝在本體內時,通過連接用接續器插頭A17a對插座閥芯A106的推壓而處于壓縮狀態。插座閥蓋A108具有,在插座閥芯A106在連接用接續器插頭A17的閥芯A59的作用下向下方移動一定距離時對閥芯A106的下部進行引導的凹狀的承接凹部A108a,以及,形成于其周圍的承接閥芯彈簧A107的承接面A108b。
            當將該插座閥蓋A108,從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A100的底面側燃料通路的開口插入,并將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A100通過螺釘固定在油箱導向器固定部件A42的既定位置上時,油箱導向器固定部件A42推壓該部分,防止插入的插座閥蓋A108從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A100中彈出。
            連接用接續器插座A17b與第1連接用接續器插座同樣,在插座本體98中,配置有連接用密封件A102,從該連接用密封件A102的上方通過螺釘固定有密封件壓筒A103。
            在油箱導向器固定部件A42的下方的既定位置上,固定有作為輸油泵的電磁泵A14。進油配管A21在該電磁泵A14上的連接、以及、來自氣化器A15的回油配管A23在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A100上的連接,如上所述進行,即,在進油配管A21及回油配管A23的凸梗A21a、A23a上套上O型環A99后,插入插座本體A98的既定的孔中,之后,使配管A21、A23穿過配管固定板A101的U形槽A101a后以螺釘進行固定即可。
            在上述結構中,要使供油油箱A12內的燃料從連接用接續器插頭A13a向連接用接續器插座A13b流動,只要通過電磁泵A14的驅動將供油油箱A12內的燃料從上吸管A20吸上來,燃料便能夠從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的橫向進入并從打開的閥機構A56的本體筒狀部A55c與本體A59的間隙中通過,流入連接用接續器插座A13b,從槽部A98b經由通路A98c、經由空氣閥A18的下方的上立通路A98d,將燃料從電磁泵A14送向氣化器A15。
            (供油油箱的液位與連接機構的位置關系)圖113示出供油油箱A12內的燃料的液位與各連接機構的位置關系。如圖所示,供油油箱A12的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的、供油油箱A12的燃料被吸上來后所流經的通路A55p,配置在供油油箱A12的滿油顯示液位L0之上,以避免燃料從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的油箱連接部泄漏。
            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A100中,空氣閥A18下方的上立通路A98d的分隔壁A98i上端設定在供油油箱A12內的燃料液位L0之上。在這里,所說供油油箱內的燃料液位是指通常情況下顯示滿油量的液位位置。
            此外,即使供油油箱A12內的燃料因溫差而液位異常升高,由于從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的氣化器A15側至供油油箱A12的回油管A63的配管出口A63b,是設定在高于供油油箱A12內燃料的異常液位L1的位置上的,可防止燃料從供油油箱側經過回油路徑返回氣化器A15側。此外,此時即使從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返回電磁泵A14側,由于泵A14處于停止狀態,因此,燃料不會被進一步向前輸送。并且,空氣閥A18的空氣孔A18f的位置,設定在總是高于異常液位L1的位置上,以防止燃料從供油油箱A12通過空氣閥A18向外部泄漏。
            此外,在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A100中,空氣閥A18下方的上立通路A98d的分隔壁A98i的上端總是在供油油箱A12的正常液位L0之上,因此,當熄火時打開空氣閥A18將空氣取入輸油路徑內時,由于上立通路A98d的供油油箱側的路徑面積A98d1大,因此燃料能夠較快返回供油油箱側,燃料供給被可靠阻斷。
            (控制裝置的構成)圖114是根據上述燃料量檢測機構A69、水檢測機構A68、以及油箱安裝檢測機構A70的信號進行各種運行模式的控制的控制電路的構成圖。如圖所示,控制部140由內裝有CPU、ROM及RAM的微電腦構成,輸入端與燃料量檢測機構A69、水檢測機構A68、以及油箱安裝檢測機構A70連接,輸出端與電磁泵驅動電路A118、顯示部A143、以及閥驅動電路A119連接,根據各種輸入信號進行運行控制。
            例如,當運行中供油油箱被抽出而使得油箱安裝檢測機構A70為OFF(無油箱)時,可進行這樣的控制,即,輸入該信號后,向泵驅動電路A118輸出令電磁泵A4停止工作的信號并向閥驅動電路A119輸出令空氣閥A18打開的信號,使運行停止;同樣地,在油箱安裝檢測機構A70為ON時,可進行控制而進入使氣化器12空燒的空燒清理運行模式。
            (石油熱風機的動作)下面,對石油熱風機的動作進行說明。供油油箱A12的燃料用盡時,打開本體A1的蓋A4,手持提手A43將供油油箱A12取出,在提手A43朝上的狀態下取下封閉機構A19,從供油油箱A12的加油口A44加入燃料。此時,是將供油油箱A12提手A43朝上放在平坦處進行加油的,因此,不必將供油油箱A12上下翻轉,不會象現有技術那樣發生燃料污染供油油箱A12的加油口蓋的現象,能夠簡單且可靠地進行燃料補給。
            加完油后,打開本體1的蓋7,使加入燃料的供油油箱A12就位于既定的位置上。此時,如圖115至圖118所示,供油油箱A12的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所附帶的緩沖罩A120的下方沿燃燒部側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A100的空氣閥保護罩A111的外側被引導到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A100的下方,進而,供油油箱A12側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將連接在燃燒部側接續器插座部A100上。
            此時,在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的輸油側接續器插頭A13a處,其閥芯A59得到輸油側接續器插座A13b的密封件壓筒A103的孔A103a的引導而插入,進入連接用密封件A102的孔A102a中,與閥芯承接部A98a相接觸。此時,連接用密封件A102的孔A102a被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的本體筒狀部A55c封閉并密封,可防止燃料從該連接部泄漏。
            當進一步將供油油箱A12向本體A1插入時,輸油接續器插頭A13a的閥芯A59在閥芯承接部A98a的推壓下向上移動,閥芯彈簧A61呈被壓縮狀態,閥芯A59呈開閥狀態,從供油油箱A12的上吸管A20經由連接用接續器插頭A13a通向電磁泵A14側的輸油路徑B呈打開狀態。
            同樣地,供油油箱A12的回油側接續器插頭A17a也進行同樣的動作,連接用接續器插頭A17a的閥芯A59得到連接用接續器插座部A100的密封件壓筒A103的孔A103a的引導而插入,進入連接用密封件A102的孔A102a中,回油側接續器插頭A13a的閥芯A59與插座本體A98的閥機構A105的閥芯A106接觸。此時,連接用密封件A102與連接用接續器插頭部A47的本體筒狀部A55c被封閉并密封,可避免燃料泄漏。
            當進一步將供油油箱A12向本體A1中插入時,閥機構A103的插座閥芯A106向下移動而與閥蓋A108在凹部A108a以底部相接觸,之后,回油接續器插頭A17a的閥芯A59受到插座閥芯A106的推壓而向上移動,閥芯彈簧A61呈壓縮狀態,閥芯A59呈開閥狀態。于是,自氣化器A15經由配管A23返回供油油箱A12側的回油路徑C呈打開狀態。
            當供油油箱A12安裝在本體A1內、供油油箱A12的底面到達位于收容室A4a底部的檢測臺A40處時,供油油箱A12的油箱腳部A50的后側桿接觸面A50d將油箱安裝檢測機構A70的桿A113的桿油箱承接面A113a下壓,使得微動開關A112在電路上呈接通狀態。
            當在安裝有供油油箱的狀態下,操作石油熱風機的運行開關(未圖示)將電源接通時,空氣閥A18因處于失電狀態而打開,因此一旦驅動電磁泵A14工作,便從空氣閥A18的空氣孔A18f取入空氣,空氣進入輸油路徑B中。因此,無法將供油油箱A12的燃料從上吸管A20吸上來,反而將殘存于輸油路徑B中的燃料送入氣化器A15并與殘存于氣化器A15內的一部分氣化的燃料一起從回油路徑C送回供油油箱A12,使得路徑中不會殘存燃料。
            在氣化器A15中,隨著運行開關接通,氣化器加熱器被加熱,將氣化器15預熱到既定溫度。當達到預熱結束溫度時,對空氣閥A18通電,電磁線圈A18d得電而使閥芯A18g向打開空氣孔A18f的方向移動,停止從空氣孔A18f取入空氣。于是,自供油油箱A12經由連接機構通向電磁泵A14的輸油路徑B呈連通狀態,供油油箱A12內的燃料被送入輸油路徑B。
            在氣化器A15中,電磁泵A14所送來的燃料氣化,在氣化器A15中變成氣態,從氣化器A15的噴嘴A31吹出并與燃燒空氣在燃燒器內混合,從燃燒器A16的火焰口A16b吹出,在該火焰口A16b處點火而在燃燒室A30內燃燒。此時,根據室溫熱敏電阻A11檢測到的室溫與通過操作部A3設定的設定溫度二者之差,控制部140對電磁泵A14進行驅動控制以改變向氣化器A15輸送的液體燃料量,從而對燃燒所產生的熱量進行恰當的調節。
            當燃燒開始、火焰傳感器A36檢測到的火焰電流大于預先設定的電流值時,未圖示的風扇馬達通電,使送風風扇A9旋轉而吸入室內空氣。而風扇馬達的旋轉速度由控制部140進行控制。被吸入的室內空氣,在燃燒室A30內吸收所產生的輻射熱量,與燃后氣體一起作為暖風從吹出口A2向室內吹出,使室內溫度升高從而實現對溫度的控制。
