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立式成型模具有對焦方法及其治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一種立式成型模具的對焦方法及其治具,尤其指用于架模時使模具澆口快速與成型機射料嘴對位的對焦方法及其治具。
隨著加工技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意尺寸的精確度,而成型產品對模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射出成型的原材料在熔融狀態下以高速射向模穴并保壓一定時間,再經高溫、高壓等情況下,極易造成模具內部的損傷,進而容易造成溢料、產品毛邊或其它問題,同時模具使用時間過長后,磨損亦會使產品尺寸不穩定,以上種種情況都是導致射出成型修模頻繁的原因。而每次修模時架模的作業皆由工作人員先將模具放置于成型機臺上,然后使料座下降,再以目視方式前后或左右移動模具逐漸將模具校正定位以完成架模步驟。但是架模時成型機射料嘴的噴孔與模具的澆口間的對位準確與否,完全依賴于工作人員技術水準,這樣操作的準確性值得考慮,其不但耗費工時,而且亦會導致成本上升。再則,由于機型不同,成型機射料嘴便有不同的大小,若要全面統一大小,也會導致成本過高。因此如何將模具的澆口快速準確定位,以提高操作的方便性,實為有待改善的課題。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成型模具的澆口與成型機射料嘴之間的快速準確對位,借助一輔助對準構造,可使模具澆口與成型機射料嘴間無須目視而能直接準確對位的立式成型模具的對焦方法。
本發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精簡,易于組裝操作,且能降低成本,增加產能的對焦治具。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利用成型機射料嘴的噴孔與模具澆口來進行對位,把兩端設有兩個頂針的治具,分別塞入成型機射料嘴的噴孔與模具澆口中,并在緩慢關模動作時使頂針下降一段距離定位,并且與模具貼緊,在保持此狀態下,開模并取出治具,即可使成型機射料嘴的噴孔與模具澆口對準。此方法至少包含對準步驟、定位步驟及卸件步驟等步驟。其中對準步驟是在成型機與模具之間放置對焦治具,使成型機射料嘴的噴孔與模具澆口依對焦治具的頂針來進行對位,而于對位確定以后,以定位步驟將成型模具緩慢合模,使對焦治具的頂針探入模具澆口的同時達到對準定位的效果,再以卸件步驟于開模后將對焦治具取下,完成對準的控制。
此外,上述對焦方法中所用到的對焦治具包括有進料嘴定位柱、射料嘴定位柱、彈性元件及套筒,其中進料嘴定位柱至少具有一可插入模具澆口的頂針,而射料嘴定位柱可以沿軸向移動,且其亦具有一頂針可卡進成型機的射料嘴的噴孔,彈性元件則設置于進料嘴定位柱與射料嘴定位柱之間,以提供適當緩沖彈性從而避免定位步驟在關模時因速度過快而壓壞模具,而套筒可收容固定上述元件,并使射料嘴定位柱在移動時不發生歪斜,借此達到成型機射料嘴的噴孔與模具澆口之間快速準確對位的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能夠實現成型機與模具之間定位的準確性,并且其操作過程簡單,可以節約工時提高生產效率,此外,對焦治具的組裝也比較方便,有利于降低成本。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發明對焦治具的組合剖視圖。
圖2是本發明對焦治具的立體分解圖。
圖3、4是本發明對焦方法的對準步驟示意圖。
圖5、6是本發明對焦方法的定位步驟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對焦方法的卸件步驟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對焦治具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9是圖8對焦治具的第二實施例的組合部分剖視圖。
請參照圖1及圖2,對焦治具1包括進料嘴定位柱2、射料嘴定位柱3、彈性元件4及套筒5。其中進料嘴定位柱2位于對焦治具1的下部,其設有第一頂針21,該第一頂針21是一圓柱體,其直徑與模具澆口(未圖示)孔徑相同,且沿軸向有一適當長度,可插入模具澆口。該第一頂針21于其一端向上軸向延伸出抵止部22,該抵止部22也是一圓柱體,其直徑與套筒5外徑相同,可抵觸于套筒5的開口端52(容后述)頂緣。抵止部22則沿軸向延伸有接合部23,該接合部23與抵止部22及第一頂針21三段為同軸圓柱體,其外周緣開設有螺紋,螺紋的縱剖面呈鋸齒形。
該對焦治具1的上部對應于進料嘴定位柱2設有射料嘴定位柱3,其設有第二頂針31,該第二頂針31沿軸向具有適當長度并穿插過套筒5的上頂面50所開的通孔51(容后詳述),而且其上端設有臺階形圓柱,用于卡進成型機射料嘴的噴孔(未圖示)。該第二頂針31向下延伸出與其同軸的本體32,該本體32為一圓柱體并貼于套筒5的內壁,當射料嘴定位柱3移動時,本體32與套筒5發生滑動摩擦配合,并可壓縮彈性元件4。另外,彈性元件4是一螺旋壓縮彈簧,容置于進料嘴定位柱2與射料嘴定位柱3之間,其一端抵靠于本體32的端面,另一端抵靠于接合部23的端面,使進料嘴定位柱2與射料嘴定位柱3的間構成緊密彈性接觸,從而提供適當彈性作用以避免關模速度過快而壓壞模具,并可實現射料嘴定位柱3的軸向移動。
