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脂部件的接合部構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樹脂部件的接合部構造。即使兩個樹脂部件在寬度較窄的部分具有接合部,也能夠確保足夠的卡合強度,不會引起位置偏離,從而能夠實現提高外觀品質及簡化成形模具構造。其具有對寬度較窄的部分進行接合的接合部,并通過彼此卡合對兩個能進行組裝的后尾門內飾進行接合,其中,在第1后尾門內飾的接合部,設置有卡定爪和配置在卡定爪的基端的第1卡合孔,在第2后尾門內飾的接合部,在同一平面上設置有與卡定爪相對應的第2卡合孔和與第1卡合孔相對應的插入肋,將卡定爪插入到第2卡合孔中,并且,將插入肋插入到第1卡合孔中,由此,第1后尾門內飾的接合部、第2后尾門內飾的接合部以位置被限制的狀態卡合在一起。
【專利說明】樹脂部件的接合部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在寬度較窄的部分具有接合部,并通過彼此卡合而組裝在一起的兩個樹脂部件進行接合的接合部構造。
【背景技術】
[0002]以往以來,存在有一種對在寬度較窄的結構的部分具有接合部,并通過彼此卡合而組裝在一起的兩個樹脂部件進行接合的接合部構造。例如,在車輛的后尾門內飾的玻璃面周邊部分,為了提高可視性等,需要盡可能地增大玻璃面的面積,因此,將樹脂部件的組裝于玻璃面周邊的部分設計成寬度較窄的結構。
[0003]對這兩個樹脂部件的寬度較窄的部分進行接合的接合部是位置偏離明顯的部分,多成為外觀不良的原因。因此,在欲將兩個樹脂部件的接合部設定在這樣的寬度較窄的部分的情況下,需要做成通過具有一定程度的寬度而具有足夠的卡合力的卡合構造。作為具有這種卡合構造的接合部構造,提出了一種扶手和立柱裝飾之間的接合部構造(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
[0004]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 - 13155號公報
[0005]但是,在上述的以往的樹脂部件的接合部構造中,存在有具有卡合力的卡合構造只能設置在遠離接合部的位置的情況,所以,若在寬度較窄的結構的基礎上,該部分還突出為銳角的話,尤其,存在有銳角的前端部遠離卡合構造,從而在兩個樹脂部件的接合部產生較大的位置偏離的隱患。因此,在以往的接合部構造中,盡管是特意為了顯得尖銳的銳角結構,但產生明顯的位置偏離,多導致外觀不良,因此尋求能夠有效提高外觀品質的對策。
[0006]另外,采用上述的專利文獻I的接合部構造,雖然能夠獲得必要的卡合力,但是會引起位置偏離,多導致外觀不良。
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是鑒于這種實際情況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樹脂部件的接合部構造,即使兩個樹脂部件在寬度較窄的部分具有接合部,也能夠確保足夠的卡合強度,不會引起位置偏離,從而能夠實現提高外觀品質及簡化成形模具結構。
[0008]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具有對寬度較窄的部分進行接合的接合部,并通過彼此卡合對兩個能進行組裝的樹脂部件進行接合,其中,在上述兩個樹脂部件中的一方的樹脂部件的接合部,設置有卡定部和配置在該卡定部的基端的第I卡合孔,在上述兩個樹脂部件中的另一方的樹脂部件的接合部,在同一平面上設置有與上述卡定部相對應的第2卡合孔和與上述第I卡合孔相對應的插入肋,將上述卡定部插入到上述第2卡合孔中,并且,將上述插入肋插入到上述第I卡合孔中,由此,上述兩個樹脂部件的接合部以位置被限制的狀態卡合在一起。
[0009]另外,在本實用新型中,上述插入肋形成為在俯視時呈T字形。
[0010]而且,在本實用新型中,在上述插入肋的T字形部的前方設置有引導面。[0011]此外,在本實用新型中,上述插入肋的T字形部延伸至上述引導面。