            當停止本體A1的運行時,在電磁泵A14停止工作的同時空氣閥A18打開,空氣從外部進入路徑內,將燃料供給可靠阻斷而停止燃料供給。
            如以上所說明的,作為本發明,省略了在供油油箱下方暫時貯留燃料的燃料箱,將供油油箱的燃料直接送向燃燒部,因此,能夠省略燃料箱,省略燃料箱而節省出來的容積,可用來加大供油油箱,或減小本體的大小,從而具有不占用太大空間的優點。
            作為如上所述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若將使供油油箱與通向燃燒部的輸油路徑實現連接的第1連接機構,與使供油油箱與來自燃燒部的燃料回油路徑實現連接的第2連接機構做成一體,則可使連接機構變得緊湊,組裝和加工工時也可以減少,結構變得簡單,總體更為緊湊。
            毋庸置疑,以上通過各實施形式以及實施例進行說明的各結構,在所能夠應用的范圍內也可應用于其它實施形式中。
            產業上利用的可能性如上所述,本發明所涉及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是將供油油箱從本體內取出并添加燃料后再裝入本體內的,適合在冬季或寒冷地區的暖風設備例如石油熱風機等中使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具有,可自由拆裝地安裝在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的本體內的供油油箱,具有加熱燃料使之氣化的氣化部和使氣化的燃料燃燒的燃燒器的燃燒部,將所說供油油箱的燃料向所說氣化部輸送的輸油泵,以及,在所說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通過連接而形成自所說供油油箱至燃燒部的輸油路徑的第1連接部;所說第1連接部,具有設在供油油箱側的輸油接續器插頭、以及、可相對于該輸油接續器插頭自由接合與分離的設在本體側的輸油接續器插座。
            2.如權利要求1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設有將所說供油油箱與來自所說燃燒部的回油路徑連接起來的第2連接部,所說第2連接部,具有設在供油油箱側的回油接續器插頭、以及、可相對于該回油接續器插頭自由接合與分離的設在本體側的回油接續器插座。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說輸油接續器插頭內裝有開閉輸油路徑的閥機構。
            4.如權利要求2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說輸油接續器插頭、輸油接續器插座以及回油接續器插頭內裝有開閉輸油路徑的閥機構。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阻斷自所說供油油箱向燃燒部供給燃料的阻斷閥設在輸油路徑上。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說阻斷閥,是通過向輸油路徑內送入空氣而阻斷自供油油箱向燃燒部的燃料供給的空氣閥。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連接在所說供油油箱內的上吸通路上的輸油接續器插頭內的通路,配設在供油油箱內的燃料液位之上。
            8.如權利要求1或2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連接所說供油油箱和輸油泵二者的燃料通路,形成呈倒U字形上立的上立通路,該上立通路的上端配設在供油油箱內的燃料液位之上。
            9.如權利要求1或2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說上立通路,形成于本體側,所說阻斷閥,配設在所說上立通路的通路上端。
            10.如權利要求2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說供油油箱側回油接續器插頭的燃料通路的出口,配設在供油油箱的燃料液位之上。
            11.如權利要求10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說回油接續器插頭的燃料通路的出口,朝上設置而使之在供油油箱的燃料液位之上。
            12.如權利要求6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空氣閥的空氣取入口,配置在供油油箱的燃料液位之上。
            1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說供油油箱,其頂面設置有空氣孔、以及、油箱翻倒時將該空氣孔封閉的封閉機構。
            14.如權利要求2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說回油路徑的通路的內徑大于輸油路徑的內徑。
            1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在將所說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供油油箱只能朝一個方向安裝在本體內。
            1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說供油油箱側輸油接續器插頭,配設在與供油油箱的接合加工面相反的一側。
            17.如權利要求2或4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將所說供油油箱側輸油接續器插頭和回油接續器插頭一體化而構成供油油箱側接續器插頭部,將本體側輸油接續器插座和回油接續器插座一體化而構成本體側接續器插座部。
            18.如權利要求17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說供油油箱側接續器插頭部,配設在與供油油箱的接合加工面相反的一側。
            19.如權利要求17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說供油油箱側接續器插頭部,具有對插入供油油箱內的配管進行定位的定位機構。
            20.如權利要求17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說供油油箱側接續器插頭部,是通過連接加工連接供油油箱內的配管的。
            21.如權利要求17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本體側接續器插座部,具有阻斷供油油箱至燃燒部的燃料供給的阻斷閥和對該阻斷閥進行保護的保護罩,供油油箱側接續器插頭部,具有防止撞擊的緩沖罩,在將供油油箱安裝到本體內時,所說兩個罩作為油箱插入用導向器。
            22.如權利要求1或2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為了對所說供油油箱內的水進行檢測,具有水檢測部,該水檢測部具有與設在供油油箱底面的接水盤相接觸的第1電極、以及、與供油油箱相接觸的第2電極,所說兩個電極中的至少一個電極,在檢測臺上被單端固定并在該固定部之外具有支點。
            23.如權利要求2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在所說燃燒部與第2連接部之間的回油路徑上,設置有一次性滯留燃料的燃料容器。
            24.如權利要求2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在所說燃燒部與第2連接部之間的回油路徑上,設置有冷卻燃料的冷卻部。
            25.一種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具有,可自由拆裝地安裝在本體內的油箱收容室內的供油油箱,使燃料燃燒的燃燒部,以及,將供油油箱的燃料向燃燒部輸送的輸油泵;并且,省略了在供油油箱下方暫時貯留燃料的燃料箱,將供油油箱的燃料直接向輸油泵輸送,具有在供油油箱安裝在裝置本體內時使之與通向輸油泵的燃料的上吸通路實現連接的第1連接部,供油油箱側連接部配置在供油油箱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之內。
            26.如權利要求25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在供油油箱安裝在油箱收容室內時與使燃料從所說燃燒部返回供油油箱的回送通路進行連接的第2連接部設在供油油箱上,該第2連接部配置在供油油箱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之內。
            27.如權利要求25或26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說供油油箱,其相鄰側面從彼此相交而形成的棱線處向油箱中心方向回縮,以使得在供油油箱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之內形成大約為三角形的空間區域,而第1連接部、和/或、第2連接部配置在該空間區域內。
            28.如權利要求25或26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說供油油箱,其相鄰側面從彼此相交而形成的棱線處向油箱中心方向回縮,以使得在供油油箱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之內形成大約為矩形的空間區域,而第1連接部、和/或、第2連接部配置在該空間區域內。
            29.如權利要求25或26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說供油油箱,在其側面上,通過向油箱中心方向回縮而在供油油箱之俯視圖中的外輪廓線之內形成凹部,而第1連接部、和/或、第2連接部配置在該凹部內。
