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流道拉料自動頂出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軟膠料的流道拉料全自動化頂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模具主流道的拉料部通常設計為Z形或倒扣形式拉料鉤,但是如果產品材料是比較軟的材料時,用一般Z鉤或倒扣是不夠力的,因軟膠彈性很好,有很大的變形空間,稍擠壓一下就會從Z鉤拉針或倒扣脫離。
[0003]此種情況下,當產品材質為軟膠,為保證開模過程物料不脫落,拉料部多采用一圈或多圈環形凹槽結構,且拉料部灌膠后全封閉;而此時產品或澆口料由于沒有變形空間則不容易脫模被取下,若采用強制脫模結構,會有頂出變形或頂穿的現象,無法順利脫模。
[0004]有鑒于此,有必要開發一種流道拉料自動頂出機構,以使軟膠類產品或澆口料由全封閉的拉料部順利脫模。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流道拉料自動頂出機構,以解決現有全封閉式倒扣拉料部脫模不暢的問題,具體方案如下:
[0006]—種流道拉料自動頂出機構,用于注塑模具澆口膠料或流道拉料的固定及頂出,該模具包括下碼模板、頂針底板、頂針固定板以及公模板;該流道拉料自動頂出機構包括一司筒以及一司筒內針,該司筒內針包括杯頭以及針體:
[0007]該司筒與頂針底板固定連接,且沿頂針底板運動方向貫穿頂針固定板以及頂針底板;
[0008]合模狀態下,該司筒一端與產品相接觸,另一端與杯頭相接觸;所述針體位于該司筒內,一端與杯頭固定連接,另一端突出于該司筒,為該頂針的拉料部;
[0009]所述杯頭設于所述下碼模板中,且可在該下碼模板中沿頂針底板運動方向運動;
[0010]當所述的司筒與產品相接觸一端達到或超出該注塑模具的開模面,該下碼模板起到限位所述杯頭運動距離的作用。
[0011]進一步的,所述的司筒包括同軸心、同孔徑的第一司筒以及第二司筒;所述第一司筒一端與頂針板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產品相接觸,所述第二司筒一端與頂針底板相連接,另一?而與杯頭相接觸。
[0012]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流道拉料自動頂出機構,開模時可拉緊澆口料或流道拉料,脫模階段可使軟膠類產品由封閉性拉料部中順利脫模。
【附圖說明】
[0013]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產品角度一結構圖;
[0014]圖2示出了圖1產品角度二結構圖;
[0015]圖3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流道拉料自動頂出機構合模狀態示意圖;
[0016]圖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流道拉料自動頂出機構澆口料頂出狀態示意圖;
[0017]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流道拉料自動頂出機構澆口料脫落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進一步說明各實施例,本實用新型提供有附圖。這些附圖為本實用新型揭露內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說明實施例,并可配合說明書的相關描述來解釋實施例的運作原理。配合參考這些內容,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應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實施方式以及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圖中的組件并未按比例繪制,而類似的組件符號通常用來表示類似的組件。
[0019]現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0]如圖1、圖2所示,產品I是由易變形的軟膠料制成,主流道的下端設有倒扣11,開模過程倒扣11起到固定主流道的作用。由于產品I的膠料材質較軟,普通的倒扣或Z字倒勾無法拉緊倒扣11。
[0021 ] 再結合圖3,成形該倒扣11的由拉料部421成形,該拉料部421開設兩圈環形倒扣溝槽,因此倒扣11對應成形有圈狀倒扣結構,使該倒扣11完全包覆模具的拉料部結構,實現了開模過程倒扣11由公模型芯25圍繞包覆,使該倒扣11的變形空間基本為零,實現了拉料部421緊密連接該倒扣11的作用。
[0022]如圖3所示,該注塑模具依次包括有下碼模板21、頂針底板22、頂針固定板23以及公模板24,公模型芯25固定于公模板24上。
