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發泡成型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成型裝置,尤其涉及微發泡成型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塑膠件在注塑過程中有厚壁縮水、變型等問題,這些問題影響產品的尺寸及功能。為了改善這些常見的注塑問題,模具注塑行業中有各種改善的方法,常見的比如有氮氣成型,此種方法目前在中國比較常用,如201220656145.3所述。其主要步驟是在模具內追加氮氣孔裝置,將氮氣沖入產品造成局部發泡/稀析,從而改善縮水。但此法要在模具上追加裝置,增加了模具成本及將結構復雜化。在此背景下,產生了一種新型的微發泡成型技術,通過專用的裝置將氮氣沖入膠料后再注塑,對改善產品縮水、變形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優勢。201110376381.X的那種微發泡裝置包括快速射嘴、混煉器、打氣裝置、超臨界流體發生裝置、料管組以及注射部件。當注塑機熔膠動作進行時或完成后,打氣裝置打開。氮氣發生裝置將氮氣注入混煉器以及料管組,然后注射部件推動螺桿進行注射動作,同時快速射嘴打開,原料與氣體通過混煉器進一步進行混合,最后射入模具中,實現微發泡。該案需要在噴嘴上設置開關閥,每一次注塑都需要人工操作。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微發泡成型裝置,采用自動響應的開關裝置,控制混合物流出的時間。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5]—種微發泡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模架、注射機、氮氣罐、微發泡主機、微發泡控制器,所述模架與注射機均設置在所述工作臺上,所述注射機包括進料斗、驅動機構以及噴槍,所述氮氣罐連接至所述微發泡主機,所述微發泡主機連接至所述微發泡控制器,該微發泡控制器經一氣管連接至所述噴槍,其中,所述噴槍具有注射管、螺桿、止逆環,所述螺桿位于所述注射管內,所述螺桿的前端設有環槽,該環槽具有第一下引導部與第二下引導部,所述止逆環套在所述環槽上,該止逆環具有第一上引導部和第二上引導部,所述第一上引導部平行于所述第一下引導部,所述第二上引導部平行于所述第二下引導部,該第二上引導部設有多個凸起。
[0006]在本實用新型的微發泡成型裝置中,所述止逆環的內徑小于所述環槽的內徑,所述止逆環的外徑等于所述注射管的內徑。
[0007]在本實用新型的微發泡成型裝置中,所述注射管的端部設有錐形注射嘴。
[0008]在本實用新型的微發泡成型裝置中,所述氣管上設有螺紋套,所述注射管上設有螺紋管,所述螺紋套連接至所述螺紋管。
[0009]在本實用新型的微發泡成型裝置中,所述噴槍還具有一混合器。
[0010]在本實用新型的微發泡成型裝置中,所述工作臺設有軌道,所述模架位于該軌道上。
[0011]實施本實用新型的這種微發泡成型裝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微發泡工藝減小了產品內部內應力,對改善產品縮水、變形都有明顯優勢。并且當原料側的壓力較高時,止逆環允許混合物穿過止逆套后從噴嘴進入模具。當原料側的壓力較低時,止逆環阻止混合物倒流。由于不需要額外的操作步驟,使用更簡便。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這種微發泡成型裝置的示意圖;
[0013]圖2為圖1的局部視圖;
[0014]圖3為圖2的局部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6]如圖1至3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這種微發泡成型裝置,其包括工作臺100、模架200、注射機300、氮氣罐400、微發泡主機500以及微發泡控制器600。所述模架200與注射機300均設置在所述工作臺100上,所述氮氣罐400連接至所述微發泡主機500,所述微發泡主機500連接至所述微發泡控制器600。所述注射機300包括進料斗310、驅動機構320以及噴槍330,該微發泡控制器600經一氣管340連接至所述噴槍330。本實用新型的微發泡成型裝置采用混合氮氣的方式,將氮氣與注射機300內的注塑物混合,形成微發泡原料,再充入模具700。該方案簡化了模具結構、氮氣充入更均勻,同時在減小產品單重的效果方面也比傳統的成型工藝好。