            30.如權利要求25或26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設置有將通向所說供油泵的燃料上吸通路固定在供油油箱內的部件。
            31.如權利要求25或26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第1連接部、和/或、第2連接部配設在供油油箱的燃料液面之上。
            32.如權利要求25或26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在所說供油油箱上,設有將送往供油泵的燃料吸上來的上吸管,所說上吸管的抽吸燃料用吸入口位于供油油箱內的下部附近。
            33.如權利要求25或26所說的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其特征是,在第1連接部和第2連接部上,在供油油箱側和燃燒部側,設有可相互間接觸與分離的導向用的導向部件。
            全文摘要
            一種液體燃料燃燒裝置,具有可自由拆裝地安裝在本體內的供油油箱(6),具有加熱燃料使之氣化的氣化部(B1)和使氣化的燃料燃燒的燃燒器(B2)的燃燒部(B),以及,將供油油箱的燃料向氣化部輸送的輸油泵(EP);作為該液體燃料燃燒裝置,省略了在供油油箱下方暫時滯留燃料的容器,為了在所說供油油箱安裝在本體內時,能夠通過連接而形成自供油油箱至燃燒部的輸油路徑,供油油箱側具有輸油接續器插頭(9),本體側具有可相對于該輸油接續器插頭自由接合與分離的輸油接續器插座(10)。
            文檔編號F23K5/22GK1396998SQ01804358
            公開日2003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01年1月31日 優先權日2000年1月31日
            發明者津田務, 山崎和雄, 丹野朱美, 北垣內廣士, 城內豐和, 后藤昌彥, 桑原保昭, 守川守 申請人:夏普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婷婷六月激情在线综合激情,亚洲国产大片,久久中文字幕综合婷婷,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99国产精品电影,伊人精品线视天天综合,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欧美
            亚洲精品1区 国产成人一级 91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九色国产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伊人久久成人爱综合网 欧美日韩亚洲区久久综合 欧美日本一道免费一区三区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欧美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av在线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绿帽视频 国产视频亚洲 国产在线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综合网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色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区一二 国产区精品 欧美视频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97 视频一二三区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久久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aⅴ 亚洲乱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第二页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欧美三级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高清 91麻豆国产在线观看 最新日韩欧美不卡一二三区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日韩国产在线 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久久 九色国产 精品国产九九 国产永久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9999热视频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 麻豆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五月 国产精品免费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中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 国产在线观看色 国产亚洲三级 国产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牛牛影视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 四虎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一毛片 国产精品视频在 九九热在线精品 99精品福利视频 色婷婷色99国产综合精品 97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孕妇 亚洲欧美成人网 日韩高清在线二区 国产尤物在线观看 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91网站在线看 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99热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一区 高清视频一区 精品九九久久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免费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99福利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91 久热国产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成人自拍视频网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久久影院国产 国产玖玖在线观看 99精品在线免费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高清二区综合区 国产精品视频自拍 亚洲一级片免费 久久久久久九九 国产欧美自拍视频 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中文在线亚洲 伊人热人久久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码高清综合人成 国产性大片免费播放网站 亚洲午夜综合网 91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无套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老王 91在线网站 国产视频97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99re6久精品国产首页 久久精品91 国产成人一级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 日本福利在线观看 伊人成综合网 久久综合一本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 久久福利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麻豆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 欧美日本二区 国产永久视频 国产一区二 一区二区福利 国产一毛片 亚洲精品1区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91精品对白露脸全集观看 久久亚洲国产伦理 欧美成人伊人久久综合网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久久99国产精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亚洲区久久综合 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久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91香蕉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91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性色 91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我 日韩中文字幕a 国产成人亚洲日本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久久国产经典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伦理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日韩毛片网 