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流道系統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流道系統包括主流道、分流道以及澆口。普通的流道系統也稱作澆道系統或是澆注系統,是熔融塑料自注塑機射嘴到模穴的通道。
[0003]超薄導光板,“超薄”通常是指其厚度用現有注塑機器難以實現注塑成型的厚度。比如5吋導光板,通常厚度0.3mm以下就稱超薄導光板了。
[0004]超薄導光板注塑成型,除了必需的高速注塑機,還必需有合適的模具保障。模具中,流道系統就是其中技術關鍵之一。現有的一般超薄導光板模具,在超薄導光板的注塑成型中,熔融塑料流體溫度約300°C,模具溫度約100°C,而且由于產品厚度較薄,入膠厚度也較小,為了避免射流紋,澆口會做成寬度較大的扇形。熔融塑料流經主流道、分流道以及澆口,會形成較大的溫度和壓力損失。使得模具型腔內熔融塑料流體的溫度低壓力小而不能充滿型腔,或即使充滿了型腔也保證不了光學網點的復制率。這是超薄導光板注塑成型的難點。
【發明內容】
[0005]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超薄導光板制備中能夠減少熔融塑料壓力損失、改善熔融塑料流動性的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
[0006]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7]一種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所述流道系統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澆口,所述主流道與分流道聯通,所述分流道與澆口聯通,所述澆口為“楔形”澆口,所述“楔形”澆口包括入料端和出料端,所述入料端的高度大于出料端的高度,所述“楔形”澆口的夾角為45-160°,所述“楔形”澆口的寬度為0.03-0.2mm,所述“楔形”澆口出料端的高度為0.07-0.3mm。
[0008]采用上述結構的設計,在超薄導光板生產時,熔融塑料從主流道進入到分流道,然后從分流道進入“楔形”澆口,“楔形”澆口的選擇45-160°,這樣能夠減少熔融塑料流過時壓力損失,同時“楔形”澆口出料端的高度選擇為0.07-0.3mm,該高度小于為一般超薄板尺寸(即超薄板模具腔體高度)的1/2,這樣使得“楔形”澆口的進料端和出料端之間產生巨大的壓力差,使得熔融塑料在通過“楔形”澆口時,能夠加大流動的速度,從而使得高粘性的熔融塑料雜流經“楔形”澆口時的摩擦增大而得到更多的熱量,從而獲得一個瞬間的加熱作用,避免了熔融塑料在模具中降溫過快凝固,而導致流動性不好,進而影響超薄板的成型質量。因此,本發明的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能夠減少熔融塑料壓力損失、改善熔融塑料流動性,提升生產的超薄板質量。
[0009]本發明中,優選的方案為所述分流道的側壁上設有I條以上的出膠縫隙,所述“楔形”澆口的長度與出膠縫隙相匹配;所述“楔形”澆口的數量與出膠縫隙的數量相同。采用出膠縫隙的結構設計,能夠縮短澆口的進膠長度,從而減少熔融塑料在流道中的壓力損失。
[0010]本發明中,優選的方案為所述出膠縫隙的形狀為長方形。
[0011]本發明中,優選的方案為所述出膠縫隙的高度大于等于“楔形”澆口入料端的高度。
[0012]本發明中,優選的方案為所述分流道為“工”字型分流道,所述“工”字型分流道包括I個豎直方向的第一分流道、2個水平方向的第二分流道;所述主流道與第一分流道的中部聯通,所述第一分流道的兩端分別與2個第二分流道的中部聯通;所述第二分流道一側與第一分流道聯通,另一側與“楔形”澆口聯通。
[0013]本發明中,優選的方案為所述第一分流道、第二分流道均為圓形流道。采用圓形流道的設計,使得相同通徑的流道具有最小的表面積,從而降低壓力損失。
[0014]本發明中,優選的方案為所述第二分流道上的出膠縫隙為2條,所述2條出膠縫隙沿第二分流道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在第二分流道的側壁上,所述2條出膠縫隙的在第二分流道側壁上的高度相同。
[0015]本發明中,優選的方案為所述第二分流道上的兩端、2條出膠縫隙之間的位置均設有冷料區。冷料區的設計,在生產過程中,流體前端冷料被推至第二分流道兩端,從而保證進入澆口的熔融塑料是有較高溫度的“新料”,使得進入模具中的熔融塑料溫度更高,進而保證了超薄板的生產質量。
[0016]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結構的設計,在超薄導光板生產時,熔融塑料從主流道進入到分流道,然后從分流道進入“楔形”澆口,“楔形”澆口的選擇45-160°,這樣能夠減少熔融塑料流過時壓力損失,同時“楔形”澆口出料端的高度選擇為0.07-0.3mm,該高度小于為一般超薄板尺寸(即超薄板模具腔體高度)的1/2,這樣使得“楔形”澆口的進料端和出料端之間產生巨大的壓力差,使得熔融塑料在通過“楔形”澆口時,能夠加大流動的速度,從而使得高粘性的熔融塑料雜流經“楔形”澆口時的摩擦增大而得到更多的熱量,從而獲得一個瞬間的加熱作用,避免了熔融塑料在模具中降溫過快凝固,而導致流動性不好,進而影響超薄板的成型質量;因此,本發明的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能夠減少熔融塑料壓力損失、改善熔融塑料流動性,提升生產的超薄板質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0018]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闡明本發明實施例。
[0019]圖1是實施例1的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實施例1的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中第二分流道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實施例1的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中“楔形”澆口的結構示意圖;
