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內功能組件的時序控制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模內功能組件的時序控制裝置,是在一模具周邊配置包括一增壓器、一時序控制器及一組模內功能組件,該增壓器連接有一氣路及一油路,該時序控制器電性連接氣路中一電磁換向閥,且該模內功能組件包括一油壓缸以及一個或多個接受油壓缸推動的功能模芯;其中,該時序控制器管制電磁換向閥切換氣路的集壓時序,該增壓器經由氣路集壓而驅動油路增壓,該油壓缸經由油路增壓而驅動油壓缸推動功能模芯移動。由此改善傳統以控制油壓閥的動作時序來驅動功能模芯動作,比較耗費建構成本的問題。
【專利說明】模內功能組件的時序控制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驅動模具用流體的供應時序的技術,特別有關于一種模內功能組件的時序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已知傳統所見的模具,特別是塑膠射出成型所用的公、母模具,為了執行自動裁切澆口或沖、擠塑料等功能上的功能需求,通常會在公、母模具內安裝包含活動芯及高壓油缸在內的功能組件,以便于當熔融的塑料在注入模穴內且尚未回溫凝固的保壓過程中,能利用活動芯來作為走膠流道之澆口處的閥門,或模穴之排氣孔的閥門,或裁切塑件產品的贅邊余料,或對塑件產品上所需求的孔或槽進行沖制,或對塑件產品進行裁切、擠壓暨充填塑料的動作,使塑膠產品回溫凝固后,能保有外觀表面上的光滑平整度,并省卻去除澆口或去除毛邊余料的工序。
[0003]由于上述公、母模具的開模及合模動作,以及活動芯在模具內的往復移動,都必須依賴具有強大驅動力的油壓設備來供應動力;其中,公、母模具的開模及合模動作需借助油壓設備供應約120kg/cm2至150kg/cm2的低油壓動力;活動芯甚至需借助油壓設備中所建構的增壓器來供應600kg/cm2至1500kg/cm2的超高壓油壓,才能確保活動芯在執行上述功能動作過程中的動作良率。
[0004]且知,功能組件在執行上述功能需求的往復動作時是經由供油時序的控制,才能驅動超高壓油路中功能組件的移動及復位。
[0005]但是,在超高壓油路中所配置的油壓閥,其必須承受的油壓阻力相對較低壓油路大上許多,因此,并不利于耐久使用,而且為了防止漏油或爆裂,在超高壓油路上所配置的油壓閥的結構精度的要求相對極高,因此建制成本也較顯得昂貴。
【發明內容】
[0006]有鑒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舍棄傳統高壓或超高壓油路之中油壓閥的配置,并改以在高壓空氣的氣路中配置電磁換向閥,來控制高壓或超高壓油路的供油時序,賴以驅動功能組件執行上述功能需求上的移動及復位。
[0007]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種模內功能組件的時序控制裝置,其技術手段(方案)為:在一模具周邊配置包括一增壓器,具有一集壓端及一增壓端,該集壓端連接一內載高壓空氣的氣路,該增壓端連接一內載油液的油路;一時序控制器,電性連接一能產生模具關模信號的極限開關以及一電磁換向閥,該電磁換向閥連接于氣路中;一組模內功能組件,包括一接受油路驅動的油壓缸,以及一活動配置于模具內接受油壓缸推動的功能模芯;其中:該時序控制器根據極限開關產生的關模信號作為時序起點,進而管制電磁換向閥切換集壓端的氣路的集壓時序,該增壓器經由集壓端的氣路集壓而驅動增壓端的油路增壓,該油壓缸經由增壓端的油路增壓而驅動油壓缸推動功能模芯移動。
[0008]根據上述技術手段(方案),本實用新型的功效在于:[0009]1.時序控制器的時序管制起點直接經由模具關模時可觸發的極限開關來自動啟動,可免除人為啟動或依賴復雜的編程控制來啟動,乃至于可節省時序控制器的建構成本(例如是取用定時器作為時序控制器即可),同時并兼備電性控制上的方便性。
