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鍋爐過熱器減溫水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減溫水系統(tǒng),尤其涉及一種鍋爐過熱器減溫水系統(tǒng)。
技術(shù)背景電廠為了達到節(jié)能降耗的目的,技改增加了小油槍點火系統(tǒng)。在機組冷態(tài)啟動初期,磨煤機啟動后煤粉不能完全快速燃燒,使火焰加長,與熱態(tài)比較,輻射吸熱量相對減少, 對流吸熱量相對增加,導致鍋爐過熱器溫升速度與壓力不匹配,不能完全滿足汽機沖車要求?;诖朔N情況需要投入減溫水控制,但是按照原有的設(shè)計,減溫水管路接在給水調(diào)整門后,在啟動初期,由于給水流量小,從給水管路到汽包沿程助力相對損失較少,給水管路與汽包形不成足夠大的差壓,減溫水難以噴入過熱器系統(tǒng)內(nèi),過熱器溫度難以控制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jié)構(gòu)簡單、有效縮短機組啟動時間的鍋爐過熱器減溫水系統(tǒng)。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施一種鍋爐過熱器減溫水系統(tǒng),包括有除氧器水箱、氣泵、電動給水泵、排空管、給水母管、疏水管、鍋爐過熱管、電泵出口新加旁路管、旁路電動前新加旁路管、旁路合并管、排空管等徑三通、疏水管等徑三通、旁路異徑三通、減溫管異徑三通和隔絕門,所述疏水管上通過所述疏水管等徑三通連接設(shè)有所述旁路電動前新加旁路管,在所述排空管上通過所述排空管等徑三通安裝有所述電泵出口新加旁路管,所述旁路電動前新加旁路管和所述電泵出口新加旁路管通過所述旁路異徑三通與所述旁路合并管連通,所述旁路合并管通過所述減溫管異徑三通與所述鍋爐過熱管連通,在所述電泵出口新加旁路管、所述旁路電動前新加旁路管和所述鍋爐過熱管上分別設(shè)有所述隔絕門。優(yōu)點通過改造有效提高減溫水壓力,并且通過兩路供水可以調(diào)節(jié)鍋爐減溫水的供水量,從而達到控制主汽溫度的目的,降低了發(fā)電成本,實現(xiàn)節(jié)能降耗目標,并減輕運行人員的勞動強度,可以有效縮短機組啟動時間。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jié)構(gòu)示意圖。除氧器水箱1,汽泵2,電動給水泵3,排空管4,給水母管5,疏水管6,鍋爐過熱管 7,電泵出口新加旁路管8,旁路電動前新加旁路管9,旁路合并管10,排空管等徑三通11,疏水管等徑三通12,旁路異徑三通13,減溫管異徑三通14,隔絕門15。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鍋爐過熱器減溫水系統(tǒng),包括有除氧器水箱1、汽泵 2、電動給水泵3、排空管4、給水母管5、疏水管6、鍋爐過熱管7、電泵出口新加旁路管8、旁
3路電動前新加旁路管9、旁路合并管10、排空管等徑三通11、疏水管等徑三通12、旁路異徑三通13、減溫管異徑三通14和隔絕門15,疏水管6上通過疏水管等徑三通12連接設(shè)有旁路電動前新加旁路管9,在排空管4上通過排空管等徑三通11安裝有電泵出口新加旁路管 8,旁路電動前新加旁路管9和電泵出口新加旁路管8通過旁路異徑三通13與旁路合并管 10連通,旁路合并管10通過減溫管異徑三通14與鍋爐過熱管7連通,在電泵出口新加旁路管8、旁路電動前新加旁路管9和鍋爐過熱管7上分別設(shè)有隔絕門15。 機組鍋爐冷態(tài)啟動時,首先關(guān)閉新加的鍋爐過熱管7上的隔絕門15,然后根據(jù)啟機過程主汽溫度控制要求分別開啟旁路電動前新加旁路管9和電泵出口新加旁路管8,提高過熱器減溫水壓力,將減溫水噴入鍋爐過熱器內(nèi),達到控制啟機過程中主汽溫度。
權(quán)利要求1. 一種鍋爐過熱器減溫水系統(tǒng),包括有除氧器水箱、氣泵、電動給水泵、排空管、給水母管、疏水管和鍋爐過熱管,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有電泵出口新加旁路管、旁路電動前新加旁路管、旁路合并管、排空管等徑三通、疏水管等徑三通、旁路異徑三通、減溫管異徑三通和隔絕門,所述疏水管上通過所述疏水管等徑三通連接設(shè)有所述旁路電動前新加旁路管,在所述排空管上通過所述排空管等徑三通安裝有所述電泵出口新加旁路管,所述旁路電動前新加旁路管和所述電泵出口新加旁路管通過所述旁路異徑三通與所述旁路合并管連通,所述旁路合并管通過所述減溫管異徑三通與所述鍋爐過熱管連通,在所述電泵出口新加旁路管、所述旁路電動前新加旁路管和所述鍋爐過熱管上分別設(shè)有所述隔絕門。
專利摘要一種鍋爐過熱器減溫水系統(tǒng),包括有除氧器水箱、氣泵、電動給水泵、排空管、給水母管、疏水管、鍋爐過熱管、電泵出口新加旁路管、旁路電動前新加旁路管、旁路合并管、排空管等徑三通、疏水管等徑三通、旁路異徑三通、減溫管異徑三通和隔絕門。優(yōu)點通過改造有效提高減溫水壓力,并且通過兩路供水可以調(diào)節(jié)鍋爐減溫水的供水量,從而達到控制主汽溫度的目的,降低了發(fā)電成本,實現(xiàn)節(jié)能降耗目標,并減輕運行人員的勞動強度,可以有效縮短機組啟動時間。
文檔編號F22G5/12GK202182460SQ20112024639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1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1年7月1日
發(fā)明者李金良, 郎健全 申請人:內(nèi)蒙古大唐國際托克托發(fā)電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