對焦治具1的外部是套筒5,其可固定并收容上述元件,該套筒5的下端為一開口端52,而上端設有上頂面50并開有一通孔51,而且套筒5的內壁距開口端52設有適當軸向長度的螺紋,該螺紋的縱剖面亦呈鋸齒形,可與進料嘴定位柱2的接合部23的外周緣螺紋相旋接,從而達到套筒5與進料嘴定位柱2的間的固定連接,并可加強其鎖緊力與擠壓強度。同時套筒5的開口端52的頂緣抵靠于接合部23的端面,將接合部23、彈性元件4及本體32包容于套筒5,并使彈性元件4略有一預緊壓縮變形,從而使本體32的上端面緊貼于套筒5的上頂面50,且套筒5的上頂面50所開的圓形通孔51與第二頂針51的直徑相同,使第二頂針31穿過通孔51并沿其軸向方向移動而不會歪斜。當射料嘴定位柱3移動時,本體32與套筒5的內壁、第二頂針31與套筒5端面的通孔51之間發生滑動摩擦,且在摩擦過程中采用脂潤滑。
請參照圖8及圖9,為本發明立式成型模具的對焦治具的第二實施例,其組成元件及組裝方式均如同上述,其不同之處在于射料嘴定位柱3′的本體32′繼續向下方軸向延伸出擋柱33′,并插入彈性元件4′內部形成的空間,該擋柱33′與套筒5′的內壁配合可防止彈性元件4′在壓縮過程時發生偏斜。
本發明立式成型模具的對焦方法是在成型機與模具之間放置上述對焦治具1,利用模具澆口與成型機射料嘴的噴孔達到定位目的,請配合參照圖1及圖2,包括有以下幾個步驟第一、對準步驟,請參照圖3及圖4,將對焦治具1插入模具澆口上,亦即將進料嘴定位柱2的第一頂針21插入模具的澆口,并將模具置于成型機臺上,使模具的模板下降離治具約2-3cm。
第二、定位步驟,請參照圖5及圖6,緩慢關模使治具的第二頂針31下降約2-3mm,并壓縮彈性元件4,再調整模具使射料嘴定位柱3的第二頂針31依靠彈性元件4的恢復彈性而卡進成型機射料嘴的噴孔,同時使位于模具澆口一側的治具底部與模具表面緊密平直接觸,亦即貼緊模具表面同時保持無歪斜,即可達到模具與成型機的對準并定位。
第三、卸件步驟,請參照圖7,在保持此狀態下,開模并取出對焦治具1,然后完成架模。
權利要求
1.一種立式成型模具的對焦方法,其特征是以兩端設有兩個頂針的治具,分別套入成型機射料嘴的噴孔與模具澆口中,至少包括如下步驟第一、對準步驟,將治具的一頂針插入模具澆口,并將模具置于機臺上,且將模具的模板下降離治具一小段距離;第二、定位步驟,緩慢關模使治具另一頂針下降一段高度,再調整模具使該頂針卡進成型機射料嘴的噴孔,并使位于模具澆口一側的治具底部貼緊模具表面,同時保持治具無歪斜,即可使模具澆口與成型機射料嘴的噴孔間對準并定位;第三、卸件步驟,開模并取出對焦治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焦方法,其特征是在對準步驟中模板下降離治具約2~3c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對焦方法,其特征是在定位步驟中緩慢關模使治具的頂針下降約2~3mm。
4.一種用于立式成型模具的對焦治具,其特征是此對焦治具包括有進料嘴定位柱,其上具有一可插入所述成型機上模具的澆口的頂針;射料嘴定位柱則相對于進料嘴定位柱而設置,其上具有另一可卡進成型機射料嘴的噴孔的頂針;以及收容進料嘴定位柱及射料嘴定位柱的套筒。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對焦治具,其特征是其進一步包含有可提供適當彈性的彈性元件,設置于進料嘴定位柱與射料嘴定位柱之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對焦治具,其特征是上述彈性元件為一螺旋式壓縮彈簧。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對焦治具,其特征是進料嘴定位柱進一步設有接合部,其相對于頂針的定位柱沿軸向延伸而成。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對焦治具,其特征是進料嘴定位柱的接合部的外周緣設有螺紋。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對焦治具,其特征是進料嘴定位柱頂針與接合部間進一步一體設有抵止部。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對焦治具,其特征是套筒一端設有上頂面,其上開設有一通孔,而其另一端為開口端,靠近該開口端的內壁上設有適當長度的螺紋。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對焦治具,其特征是射料嘴定位柱的頂針上端設有臺階狀圓柱。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對焦治具,其特征是射料嘴定位柱進一步延伸設有一本體,該本體與套筒內壁相配合且呈滑動摩擦接觸,套筒內壁與本體之間涂有潤滑脂。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對焦治具,其特征是射料嘴定位柱的本體進一步軸向延伸有擋柱。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立式成型模具的對焦方法及其治具,此對焦方法是在成型機與模具之間放置一對焦治具,該治具的兩端設有頂針可分別卡進成型機射料嘴的噴孔與模具的澆口,并利用對準步驟、定位步驟及卸件步驟實現兩者相互的對位。而且還設有彈性元件提供適當緩沖彈性,避免在模具關模時因速度過快而壓壞模具,從而使成型機架模時,射料嘴的噴孔與模具澆口之間得以快速對準定位,以達到節約工時的效果。
文檔編號B29C45/36GK1256997SQ9812208
公開日2000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1998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1998年12月11日
發明者郭洲榮 申請人:富士康(昆山)電腦接插件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