[0010]2.在氣路中連接電磁換向閥的建構成本較低、耐久性較佳,且電磁換向閥只需電連接時序控制器,即可經由氣路集壓驅動增壓器,進而控制增壓器輸出高壓或超高壓油壓驅動功能組件執行往復動作的時機。
[0011]在實施上,本實用新型除了上述技術手段(方案)之外,更進一步包括:
[0012]該增壓器具有一缸體,該缸體內活動塞填一活塞,該活塞分隔缸體內部而形成作為集壓端的一第一集壓室及一第二集壓室,所述時序為電磁換向閥切換高壓空氣擇一進入第一集壓室或第二集壓室集壓的時間點。依此,使氣路中的高壓空氣,能在增壓器的缸體內驅動活塞往復移動。
[0013]該活塞一端形成一增壓推桿,該增壓推桿的斷面積小于活塞的斷面積,該缸體內形成相互連通的一推桿通道及一增壓室,該增壓推桿活動塞填于推桿通道,該增壓室作為增壓端而連接油路,所述油路增壓是指氣路集壓驅動活塞的增壓推桿經由推桿通道推擠增壓室內的油液增壓。依此,使增壓器之中通過氣壓的集壓而驅動油壓增壓的動作能夠被具體實施。
[0014]該推桿通道內間隔配置有一第一超高壓密封圈及一第二超高壓密封圈,該增壓推桿的一端部是塞填于第一超高壓密封圈與第二超高壓密封圈之間的推桿通道內移動;該氣路連接有一補油器,該補油器經由一補油通道傳送油液至第一超高壓密封圈與第二超高壓密封圈之間的推桿通道;該增壓推桿推擠增壓室內的油液增壓時關閉補油通道內的油液進入推桿通道,該增壓推桿復位時開啟補油通道內的油液進入推桿通道。依此,活塞的增壓推桿除了能驅動增壓室內的油壓增壓之外,還能當作補油通道的供油閥門,以免除例如是單向閥等油路組件的配置需求。
[0015]以上內容與后續的實施方式及圖式簡單說明,皆是為了能夠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及其所能產生的功效。而有關本新型可供據以實施的相關細節,也將在后續的詳細說明及圖式中加以闡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主實施例的配置示意圖。
[0017]圖2是由圖1延伸的附加實施例的配置示意圖。
[0018]圖3是圖2的動作示意圖。
[0019]附圖標記說明:10模具;11極限開關;20增壓器;21缸體;22活塞;24第二集壓室;23第一集壓室;25集壓端;26增壓端;27增壓推桿;270端部;28推桿通道;29增壓室;30時序控制器;31電磁換向閥;40功能組件;41油壓缸;42功能模芯;43彈性元件;50氣路;51空壓機;52儲壓罐;53補油器;54補油通道;60油路;71第一超高壓密封圈;72第二超高壓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20]請參閱圖1,公開本新型一主實施例的態樣,說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模內功能組件的時序控制裝置,是在一塑膠射出成型機的模具10周邊配置包括一增壓器20、一時序控制器30及一組坐落于模具內的功能組件40。其中:
[0021]該增壓器20是作為氣壓驅動油壓增壓的轉換器使用,實質上,增壓器20具有一缸體21,該缸體21內活動塞填一活塞22,該活塞22呈圓形塞盤狀,活塞22能分隔缸體21內部而形成一第一集壓室23及一第二集壓室24,且第一集壓室23及第二集壓室24都連接到一條由氣壓管構成的氣路50,該氣路50 —端設有空壓機51,能傳遞高壓空氣供應至第一集壓室23及第二集壓室24,使第一集壓室23及第二集壓室24能作為高壓空氣載入增壓器20內的集壓端25使用。其中,該空壓機51可設定輸出6Kg/cm2的高壓空氣壓力進入氣路50中,該氣路50上還可串接一儲壓罐52,使氣路50具有維持高壓空氣傳送壓力的能力。
[0022]該時序控制器30實質上可為具有計時功能的定時器(Timer)或可編程控制器(PLC),該時序控制器30是電性連接模具10的極限開關11及一電磁換向閥31,且該電磁換向閥31是利用氣壓管連接于氣路50中,當模具10要進行動作時,由模具10關模時啟動極限開關11產生的信號作為時序起點,再通過時序控制器30來控制電磁換向閥31切換氣路50擇一供應高壓空氣至第一集壓室23或第二集壓室24的時序。所述時序,為電磁換向閥31切換高壓空氣擇一進入第一集壓室23或第二集壓室24集壓的時間點。依此,當高壓空氣進入第一集壓室23內集壓時,第二集壓室24通大氣排壓,用以驅動活塞22朝圖1所示的圖紙下方移動;換當高壓空氣進入第二集壓室24內集壓時,第一集壓室23通大氣排壓,用以驅動活塞22朝圖1所示的圖紙上方復位。
