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新型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包括主唧咀、第一咀身、第二咀身、第一咀芯、第二咀芯、第一膠料通道和第二膠料通道;主唧咀上設有入料口;第一咀身的頂端連接在主唧咀上;第一膠料通道內設有可軸向移動的第一閥針,第二膠料通道內設有可軸向移動的第二閥針。開始注料時,第二閥針在閥針動力裝置的帶動下向下移動打開第二澆口,第一閥針在膠料的壓力下移打開入料口和第一澆口,當注料結束時,閥針動力裝置可以推動第二閥針向上移動封閉第二澆口,第一閥針在第二閥針的推動下也向上移動,從而實現了用一個閥針驅動裝置驅動兩個閥針的效果,使新型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的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
【專利說明】新型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新型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
【背景技術】
[0002]追求高效率成為社會各行業的前進動力,在熱流道模具中,疊層式熱流道系統以成倍的基數提高產品生產效率得到模具行業的認可。在國內,疊層式熱流道系統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各項技術有待提高。
[0003]疊層模具工作時,疊層式熱流道系統同時對多層型腔進行注射;開模時,多層型腔同時打開,熱流道系統跟隨靜動模板分離,為保證熱流道系統內部熔膠不被泄露且能順利對接,此時涉及到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普通疊層式熱流道系統在實現對接技術時通常采用雙氣缸對向封膠,此結構復雜,生產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的新型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包括主唧咀、第一咀身、第二咀身、第一咀芯、第二咀芯、第一膠料通道和第二膠料通道;主唧咀上設有入料口 ;第一咀身的頂端連接在主唧咀上;第一咀芯套接在第一咀身的底端,第一咀芯的底端設有第一澆口 ;第一膠料通道由位于主唧咀、第一咀身和第一咀芯的三段通道構成,第一膠料通道連接入料口和第一澆口 ;第二咀身的底端連接在分流板上;第二咀芯套接在第二咀身的頂端,第二咀芯的頂端設有與第一澆口配合的第二澆口 ;第二膠料通道由位于第二咀身和第二咀芯的兩段通道構成,第二膠料通道連接第二澆口和位于分流板上的分流板流道;第一膠料通道內設有可軸向移動的第一閥針,第一閥針的頂端設有用于關閉入料口的閥針鑲塊,第一閥針底端設有用于關閉第一澆口的第一堵頭,第一堵頭上方設有供膠料通過第一澆口和第二澆口的凹形部;第二膠料通道內設有可軸向移動的第二閥針,第二閥針的頂端設有用于關閉第二澆口的第二堵頭,第二閥針的底端連接在閥針驅動裝置上。第一堵頭直徑等于第一澆口的直徑,不大于第二澆口的直徑;第二堵頭的直徑等于第二澆口的直徑;當第一咀芯和第二咀芯對接時,第二堵頭抵接在第一堵頭上。
[0007]閥針鑲塊與第一閥針連接的一端為平面,另一端設置一個用于關閉入料口的錐形面。
[0008]主唧咀內設有導向套,導向套內設有多個向導向套中心延伸的凸緣,第一閥針位于由多個凸緣端面形成的空間內。
[0009]第二咀芯靠近第二澆口處設有由多個弧形肋條構成的導向結構。
[0010]第一咀芯的底端設有一個凸臺,第二咀芯的頂端設有與凸臺對應的凹槽;或者第一咀芯的底端設有一個凹槽,第二咀芯的頂端設有與凹槽對應的凸臺;凸臺與凹槽的配合形成虎口。[0011]第一咀芯的底端和第二咀芯的頂端通過澆口套固定在模具上。
[0012]第一咀芯的底端和第二咀芯頂端的側邊設有用于定位的扁位。
[0013]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開始注料時,第二閥針在閥針動力裝置的帶動下向下移動打開第二澆口,第一閥針可以通過膠料的壓力打開入料口和第一澆口,此時第一閥針的底端通過第二澆口進入位于第二咀身的第二膠料通道;當注料結束時,閥針動力裝置可以推動第二閥針向上移動封閉第二澆口,此時第一閥針在第二閥針的推動下也向上移動,從而關閉入料口和第一澆口,從而實現了用一個閥針驅動裝置驅動兩個閥針的效果,使新型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的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的裝配關系圖;
[0016]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主唧咀、閥針鑲塊及導向套位置關系圖;
[0017]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咀芯與第二咀芯的配合關系圖;
[0018]圖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咀芯的外觀立體圖;
[0019]圖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咀芯剖面圖;
[0020]圖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導向套外觀立體圖。
[0021]1、主唧咀;14、入料口 ;2、第一咀身;3、第一咀芯;31、第一澆口 ;4、第一閥針;41、凹形部;5、第二咀身;6、第二咀芯;61、弧形肋條;62、扁位;63、第二澆口 ;7、第二閥針;8、分流板;81、分流板流道;9、閥針動力裝置;10、導向套;11、澆口套;12、閥針鑲塊;121、凸緣;13、虎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如圖1至圖5所示,新型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包括主唧咀1、第一咀身2、第二咀身
