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及拉緊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制造技術,具體涉及一種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另外,還提出一種具有該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的拉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很多機械產品的零配件生產過程中,都要用到模具。因此,在這些零配件的生產過程中,是否合理使用模具對這些零配件的生產質量及生產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以風力發電機組的葉片的生產為例,由于葉片翻轉模具形狀不規則,葉片翻轉模具通常包括上模和下模,合模時,上模與下模的間隙不宜超過4mm,且合模過程應當平穩、同步,否則葉片外形、性能將受到不良影響。為保證上模與下模之間的間隙處于合理范圍,通常采用多個掛鉤式拉緊裝置對上模和下模拉緊,如圖1和圖2所示,該拉緊裝置包括掛鉤3和限位桿2,通常掛鉤3設于下模4上,限位桿2設于上模I上,在拉緊過程中下模4上的掛鉤3在油缸5的作用下掛住限位桿2,并且要求多個掛鉤3同時拉緊;然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掛鉤3的拉緊動作容易出現不平穩的現象,且多個掛鉤3之間容易出現不同步的現象,這一方面會導致葉片的制造質量不高,另一方面也容易對模具、油缸5等部件造成損害,降低這些部件的使用壽命。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出一種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利用該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可有效提升葉片的制造質量,同時可以延長葉片翻轉模具及該控制系統相關部件的使用壽命。另外,本發明還提出一種具有該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的拉緊裝置,利用該拉緊裝置也可以提升葉片的制造質量。一方面,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包括供油單元、換向閥、油箱及多個油缸;所述供油單元與換向閥連接,且所述供油單元輸出的液壓油的壓力可調;所述換向閥與多個油缸相連,用于控制所述多個油缸的運動。進一步地,所述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還包括蓄能器、壓力繼電器和控制器,所述蓄能器、壓力繼電器均與油缸的無桿腔連通,所述壓力繼電器用于檢測所述油缸無桿腔的壓力;所述控制器能夠根據所述壓力繼電器檢測到的壓力控制所述換向閥及供油單元。進一步地,所述供油單元包括液壓泵和壓力控制閥;所述壓力控制閥與液壓泵連接,用于調節所述液壓泵的出油口的壓力。進一步地,所述供油單元還包括卸荷閥,所述卸荷閥與液壓泵連接,用于控制液壓泵卸荷。進一步地,所述壓力控制閥為比例壓力閥,所述比例壓力閥的進口和出口分別連接液壓泵和油箱。進一步地,所述換向閥具有P油口、T油口、A油口和B油口,其中,P油口與供油單元連通,T油口與油箱連通,A油口與油缸的無桿腔連通,B油口與油缸的有桿腔連通;在第一狀態時:P油口與A油口連通,B油口與T油口連通;在第二狀態時:P油口與B油口連通,A油口與T油口連通;在第三狀態時:A油口、B油口和T油口連通。進一步地,所述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還包括單向閥;所述單向閥設置于液壓泵和換向閥之間的油路上。進一步地,所述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還包括壓力表,所述壓力表設置于液壓泵和換向閥之間的油路上。進一步地,所述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還包括球閥,所述油缸的無桿腔經球閥與油箱連接。進一步地,所述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還包括液壓鎖,所述液壓鎖設置于換向閥和油缸之間的油路上。本發明提出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包括供油單元、換向閥、油箱及多個油缸;所述供油單元與換向閥連接,且所述供油單元輸出的液壓油的壓力可調;所述換向閥與多個油缸相連,用于控制所述多個油缸的運動。在應用時,該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的油缸的活塞桿與拉緊裝置的掛鉤連接,該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是:在拉緊上模與下模時,第一步,供油單元經換向閥向各油缸輸出較低壓力的液壓油,驅使各油缸的活塞桿緩慢運動,并驅使掛鉤緊密的與限位桿配合;第二步,逐步增加供油單元輸出的液壓油的壓力,確保各油缸的受力一致,從而使多個掛鉤同步動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出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可確保掛鉤式拉緊裝置在拉緊上模與下模時動作更為平穩、更同步,葉片翻轉模具、油缸等部件受力更均衡、動載更小;因此,利用該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有利于提聞葉片的制造質量,同時,有利于提聞該葉片翻轉1旲具、該控制系統中相關部件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出一種葉片翻轉模具翻轉模具的拉緊裝置,包括限位桿、掛鉤及上述任一項所述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鑒于上述控制系統可更平穩、更同步地拉緊葉片翻轉模具的上模和下模,因此,利用該拉緊裝置有利于提升葉片的制造質量。