[0023]上述呈圓形塞盤狀的活塞22,其盤面一端形成有一圓柱狀的增壓推桿27,該增壓推桿27的斷面積小于活塞22的斷面積;進一步的說,依增壓比例上的需求,增壓推桿27的斷面積可以實施成是活塞22斷面積的百分之一,以便增壓器20能通過氣壓的集壓而產生一百倍的油壓增壓效果。
[0024]為了使增壓推桿27的增壓用途能夠具體的被實施,該缸體21內還形成有一推桿通道28及一增壓室29相互連通;該增壓推桿27是活動塞填于推桿通道28內,并通過增壓推桿27阻隔第二集壓室24與推桿通道28相連通;該增壓室29是作為增壓器20的增壓端26使用,用以連接一由高壓或超高壓的油管構成的油路60,該增壓室29及油路60之中填載有油液。
[0025]根據上述實施例,當空壓機51輸出6Kg/cm2的高壓空氣壓力進入氣路50,且增壓推桿27的斷面積是活塞22斷面積的百分之一時,便可通過活塞22朝圖1所示的圖紙下方的移動動作,連帶使得增壓推桿27能推擠增壓室29內的油壓增壓至600kg/cm2的超高壓(壓力放大成100倍),以便于經由油路60的傳送而去驅動功能組件40執行功能需求上的移動。
[0026]上述的模內功能組件40,包括有一接受油路60驅動的油壓缸41,以及一活動配置于模具10內接受油壓缸41推動的功能模芯42。其中,一如現有技術,可配置油壓缸41及功能模芯42的模具10包含公模或母模,或者是公模及母模;且所述油壓缸41可以是一微型的高壓或超高壓油壓缸。
[0027]因此,當增壓推桿27隨著活塞22朝圖1所示的圖紙下方移動而驅動增壓室29及油路60內的油液產生高壓或超高壓推力時,該油壓缸41能以接觸式的推動方式去驅動功能模芯42執行功能需求上的移動;換當增壓推桿27隨著活塞22朝圖1所示的圖紙上方復位時,油壓缸41失去高壓或超高壓油液的推力,此時可借助附設于功能模芯42外圍或周邊的彈性元件43驅動功能模芯42及油壓缸41移動復位。
[0028]此外,本新型的功能模芯42可以舉例是用于塑膠射出成型機用的模具10中,作走膠流道的澆口處的閥門、模穴的排氣孔的閥門、裁切塑件產品的贅邊余料的裁刀、沖壓塑件產品形成孔或槽的沖刀、或擠壓塑件產品而使塑料沖填飽實的推柱等。
[0029]根據上述實施例而相較于傳統高壓或超高壓油路中所配置的油壓閥控制元件,本新型應用氣路50中的電磁換向閥31控制功能模芯42移動及復位的時間點,將有助于大幅節省油壓設備的建構成本,且本新型能有效防止高壓或超高壓油路發生漏油或爆裂現象,因此本新型具有提高模內功能組件的時序控制裝置的耐久使用壽命。
[0030]此外,請接續參閱圖2,公開上述圖1所延伸的附加實施例的配置示意圖,進一步說明上述推桿通道28的壁面間隔配置有一第一超高壓密封圈71及一第二超高壓密封圈72接觸增壓推桿27,該增壓推桿27的一端部270是塞填于第一超高壓密封圈71與第二超高壓密封圈72之間的推桿通道28內移動。
[0031]此外,圖2所示的氣路50還連接有一箱型的補油器53,該補油器53可外接上述空壓機51所輸出的6Kg/cm2高壓空氣并且內載有油液,該補油器53的油液可經由一補油通道54連接至第一超高壓密封圈71與第二超高壓密封圈72之間的推桿通道28 ;其中,增壓推桿27能阻隔第二集壓室24與推桿通道28相連通,是通過第一超高壓密封圈71的設置,也使得第二集壓室24經由推桿通道28通往補油通道54的通路能夠被高壓或超高壓密封的加以阻隔。
