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扣位成型機構及注塑成型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扣位成型機構,此外還涉及包含該扣位成型機構的注塑件的注塑成型設備。
【背景技術】
[0002]注塑件經常會設置一些微小的反向扣位,扣位的開口方向與注塑件主體的長度方向不同,需要獨立設計的成型機構。現有的反向扣位成型機構參見201210022782.X、200820189264.6等所述。200820189264.6為典型的斜抽芯機構,只適用于開口傾斜布置的扣位。201210022782.X的那種成型機構包括動模板、斜滑塊、彈簧、轉板、擋板、轉桿。所述的斜滑塊斜向滑接在動模板的側面,斜滑塊頂部內側開設一沉孔,彈簧套置在該沉孔內,轉板中部鉸接在斜滑塊的上部,轉板的上部外側頂壓在彈簧的外端,轉板的下部通過轉軸與轉桿的內端鉸接,轉桿的外端穿出斜滑塊伸入型腔。該案通過杠桿原理反向脫模。該結構以受彈簧的影響,如果彈簧不滿足要求,很可能影響扣位的精度。并且杠桿式脫模機構嚴格限制扣位的開口方向。鑒于此,現有技術有進一步改進的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扣位成型機構,適用于各種開口方向的扣位,結構簡單。此夕卜,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帶有該扣位成型機構的注塑成型設備。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5]—種扣位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仁、第一脫模機構、扣位成型件以及第三脫模機構,所述第一脫模機構連接至所述第一模仁,所述第一模仁設有導向孔和沉臺,所述扣位成型件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導向孔內,該扣位成型件的一端設有扣位成型部,另一端設有卡接部,所述扣位成型部從所述導向孔的下端伸出,該卡接部位于所述沉臺內,所述第三脫模機構包括一卡接槽,所述卡接部位于該卡接槽內。
[0006]在本實用新型的扣位成型機構中,所述沉臺具有一滑道,所述卡接槽可滑動的設置在該滑道上。
[0007]在本實用新型的扣位成型機構中,所述滑道與導向孔的夾角為銳角。
[0008]在本實用新型的扣位成型機構中,所述導向孔具有一支撐部,所述扣位成型部具體一弧形面,該弧形面位于該支撐部內。
[0009]—種注塑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座、定模機構、動模座、動模機構以及所述扣位成型機構。
[0010]實施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扣位成型機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扣位成型件與第一模仁的間隙形成扣位的型腔。在注塑件脫模之前,第三脫模機構向上運動,帶動扣位成型件斜向退出,第一脫模機構再將扣位成型件與第一模仁抽出。第三脫模保持垂直運動,適用于各種開口方向的扣位,只需保證扣位的開口方向與導向孔的方向相同即可。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待成型的工件的示意圖;
[0012]圖2為圖1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扣位成型機構的第一模仁的示意圖;
[0014]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抽芯機構與第二抽芯機構的示意圖;
[0015]圖5為圖4的第二模仁的示意圖;
[0016]圖6為圖5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圖;
[0017]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模芯的示意圖;
[0018]圖8為7的另一方向的不意圖;
[0019]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模芯的示意圖;
[0020]圖10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模芯的示意圖;
[0021]圖11為本實用新型的扣位成型機構的示意圖;
[0022]圖12為圖11的另一狀態下的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4]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注塑件003的注塑成型設備,可以是一種注塑模具。該注塑成型設備包括定模座、定模機構、動模座以及動模機構。針對該注塑件003帶有電池槽001和扣位002,該注塑成型設備還設有電池槽成型機構01和扣位成型機構02。在本實用新型中,電池槽成型機構01與扣位成型機構02含有共同的特征,這些共有的特征在兩個機構中均起到作用。為避免累贅,本實施例僅對與待解決的技術問題相關的電池槽成型機構01與扣位成型機構02做詳細解釋。
