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低壓蒸汽分離無泄漏疏水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蒸汽加熱裝置領域,具體涉及瓦楞紙板生產中使用的一種高低壓蒸汽分離無泄漏疏水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瓦楞紙板具有質輕、抗壓、耐戳穿、抗撕裂和緩沖、防震、易加工成型等性能,而且能夠循環再利用、對環境無污染、經濟親便、容易堆放,因此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瓦楞紙板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熱能對壓制設備、烘干設備和定型設備等設備上的瓦楞紙板進行加熱處理。目前,業內主要采用蒸汽加熱系統來實現加熱。
[0003]因蒸汽在管道中運行會產生冷凝水和低壓蒸汽,因此這種蒸汽加熱系統需要用到蒸汽疏水閥。蒸汽疏水閥的基本作用是將蒸汽系統中的凝結水、空氣和二氧化碳氣體盡快排出;同時最大限度地自動防止蒸汽的泄露。即使如此,蒸汽疏水閥的還會有5-8%的泄漏量。原因在于:每個蒸汽疏水閥的排水孔徑是固定不變的,而蒸汽系統管道各處用熱量的大小不同,就導致有些地方的冷凝水積聚過多來不及排出,造成壓力容器積水,傳熱效果變差;而另外一些地方冷凝水較少,致使部分蒸汽泄漏。
[0004]尤其是在同一熱源供熱,整線運用時,有些地方需要高溫高壓;有的地方需要低溫低壓,從而致使一次(原生)蒸汽使用后,出現回水管路背壓高,低壓部無法疏水的現象。同時,現在流水都采用整線高溫高壓給產品質量帶來極大的破壞,同時也導致能源極度浪費,故我們需要對高低壓蒸汽分離。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高低壓蒸汽分離無泄漏疏水系統,以達到節能減排、降低能耗、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種高低壓蒸汽分離無泄漏疏水系統,包括順次由管道連接的鍋爐、紙板生產線耗熱系統、恒壓罐、汽水分離器和低背壓回收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無泄漏疏水系統,所述無泄漏疏水系統設置于所述紙板生產線耗熱系統和所述恒壓罐之間的管道上;所述無泄漏疏水系統包括動力疏水罐、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壓力表、液位傳感器、氣動開關一、氣動開關二、氣動開關三和氣動開關四,所述壓力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氣動開關二均設置于與所述動力疏水罐相連的蒸汽管道上,所述液位傳感器、所述壓力表、所述氣動開關一設置于所述動力疏水罐上部,氣動開關三設置于所述動力疏水罐中部,氣動開關四設置于所述動力疏水罐的底部。
[0008]優選的,所述紙板生產線耗熱系統順次包括瓦楞輥、壓力輥和熱板。蒸汽和水分離后再輸送給烘缸利用。
[0009]優選的,所述鍋爐旁邊還設有一緩沖罐,所述恒壓罐、所述低背壓回收機和所述緩沖罐均設有與鍋爐相通的補壓管道。
[0010]優選的,氣動開關一、氣動開關二、氣動開關三和氣動開關四均設有回饋觸點。
[0011]優選的,還包括二次蒸汽充分利用系統。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3]本實用新型中高低壓蒸汽分離,因此,蒸汽實現了無泄漏傳輸,降低了蒸汽加熱系統的熱量損失,提高了使用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此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所公開的一種高低壓蒸汽分離無泄漏疏水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圖1中的無泄漏疏水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數字表示的部件名稱:
[0018]3.無泄漏疏水系統;31.動力疏水罐;32.壓力傳感器;33.溫度傳感器;34.壓力表;35.液位傳感器;36.氣動開關一;37.氣動開關二 ;38.氣動開關三;39.氣動開關四。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0]下面結合實施例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1]實施例:
[0022]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高低壓蒸汽分離無泄漏疏水系統,順次包括經由管道連接的鍋爐、紙板生產線耗熱系統、無泄漏疏水系統3、恒壓罐、汽水分離器和低背壓回收機;給水栗將水輸入鍋爐加熱,形成高壓的原生蒸汽,經過管道輸送至紙板生產線耗熱系統中,原生蒸汽變為低壓水和飽和蒸汽混合的二次蒸汽,部分二次蒸汽經紙板生產線耗熱系統的虹吸管排出;大部分的二次蒸汽經無泄漏疏水系統后,輸入恒壓罐中,再經汽水分離器分離干燥后,冷凝水進入低背壓回收機,而蒸汽則輸給三重預熱缸使用,使用后再經緩沖罐輸入鍋爐進行循環利用。
[0023]所述紙板生產線耗熱系統順次包括瓦楞輥、壓力輥和熱板。蒸汽和水分離后再輸送給烘缸利用。
[0024]所述鍋爐旁邊還設有一緩沖罐,所述恒壓罐、所述低背壓回收機和所述緩沖罐均設有與鍋爐相通的補壓管道。