久久免费高清视频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91麻豆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免费在线视频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综合网站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专区 亚洲人成人毛片无遮挡 国产一起色一起爱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在 九九热免费观看 日韩亚洲欧美一区 九九热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专区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 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片 日韩在线毛片 国产成人精品本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热在线观看 国产r级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高清二区综合区 韩国电影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婷伊人网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亚洲综合色站 国产尤物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亚洲二区 免费在线视频一区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a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mv视频精品 91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精品a级片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mv视频精品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 婷婷丁香色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五月综合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精液呈暗黄色 亚洲乱码一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不卡一二区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激情婷婷综合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久久免费播放视频 五月婷婷丁香综合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 久久免费精品高清麻豆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网站 国产精品福利社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 亚洲综合丝袜 91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18 亚洲日日夜夜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亚洲高清二区 国内成人免费视频 精品亚洲性xxx久久久 国产精品合集一区二区三区 97av免费视频 国产一起色一起爱 国产区久久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99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一级 国产精品九九免费视频 欧美91精品久久久久网免费 99热国产免费 久久精品色 98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久久精品播放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久久蜜桃 国产小视频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91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区 伊人成综合网 伊人热人久久中文字幕 伊人黄色片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国产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狠狠干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电影 国产99区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 久久狠狠干 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九九热在线免费视频 伊人久久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区app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 97国产免费全部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九九视频这里只有精品99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久久综合给会久久狠狠狠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欧美一区二区高清 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国产二区 欧美不卡网 91在线精品中文字幕 在线国产福利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 91亚洲福利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91久久精品国产性色也91久久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欧美精品1区 国产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 九九热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久久国产经典视频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区app 97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视频一二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不卡 欧美一区二三区 伊人成人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 97在线亚洲 国产在线不卡一区 久久久全免费全集一级全黄片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日韩 亚洲毛片网站 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99re热在线视频 久久激情网 国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久久亚洲综合色 中文字幕视频免费 国产视频亚洲 婷婷伊人久久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99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国产码欧美日韩高清综合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主播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电影 久久精品国产夜色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久久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电影网 99re6久精品国产首页 久久激情网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网址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香蕉国产综合久久猫咪 国产专区中文字幕 91麻豆精品国产高清在线 久久国产经典视频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爱啪在线线免费观看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五月网 精品国产网红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亚洲伊人色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在线日韩国产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国产综合精品在线 国产区福利 精品亚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制服丝袜在线 