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對模具進行調溫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模塑成型作業機械的模具(3)或組件的調溫裝置(14),具有與始流(5)連接的至少一個調溫分支(2,2′);包括至少一個泵(13)的泵系統,用于將調溫介質向始流(5)輸送,其特征在于,設有至少一個傳感器,通過該至少一個傳感器能夠測定由溫度、流量、壓力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個參數;并且設有控制或調節裝置(1),用于調節或控制泵系統的輸送功率,所述至少一個傳感器的信號能夠傳送給所述控制或調節裝置。本發明還涉及一種具有至少兩個模塑成型作業機械以及所述調溫裝置的系統以及一種用于對模塑成型作業機械的模具(3)或組件進行調溫的方法。
【專利說明】用于對模具進行調溫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特征的用于模塑成型作業機械的模具或組件的調溫裝置以及一種具有權利要求10前序部分的特征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以下對現有技術的論述示例性3地借助作為模塑成型作業機械的特殊情況的注塑機以及這種注塑機的作為一般模塑成型作業機械的模具的示例的注塑工具進行。但是以下申請的公開內容不限于這些特殊情況。
[0003]調溫在本申請中理解為冷卻或加熱。
[0004]在現有技術中,至少一個泵以恒定的輸送功率運行。人們使用由至少一個分支管道的輸送功率(輸送量或壓力等)和液壓阻力得出的流量或者采用節流閥,以便達到希望的較低流量。
[0005]由此造成各種缺點:
[0006]-恒定的高能耗,
[0007]-泵系統使用壽命低,
[0008]-由于容積流量太高而導致的用于調溫介質的溫度回調的成本,
[0009]-較高的泄漏可能性,以及
[0010]-調溫系統中的不必要的高壓力。
【發明內容】
[0011]本發明的任務是至少部分地消除上述缺點。
[0012]該任務通過具有權利要求1的特征的調溫裝置和具有權利要求10的特征的方法解決。
[0013]通過本發明可以減少或者甚至取消上述在現有技術中強制要求的節流。由于能耗與流量和壓力損失的乘積成正比,所以取消節流有利于降低能耗。
[0014]本發明有利的實施方式在從屬權利要求中限定。
[0015]優選使用水(氣態或液態)或者油作為調溫介質。然而還可以使用其他流體,例如,二氧化碳或者氮氣。調溫介質可以連續地或者以脈沖方式輸送。
[0016]特別優選地規定:調溫裝置構造為模塑成型作業機械的供給裝置,并且具有一個或多個調溫分支。該供給裝置可以獨立式設置在模塑成型作業機械附近或者構造在該模塑成型作業機械上。
[0017]特別優選地,設有優選并聯的至少兩個調溫分支。
[0018]為了盡可能良好地調節或控制,在所述至少兩個調溫分支中的每個調溫分支都可以設置至少一個傳感器,通過該至少一個傳感器能夠測定包括溫度、流量、壓力的組中的至少一個參數,所述傳感器的信號能夠傳送給所述控制或調節裝置。
[0019]對于最簡單的情況,可以通過如下方式設計泵的調節或控制,即:泵通過其轉數來調節或控制。
[0020]在泵系統包括一個以上的泵的情況下,可以有利的是,作為調節或控制一個或多個泵的替代或補充,將泵系統的各個泵設計為可以斷開和/或接通。由此得出分級控制或調節方式。
[0021]為了獨立地調節調溫分支中的流量,在調溫分支中分別設置至少一個節流裝置。該節流裝置可以例如手動調整或者可以通過該控制或調節裝置來調整。例如,該節流裝置可以是流量閥,其流量等級可以無極調整。
[0022]還要求保護一種具有按照本發明的調溫裝置的模塑成型作業機械,尤其是注塑機、壓鑄機或者壓制機。
[0023]另外,還要求保護一種具有至少兩個模塑成型作業機械和按照本發明的調溫裝置的系統,其中,所述至少兩個模塑成型作業機械的模具可以串聯或并聯地通過所述調溫裝置進行調溫。
[0024]由于其能效特別高,所以特別優選規定:對每個調溫分支進行獨立地節流,其中對至少一個調溫分支至少基本上不進行節流。通過使輸送功率(輸送量或壓力等)適配于未被節流的調溫分支的流量要求,泵可以盡可能低的能耗運行。
[0025]所述控制或調節裝置可以是注塑機控制系統的、外部控制系統的、供給裝置的或中央控制計算機系統的組成部分。
[0026]所述泵系統可以是注塑機的、供給裝置的或中央介質供應系統的組成部分。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參照附圖以及與此有關的【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將會看到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和細節。
[0028]圖1是按照本發明的調溫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
[0029]圖2是闡明按照本發明的方法的一個特別優選的實施例的流程圖;
[0030]圖3是按照本發明的調溫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在此,圖1示出按照本發明的調溫裝置14的示意圖。該調溫裝置具有兩個調溫分支2,各調溫分支被引導通過模具3。在調溫分支2中還存在流量傳感器7、溫度傳感器4以及流量閥15。流量傳感器7當然還可以構造為與流量閥15集成在一起的部件。另外,設有調節或控制裝置1,其在該實施例中為調節裝置。該調節裝置與流量傳感器7、溫度傳感器4以及流量閥15連接。溫度傳感器4構成用于流量測量的一個替代方案。