[0025]如附圖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這種扣位成型機構02,其包括第一模仁10、第一脫模機構81、扣位成型件90以及第三脫模機構82。扣位成型件90與第一模仁10的間隙形成扣位的型腔。所述第一模仁10設有導向孔12和沉臺13,所述扣位成型件90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導向孔12內。該扣位成型件90的一端設有扣位成型部91,另一端設有卡接部92,所述扣位成型部91從所述導向孔12的下端伸出,該卡接部92位于所述沉臺13內。所述第三脫模機構82包括一卡接槽83,所述卡接部92位于該卡接槽83內。所述沉臺13具有一滑道14,所述卡接槽83可滑動的設置在該滑道14上。滑道14垂直于第三脫模機構82的運動方向,也與產品的長度方向垂直。卡接槽83在沿滑道14移動的過程中,扣位成型件90沿導向孔12滑動。所述滑道14與導向孔12的夾角為銳角,卡接部92逐漸脫離卡接槽83。所述第一脫模機構81連接至所述第一模仁10。在注塑件脫模之前,第三脫模機構82向上運動,帶動扣位成型件90斜向退出,第一脫模機構81再將扣位成型件90與第一模仁10抽出。該成型機構的第三脫模機構保持垂直運動,適用于各種開口方向的扣位,只需保證扣位002的開口方向與導向孔12的方向相同即可。較佳的,為防止扣位深度超過閾值,所述導向孔12具有一支撐部15,所述扣位成型部91具體一弧形面93,該弧形面93位于該支撐部15內。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模仁10可以由多個單元件組成。復雜的模仁采用多個單元件組成,降低單件模仁的加工難度。
[0026]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電池槽成型機構01,其包括第一模仁10、第二模仁20、多個第一內芯30、多個第二內芯40、第三內芯50、第一抽芯機構60以及第二抽芯機構70。所述第一模仁10設有凹槽11,所述第二模仁20設有突起21,該突起21位于所述凹槽11內。突起21與凹槽11的間隙構成電池槽001的主體型腔,突起21的波浪結構為干電池的容納部位。該第二模仁20具有上側板腔22、隔板腔23以及下側板腔24,所述第一內芯30位于所述上側板腔22內,所述第二內芯40位于所述隔板腔23內,所述第三內芯50位于所述下側板腔24內。第一內芯30與上側板腔22組成的空隙用于形成上側板,第二內芯40與隔板腔23組成的空隙用于形成隔板,第三內芯50與下側板腔24組成的空隙用于形成下側板。本實施例的這種電池槽為雙排電池槽,上側板與隔板組成正負極接頭,隔板與下側板組成另一正負極接頭。上、下側板以及隔板采用獨立的型腔,可以獨立設計維修,降低了后期使用成本。
[0027]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模仁20連接至所述第一抽芯機構60,所述第一內芯30、第二內芯40以及第三內芯50連接至所述第二抽芯機構70。本實用新型采用側板成型與電池槽成型分開的方式,在脫模時,先將模芯取出,再將第二模仁20取出,避免不易脫模的問題。所述第一內芯30的一端設有第一成型部31,另一端設有第一固定部32,該第一成型部31位于所述上側板腔22內,該第一固定部32連接至所述第二抽芯機構70。所述第二內芯40的一端設有第二成型部41,另一端設有第二固定部42,該第二成型部41位于所述隔板腔23內,該第二固定部42連接至所述第二抽芯機構70。所述第三內芯50的一端設有第三成型部51,另一端設有第三固定部52,該第三成型部51位于所述下側板腔24內,該第三固定部52連接至所述第二抽芯機構70。固定部標準化的設計,用于連接抽芯機構,成型部根據具體電池槽形狀設計。
[002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扣位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仁、第一脫模機構、扣位成型件以及第三脫模機構,所述第一脫模機構連接至所述第一模仁,所述第一模仁設有導向孔和沉臺,所述扣位成型件可滑動的設置在所述導向孔內,該扣位成型件的一端設有扣位成型部,另一端設有卡接部,所述扣位成型部從所述導向孔的下端伸出,該卡接部位于所述沉臺內,所述第三脫模機構包括一卡接槽,所述卡接部位于該卡接槽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扣位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沉臺具有一滑道,所述卡接槽可滑動的設置在該滑道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扣位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與導向孔的夾角為銳角。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扣位成型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孔具有一支撐部,所述扣位成型部具體一弧形面,該弧形面位于該支撐部內。5.一種注塑成型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座、定模機構、動模座、動模機構以及如所述權利要求1所述的扣位成型機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扣位成型機構,其包括第一模仁、第一脫模機構、扣位成型件以及第三脫模機構。第一模仁設有導向孔和沉臺,扣位成型件可滑動的設置在導向孔內。該扣位成型件的一端設有扣位成型部,另一端設有卡接部,扣位成型部從導向孔的下端伸出,該卡接部位于沉臺內。第三脫模機構包括一卡接槽,卡接部位于該卡接槽內。在注塑件脫模之前,第三脫模機構向上運動,帶動扣位成型件斜向退出,第一脫模機構再將扣位成型件與第一模仁抽出。第三脫模保持垂直運動,適用于各種開口方向的扣位。此外,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帶有該扣位成型機構的注塑成型設備。
【IPC分類】B29C45/40
【公開號】CN205326190
【申請號】CN201620020254
【發明人】馬紹仁
【申請人】九江龍昌塑膠電子實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22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