[0023]該流道拉料自動頂出機構包括由第一司筒31和第二司筒32組成的司筒,該第一司筒31的固定部與第二司筒32的固定部相對接觸并由頂針固定板23固定于頂針底板22上,使第一、第二司筒可隨頂針底板22的運動而運動。該第二司筒32依次貫穿頂針底板22和下碼模板21,該第一司筒31依次貫穿頂針固定板23、公模板24后嵌入公模型芯25與澆口流道相接。該司筒內針的針體42依次貫穿第二司筒32和第一司筒31,司筒內針由杯頭41以及連接于該杯頭41上的針體42組成。
[0024]如圖3所示,在合模狀態下,在由開模面至下碼模板21方向上,該第一司筒31的一端與產品相接觸,且針體42的拉料部421凸出于該第一司筒31與產品接觸的一端。在該實施例中,拉料部421開設有兩圈環形凹槽,作為成形倒扣11的作用;該第二司筒32的一端與司筒針的杯頭41相接觸,且使該杯頭41壓緊下碼模板21,實現對該司筒內針的固定。
[0025]由該圖3可知,合模狀態下拉料部421凸出于第一司筒31的產品接觸端,且內嵌于公模型芯25的流道內。注塑過程中,膠料完全包覆該拉料部421并成型且完全填充該拉料部421外圍空間形成倒扣11,由于倒扣11此處變形空間基本為零,實現了對產品I以及澆口料的固定。
[0026]再結合圖4,脫模過程中,頂針底板22推動第一司筒31、第二司筒32相脫料方向運動,此時司筒內針在倒扣11的作用下也隨第一司筒31同向運動。由于下碼模板21上開設有凹槽結構,可以使該杯頭41在該凹槽內做有限行程的往復運動,拉料部421由合模位置位置推出至開模面外過程中,該杯頭41可隨頂針底板一并運動,實現了將倒扣11結構推出至公模型芯25外;當拉料部421完全退出公模型芯25外,杯頭41到達下模板21上的凹槽結構的底部。
[0027]由圖5所示,進一步脫模過程,頂針底板22進一步向公模板24運動直至頂針固定板23與公模板24相接觸,此時杯頭41 一直由下碼模板21所限位,致使司筒內針停止運動,第一司筒31在頂針底板22的作用下持續向開模方向推進,使倒扣11結構由拉料部421脫模,此時倒扣11處于公模型芯25外,變形不受限制,可實現順利脫模,實現了產品自動化生產。
[0028]可以理解的是,合模過程中頂針底板22復位,第二司筒32在頂針底板的作用下將杯頭41復位,使司筒內針回復至圖3所示狀態,以進入下一成形周期生產。
[0029]可以理解的是,在該實施例中司筒有第一司筒31以及第二司筒32組成,實際生產中,該第一司筒31和第二司筒32可以是一體式結構,同樣可以達到本實用新型的目的。
[0030]盡管結合優選實施方案具體展示和介紹了本實用新型,但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可以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流道拉料自動頂出機構,用于注塑模具流道拉料的固定及頂出,該模具包括下碼模板、頂針底板、頂針固定板以及公模板;其特征在于:該流道拉料自動頂出機構包括一司筒以及一司筒內針,該司筒內針包括杯頭以及針體: 該司筒與頂針底板固定連接,且沿頂針底板運動方向貫穿頂針固定板以及頂針底板;合模狀態下,該司筒一端與產品相接觸,另一端與杯頭相接觸;所述針體位于該司筒內,一端與杯頭固定連接,另一端突出于該司筒,為該頂針的拉料部; 所述杯頭設于所述下碼模板中,且可在該下碼模板中沿頂針底板運動方向運動; 當所述的司筒與產品相接觸一端達到或超出該注塑模具的開模面,該下碼模板起到限位所述杯頭運動距離的作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流道拉料自動頂出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司筒包括第一司筒以及第二司筒;所述第一司筒一端與頂針板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產品相接觸,所述第二司筒一端與頂針底板相連接,另一端與杯頭相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流道拉料自動頂出機構,該流道拉料自動頂出機構包括一司筒以及一司筒內針,該司筒內針包括杯頭以及針體:該司筒與頂針底板固定連接,且沿頂針底板運動方向貫穿頂針固定板以及頂針底板;合模狀態下,該司筒一端與產品相接觸,另一端與杯頭相接觸;所述針體位于該司筒內,一端與杯頭固定連接,另一端突出于該司筒,為該頂針的拉料部;所述杯頭設于所述下碼模板中,且可在該下碼模板中沿頂針底板運動方向運動;當所述的司筒與產品相接觸一端達到或超出該注塑模具的開模面,該下碼模板起到限位所述杯頭運動距離的作用。司筒內針將膠料頂出后由司筒將該膠料頂脫,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
【IPC分類】B29C45/40
【公開號】CN205310723
【申請號】CN201620034722
【發明人】許友財
【申請人】廈門唯科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6月15日
【申請日】2016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