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全包覆雙層共擠塑料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全包覆雙層共擠塑料模具,它包括模體、過渡板、支架板、匯流板、口模板、芯棒和分流錐,所述模體上設有基層進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匯流板上設有包覆層進料口、包覆層縱向流道I、包覆層橫向流道I、包覆層橫向流道II和二個對稱的包覆層縱向流道II,所述包覆層縱向流道I與包覆層橫向流道I連通,所述包覆層橫向流道I與二個對稱的包覆層縱向流道II連通,所述二個對稱的包覆層縱向流道II與包覆層橫向流道II連通。該發明包覆料進料口少,結構緊湊,流道合理,包覆效果佳,效率高,成本低,使用壽命長。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塑料模具,特別涉及一種全包覆雙層共擠塑料模具。 一種全包覆雙層共擠塑料模具
【背景技術】
[0002] 現有全包覆雙層共擠塑料模具在進行包覆時,大都是在匯流板上設置二個包覆料 進料口來進行包覆料的送進,這種結構,由于有二個包覆料進料口,就需用二臺包覆料供料 設備,不但會增加設備的投入,維修維護工作量增大,而且,耗能較多,另外,若二臺包覆料 供料設備的其中一臺出現故障時,就不得不停產檢修,從而降低生產效率和產量。
【發明內容】
[0003]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包覆料進料口少、結構緊湊、流道合理、包覆效果佳、 效率高、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的全包覆雙層共擠塑料模具。
[0004]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包括模體、過渡板、支架板、匯流板、口模板、芯棒和分流 錐,所述模體上設有基層進料口,所述匯流板上設有包覆層進料口、包覆層縱向流道I、包覆 層橫向流道I、包覆層橫向流道II和二個對稱的包覆層縱向流道II,所述包覆層縱向流道I 與包覆層橫向流道I連通,所述包覆層橫向流道I與二個對稱的包覆層縱向流道II連通, 所述二個對稱的包覆層縱向流道II與包覆層橫向流道II連通,所述分流錐通過支撐腳與 匯流板連接,所述芯棒和分流錐通過螺釘連接,所述模體、過渡板、支架板、匯流板及口模板 通過螺釘依次連接。
[0005] 本發明由于采用了在匯流板上設置一個包覆層進料口、包覆層縱向流道I、包覆層 橫向流道I、包覆層橫向流道II和二個對稱的包覆層縱向流道II,包覆層縱向流道I與包 覆層橫向流道I連通,包覆層橫向流道I與二個對稱的包覆層縱向流道II連通,二個對稱 的包覆層縱向流道II與包覆層橫向流道II連通,采用這樣的結構后,只需一臺包覆料供料 設備就可進行包覆料的送進,包覆料從包覆層進料口進入,經包覆層縱向流道I進入包覆 層橫向流道I,然后,經二個對稱的包覆層縱向流道II后進入包覆層橫向流道II,從而實現 對基層的全包覆加工。本發明包覆料進料口少,結構緊湊,流道合理,包覆效果佳,效率高, 成本低,使用壽命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07] 圖2是圖1中匯流板的左視圖。
[0008] 圖3是圖1中匯流板的右視圖。
[0009] 圖4是圖2中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〇〇1〇] 參見圖1至圖4,本發明包括模體1、過渡板2、支架板3、匯流板4、口模板5、芯棒6 和分流錐7,所述模體1上設有基層進料口 11,所述匯流板4上設有包覆層進料口 41、包覆 層縱向流道142、包覆層橫向流道143、包覆層橫向流道1144和二個對稱的包覆層縱向流道 1145,所述包覆層縱向流道142與包覆層橫向流道143連通,所述包覆層橫向流道143與二 個對稱的包覆層縱向流道1145連通,所述二個對稱的包覆層縱向流道1145與包覆層橫向 流道1144連通,所述分流錐7通過支撐腳與匯流板4連接,所述芯棒6和分流錐7通過螺 釘8連接,所述模體1、過渡板2、支架板3、匯流板4及口模板5通過螺釘依次連接。
【權利要求】
1. 一種全包覆雙層共擠塑料模具,包括模體(1)、過渡板(2)、支架板(3)、匯流板(4)、 口模板(5)、芯棒(6)和分流錐(7),所述模體(1)上設有基層進料口( 11),其特征在于:所 述匯流板(4)上設有包覆層進料口(41)、包覆層縱向流道I (42)、包覆層橫向流道I (43)、 包覆層橫向流道Π (44)和二個對稱的包覆層縱向流道II (45),所述包覆層縱向流道I (42)與包覆層橫向流道I (43)連通,所述包覆層橫向流道I (43)與二個對稱的包覆層縱 向流道II (45)連通,所述二個對稱的包覆層縱向流道II (45)與包覆層橫向流道II (44) 連通,所述分流錐(7)通過支撐腳與匯流板(4)連接,所述芯棒(6)和分流錐(7)通過螺釘 (8)連接,所述模體(1)、過渡板(2)、支架板(3)、匯流板(4)及口模板(5)通過螺釘依次連 接。
【文檔編號】B29C47/12GK104097309SQ201310124734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1日
【發明者】劉文清, 唐海濤 申請人:黃石金銳塑膠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