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包括安裝于分流板流道口處的熱咀本體,熱咀本體內設有一避空孔,避空孔的上端邊緣設有向下凹陷的凹槽,凹槽內設有與該凹槽配合的子母調針座,子母調針座的中部采用定距螺紋螺接有一可控制分流板出料量的子母調針,子母調針座上間隔設有多個出料孔。本實用新型采用此熱咀結構技術,可以使流道簡單化,降低模具成本,具備靈活性,多行程調節等功能。通過對子母調針行程的調節,進而控制各個熱咀出膠量的大小,從而使各模腔的出膠達到平衡,避免了因為模具排布不均勻而造成出膠不平衡,影響產品的質量。
【專利說明】
一種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多腔模熱流道塑膠模具行業領域,尤其涉及模腔排布不規則的熱流道塑膠模具,通過對熱咀機構的調節,使排布不平衡的流道,達到出膠平衡的效果。【背景技術】
[0002]目前,為了調節模腔排布規則與不規則的多腔模的出膠平衡,大多數采用針閥時序控制或者控制流道的形式來調節,采用這樣的方式,模具成本會大大的提升。但如若是小產品多腔模時,采用針閥時序控制也無法調節出膠平衡,如若通過控制流道大小來控制出膠的平衡,則又存在不確定性,不知流道得開多大才能達到出膠的平衡。同時如若采用流道大小的方式來調節出膠平衡的,當更換注塑材料,注塑參數發生變化時,各腔熱咀出膠又會出現不平衡,無法做到循環性的調節,因此上述的調節方式,都很難滿足現有的客戶需求。
[0003]如圖1和圖2所示,圖中所示為傳統多腔模熱流道的流道樣式,塑膠在流道流動過程中,在同一注塑時間內,分流板上的G1熱咀所流過的膠量會比G2熱咀所流過的膠量多,因此極易出現G1所對應的模腔產品重量比G2所對應的模腔產品重量重很多,造成產品不合格增大。圖2中的1出4的模腔排布,要想各個熱咀達到平衡出膠,分流板流道數量得鉆6條,流道打法過于復雜,模具出錯風險也高,模具成本也會大大提升。【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本實用新型可調節各模腔熱流道熱咀出膠量一致,做到可循環性調節的出膠平衡技術,同時使流道簡單化,降低模具成本。
[0005]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結構,包括安裝于分流板流道口處的熱咀本體,所述熱咀本體內設有一避空孔,所述避空孔的上端邊緣設有向下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與該凹槽配合的子母調針座,所述子母調針座的中部采用定距螺紋螺接有一可控制所述分流板出料量的子母調針,所述子母調針座上間隔設有多個出料孔。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結構的一種改進,所述避空孔的下端穿接有一導熱咀尖,所述導熱咀尖采用一封膠套通過螺紋鎖緊。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結構的一種改進,所述導熱咀尖內設有供膠料通過的流道,所述流道與所述避空孔連通。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結構的一種改進,所述導熱咀尖的下端從所述封膠套穿出在所述封膠套外。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結構的一種改進,所述避空孔的內側壁設有一漏斗形凹槽,所述子母調針的下端設有一錐形端,所述錐形端的外側面與所述漏斗形凹槽的側壁形成一個出膠料間隙。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結構的一種改進,所述子母調針向下轉動調節時,所述出膠料間隙會不斷減小,所述子母調針向上轉動調節時,所述出膠料間隙會不斷減增大。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結構的一種改進,所述子母調針每轉一圈為一個出膠量的一步級,通過調節所述子母調針的圈數來控制所述分流板每條流道的出膠量,使每個流道的出膠量相同。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采用此熱咀結構技術,可以使流道簡單化,降低模具成本,具備靈活性,多行程調節等功能。通過對子母調針行程的調節,進而控制各個熱咀出膠量的大小,從而使各模腔的出膠達到平衡,避免了因為模具排布不均勻而造成出膠不平衡,影響產品的質量。而且該機構的加入可以循環性的調節,不會因為更換注塑材料,注塑參數的變化,而引起的出膠量大小的不可調節性。
[0013]本產品的分流板流道數量只需鉆I條,模具成本也大大降低,同時也降低模具的出錯風險。
【附圖說明】
[0014]下面就根據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及其有益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其中:
[0015]圖1是現有技術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現有技術分流板流道結構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剖視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拆分結構不意圖。
[0019]圖5是本實用新型分流板流道結構示意圖。
