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于復雜塑件的注塑模具及其脫模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注塑模具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適用于復雜塑件的注塑模具及其脫模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也稱公模)和下模(也稱母模),下模具有與塑件內表面形狀相應的型芯,下模具有與塑件外表面形狀相應的型腔。上下模合模后,型芯與型腔配合,在兩者之間的空間內澆注注塑液,注塑液冷卻后,開啟上模,脫模后取出塑件。對于結構相對復雜的塑件,通常會在上模上設置滑塊,在注塑完成并冷卻后,先滑動滑塊,然后再脫模。然而,對于結構更為復雜的塑件,如深度尺寸很大,且兼有局部孔槽等結構的塑件,現有結構的模具就無法實現一次注塑工藝了。
[0003]如圖1和圖2所示的塑件,該塑件為一椅體,包括椅座10、扶手11、扶手支撐16和椅背12。所述的扶手11、扶手支撐16和椅背12呈曲面形狀,椅座10的兩側呈喇叭形,并且在椅座10的四角還設有一對固定后椅腳用的后腳連接柱17和一對固定前腳用的前腳連接柱13,所述的后腳連接柱17與扶手支撐16相連。每個連接柱13和17內設有插口 14,在所述的插口14的內側還設有一對螺釘固定孔15。將椅腳插入插口 14內,并在螺釘固定孔15處旋入螺釘便可將椅腳與椅體固定。由于椅體的深度較大,上部有多處的曲面結構,兩側有椅座10為斜面,連接柱13和17向外傾斜,且連接圓柱13和17具有圓形插口 10和螺釘固定孔15,對于這種復雜結構的塑件,常規模具無法完成脫模。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要解決的是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旨在提供一種適用于復雜塑件的注塑模具。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適用于復雜塑件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下模包括型腔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模板上設有后滑塊、側滑塊、斜抽芯和斜頂塊;并且,所述的斜頂塊的上表面與塑件的底面對應,斜頂塊的側面與所述的斜抽芯相對配置,在斜頂塊的側面還設有凸柱;所述的斜抽芯、斜頂塊和各滑塊均由相應的油缸驅動。
[0006]本發明的一種適用于復雜塑件的注塑模具,在下模的型腔內設有后滑塊、滑塊、斜抽芯和斜頂塊等活動部件,這些活動部件在各自的油缸驅動下可作向后、向兩側、斜向下或斜向上移動。將這些活動部件設置在無法直接脫模的部位上,開模后,先將活動部件從塑件中脫離,然后再進行脫模。其中,斜抽芯對應于塑件上的斜向槽孔,斜頂塊上的凸柱對應于塑件上的橫向槽孔。根據被加工塑件結構的復雜程度,側滑塊可以采用一個、兩個或多個。也可根據被加工塑件的對稱情況,側滑塊采用一對、兩對或多對。
[0007]本發明還要提供一種適復雜塑件的脫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塑完畢后按以下步驟操作:
[0008]1)、模具開模;
[0009]2)、后滑塊在油缸驅動下向后滑動,側滑塊在油缸驅動下向外側滑動;
[0010]3)、斜抽芯在油缸驅動下向斜下方移動;
[0011 ] 4)、斜頂塊在油缸驅動下向斜上方移動,斜頂塊的頂部向中心靠攏,斜頂塊上的凸柱從塑件中脫離,斜頂塊的頂部把塑件頂出下模的型腔;
[0012]5)脫模,取出塑件。
[0013]本發明可對復雜形狀特別是還帶有局部的孔槽結構的塑件一次整體注塑成型,可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工藝流程,降低制作成本,并有利于產品外形和結構的改進。
[0014]作為本發明的改進,所述的側滑塊包括一對第一側滑塊和一對第二側滑塊。這種結構,特別適合形狀對稱的塑件。
[0015]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斜抽芯和斜頂塊分別為4個,且一一對應。這種結構,使本發明特別適用于帶有椅腳連接插口和椅腳螺釘固定孔的椅體的注塑加工。
[0016]作為本發明的再進一步改進,澆注口設置在下模的底部,這樣產品的澆注口就在底面上,不外露,因而產品的美觀度高。
[0017]作為本發明的更進一步改進,上模和/或下模內還設有冷卻水管路。在澆注過程中通過水冷卻,加速注塑液的冷卻,可提進一步高生產效率,并確保模具不被高溫損壞。
【附圖說明】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9]圖1是一種塑料椅體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一種塑料椅體底部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3是本發明注塑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是本發明的注塑模具的上模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5是本發明注塑模具的下模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顯示的是開模后的初始狀態。
[0024]圖6是本發明的下模在滑塊滑出后的狀態圖。
[0025]圖7是本發明的下模在斜抽芯向斜下方移動后的狀態圖。
[0026]圖8是本發明的下模在斜頂頂出后的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參照圖1和圖2,本發明實施例中被加工產品為椅子的塑料椅體。該塑件為一整體結構,包括椅座10、扶手11、扶手支撐16和椅背12。所述的扶手11、扶手支撐16和椅背12呈曲面形狀,椅座10的兩側呈喇叭形,并且在椅座10的四角還設有一對固定后椅腳用的圓柱形后腳連接柱17和一對固定前腳用的圓柱形前腳連接柱13,所述的后腳連接柱17與扶手支撐16相連。每個連接柱13和17內設有圓形插口 14,在所述的插口 14的內側還設有一對圓形螺釘固定孔15。