[0025]所述無泄漏疏水系統3包括動力疏水罐31、壓力傳感器32、溫度傳感器33、壓力表34、液位傳感器35、氣動開關一 36、氣動開關二 37、氣動開關三38和氣動開關四39,所述壓力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氣動開關二均設置于與所述動力疏水罐相連的蒸汽管道上,所述液位傳感器、所述壓力表、所述氣動開關一設置于所述動力疏水罐上部,氣動開關三設置于所述動力疏水罐中部,氣動開關四設置于所述動力疏水罐的底部。且氣動開關一、氣動開關二、氣動開關三和氣動開關四均設有回饋觸點。
[0026]工作原理:
[0027]排水動作。當液位傳感器檢測到水位位于低位時,氣動開關二打開,氣動開關一、氣動開關三和氣動開關四關閉。當液位傳感器檢測到水位達中位時,延時30-100秒確認,氣動開關二關閉進水,氣動開關三打開排水,水位回落至低位設定時,氣動開關三關閉。如氣動開關三打開排水,在規定時間內如2-5分鐘內達不到低液位時,打開氣動開關一近蒸汽加壓,當液位對于設定值時,同時關閉氣動開關一和氣動開關三,打開氣動開關二回復正常工作狀態。
[0028]保護動作I。當溫度傳感器測定溫度低于設定值時(通常在100-140度),氣動開關二和氣動開關三打開排水和氣,升溫超過設定值時,氣動開關二和氣動開關三關閉。如氣動開關二打開后,在規定的時間內,通常在2-5分鐘,升溫達不到設定值時,就關閉氣動開關四;溫度到達設定值時,打開氣動開關四,關閉氣動開關二。
[0029]保護動作2。氣動開關四打開排水和氣,升溫超過設定時,同時關閉氣動開關三和氣動開關四,回復正常工作狀態。當液位傳感器檢測水位到達高位時,延時30-100秒確認,氣動開關二關閉進水,氣動開關四打開排水;水位回落低于設定值時,關閉氣動開關四,打開氣動開關二,回復正常工作。
[0030]還包括二次蒸汽充分利用系統,其采用蒸汽負壓抽吸栗和比例閥配合使用,能夠根據系統的蒸汽使用量而自動調節原生蒸汽的補充量。
[0031]本實用新型中高低壓蒸汽分離,因此,蒸汽實現了無泄漏傳輸,降低了蒸汽加熱系統的熱量損失,提高了使用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0032]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高低壓蒸汽分離無泄漏疏水系統,包括順次由管道連接的鍋爐、紙板生產線耗熱系統、恒壓罐、汽水分離器和低背壓回收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無泄漏疏水系統,所述無泄漏疏水系統設置于所述紙板生產線耗熱系統和所述恒壓罐之間的管道上;所述無泄漏疏水系統包括動力疏水罐、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壓力表、液位傳感器、氣動開關一、氣動開關二、氣動開關三和氣動開關四,所述壓力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氣動開關二均設置于與所述動力疏水罐相連的蒸汽管道上,所述液位傳感器、所述壓力表、所述氣動開關一設置于所述動力疏水罐上部,氣動開關三設置于所述動力疏水罐中部,氣動開關四設置于所述動力疏水罐的底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低壓蒸汽分離無泄漏疏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紙板生產線耗熱系統順次包括瓦楞輥、壓力輥和熱板。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低壓蒸汽分離無泄漏疏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鍋爐旁邊還設有一緩沖罐,所述恒壓罐、所述低背壓回收機和所述緩沖罐均設有與鍋爐相通的補壓管道。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低壓蒸汽分離無泄漏疏水系統,其特征在于,氣動開關一、氣動開關二、氣動開關三和氣動開關四均設有回饋觸點。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高低壓蒸汽分離無泄漏疏水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二次蒸汽充分利用系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高低壓蒸汽分離無泄漏疏水系統,其設置于紙板生產線耗熱系統和恒壓罐之間的管道上;所述無泄漏疏水系統包括動力疏水罐、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壓力表、液位傳感器、氣動開關一、氣動開關二、氣動開關三和氣動開關四,所述壓力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和所述氣動開關二均設置于與所述動力疏水罐相連的蒸汽管道上,所述液位傳感器、所述壓力表、所述氣動開關一設置于所述動力疏水罐上部,氣動開關三設置于所述動力疏水罐中部,氣動開關四設置于所述動力疏水罐的底部。本實用新型中高低壓蒸汽分離,蒸汽使用后冷凝水無泄漏汽水的分離排送,降低了蒸汽加熱系統熱量損失,提高了使用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IPC分類】F22B37/50
【公開號】CN204756880
【申請號】CN201520019028
【發明人】李中順
【申請人】昆山鳴朋紙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