[0020]附圖標記名稱:1、分流板2、熱咀本體3、避空孔4、凹槽5、子母調針座6、子母調針7、出料孔8、導熱咀尖9、封膠套10、漏斗形凹槽11、錐形端12、出膠料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就根據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0022]如圖3和圖4所示,一種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結構,包括安裝于分流板I流道口處的熱咀本體2,熱咀本體2內設有一避空孔3,避空孔3的上端邊緣設有向下凹陷的凹槽4,凹槽4內設有與該凹槽4配合的子母調針座5,子母調針座5的中部采用定距螺紋螺接有一可控制分流板I出料量的子母調針6,子母調針座5上間隔設有多個出料孔7。
[0023]優選的,避空孔3的下端穿接有一導熱咀尖8,導熱咀尖8采用一封膠套9通過螺紋鎖緊。
[0024]優選的,導熱咀尖8內設有供膠料通過的流道,流道與避空孔3連通。
[0025]優選的,導熱咀尖8的下端從封膠套9穿出在封膠套9外。
[0026]優選的,避空孔3的內側壁設有一漏斗形凹槽10,子母調針6的下端設有一錐形端11,錐形端11的外側面與漏斗形凹槽10的側壁形成一個出膠料間隙12。
[0027]優選的,子母調針6向下轉動調節時,出膠料間隙12會不斷減小,子母調針6向上轉動調節時,出膠料間隙12會不斷減增大。
[0028]優選的,子母調針6每轉一圈為一個出膠量的一步級,通過調節子母調針6的圈數來控制分流板I每條流道的出膠量,使每個流道的出膠量相同。
[0029]本實用新型采用此熱咀結構技術,可以使流道簡單化,降低模具成本,具備靈活性,多行程調節等功能。通過對子母調針6行程的調節,進而控制各個熱咀出膠量的大小,從而使各模腔的出膠達到平衡,避免了因為模具排布不均勻而造成出膠不平衡,影響產品的質量。而且該機構的加入可以循環性的調節,不會因為更換注塑材料,注塑參數的變化,而引起的出膠量大小的不可調節性。
[0030]如圖5所示,本產品的分流板I流道數量只需鉆I條,模具成本也大大降低,同時也降低模具的出錯風險。
[0031]如圖3所示,本產品在熱咀部位增加了子母調針6與子母調針底座5,在同一注塑時間內,就能達到Gl與G2熱咀所流過的膠量達到平衡,不會造成各模穴產品重量超出允許公差范圍。
[0032]本產品的調節膠量的操作方法為:初始狀態是Dl與D2的距離是一致的,通過初次試模,對Gl與G2產品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的結果,再對Gl熱咀的回針進行調節,子母調針每轉一圈為一步級,根據試模相差的結果,調節步級數,控制Dl與D2的距離差,就能達到Gl與G2的出膠量一致,從而達到了出膠平衡,而又因為子母調針是可以上下調動的,因此具備了靈活性與可循環性,即使更換注塑材料,同樣具備可調節性。同時這一技術的引入,會使分流板流道變得簡單化,模具成本大大降低。
[0033]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結構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圍限定。
【主權項】
1.一種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結構,包括安裝于分流板流道口處的熱咀 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咀本體內設有一避空孔,所述避空孔的上端邊緣設有向下凹陷的 凹槽,所述凹槽內設有與該凹槽配合的子母調針座,所述子母調針座的中部采用定距螺紋 螺接有一可控制所述分流板出料量的子母調針,所述子母調針座上間隔設有多個出料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避空孔的下端穿接有一導熱咀尖,所述導熱咀尖采用一封膠套通過螺紋鎖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導熱咀尖內設有供膠料通過的流道,所述流道與所述避空孔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導熱咀尖的下端從所述封膠套穿出在所述封膠套外。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避空孔的內側壁設有一漏斗形凹槽,所述子母調針的下端設有一錐形端,所述錐形端的外 側面與所述漏斗形凹槽的側壁形成一個出膠料間隙。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子母調針向下轉動調節時,所述出膠料間隙會不斷減小,所述子母調針向上轉動調節時,所 述出膠料間隙會不斷減增大。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循環性解決多腔模出膠平衡的熱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子母調針每轉一圈為一個出膠量的一步級,通過調節所述子母調針的圈數來控制所述分流 板每條流道的出膠量,使每個流道的出膠量相同。
【文檔編號】B29C45/22GK205572888SQ201620203015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7日
【發明人】聶飛
【申請人】東莞市晟起精密模具配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