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太陽能熱發電吸熱受熱面布置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太陽能鍋爐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太陽能熱發電吸熱受熱面布置結構。
(二)
背景技術:
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即把太陽輻射熱轉換成電能的發電技術。其太陽熱能轉換過 程通過熱機帶動發電機發電,現有的鍋爐內的太陽能熱發電吸熱受熱面布置結構為將需加 熱的介質通過管道導通吸熱器受熱面后,再將已經吸收吸熱器受熱面的熱量的介質通過管 道直接其他外部連接件,其需加熱的介質只通過吸熱器受熱面加熱一次,由于發電吸熱受 熱面受光輻射不均勻,其中心區輻射熱集中,邊緣區的輻射熱少,由于需加熱的介質只通過 吸熱器受熱面加熱一次,其通過邊緣的介質不能吸熱到可利用于發電的狀態,故發電吸熱 受熱面的熱能不能被充分利用。
(三)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太陽能熱發電吸熱受熱面布置結構,其能充分 利用發電吸熱受熱面的熱能。 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其包括發電吸熱受熱面的中心區、發電吸熱受熱面的邊緣 區、介質輸送管、連接受熱面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受熱面的管道包括連接中心區 管道、連接邊緣區管道,所述介質輸送管包括低溫介質輸送管、高溫介質輸送管,所述連接 中心區管道一端連接所述高溫介質輸送管,其另一端連接高溫介質發電設備的進口 ,所述 連接邊緣區管道一端連接所述低溫介質輸送管,其另一端連通低溫介質發電設備的進口 ;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低溫介質發電設備的出口連通所述低溫介質輸送管;
所述高溫介質發電設備出口連通所述高溫介質輸送管; 所述連接中心區管道排布于所述發電吸熱受熱面的中心區;所述連接邊緣區管道 排布于所述發電吸熱受熱面的邊緣區; 所述低溫介質為經過所述發電吸熱受熱面的邊緣區加熱后可以產生蒸汽的介 質; 所述高溫介質為經過所述發電吸熱受熱面的中心區加熱后可以產生蒸汽的介 質; 采用本發明的上述結構后,由于所述連接受熱面的管道包括連接中心區管道、連 接邊緣區管道,所述介質輸送管包括低溫介質輸送管、高溫介質輸送管,所述連接中心區管 道一端連接所述高溫介質輸送管,其另一端連接高溫介質發電設備的進口 ,所述連接邊緣 區管道一端連接所述低溫介質輸送管,其另一端連通低溫介質發電設備的進口 ,所述受熱 面上布置有兩個單獨的循環系統,高溫介質通過所述發電吸熱受熱面的中心區后,產生蒸 汽,所產生的蒸汽用于太陽能發電;低溫介質通過所述發電吸熱受熱面的邊緣區后,產生蒸 汽,所產生的蒸汽用于太陽能發電。(四)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五)
具體實施例方式
見圖l,其包括發電吸熱受熱面的中心區1、發電吸熱受熱面的邊緣區2、介質輸送 管、連接受熱面的管道,連接受熱面的管道包括連接中心區管道3、連接邊緣區管道4,介質 輸送管包括低溫介質輸送管5、高溫介質輸送管6,連接中心區管道3 —端連接高溫介質輸 送管6,其另一端連接高溫介質發電設備7的進口,連接邊緣區管道4 一端連接低溫介質輸 送管5,其另一端連通低溫介質發電設備8的進口 ;低溫介質發電設備8的出口連通低溫介 質輸送管5 ;高溫介質發電設備7出口連通高溫介質輸送管6 ;連接中心區管道3排布于發 電吸熱受熱面的中心區1 ;連接邊緣區管道4排布于發電吸熱受熱面的邊緣區2 ;低溫介質 為經過發電吸熱受熱面的邊緣區2加熱后可以產生蒸汽的介質;高溫介質為經過發電吸熱 受熱面的中心區1加熱后可以產生蒸汽的介質。 其工作原理如下低溫介質通過低溫介質輸送管5流入連接邊緣區管道4,其通過 發電吸熱受熱面的邊緣區2加熱后,形成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經過低溫介質發電設備8 內,經過汽水分離后,蒸汽被利用于太陽能發電,水則從低溫介質發電設備8出口流出,重 新進入到低溫介質輸送管5 ; 高溫介質通過高溫介質輸送管6流入連接中心區管道3,其通過發電吸熱受熱面 的中心區1加熱后,形成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經過高溫介質發電設備7內,經過汽水分 離后,蒸汽被利用于太陽能發電,水則從高溫介質發電設備7出口流出,重新進入到高溫介 質輸送管6。
權利要求
一種太陽能熱發電吸熱受熱面布置結構,其包括發電吸熱受熱面的中心區、發電吸熱受熱面的邊緣區、介質輸送管、連接受熱面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受熱面的管道包括連接中心區管道、連接邊緣區管道,所述介質輸送管包括低溫介質輸送管、高溫介質輸送管,所述連接中心區管道一端連接所述高溫介質輸送管,其另一端連接高溫介質發電設備的進口,所述連接邊緣區管道一端連接所述低溫介質輸送管,其另一端連通低溫介質發電設備的進口。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太陽能熱發電吸熱受熱面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低溫介質發電設備的出口連通所述低溫介質輸送管。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太陽能熱發電吸熱受熱面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高溫介質發電設備出口連通所述高溫介質輸送管。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太陽能熱發電吸熱受熱面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連接中心區管道排布于所述發電吸熱受熱面的中心區。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太陽能熱發電吸熱受熱面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連接邊緣區管道排布于所述發電吸熱受熱面的邊緣區。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太陽能熱發電吸熱受熱面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低溫介質為經過所述發電吸熱受熱面的邊緣區加熱后可以產生蒸汽的介質。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太陽能熱發電吸熱受熱面布置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高溫介質為經過所述發電吸熱受熱面的中心區加熱后可以產生蒸汽的介質。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一種太陽能熱發電吸熱受熱面布置結構。其能充分利用發電吸熱受熱面的熱能。其包括發電吸熱受熱面的中心區、發電吸熱受熱面的邊緣區、介質輸送管、連接受熱面的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受熱面的管道包括連接中心區管道、連接邊緣區管道,所述介質輸送管包括低溫介質輸送管、高溫介質輸送管,所述連接中心區管道一端連接所述高溫介質輸送管,其另一端連接高溫介質發電設備的進口,所述連接邊緣區管道一端連接所述低溫介質輸送管,其另一端連通低溫介質發電設備的進口。
文檔編號F22B1/00GK101788197SQ20101011078
公開日2010年7月28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0年2月10日
發明者潘宇峰, 陳弘, 顧利平 申請人:江蘇太湖鍋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