[0012]另外,在本實用新型中,上述卡定部形成為逐漸朝向與該卡定部向上述第2卡合孔插入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傾斜,上述插入肋的引導面形成為逐漸朝向與該插入肋向上述第I卡合孔側插入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傾斜。
[0013]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樹脂部件的接合部構造具有對寬度較窄的部分進行接合的接合部,并通過彼此卡合對兩個能進行組裝的樹脂部件進行接合,其中,在上述兩個樹脂部件中的一方的樹脂部件的接合部,設置有卡定部和配置在該卡定部的基端的第I卡合孔,在上述兩個樹脂部件中的另一方的樹脂部件的接合部,在同一平面上設置有與上述卡定部相對應的第2卡合孔和與上述第I卡合孔相對應的插入肋,將上述卡定部插入到上述第2卡合孔中,并且,將上述插入肋插入到上述第I卡合孔中,由此,上述兩個樹脂部件的接合部以位置被限制的狀態卡合在一起,因此,在具有寬度較小的銳角部分的兩個樹脂部件之間的接合部中,能夠同時滿足確保足夠的卡合強度和防止發生位置偏離的要求,能夠實現提聞外觀品質。
[0014]另外,在另一方的樹脂部件的接合部中,第2卡合孔和插入肋共同設在同一平面上,因此,能夠在樹脂部件之間的接合部的端部設置卡合構造,從而能夠通過抑制發生位置偏離來更加牢固地進行組裝。另外,在具有寬度較窄的部分的兩個樹脂部件之間的接合部中,有時在高度方向等錯開位置地設置卡合構造和防止位置偏離構造。但是,在樹脂部件之間的接合部中,盡管卡合力和位置限制都是必需的,但若兩個構造的位置錯開,則有可能產生雖然能夠滿足卡合力和位置限制中的一方,但是卡合力和位置限制中的另一方效果較小而無法滿足要求這樣的結果。
[0015]此外,設置在一方的樹脂部件的接合部處的第I卡合孔配置在卡定部的作為基部的基端,因此,能夠防止樹脂部件的成形模具構造復雜化。通常,對于卡定爪等卡合構造而言,通過在與樹脂部件的模具成形脫模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增加用于脫模的滑動模具來制作卡定爪等的形狀,但是,對于滑動模具而言,由于在成形模具內增加了可動構造,因此使得模具構造復雜化。因此,這種滑動模具盡量少的話較為理想。因此,像本實用新型的接合部構造這樣,通過在卡定部的作為基部的部分設置卡合孔,能夠將該卡合孔埋入到卡定部的滑動模具內,從而能夠簡化成形模具的構造。
[0016]另外,在本實用新型的接合部構造中,上述插入肋形成為在俯視時呈T字形,因此,第I卡合孔形成為與插入肋相對應的T字形,由此,能夠通過增大插入肋和第I卡合孔的卡合力來提高寬度較窄的銳角部前端的位置限制效果,從而能夠將兩個樹脂部件彼此牢固地組裝在一起。即,通過將T字形的插入肋和T字形的第I卡合孔接合,插入肋的突出面與第I卡合孔的內周面相抵接,因此,能夠抑制銳角部的由銳角部前端在橫向方向的偏離所造成的位置偏離,從而能夠在橫向方向上對銳角部前端進行位置限制。
[0017]此外,在本實用新型的接合部構造中,在上述插入肋的T字形部的前方,設置有引導面,因此,引導面發揮將插入肋導入第I卡合孔的功能,從而能夠提高兩個樹脂部件的組裝性。在兩個樹脂部件的組裝狀態下,要求具有卡合力和位置限制,但是,若要同時滿足這兩者,則有在將兩個樹脂部件組裝在一起時組裝操作性降低之虞。但是,對于本實用新型的接合部構造,通過在插入肋中增加引導面,實現由引導面引導來組裝樹脂部件,最終使卡定部及插入肋卡合于所對應的卡合孔這樣的引導功能,從而能夠容易地進行組裝兩個樹脂部件的組裝作業。
[0018]而且,在本實用新型的接合部構造中,上述插入肋的T字形部延伸至上述引導面,因此,能夠實現擴大位置限制方向,能夠在插入肋的卡合方向及樹脂部件的寬度方向進行位置限制的基礎上,還增加了在高度方向對樹脂部件進行位置限制效果,從而能夠在所有方向平衡良好地支承兩個樹脂部件的接合部,并且在所有方向對該接合部進行位置限制。