[0032]兩個調溫分支2各自與始流5和回流6連接。泵13將調溫介質從回流6輸送到始流5。另外,在回流6中設有可選的熱交換器16。該泵13也與調節裝置I連接以便進行調節。
[0033]圖2是闡明按照本發明的方法的一個特別優選的實施例的流程圖。在此:
[0034]i表示調溫分支2的連續編號;
[0035]η表示所使用的調溫分支2的數量;
[0036]Xi表示調溫分支i中的流量閥15的用%表示的控制度;
[0037]Vi表示調溫回路i中的容積流量;[0038]F表不泵系統的輸送流量。
[0039]至少保持接近100%打開的調溫分支i *可以由使用者指定為對整個系統起決定作用的分支(“瓶頸”)。由此使用者可以例如通過移除快速聯接器或縮短管道長度來減小該調溫分支2的液壓阻力。由此可以進一步減少泵13的輸送流量,同時打開其他調溫分支2的流量閥15。
[0040]不同于圖1,圖3僅設置一個調溫分支2。調溫裝置14構造為供給裝置。在一個共同的外殼20中設有:
[0041]-泵13;
[0042]-流量傳感器7;
[0043]-用于調溫介質的容器17;
[0044]-用于加熱容器17中的調溫介質的加熱裝置18;
[0045]-用于冷卻容器17中的調溫介質的冷卻裝置19;
[0046]-可選的溫度傳感器4;以及
[0047]-調節或控制裝置I。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模塑成型作業機械的模具(3)或組件的調溫裝置(14),具有 -與始流(5)連接的至少一個調溫分支(2,2'); -包括至少一個泵(13)的泵系統,用于將調溫介質向始流(5)輸送, 其特征在于,設有至少一個傳感器,通過該至少一個傳感器能夠測定包括溫度、流量、壓力的組中的至少一個參數;并且設有控制或調節裝置(I),用于調節或控制泵系統的輸送功率,所述至少一個傳感器的信號能夠傳送給所述控制或調節裝置。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溫裝置,其特征在于,設有優選并聯的至少兩個調溫分支(2,2/ )。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調溫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兩個調溫分支(2,2')中的每個調溫分支中都設置至少一個傳感器,通過該至少一個傳感器能夠測定包括溫度、流量、壓力的組中的至少一個參數,所述傳感器的信號能夠傳送給所述控制或調節裝置⑴。
4.按照權利要求1至3中之一項所述的調溫裝置,其特征在于,為了調節或控制所述至少一個泵,能夠調節或控制所述至少一個泵的至少一個轉數。
5.按照權利要求1至4中之一項所述的調溫裝置,其特征在于,為了調節或控制所述泵系統,該泵系統的泵能夠斷開和/或接通。
6.按照權利要求1至5中之一項所述的調溫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溫裝置(14)構造為用于模塑成型作業機械的供給裝置,并且具有一個或多個調溫分支(2,2')。
7.按照權利要求1至6中之一項所述的調溫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個調溫分支中的至少一個調溫分支中設置至少一個節流裝置。
8.一種具有按照權利要求1至7中之一項所述的調溫裝置的模塑成型作業機械,尤其是注塑機、壓鑄機或者壓制機。
9.一種具有至少兩個模塑成型作業機械以及按照權利要求1至7中之一項所述的調溫裝置的系統,其中,所述至少兩個模塑成型作業機械的模具能夠串聯或并聯地通過所述調溫裝置調溫。
10.一種用于對模塑成型作業機械的模具(3)或組件進行調溫的方法,其中,利用包括至少一個泵的泵系統將調溫介質輸送通過至少一個調溫分支(2),其特征在于,能夠測定包括溫度、流量、壓力的組中的至少一個參數,并且將所述至少一個參數傳送給控制或調節裝置⑴。
11.按照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溫借助于優選并聯的至少兩個調溫分支(2,2')進行。
12.按照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兩個調溫分支(2,2')中的每個調溫分支中都測定溫度、流量或壓力。
13.按照權利要求10至12中之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為了調節或控制所述至少一個泵(13),調節或控制所述至少一個泵(13)的至少一個轉數。
14.按照權利要求10至13中之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為了調節或者控制所述泵系統,將該泵系統的泵(13)關斷和/或接通。
15.按照權利要求10至14中之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個調溫分支(2,2')中的至少一個調溫分支中借助于節流裝置對調溫介質進行節流。
16.按照權利要求10至15中之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對每個調溫分支(2,2')獨立地進 行節流,對其中至少一個調溫分支(2,2')至少基本上不進行節流。
【文檔編號】B29C45/78GK103963254SQ201410129543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4日
【發明者】F·拉施克, G·施泰因比希勒 申請人:恩格爾奧地利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