毛片在线播放网站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亚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最新日韩欧美不卡一二三区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鬼色 日本精品1在线区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久久综合久久网 婷婷六月激情在线综合激情 亚洲乱码一区 国产专区91 97av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五月视频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网址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伊人手机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 国产在线视频www色 色噜噜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香蕉尹人综合在线 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欧美精品久久天天躁 国产专区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一区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免费 欧美精品久久天天躁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视频91在线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野战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 国产精品99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高清性色生活 国产精品系列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99re热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播放 成人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免费极品大片 中文字幕视频二区 激情粉嫩精品国产尤物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亚洲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久久艹 中文在线亚洲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九九免费视频 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网站 亚洲欧美日韩网站 日韩成人精品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青草影视 91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99热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尤物 久碰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日夜夜 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这里只有精品 伊人手机在线视频 91免费国产精品 日韩欧美中字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国产全黄三级播放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开裆丝袜高跟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欧美 激情综合丝袜美女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 日韩亚州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高清二区综合区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精品1区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久久福利影视 国产精品99精品久久免费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日产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午夜电影在线入口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一级片免费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 国产精品久久影院 久碰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www.欧美精品 在线小视频国产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图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韩美女福利视频 九九精品免视频国产成人 不卡国产00高中生在线视频 亚洲第一页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播放成人 99re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91在线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区久久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一区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九九热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不卡日韩美女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综合色视频 欧美精品免费一区欧美久久优播 国产精品网址 国产专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久久 日韩美香港a一级毛片 久久精品123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99r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vr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91免费国产精品 日韩免费小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国产亚洲第一伦理第一区 在线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制服丝袜 国产在线成人精品 九九精品免视频国产成人 亚洲国产网 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区一二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首页 日本高清www午夜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999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综合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免费看 国产精品夜色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导航 国产成人啪精品午夜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精液呈暗黄色 久久99国产精品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精品国产97在线观看 99re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视频91在线 999av视频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99久久亚洲国产高清观看 日韩毛片在线视频 综合激情在线 91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激情粉嫩精品国产尤物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8 国产成人精品本亚洲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软件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妲己影院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99热国产免费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91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福利社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97 91精品福利久久久 国产一区福利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九色国产 在线日韩国产 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小说区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丝袜 