5、第一咀芯3、第二咀芯6、第一膠料通道和第二膠料通道;主唧咀I上設有入料口 14 ;第一咀身2的頂端連接在主唧咀I上;第一咀芯3套接在第一咀身2的底端,第一咀芯3的底端設有第一澆口 31 ;第一膠料通道由位于主唧咀1、第一咀身2和第一咀芯3的三段通道構成,第一膠料通道連接入料口 14和第一澆口 31 ;第二咀身5的底端連接在分流板8上;第二咀芯6套接在第二咀身5的頂端,第二咀芯6的頂端設有與第一澆口 31配合的第二澆口63 ;第二膠料通道由位于第二咀身5和第二咀芯6的兩段通道構成,第二膠料通道連接第二澆口 63和位于分流板8上的分流板流道81 ;第一膠料通道內設有可軸向移動的第一閥針4,第一閥針4的頂端設有用于關閉入料口 14的閥針鑲塊12,第一閥針4底端設有用于關閉第一澆口 31的第一堵頭,第一堵頭上方設有供膠料通過第一澆口 31和第二澆口 63的凹形部41 ;第二膠料通道內設有可軸向移動的第二閥針7,第二閥針7的頂端設有用于關閉第二澆口 63的第二堵頭,第二閥針7的底端連接在閥針驅動裝置上;第一堵頭直徑等于第一澆口 31的直徑,不大于第二澆口 63的直徑;第二堵頭的直徑等于第二澆口 63的直徑。當第一咀芯3和第二咀芯6對接時,第二堵頭抵接在第一堵頭上。閥針動力裝置9可以為汽缸。
[0023]開始注料時,第二閥針7在閥針動力裝置9的帶動下向下移動打開第二澆口 63,接著,注塑機往入料口 14注入膠料,第一閥針4在膠料的壓力下移打開入料口 14和第一澆口31,第一閥針4的底端通過第二澆口 63進入位于第二咀身5的第二膠料通道,此時膠料可以通過位于第一閥針4的凹形部41進入第二膠料通道;當注料結束時,閥針動力裝置9可以推動第二閥針7向上移動封閉第二澆口 63,此時第一閥針4在第二閥針7的推動下也向上移動,從而關閉入料口 14和第一澆口 31,從而實現了用一個閥針驅動裝置驅動兩個閥針的效果,使新型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的結構簡單,生產成本低。
[0024]如圖2所示,閥針鑲塊12與第一閥針4連接的一端為平面,另一端設置一個用于關閉入料口 14的錐形面。錐形面有利于與主唧咀I入料口 14形成密切的封膠面;另一端的平面與導向套10起限位作用,來約束第一閥針4的行程。
[0025]如圖6所示,主唧咀I內設有導向套10,導向套10內設有多個向導向套10中心延伸的凸緣121,第一閥針4位于由多個凸緣121端面形成的空間內軸向移動。導向套10使第一閥針4在整個行程中平穩滑動。
[0026]如圖4和圖5所示,第二咀芯6靠近第二澆口 63處設有由多個弧形肋條61構成的導向結構。弧形肋條61使第二閥針7在整個行程中平穩滑動。
[0027]如圖3所示,第一咀芯3的底端設有一個凸臺,第二咀芯6的頂端設有與凸臺對應的凹槽;或者第一咀芯3的底端設有一個凹槽,第二咀芯6的頂端設有與凹槽對應的凸臺;凸臺與凹槽的配合形成虎口 13。
[0028]如圖1所示,第一咀芯3的底端和第二咀芯6的頂端通過澆口套11固定在模具上。
[0029]如圖4和圖5所示,第一咀芯3的底端和第二咀芯6頂端的側邊設有用于定位的扁位62。扁位62更有利于整個系統的安裝定位。
[0030]上述實施方式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不能以此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基礎上所做的任何非實質性的變化及替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新型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唧咀、第一咀身、第二咀身、第一咀芯、第二咀芯、第一膠料通道和第二膠料通道; 主唧咀上設有入料口 ;第一咀身的頂端連接在主唧咀上; 第一咀芯套接在第一咀身的底端,第一咀芯的底端設有第一澆口 ; 第一膠料通道由位于主唧咀、第一咀身和第一咀芯的三段通道構成,第一膠料通道連接入料口和第一澆口; 第二咀身的底端連接在分流板上; 第二咀芯套接在第二咀身的頂端,第二咀芯的頂端設有與第一澆口配合的第二澆口 ;第二膠料通道由位于第二咀身和第二咀芯的兩段通道構成,第二膠料通道連接第二澆口和位于分流板上的分流板流道; 第一膠料通道內設有可軸向移動的第一閥針,第一閥針的頂端設有用于關閉入料口的閥針鑲塊,第一閥針底端設有用于關閉第一澆口的第一堵頭,第一堵頭上方設有供膠料通過第一澆口和第二澆口的凹形部; 第二膠料通道內設有可軸向移動的第二閥針,第二閥針的頂端設有用于關閉第二澆口的第二堵頭,第二閥針的底端連接在閥針驅動裝置上; 第一堵頭直徑等于第一澆口的直徑,不大于第二澆口的直徑;第二堵頭的直徑等于第二澆口的直徑; 當第一咀芯和第二咀芯對接時,第二堵頭抵接在第一堵頭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其特征在于,閥針鑲塊與第一閥針連接的一端為平面,另一端設置一個用于關閉入料口的錐形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其特征在于,主唧咀內設有導向套,導向套內設有多個向導向套中心延伸的凸緣,第一閥針位于由多個凸緣端面形成的空間內軸向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其特征在于,第二咀芯靠近第二澆口處設有由多個弧形肋條構成的導向結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其特征在于,第一咀芯的底端設有一個凸臺,第二咀芯的頂端設有與凸臺對應的凹槽;或者第一咀芯的底端設有一個凹槽,第二咀芯的頂端設有與凹槽對應的凸臺;凸臺與凹槽的配合形成虎口。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其特征在于,第一咀芯的底端和第二咀芯的頂端通過澆口套固定在模具上。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熱流道系統對接機構,其特征在于,第一咀芯的底端和第二咀芯頂端的側邊設有用于定位的扁位。
【文檔編號】B29C45/28GK203418722SQ201320493208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3日
【發明者】董鵬鵬 申請人:優利浦注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