[0019]另外,在本實用新型的接合部構造中,上述卡定部形成為逐漸朝向與該卡定部向上述第2卡合孔插入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傾斜,上述插入肋的引導面形成為逐漸朝向與該插入肋向上述第I卡合孔側插入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傾斜,因此,能夠得到改善兩個樹脂部件的組裝性,并輔助提高寬度較窄的部分的接合部處的卡合力的效果。對于組裝兩個樹脂部件而言,較佳的做法是使面朝向卡合方向,對于卡合力而言,較佳的做法是使其與組裝方向正交。因此,像本實用新型的接合部構造這樣,使面的方向逐漸傾斜地變化,因此,將卡定部插入到第2卡合孔中,之后,在發揮引導面的引導功能的同時將插入肋插入到第I卡合孔中,使它們彼此卡合,由此,能夠發揮較大的卡合力來進行組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從車廂內側觀察應用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樹脂部件的接合部構造的后尾門內飾的立體圖。
[0021]圖2是從斜上方觀察圖1中的X部的放大立體圖。
[0022]圖3是表示組裝圖1中的上下兩個后尾門內飾的接合部之前的狀態的立體圖。
[0023]圖4是從上方觀察圖3中的下側后尾門內飾的接合部的俯視圖。
[0024]圖5是表示從斜下方觀察圖3中的上側后尾門內飾的接合部的放大立體圖。
[0025]圖6是放大地表示圖3中的上側后尾門內飾的插入肋的立體圖。
[0026]圖7是表示組裝圖1中的上下兩個后尾門內飾的接合部之后的狀態的剖視圖。
[0027]附圖標記翻譯
[0028]I后尾門;2第I后尾門內飾(一方的樹脂部件);2a接合部;3第2后尾門內飾(另一方的樹脂部件);3a接合部;11車門主體;12車門開口部;21卡定爪(卡定部);21a卡定面;22第I卡合孔;31第2卡合孔;32插入肋;32a T字形部;32b引導面;33縱壁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以下,基于圖示的實施方式詳細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30]圖1?圖7是表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樹脂部件的接合部構造的圖。
[0031]如圖1?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樹脂部件的接合部構造應用于如下兩個后尾門內飾2、3,在汽車的后尾門I中的玻璃面做得較大,且帶有圓角的車身面板這樣的情況下,該后尾門內飾2在寬度較窄且前端朝向車輛外側突出為銳角這樣的結構部分具有接合部2a,該后尾門內飾3在寬度較窄且前端朝向車輛外側突出為銳角這樣的結構部分具有接合部3a。如圖1及圖2所示,為了確保車廂內的美觀、乘坐的舒適性,該后尾門內飾
2、3安裝成覆蓋后尾門I的車身面板的車廂內側,構成能夠通過使該后尾門內飾2的接合部2a和后尾門內飾3的接合部3a彼此卡合來組裝在一起的內裝樹脂部件。即,第I后尾門內飾2 (—方的樹脂部件)被設置成遍及配置在下側的車門主體11整體,第2后尾門內飾3 (另一方的樹脂部件)被設置成分別沿著配置在上側的車門開口部12的左右兩側的周緣部。
[0032]如圖3、圖4及圖7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第I后尾門內飾2的接合部2a以組裝在后尾門I的車門主體11的狀態,形成在車門主體I左右兩側的上端部分,在朝向車輛外側突出為銳角的V字形的內周壁側,隔開間隔地設置有朝向車輛內側延伸的卡定爪(卡定部)21和配置在該卡定爪21的作為基部的基端一側的第I卡合孔22。
[0033]另外,如圖3及圖5?圖7所示,本實施方式的第2后尾門內飾3的接合部3a以組裝在后尾門I的車身面板2的狀態形成在車身面板2的下端部分,在朝向車輛外側突出為銳角的內周壁側,在同一平面上隔開間隔地設置有配置在與第I后尾門內飾2的卡定爪21相對應的位置的第2卡合孔31和配置在與第I后尾門內飾2的第I卡合孔22相對應的位置的插入肋32。