[0022]其中,1、主流道;2、第一分流道;3、第二分流道;31、出膠縫隙;4 “楔形”澆口 ;40、入料端;41、出料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實施例1
[0024]參見圖1,一種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所述流道系統包括主流道1、分流道和澆口,所述主流道與分流道聯通,所述分流道與澆口聯通,所述澆口為“楔形”饒口 4,所述“楔形”澆口包括入料端40和出料端41,所述入料端的高度大于出料端的高度,所述“楔形”澆口的夾角α為60°,所述“楔形”澆口的寬度w為0.15mm,所述“楔形”澆口出料端的高度 h 為 0.1mm ;
[0025]所述出膠縫隙的高度等于“楔形”澆口入料端的高度。
[0026]所述分流道為“工”字型分流道,所述“工”字型分流道包括I個豎直方向的第一分流道2、2個水平方向的第二分流道3 ;所述主流道與第一分流道的中部聯通,所述第一分流道的兩端分別與2個第二分流道的中部聯通;所述第二分流道一側與第一分流道聯通,另一側與“楔形”澆口聯通;
[0027]所述第二分流道的側壁上設有2條出膠縫隙31,所述“楔形”饒口的長度與出膠縫隙相匹配;所述“楔形”澆口的數量與出膠縫隙的數量相同;
[0028]所述第一分流道、第二分流道均為圓形流道;
[0029]所述第二分流道上的出膠縫隙為2條,所述2條出膠縫隙沿第二分流道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在第二分流道的側壁上,所述2條出膠縫隙的在第二分流道側壁上的高度相同。
[0030]實施例2
[0031]—種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所述第二分流道上的兩端、2條出膠縫隙之間的位置均設有冷料區,其余結構、參數均與實施例1相同。
[0032]實施例3
[0033]—種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所述出膠縫隙的形狀為長方形,其余結構、參數均與實施例1相同。
[0034]實施例4
[0035]將實施例1-3的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分別應用在5吋(英寸)厚0.28mm的超薄導光板注塑成型中,充填塑膠流體溫度高,流動性好,光學網點復制率高,注塑機充填壓力相對較低,提高了產品亮度,減小了產品內應力和翹曲變形,有效的提升了超薄導光板的生產質量。
[0036]上述實施方式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明保護的范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基礎上所做的任何非實質性的變化及替換均屬于本發明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所述流道系統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澆口,所述主流道與分流道聯通,所述分流道與澆口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澆口為“楔形”饒口,所述“楔形”澆口包括入料端和出料端,所述入料端的高度大于出料端的高度,所述“楔形”澆口的夾角為45-160°,所述“楔形”澆口的寬度為0.03-0.2mm,所述“楔形”澆口出料端的高度為0.07-0.3mmο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道的側壁上設有I條以上的出膠縫隙,所述“楔形”澆口的長度與出膠縫隙相匹配;所述“楔形”澆口的數量與出膠縫隙的數量相同。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膠縫隙的形狀為長方形。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膠縫隙的高度大于等于“楔形”澆口入料端的高度。5.根據權利要1-4任一項所述的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道為“工”字型分流道,所述“工”字型分流道包括I個豎直方向的第一分流道、2個水平方向的第二分流道;所述主流道與第一分流道的中部聯通,所述第一分流道的兩端分別與2個第二分流道的中部聯通;所述第二分流道一側與第一分流道聯通,另一側與“楔形”澆口聯通。6.根據權利要5所述的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道、第二分流道均為圓形流道。7.根據權利要5所述的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流道上的出膠縫隙為2條,所述2條出膠縫隙沿第二分流道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在第二分流道的側壁上,所述2條出膠縫隙的在第二分流道側壁上的高度相同。8.根據權利要5所述的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流道上的兩端、2條出膠縫隙之間的位置均設有冷料區。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所述流道系統包括主流道、分流道和澆口,所述主流道與分流道聯通,所述分流道與澆口聯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澆口為“楔形”澆口,所述“楔形”澆口包括入料端和出料端,所述入料端的高度大于出料端的高度,所述“楔形”澆口的夾角為45-160°,所述“楔形”澆口的寬度為0.03-0.2mm,所述“楔形”澆口出料端的高度為0.07-0.3mm。本發明的超薄導光板生產用流道系統,能夠減少熔融塑料壓力損失、改善熔融塑料流動性,提升超薄導光板生產質量等優點。
【IPC分類】B29C45/27
【公開號】CN105150462
【申請號】CN201510404245
【發明人】何文瀚
【申請人】廣州百力明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東莞分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