[0028]參照圖3,本發明的一種適用于復雜塑件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7和下模18。
[0029 ]參照圖4,所述的上模17具有與塑件內表面相應的型芯26,上模17內部設有冷卻水管路,在前壁上設有進出水口 19。
[0030]參照圖5,所述的下模包括模腳復板23、模腳22和型腔模板9。所述的型腔模板9上設有一個后滑塊1、一對與后腳連接柱17的外表面對應的第一側滑塊3、一對與前腳連接柱17的外表面對應的第二側滑塊6、四個與前后腳連接柱13、17的插口 14對應的斜抽芯8和四個斜頂塊7;并且,每個斜頂塊的上表面與椅座10的底面對應,每個斜頂塊的側面與所述前后腳連接柱13、17的外表面對應,在斜頂塊的側面還設有與插口 14內的螺釘固定孔15對應的一對凸柱25 ;所述的斜抽芯8、斜頂塊7和各滑塊均由相應的油缸驅動。
[0031]澆注口21設置在下模18的底部。這樣產品的澆注口就在底面上,不外露,因而產品的美觀度高。
[0032]下模18內還設有冷卻水管路,下模18的前壁設有冷卻水管路的進出水口24。
[0033]本發明的一種適用于復雜塑件的注塑模具,注塑完畢后按以下順序操作:
[0034]I )、模具開模。
[0035]2)、油缸I帶動后滑塊2向后滑動,兩個油缸4分別帶動兩個第一側滑塊3向兩側滑動,兩個油缸5帶動兩個第二側滑塊6向兩側滑動,如圖6所示。
[0036]3)、4個油缸(在斜抽芯8下方,圖中未顯示)分別帶動4個斜抽芯8向斜下方移動,如圖7所示。
[0037]4)、4個油缸(在斜頂塊下方,圖中未顯示)帶動4個斜頂塊7向斜上方移動。在移動過程中,斜頂塊7的頂部向中心靠攏,斜頂塊4上的凸柱25從塑件中脫離,并把產品頂出下模的型腔20,如圖8所示。
[0038]5)脫模,取出塑件。
[0039]應該理解到的是:上述實施例只是對本發明的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發明實質精神范圍內的發明創造,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適用于復雜塑件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17)和下模(18),所述的下模包括型腔模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模板(9)上設有后滑塊(I)、側滑塊、斜抽芯(8)和斜頂塊(7);并且,所述的斜頂塊(7)的上表面與塑件的底面對應,斜頂塊(7)的側面與所述的斜抽芯(8)相對配置,在斜頂塊(7)的側面還設有凸柱(25);所述的斜抽芯(8)、斜頂塊(7)和各滑塊均由相應的油缸驅動。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復雜塑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滑塊包括一對第一側滑塊(3)和一對第二側滑塊(6)。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復雜塑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抽芯(8)和斜頂塊(7)分別為4個,且 對應。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用于復雜塑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澆注口(21)設置在下模(18)的底部。5.如權利要求1-4任何一項所述的一種適用于復雜塑件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17)和/或下模(18)內還設有冷卻水管路。6.—種適復雜塑件的脫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塑完畢后按以下步驟操作: 1)、模具開模; 2)、后滑塊(I)在油缸驅動下向后滑動,側滑塊在油缸驅動下向外側滑動; 3)、斜抽芯(8)在油缸驅動下向斜下方移動; 4)、斜頂塊(7)在油缸驅動下向斜上方移動,斜頂塊的頂部向中心靠攏,斜頂塊上的凸柱從塑件中脫離,斜頂塊的頂部把塑件頂出下模的型腔; 5)脫模,取出塑件。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適復雜塑件的脫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側滑塊包括一對第一側滑塊(3)和一對第二側滑塊(6)。8.如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種適復雜塑件的脫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抽芯(8)和斜頂塊(7)分別為4個,且 對應。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適用于復雜塑件的注塑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下模包括型腔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模板上設有后滑塊、側滑塊、斜抽芯和斜頂塊;并且,所述的斜頂塊的上表面與塑件的底面對應,斜頂塊的側面與所述的斜抽芯相對配置,在斜頂塊的側面還設有凸柱;所述的斜抽芯、斜頂塊和各滑塊均由相應的油缸驅動。本發明的一種適用于復雜塑件的注塑模具,在下模的型腔內設有后滑塊、滑塊、斜抽芯和斜頂塊等活動部件,這些活動部件在各自的油缸驅動下可作向后、向兩側、斜向下或斜向上移動。將這些活動部件設置在無法直接脫模的部位上,開模后,先將活動部件從塑件中脫離,然后再進行脫模。
【IPC分類】B29C45/33, B29C45/40
【公開號】CN105563765
【申請號】CN201610105223
【發明人】胡森川
【申請人】浙江森川家具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