[0034]如圖3、圖4及圖7所示,第I后尾門內飾2的卡定爪21形成為逐漸朝向與卡定爪21向第2后尾門內飾3的第2卡合孔31插入的插入方向(圖3及圖4的箭頭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即上方傾斜,從而實現提高向第2后尾門內飾3組裝的組裝性和提高同第2后尾門內飾3之間的卡合力。而且,為了使卡定爪21具有彈性,卡定爪21的外圍部構成為留下前端側而被切成在俯視時呈U字形的結構,在插入時被第2后尾門內飾3按壓而朝向下方彈性變形,在插入后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因此,卡定爪21的中央部朝向上方鼓出,并且,基端側傾斜,從而形成能夠與第2后尾門內飾3的第2卡合孔31的內周緣部相卡合的卡定面21a。
[0035]另外,第I后尾門內飾2的第I卡合孔22形成為在俯視時與第2后尾門內飾3的插入肋32相對應的T字形,構成為通過增大處于卡合狀態的插入肋32和第I卡合孔22之間的卡合力來提高寬度較窄的銳角部前端的位置限制效果。
[0036]如圖3、圖5及圖7所示,第2后尾門內飾3的第2卡合孔31被設置在從接合部3a的下表面朝向車輛下方延伸的縱壁33上,形成為能夠供第I后尾門內飾2的卡定爪21插入的大小的四邊形。
[0037]另外,如圖5?圖7所示,第2后尾門內飾3的插入肋32具有從接合部3a的下表面朝向車輛下方延伸且形成為在俯視時呈T字形的T字形部32a、和設置在該T字形部32a的前方的引導面32b。而且,T字形部32a由沿與插入肋32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主體部32al和從主體部32al的寬度方向的中途部分與主體部32al正交地突出的突出部32a2構成,通過使主體部32al的突出面與第I后尾門內飾2的第I卡合孔22的內周緣部相抵接,從而抑制由第I后尾門內飾2的接合部2a及第2后尾門內飾3的接合部3a向橫向方向的移動所造成的位置偏離。另一方面,引導面32b形成為逐漸朝向與插入肋32向第I后尾門內飾I的第I卡合孔22插入的插入方向(圖3的箭頭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即下方傾斜,從而具有向第I卡合孔22引導插入肋32的功能,并且實現提高向第I后尾門內飾2組裝的組裝性。
[0038]接著,說明獲得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兩個樹脂部件即后尾門內飾2、3的接合部2a、3a的構造的組裝步驟。
[0039]首先,使接合部3a朝向下側的車門主體11的同時將第2后尾門內飾3組裝在車門開口部12的左右兩側的周緣部。其次,使接合部2a朝向上側的車門開口部12并與第2后尾門內飾3的接合部3a對準,并且覆蓋車門主體11的車廂內側地配置第I后尾門內飾2。
[0040]然后,如圖3的箭頭所示,若將第I后尾門內飾2的卡定爪21插入到第2后尾門內飾3的第2卡合孔31中,并且,自引導面32b將第2后尾門內飾3的插入肋32插入到第I卡合孔22中的話,第I后尾門內飾2的卡定爪21的卡定面21a與第2后尾門內飾3的第2卡合孔31的內周緣部抵接卡合,構成第2后尾門內飾3的插入肋32的T字形部32a的主體部32al和突出部32a2與第I后尾門內飾I的第I卡合孔22的內周緣部抵接卡合,第I后尾門內飾2的接合部2a和第2后尾門內飾3的接合部3a以彼此在車輛寬度方向、車輛前后方向及車輛上下方向位置被限制的狀態相卡合,從而組裝在一起(參照圖1、圖2及圖7)。
[0041]這樣,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后尾門內飾2的接合部2a、后尾門內飾3的接合部3a的構造中,在第I后尾門內飾2的接合部2a,設置有卡定爪21和配置在卡定爪21的基端的第I卡合孔22,在第2后尾門內飾3的接合部3a,在同一平面上設置有與卡定爪21相對應的第2卡合孔31和與第I卡合孔22相對應的插入肋32,將卡定爪21插入到第2卡合孔31中,并且將插入肋32插入到第I卡合孔22中,由此,第I后尾門內飾2的接合部2a和第2后尾門內飾3的接合部3a以位置被限制的狀態相卡合,因此,即使是具有寬度較窄且突出為銳角的結構部分的第I后尾門內飾2的接合部2a和具有寬度較窄且突出為銳角的結構部分的第2后尾門內飾3的接合部3a,也能夠確保足夠的卡合強度,且能夠以防止發生位置偏離的狀態迅速且可靠地組裝。另外,在第2后尾門內飾3的接合部3a中,第2卡合孔31和插入肋32并設在同一平面上,因此,能夠在接合部2a、3a的端部設置卡合構造,從而能夠抑制發生位置偏離,并且能夠更加牢固地組裝第I后尾門內飾2的接合部2a和第2后尾門內飾3的接合部3a。此外,設置在第I后尾門內飾2的接合部2a處的第I卡合孔22的配設位置位于卡定爪21的基部側,因此,能夠防止第I后尾門內飾2和第2后尾門內飾3的成形模具構造復雜化,從而能夠實現降低制造成本。
