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清洗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模具內水垢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在塑料制品沖壓成型過程中,需要使用模具對塑料制品進行固定,但塑料制品成型工藝完成后,模具內會充斥大量的水垢,傳統的清洗方法為人工清洗,即將清洗液倒在模具內部的管道內,循環幾次后,再用清水沖洗,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清洗液會在模具內部管道內形成殘留,清洗不夠徹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模具內水垢清洗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模具內水垢清洗裝置,包括機架、清洗箱、清水箱和反沖洗泵,所述清洗箱安裝在機架內部底端靠左位置,所述清洗箱右側安裝有清水箱,所述反沖洗泵安裝在清水箱的右側,在機架的底部四角各安裝有一組萬向輪。
作為優選,所述清洗箱包括入水區、模具清洗區和廢水區,所述入水區、模具清洗區和廢水區之間通過隔板隔開,所述入水區設在清洗箱內部的最上端,其左端位于清洗箱外側設有入水管,所述模具清洗區上端靠左位置設有清洗液入口,靠右位置設有反沖洗水入口,所述模具清洗區底部外側靠右位置設有廢水出口,所述清洗箱底部外側中央位置安裝有廢水排放口;
所述反沖洗泵的頭部安裝有轉換接頭,所述轉換接頭的前端安裝有與清水箱底部連通的抽水管,上端設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末端穿過清洗箱與反沖洗水入口連通。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利用反沖洗泵對用清潔劑洗過的模具進行反沖洗,不僅能夠省時省力,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而且清洗徹底,清洗液在模具內部管道內的殘留較少。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2、清洗箱,21、入水區,22、模具清洗區,23、廢水區,24、隔板,25、入水管,26、清洗液入口,27、反沖洗水入口,28、廢水出口,29、廢水排放口,3、清水箱,4、反沖洗泵,41、轉換接頭,42、抽水管,43、出水管,5、萬向輪。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一種模具內水垢清洗裝置,包括機架1、清洗箱2、清水箱3和反沖洗泵4,所述清洗箱2安裝在機架1內部底端靠左位置,所述清洗箱2右側安裝有清水箱3,所述反沖洗泵4安裝在清水箱3的右側,在機架1的底部四角各安裝有一組萬向輪5。
所述清洗箱2包括入水區21、模具清洗區22和廢水區23,所述入水區21、模具清洗區22和廢水區23之間通過隔板24隔開,所述入水區21設在清洗箱2內部的最上端,其左端位于清洗箱2外側設有入水管25,所述模具清洗區22上端靠左位置設有清洗液入口26,靠右位置設有反沖洗水入口27,所述模具清洗區22底部外側靠右位置設有廢水出口28,所述清洗箱2底部外側中央位置安裝有廢水排放口29;
所述反沖洗泵4的頭部安裝有轉換接頭41,所述轉換接頭41的前端安裝有與清水箱3底部連通的抽水管42,上端設有出水管43,所述出水管43的末端穿過清洗箱2與反沖洗水入口27連通。
通過以上設置,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將待清洗的模具放入模具清洗區22內,將配制好的清洗液通過入水管25排入入水區21內,與此同時,入水區21內的清洗液通過清洗液入口26流進模具內部管道,完成清洗后,通過廢水出口28流入廢水區23,然后啟動反沖洗泵4,將清水箱3內的清水通過抽水管42抽入轉換接頭41內,然后經出水管43運送至反沖洗水入口27內,進而流入模具內部管道,完成反沖洗過程,最后也經廢水出口28流入廢水區23,待上述過程全部完成后,將廢水從廢水排放口29排出即可。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作的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發明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專利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