[0017]所述噴槍330具有注射管331、螺桿332、止逆環333以及混合器334。所述螺桿332位于所述注射管331內,所述螺桿332的前端設有環槽335,所述止逆環333套在所述環槽335上。所述止逆環333的內徑小于所述環槽335的內徑,所述止逆環333的外徑等于所述注射管331的內徑。止逆環333與環槽335之間形成流通通道,止逆環333外側與注射管331密封。混合物經止逆環333與環槽335的間隙流出。該止逆環333具有第一上引導部336和第二上引導部337,該環槽335具有第一下引導部338與第二下引導部339,所述第一上引導部336平行于所述第一下引導部338,所述第二上引導部337平行于所述第二下引導部339,該第二上引導部337設有多個凸起301。所述第一上引導部336與所述第一下引導部338靠近螺桿332尾部,所述第二上引導部337與所述第二下引導部339靠近錐形注射嘴302。當原料側的壓力較高時,第二上引導部337與所述第二下引導部339貼合,由于凸起301的存在,形成間隙,混合物穿過止逆環333后從噴嘴進入模具。當原料側的壓力較低時,第一上引導部336與所述第一下引導部338貼合,形成密封結構,阻止混合物倒流。
[0018]所述工作臺100設有軌道110,所述模架200位于該軌道110上。模架200設置在軌道110上,沿該軌道110運動,實現開模與合模。所述注射管331的端部設有錐形注射嘴302,該錐形注射嘴302將注塑液噴入模具。在本實施例中,混合器334的兩端連接至注射管331,混合器334內設置雙齒輪303結構,進一步混合氮氣與注塑液,并提高混合后的壓力。此外,所述氣管340上設有螺紋套341,氣管340邊緣設置法蘭結構342,該螺紋套341的尾端卡在法蘭的外側。所述注射管331上設有螺紋管304,所述螺紋套341連接至所述螺紋管304。螺紋管與螺紋套341擰緊后,螺紋管304端部擠壓彈性材料制成的法蘭,形成密封。
[0019]氮氣從氮氣罐400進入微發泡主機500,通過壓縮使氮氣達到要求的氣壓。在微發泡主機500內的氮氣達到要求氣壓值時,自動釋放并傳輸到微發泡控制器600。依此實現對產品內部微小氣孔及產品強度的控制,實現微發泡的目的。
[0020]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微發泡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臺、模架、注射機、氮氣罐、微發泡主機、微發泡控制器,所述模架與注射機均設置在所述工作臺上,所述注射機包括進料斗、驅動機構以及噴槍,所述氮氣罐連接至所述微發泡主機,所述微發泡主機連接至所述微發泡控制器,該微發泡控制器經一氣管連接至所述噴槍,其中,所述噴槍具有注射管、螺桿、止逆環,所述螺桿位于所述注射管內,所述螺桿的前端設有環槽,該環槽具有第一下引導部與第二下引導部,所述止逆環套在所述環槽上,該止逆環具有第一上引導部和第二上引導部,所述第一上引導部平行于所述第一下引導部,所述第二上引導部平行于所述第二下引導部,該第二上引導部設有多個凸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發泡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逆環的內徑小于所述環槽的內徑,所述止逆環的外徑等于所述注射管的內徑。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發泡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管的端部設有錐形注射嘴。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發泡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管上設有螺紋套,所述注射管上設有螺紋管,所述螺紋套連接至所述螺紋管。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發泡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槍還具有一混合器。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發泡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設有軌道,所述模架位于該軌道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微發泡成型裝置,其包括工作臺、模架、注射機、氮氣罐、微發泡主機、微發泡控制器。所述模架與注射機均設置在所述工作臺上,所述注射機包括進料斗、驅動機構以及噴槍,所述氮氣罐連接至所述微發泡主機,所述微發泡主機連接至所述微發泡控制器,該微發泡控制器經一氣管連接至所述噴槍。微發泡工藝減小了產品內部內應力,對改善產品縮水、變形都有明顯優勢。當原料側的壓力較低時,止逆環阻止混合物倒流。
【IPC分類】B29C44/02, B29C44/42
【公開號】CN205343589
【申請號】CN201521061537
【發明人】黃志強
【申請人】深圳市精森源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