[0042]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于已述的實施方式,能夠基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進行各種變形及變更。
[0043]例如,在已述的實施方式中,插入肋32的引導面32b設置在T字形部32a的前方,但是,T字形部32a也可以延伸至引導面32b。由此,能夠實現擴大插入肋32在第I卡合孔22的位置限制方向,能夠獲得在插入肋32的卡合方向與第I后尾門內飾2和第2后尾門內飾3的寬度方向、第I后尾門內飾2和第2后尾門內飾3的高度方向的位置限制效果,從而能夠在所有方向平衡良好地支承兩個樹脂部件即第I后尾門內飾2和第2后尾門內飾3它們的接合部2a、3a,并且在所有方向對該接合部2a、3a進行位置限制。
[0044]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接合部構造應用于作為兩個樹脂部件的一例的第I后尾門內飾2和第2后尾門內飾3,但是,只要是在寬度較窄的部分具有接合部的樹脂部件即可,也可以應用于后尾門內飾以外的汽車部件、建筑部件等。此外,本實用新型的接合部構造應用于第I后尾門內飾2及第2后尾門內飾3這樣的兩個樹脂部件在上下方向組合起來的接合部,但是,也能夠應用于兩個樹脂部件在車輛的寬度方向、前后方向組合起來的接合部。
【權利要求】
1.一種樹脂部件的接合部構造,其具有對寬度較窄的部分進行接合的接合部,并通過彼此卡合對兩個能進行組裝的樹脂部件進行接合,該樹脂部件的接合部構造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兩個樹脂部件中的一方的樹脂部件的接合部,設置有卡定部和配置在該卡定部的基端的第I卡合孔, 在上述兩個樹脂部件中的另一方的樹脂部件的接合部,在同一平面上設置有與上述卡定部相對應的第2卡合孔和與上述第I卡合孔相對應的插入肋, 將上述卡定部插入到上述第2卡合孔中,并且,將上述插入肋插入到上述第I卡合孔中,由此,上述兩個樹脂部件的接合部以位置被限制的狀態卡合在一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樹脂部件的接合部構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插入肋形成為在俯視時呈T字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樹脂部件的接合部構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插入肋的T字形部的前方設置有引導面。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樹脂部件的接合部構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插入肋的T字形部延伸至上述引導面。
5.根據權利要求1、3和4中任一項所述的樹脂部件的接合部構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卡定部形成為逐漸朝向與該卡定部向上述第2卡合孔插入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傾斜,上述插入肋的引導面形成為逐漸朝向與該插入肋向上述第I卡合孔側插入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傾斜。
【文檔編號】B29C65/56GK203472153SQ201320582340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1日
【發明者】大島豐勝, 木下悟朗 申請人:鈴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