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旋轉芯的內置潤滑油槽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旋轉芯的內置潤滑油槽結構,屬五金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有一種注射成型的模具結構里有一套旋轉模芯機構,該旋轉模芯的功能在于將帶螺紋外形制品螺旋脫模。傳統的結構是將旋轉模芯支撐在軸承以減少摩擦,即在旋轉模芯外圓周線與X、Y軸四個交匯點上安裝軸承,采用軸承外圓面作支撐點以減少摩擦,就機械結構而言,將旋轉模芯視同旋轉軸,采用軸承套裝或支撐本無可非議,但是實踐證明這樣的結構存在技術缺陷。作為注射成型的模具,重要特征是溫度高,雖然注射成型的模具都帶有冷卻系統,但是旋轉模芯處于相對封閉的環境,軸承的冷卻程度遠遠不夠,因此自磨損程度嚴重,鋼珠損壞率高,造成模具維修頻繁,模具性能下降,殘次品率高。這種結構的旋轉模芯因其技術缺陷造成的不良品率在7%左右,每10萬模次就要更換一次軸承,更換一次軸承的周期約4天左右,每10萬模次一個周期里的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約12萬元。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傳統結構的技術缺陷所造成的重大企業效益損失,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模具旋轉芯的內置潤滑油槽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模具旋轉芯的內置潤滑油槽結構,由模具本體、旋轉芯、潤滑油槽、模具腔構成,模具本體上有直徑與旋轉芯一致的圓腔,旋轉芯為空芯的圓軸狀結構,旋轉芯的外壁由環繞型凹槽構成潤滑油槽,旋轉芯封閉連接在模具本體的圓腔內,旋轉芯部分的空芯為模具腔。
[000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模具精度,不良品率由傳統的7%降低到3% ;自潤滑性能好,減少維修頻率和周期,維修周期由原來的10萬模次提高到15萬模次,維修周期也有4天降為1天,大幅度提高企業效益。
【附圖說明】
[000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07]圖1為傳統的軸承結構截面示意圖;
[0008]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截面示意圖。
[0009]圖中1、模具本體,2、旋轉芯,3、模具腔,4、軸承,5、潤滑油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在圖1的實施例中,傳統的旋轉芯2由外圓周線與X、Y軸四個交匯點上安裝軸承,采用軸承外圓面作支撐點以減少摩擦,但是旋轉芯2處于相對封閉的環境,軸承的冷卻程度遠遠不夠,因此自磨損程度嚴重,鋼珠損壞率高,造成模具維修頻繁,模具性能下降,殘次品率尚。
[0011]在圖2的實施例中,一種模具旋轉芯的內置潤滑油槽結構,由模具本體1、旋轉芯2、潤滑油槽5、模具腔3構成,模具本體1上有直徑與旋轉芯2 —致的圓腔,旋轉芯2為空芯的圓軸狀結構,旋轉芯2的外壁由環繞型凹槽構成潤滑油槽5,旋轉芯2封閉連接在模具本體1的圓腔內,旋轉芯2的空芯部分為模具腔3。
[0012]實施例:在旋轉芯2的潤滑油槽5上填充耐磨油膏,將旋轉芯2裝入模具本體1的圓腔內,將旋轉芯2封閉連接到模具本體1,旋轉芯2在運轉過程中靠自身的潤滑油槽5內的耐磨油膏潤滑,又是處在封閉環境,受熱后油膏不會流失,潤滑效果自然好。
【主權項】
1.模具旋轉芯的內置潤滑油槽結構,由模具本體、旋轉芯、潤滑油槽、模具腔構成,其特征是:模具本體上有直徑與旋轉芯一致的圓腔,旋轉芯為空芯的圓軸狀結構,旋轉芯的外壁由環繞型凹槽構成潤滑油槽,旋轉芯封閉連接在模具本體的圓腔內,旋轉芯部分的空芯為模具腔。
【專利摘要】模具旋轉芯的內置潤滑油槽結構,由模具本體、旋轉芯、潤滑油槽、模具腔構成,模具本體上有直徑與旋轉芯一致的圓腔,旋轉芯為空芯的圓軸狀結構,旋轉芯的外壁由環繞型凹槽構成潤滑油槽,旋轉芯封閉連接在模具本體的圓腔內,旋轉芯部分的空芯為模具腔。
【IPC分類】B29C45/83
【公開號】CN204955334
【申請號】CN201520384640
【發明人】佘志榮
【申請人】漳州和品工貿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