日本二区在线观看 日本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 国产日产亚洲精品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播 亚洲国产欧美无圣光一区 欧美视频区 亚洲乱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热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牛牛影视 国产精品成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一区福利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 日本二区在线观看 99久久网站 国产亚洲天堂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一区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网站 久久免费高清视频 欧美在线导航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7777 欧美久久综合网 国产小视频精品 国产尤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日本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偷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 国产高清啪啪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国产在线第三页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99r在线视频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国产精品乱码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91香蕉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五月婷婷亚洲 中文字幕久久综合伊人 亚洲精品一级毛片 99国产精品电影 在线视频第一页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国产白白视频在线观看2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www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麻豆91在线视频 色综合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高清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欧美国产中文 99精品欧美 九九在线精品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制服丝袜 国产一起色一起爱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国产欧美自拍视频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久99视频 国产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亚洲 国产精品视频分类 国产精品成在线观看 99re6久精品国产首页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一区 久久国产三级 日韩国产欧美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美女一级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91精品国产手机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播放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鬼色 九一色视频 青青视频国产 亚洲欧美自拍一区 中文字幕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97 日韩免费大片 996热视频 伊人成综合网 亚洲天堂欧美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给会久久狠狠狠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欧美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亚洲精品1区 99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免费视频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 91在线看视频 国产精品96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91在线亚洲 热久久亚洲 国产精品美女免费视频观看 日韩在线毛片 亚洲永久免费视频 九九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一区网站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精品国产美女福利在线 伊人久久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在线观看日韩一区 国产中文字幕一区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欧美日韩另类在线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色婷婷中文网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0 欧美成人伊人久久综合网 国产精品福利资源在线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色区韩国 亚洲一区欧美日韩 色综合视频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区 国产高清a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综合网一区 国产不卡在线看 国产成人精品精品欧美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电影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视频www色 91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国产人成午夜免视频网站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观看 久久五月网 九九热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99久热re在线精品996热视频 亚洲国产网 在线视频亚洲一区 日韩字幕一中文在线综合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在线不卡 精品国产色在线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乱码 成人免费国产gav视频在线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曰批人成在线观看 韩国电影一区二区 99re这里只有精品6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9re6久精品国产首页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欧美色图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热在线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小说区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自产v一区二区三区c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调教视频 国产成人91激情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久久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91中文字幕网 成人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视频91在线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久久国产综合尤物免费观看 久久99青青久久99久久 日韩精品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999 91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igao视频 色综合区 在线亚洲欧国产精品专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播放 中文在线亚洲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99热精品久久 中文字幕视频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99精品影视 