[0032]該氣路50中的高壓空氣能驅動補油器53內的油液經由補油通道54而供應至第一超高壓密封圈71與第二超高壓密封圈72之間的推桿通道28,且增壓推桿27除了能驅動增壓室29內的油壓增壓之外,還能當作補油通道54的供油閥門使用。依此,如圖2所示,當增壓推桿27隨著活塞22移動而接觸通過第二超高壓密封圈72時,增壓推桿27能關閉補油通道54的油液經由推桿通道28通往增壓室29 ;如圖3所示,當增壓推桿27隨著活塞22復位而脫離第二超高壓密封圈72時,增壓推桿27能開啟補油通道54經由推桿通道28而通往增壓室29的通路,使補油器53內的補充油液能充填至增壓室29內,以免增壓室29及油路60內發生缺油現象。依此設計,還能免除例如是在補油通道54與增壓室29之間,或是補油通道54與高壓或超高壓油路60之間配置單向閥等油路組件的需求。
[0033]綜上所陳,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凡其他未脫離本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而完成的等效修飾或置換,均應包含于后述申請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模內功能組件的時序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是在一模具周邊配置,包括: 一增壓器,具有一集壓端及一增壓端,該集壓端連接一內載高壓空氣的氣路,該增壓端連接一內載油液的油路; 一時序控制器,電性連接一能產生模具關模信號的極限開關以及一電磁換向閥,該電磁換向閥連接于氣路中; 一組模內功能組件,包括一接受油路驅動的油壓缸,以及一活動配置于模具內接受油壓缸推動的功能模芯; 其中:該時序控制器根據極限開關產生的關模信號作為時序起點,進而管制電磁換向閥切換集壓端的氣路的集壓時序,該增壓器經由集壓端的氣路集壓而驅動增壓端的油路增壓,該油壓缸經由增壓端的油路增壓而驅動油壓缸推動功能模芯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模內功能組件的時序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增壓器包括一缸體,該缸體內活動塞填一活塞,該活塞分隔缸體內部而形成作為集壓端的一第一集壓室及一第二集壓室,所述時序為電磁換向閥切換高壓空氣擇一進入第一集壓室或第二集壓室集壓的時間點。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模內功能組件的時序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活塞一端形成一增壓推桿,該增壓推桿的斷面積小于活塞的斷面積,該缸體內形成相互連通的一推桿通道及一增壓室,該增壓推桿活動塞填于推桿通道,該增壓室作為增壓端而連接油路,所述油路增壓是指氣路集壓驅動活塞的增壓推桿經由推桿通道推擠增壓室內的油液增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模內功能組件的時序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推桿通道內間隔配置有一第一超高壓密封圈及一第二超高壓密封圈,該增壓推桿的一端部是塞填于第一超高壓密封圈與第二超高壓密封圈之間的推桿通道內移動; 該氣路連接有一補油器,該補油器經由一補油通道傳送油液至第一超高壓密封圈與第二超高壓密封圈之間的推桿通道; 該增壓推桿推擠增壓室內的油液增壓時關閉補油通道內的油液進入推桿通道,該增壓推桿復位時開啟補油通道內的油液進入推桿通道。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項所述模內功能組件的時序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該油路為高壓或超高壓油路。
【文檔編號】B29C45/82GK203665892SQ201320739218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0日
【發明者】謝國輝 申請人:洪紹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