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的阻尼止逆環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活塞式的阻尼止逆環。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半固態鎂合金機器的注射單元是來回往復螺桿式注射,用的是止逆型螺桿頭,防止注射時熔料回瀉。螺桿轉動熔料時,輸送到螺桿頭部的熔料可以通過止逆環內孔的通道進入螺桿頭的前端,在注射時螺桿向前移動使止逆環錐端面與過膠墊圈的錐臺貼合,形成對熔料的回瀉密封。止逆環是止逆式螺桿頭的重要功能元件,止逆環外圓套有脹緊環,脹緊環與止逆環之間開有圓周分布的細小的通孔,熔料可以通過通孔傳遞壓力使脹緊環與料筒內壁貼合在一起,阻止了熔料從料筒壁與止逆環之間的間隙倒流。但因脹緊環脹大時熔料會堆積在脹緊環的底部,使得整個脹緊環的受力面積過大,注射時熔膠壓力會瞬間達到頂峰使脹緊環對料筒內壁的脹緊力過大而使漲緊環與料筒磨損加快或止逆環卡死不動。因此,有必要作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0003]現有的注塑機的注射單元是來回往復螺桿式注射,用的是止逆型螺桿頭,防止注射時熔料回瀉,止逆環是止逆式螺桿頭的重要功能元件。螺桿轉動熔料時,輸送到螺桿頭部的熔料可以通過止逆環內孔的通道進入螺桿頭的前端,在注射時螺桿向前移動使止逆環錐端面與過膠墊圈的錐臺貼合,形成對熔料的回瀉密封。但由于注射前止逆環前端與過膠頭處于貼合狀態,止逆環后端在注射瞬間時又受到很大的熔體壓力,這將導致止逆環與墊圈閉合時間過長,嚴重時甚至會與過膠頭粘合不能回退,這樣就會造成閉合時間不確定從而導致了制品的重量波動。另外,止逆環的外徑與料筒內徑留有間隙,注射時會有部分塑料從間隙處逆流從而影響精度。因此,有必要作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0004]如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1538006U于2010年08月04日公開了一種徑向防轉的止逆環,應用于要求生產精密塑料制品的高速節能注塑機上。該徑向防轉的止逆環,其特點在于:所述的止逆環內孔兩端與水平成45°斜角,止逆環內孔設置有三個花鍵,所述花鍵在止逆環內孔圓周上均勻分布,相鄰花鍵之間的夾角為120°。該止逆環在熔料傳遞壓力與料筒內壁貼合時,難以阻止熔料從料筒壁與止逆環之間的間隙倒流。因此,有必要作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阻止熔料從料筒壁與止逆環之間的通道倒流,并避免了脹緊環因受力面積過大而造成的零件磨損過快及卡死現象,結構簡單合理、成本低、效果好和通用性強的活塞式的阻尼止逆環,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中的一種活塞式的阻尼止逆環,包括止逆環,止逆環設置在料筒內且止逆環內貫穿有過膠頭,其特征在于止逆環內均勻環繞設置有若干個貼緊機構,貼緊機構與料筒的內壁接觸,當熔料流經止逆環和過膠頭間的通道時,實現止逆環上的貼緊機構與料筒的內壁緊密接觸。
[0007]作為本發明上述結構的貼緊機構包括脹緊環和活塞,脹緊環套設在止逆環的外壁上,且脹緊環與料筒的內壁接觸。
[0008]作為本發明上述結構的脹緊環下方設置有活塞,活塞為T形結構。活塞的最上端與脹緊環抵壓接觸,活塞的最下端設置在止逆環的內壁并與止逆環和過膠頭間的通道接觸,且活塞最下端的圓周直徑可隨使用條件的改變而改變。
[0009]作為本發明上述結構的過膠頭上設置有過膠頭側部和過膠墊圈,過膠頭活動貫穿止逆環,且過膠頭側部和過膠墊圈分別設置在止逆環的兩側。
[0010]作為本發明的第一種優選結構,所述料筒設置在半固態鎂合金機內,過膠頭側部和過膠墊圈分別與止逆環活動抵壓接觸。
[0011]作為本發明的第二種優選結構,所述料筒設置在注塑機內,過膠墊圈與止逆環活動抵壓接觸。
[0012]本發明通過在止逆環內和脹緊環的下方設置有活塞,脹緊環與料筒的內壁接觸,活塞的最下端與止逆環和過膠頭間的通道接觸,當熔料流經止逆環和過膠頭間的通道時,使熔料通過活塞擠壓脹緊環,實現脹緊環與料筒的內壁貼合,阻止熔料從料筒壁與止逆環之間的通道倒流,并避免了脹緊環因受力面積過大而造成的零件磨損過快及卡死現象。同時其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成本低、效果好和通用性強等特點。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中止逆環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圖1沿A-A方向的剖視圖。
[0015]圖3為本發明中脹緊環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4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熔膠結構示意圖。
[0017]圖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射膠結構示意圖。
[0018]圖6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熔膠結構示意圖。
[0019]圖7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射膠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I為止逆環,2為料筒,3為過膠頭,4為通道,5為脹緊環,6為活塞,7為過膠頭側部,8為過膠墊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22]第一實施例
[0023]參見圖1-5,本活塞式的阻尼止逆環,包括止逆環1,止逆環I設置在料筒2內且止逆環I內貫穿有過膠頭3,止逆環I內均勻環繞設置有若干個貼緊機構,貼緊機構與料筒2的內壁接觸,當熔料流經止逆環I和過膠頭3間的通道4時,實現止逆環I上的貼緊機構與料筒2的內壁緊密接觸。