美女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午夜夜伦伦鲁鲁片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国产精品国产欧美综合一区 国产99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女在线精品 婷婷影院在线综合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3p一区二区三区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二区首页 欧美日韩导航 亚洲高清二区 欧美激情观看一区二区久久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中文在线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制服丝袜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不卡在线看 国产欧美网站 四虎永久在线观看视频精品 国产黄色片在线观看 夜夜综合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欧美亚洲综合另类在线观看 国产91在线看 伊人久久国产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久久福利 日韩中文字幕a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影院 91在线高清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啪 久久人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久久久久久 久久伊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在线看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制服 日本精品1在线区 99re视频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国产视频1区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a 亚洲国产欧美无圣光一区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第一页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 日韩中文字幕第一页 在线不卡一区二区 伊人久久青青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www.五月婷婷 麻豆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五月 亚洲精品区 久久国产欧美另类久久久 99在线视频免费 伊人久久中文字幕久久cm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88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日本在线mv视频精品 国产在线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精品线视天天综合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国产尤物视频在线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电影网 国产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日韩高清在线二区 久久免费播放视频 一区二区成人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二区 麻豆国产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精品日本一区二区 亚洲欧洲久久 久久中文字幕综合婷婷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福利 精液呈暗黄色 香蕉国产综合久久猫咪 国产专区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国产永久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播放观看国产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另类 久久国产综合尤物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高清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igao视频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www.五月婷婷 精品色综合 99热国产免费 麻豆福利影院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苏妲己 久久电影院久久国产 久久精品伊人 在线日韩理论午夜中文电影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 伊人国产精品 久草国产精品 欧美一区精品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91免费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福利在线 国产一线在线观看 国产不卡在线看 久久99青青久久99久久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99久久免费看国产精品 国产日本在线观看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麻豆久久婷婷国产综合五月 国产中文字幕一区 91久久精品国产性色也91久久 国产一区a 国产欧美日韩成人 国产亚洲女在线精品 一区二区美女 中文字幕在线2021一区 在线小视频国产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国产在线第三页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 在线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这里精品 欧美在线va在线播放 精液呈暗黄色 91精品国产手机 91在线免费播放 欧美视频亚洲色图 欧美国产日韩精品 日韩高清不卡在线 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二区首页 亚洲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在线精品小视频 久久午夜夜伦伦鲁鲁片 国产无套在线播放 久热这里只精品99re8久 欧美久久久久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538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观看 日韩在线第二页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在线 在线观看欧美国产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免费 国产玖玖在线观看 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精品91在线 欧美一区二三区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专区 国内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国产综合尤物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系列在线观看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 久久人精品 亚洲毛片网站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天堂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笫一页 999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香港三级在线电影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国产欧美 国产精品99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国产精品理论片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亚洲国产高清视频 久久免费手机视频 日韩a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亚洲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中文字幕丝袜 www国产精品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亚洲乱码一区 国产日韩欧美三级 久久999精品 伊人热人久久中文字幕 久热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二三区在线 日韩国产欧美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小说区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色区韩国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日韩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