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乳膠手套生產過程中專用的酸液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酸液槽,尤其涉及一種乳膠手套生產過程中專用的酸液槽。
【背景技術】
[0002]乳膠手套生產過程中手套模具會碳酸鈣粉末殘留,需通過酸液槽進行清洗。所用的酸液一般為質量分數為4%的稀鹽酸溶液,腐蝕性較強。酸液槽槽體可采用不銹鋼或塑料制成,不銹鋼易被酸液腐蝕,影響使用壽命;塑料雖不與酸液反應,但易發生老化現象,受手套模具余熱的影響,酸液槽中的酸液溫度一般為50°C_90°C,更加速了塑料的老化過程;因此這兩種槽體的使用情況均不理想。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乳膠手套生產過程中專用的酸液槽,槽體采用多層防腐結構,可抵御酸液槽中稀鹽酸溶液的長期腐蝕;同時在槽體底部設有多個換液孔,方便槽體中酸液的更換。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種乳膠手套生產過程中專用的酸液槽,其特征在于:槽體由外到內依次由不銹鋼槽體、石墨涂層、碳纖維布和陶瓷涂層組成,其中不銹鋼槽體的厚度為10-15_,石墨涂層的厚度為l_2mm,碳纖維布的厚度為4-6mm,陶瓷涂層的厚度為2-3mm;槽體的底部設有4個換液孔。
[0006]本實用新型采用石墨涂層和陶瓷涂層的雙層防腐結構,可增強槽體對稀鹽酸及清洗模具后產生的化學物等腐蝕性物質的抵御能力,保護槽體不易被其腐蝕,提高酸液槽的使用壽命。在使用過程中若陶瓷涂層被腐蝕,腐蝕性物質進入碳纖維布層,而不是直接接觸石墨涂層,此時碳纖維布可作為一個緩沖介質,對石墨涂層起到保護作用,同時碳纖維布也有隔熱作用,防止工人觸碰酸液槽發生燙傷事故。酸液槽中的稀鹽酸使用一段時間后需進行更換,但酸液槽為長方形槽體,更換時酸液不易傾倒出來,本實用新型在槽體底部設有換液孔,更換酸液時將換液孔打開,廢棄的酸液從換液孔流出,待廢棄酸液排空后關上換液孔,向酸液槽中加入新的酸液即可,操作簡單方便,可大大節省人力物力。
[0007]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采用雙層防腐結構,防腐效果更好,可抵御酸液的長期腐蝕,延長酸液槽的使用壽命;同時具有隔熱效果,可防止工人接觸槽體發生燙傷事故;且酸液更換方便,可節省人力物力消耗。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槽體涂層的結構圖。
[0010]附圖標記:槽體1、換液孔2、不銹鋼槽體11、石墨涂層12、碳纖維布13、陶瓷涂層14。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實施例1: 一種乳膠手套生產過程中專用的酸液槽,其特征在于:槽體1由外到內依次由不銹鋼槽體11、石墨涂層12、碳纖維布13和陶瓷涂層14組成,其中不銹鋼槽體11的厚度為10-15mm,石墨涂層12的厚度為1-2mm,碳纖維布13的厚度為4-6mm,陶瓷涂層14的厚度為2-3mm;槽體1的底部設有4個換液孔2。
[0012]以上內容是結合優選技術方案對本實用新型所做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僅限于這些說明。對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簡單的推演及替換,都應當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乳膠手套生產過程中專用的酸液槽,其特征在于:槽體(1)由外到內依次由不銹鋼槽體(11)、石墨涂層(12)、碳纖維布(13)和陶瓷涂層(14)組成,其中不銹鋼槽體(11)的厚度為10-15mm,石墨涂層(12)的厚度為l-2mm,碳纖維布(13)的厚度為4-6mm,陶瓷涂層(14)的厚度為2-3mm;槽體(1)的底部設有4個換液孔(2)。
【專利摘要】一種乳膠手套生產過程中專用的酸液槽,其特征在于:槽體由外到內依次由不銹鋼槽體、石墨涂層、碳纖維布和陶瓷涂層組成,其中不銹鋼槽體的厚度為10-15mm,石墨涂層的厚度為1-2mm,碳纖維布的厚度為4-6mm,陶瓷涂層的厚度為2-3mm;槽體的底部設有4個換液孔。
【IPC分類】B29C33/72, B29C41/34
【公開號】CN205112180
【申請號】CN201520893741
【發明人】鄒紹維
【申請人】南昌維薇乳膠制業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