[0024]貼緊機構包括脹緊環5和活塞6,脹緊環5套設在止逆環I的外壁上,且脹緊環5與料筒2的內壁接觸。
[0025]脹緊環5下方設置有活塞6,活塞6為T形結構。活塞6的最上端與脹緊環5抵壓接觸,活塞6的最下端設置在止逆環I的內壁并與止逆環I和過膠頭3間的通道4接觸,且活塞6最下端的圓周直徑可隨使用條件的改變而改變。
[0026]過膠頭3上設置有過膠頭側部7和過膠墊圈8,過膠頭3活動貫穿止逆環1,且過膠頭側部7和過膠墊圈8分別設置在止逆環I的兩側。
[0027]料筒2設置在半固態鎂合金機內,過膠頭側部7和過膠墊圈8分別與止逆環I活動抵壓接觸。
[0028]本活塞式的阻尼止逆環安裝在半固態鎂合金機內,有效地改善受力面積過大的所造成的止逆環I卡死問題,在原來細小通孔的地方增加可以做徑向運動的活塞6,由于活塞6與止逆環I之間的配合作用,熔料被限制在活塞6底部不能與脹緊環5直接接觸,活塞6頂部與脹緊環5相接觸,這樣壓力通過活塞6間接傳遞到脹緊環5。可以通過活塞6底部圓周直徑的大小去控制活塞6的受力面積,進而控制脹緊環5與料筒2內壁之間的壓力大小,避免了因受力面積過大而造成的零件磨損過快及卡死現象
[0029]第二實施例
[0030]參見圖6-7,本活塞式的阻尼止逆環,其不同于第一實施例之處在于:料筒2設置在注塑機內,過膠墊圈8與止逆環I活動抵壓接觸。
[0031]本活塞式的阻尼止逆環安裝在注塑機內,增大止逆環I與料筒2內壁的摩擦力以減少止逆環I與過膠墊圈8閉合時間。當注射時,通道4內的熔料壓力推動活塞6,活塞6緊接著推動開口脹緊環5壓向料筒2內壁,增大了它們之間的摩擦力,使得止逆環I在與過膠墊圈8接觸前盡量保持不動,這樣止逆環I與料筒2可以獲得更大的摩擦力,可使止逆環I與過膠墊圈8閉合時間保持一個最低的穩定值,最大限度地實現重量恒定性。脹緊環5上的小金屬活塞6既可以防止死角,又可以傳遞控制壓力。運用這種止逆環I后,在注射時可以迅速封膠,漲開的脹緊環5可以減少經過止逆環I外圓的泄漏量。止逆環I與料筒2的配合間隙可以適當加大以減少傳統止逆環I與料筒2內壁磨損嚴重的狀況,避免因材料在受熱時膨脹系數的不同而導致的注射卡死。
[0032]上述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其簡單的變型或改造,均落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活塞式的阻尼止逆環,包括止逆環(1),止逆環(I)設置在料筒(2)內且止逆環(I)內貫穿有過膠頭(3),其特征在于止逆環(I)內均勻環繞設置有若干個貼緊機構,貼緊機構與料筒(2)的內壁接觸,當熔料流經止逆環(I)和過膠頭(3)間的通道(4)時,實現止逆環(I)上的貼緊機構與料筒(2)的內壁緊密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活塞式的阻尼止逆環,其特征在于所述貼緊機構包括脹緊環(5)和活塞(6),脹緊環(5)套設在止逆環⑴的外壁上,且脹緊環(5)與料筒⑵的內壁接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活塞式的阻尼止逆環,其特征在于所述脹緊環(5)下方設置有活塞(6),活塞(6)為T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活塞式的阻尼止逆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6)的最上端與脹緊環(5)抵壓接觸,活塞¢)的最下端設置在止逆環(I)的內壁并與止逆環(I)和過膠頭(3)間的通道(4)接觸,且活塞(6)最下端的圓周直徑可隨使用條件的改變而改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活塞式的阻尼止逆環,其特征在于所述過膠頭(3)上設置有過膠頭側部(7)和過膠墊圈(8),過膠頭(3)活動貫穿止逆環(I),且過膠頭側部(7)和過膠墊圈(8)分別設置在止逆環(I)的兩側。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活塞式的阻尼止逆環,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2)設置在半固態鎂合金機內,過膠頭側部(7)和過膠墊圈(8)分別與止逆環(I)活動抵壓接觸。
7.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活塞式的阻尼止逆環,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2)設置在注塑機內,過膠墊圈(8)與止逆環(I)活動抵壓接觸。
【專利摘要】一種活塞式的阻尼止逆環,包括止逆環,止逆環設置在料筒內且止逆環內貫穿有過膠頭,其特征在于止逆環內均勻環繞設置有若干個貼緊機構,貼緊機構與料筒的內壁接觸,當熔料流經止逆環和過膠頭間的通道時,實現止逆環上的貼緊機構與料筒的內壁緊密接觸。本發明通過在止逆環內和脹緊環的下方設置有活塞,脹緊環與料筒的內壁接觸,活塞的最下端與止逆環和過膠頭間的通道接觸,當熔料流經止逆環和過膠頭間的通道時,使熔料通過活塞擠壓脹緊環,實現脹緊環與料筒的內壁貼合,阻止熔料從料筒壁與止逆環之間的通道倒流,并避免了脹緊環因受力面積過大而造成的零件磨損過快及卡死現象。同時其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成本低、效果好和通用性強等特點。
【IPC分類】B29C45-17, B22D17-20
【公開號】CN104723501
【申請號】CN201510115180
【發明人】隋鐵軍, 梁啟華, 區貽標, 李子玉
【申請人】廣東伊之密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6月24日
【申請日】2015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