構成本發明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出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相關技術中掛鉤式拉緊裝置在松開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相關技術中掛鉤式拉緊裝置在拉緊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提出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的原理圖之一;圖4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提出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的原理圖之二 ;圖5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提出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的原理圖之三;圖6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提出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的原理圖之四。
具體實施例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發明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結合附圖1至6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圖1為相關技術中掛鉤式拉緊裝置在松開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相關技術中掛鉤式拉緊裝置在拉緊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提出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的原理圖之一;圖4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提出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的原理圖之二 ;圖5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提出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的原理圖之三;圖6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提出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的原理圖之四。如圖3所示,本發明具體實施例提出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包括供油單元8、換向閥6、油箱7及多個油缸5 ;供油單元8與換向閥6連接,且供油單元8輸出的液壓油的壓力可調;換向閥6與多個油缸5相連,用于控制多個油缸5的運動。在應用時,該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的油缸5的活塞桿與拉緊裝置的掛鉤3連接。現結合附圖1至附圖3闡述該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在拉緊上模I與下模4時,第一步,供油單元8經換向閥6向各油缸5輸出第一預定壓力(壓力值相對低)的液壓油,驅使各油缸5的活塞桿緩慢運動,并驅使掛鉤3緊實掛住限位桿2 ;第二步,逐步增加供油單元8輸出的液壓油的壓力,確保各油缸5的受力一致,從而使多個掛鉤3同步動作。與現有技術相比,該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可確保掛鉤式拉緊裝置在拉緊上模I與下模4時動作更為平穩、更同步,葉片翻轉模具、油缸5等部件受力更均衡、動載更小;因此,利用該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有利于提聞葉片的制造質量,同時,有利于提聞該葉片翻轉1旲具、該控制系統中相關部件的使用壽命。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換向閥6具有P油口、T油口、A油口和B油口,其中,P油口與供油單元8連通,T油口與油箱7連通,A油口與油缸5的無桿腔連通,B油口與油缸5的有桿腔連通;在第一狀態時:P油口與A油口連通,B油口與T油口連通;在第二狀態時:P油口與B油口連通,A油口與T油口連通;在第三狀態時:A油口、B油口和T油口連通。根據上述三個狀態可知,該換向閥6可以為三位四通換向閥6,也可以是其它能夠實現該功能的液壓閥。在進一步地技術方案中,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還包括蓄能器11、壓力繼電器12和控制器,蓄能器11、壓力繼電器12均與油缸5的無桿腔連通,壓力繼電器12用于檢測油缸5無桿腔的壓力;控制器能夠根據壓力繼電器12檢測到的壓力控制換向閥6及供油單元8。通過設置蓄能器11、壓力繼電器12和控制器,使得該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能夠自動控制拉緊的整個過程,它的作業過程是:當掛鉤3式拉緊裝置處于拉緊狀態后,控制器控制供油單元8逐漸提升液壓油的壓力;當油缸5無桿腔的壓力達到第二預定壓力時,控制器控制供油單元8停止供油并且使換向閥6處于第三狀態,此時,利用蓄能器11對油缸5進行保壓;當油缸5無桿腔的壓力低于第三預定壓力(等于或略小于第二預定壓力)時,控制器控制供油單元8供油并且使換向閥6位于第一狀態,此時,供油單元8給油缸5和蓄能器11供油,使油缸5始終維持在穩定的壓力范圍內作業。在進一步地技術方案中,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還包括球閥13,油缸5的無桿腔經球閥13與油箱7連接。通過在油缸5的無桿腔和油箱7之間設置球閥13,可方便地對油缸5和蓄能器11進行泄壓。在上述技術方案中,供油單元8包括液壓泵10、壓力控制閥9和卸荷閥15 ;壓力控制閥9與液壓泵10連接,用于調節液壓泵10的出油口的壓力;卸荷閥15與液壓泵10連接,用于控制液壓泵10卸荷。供油單元8的具體設置形式有多種,具體可參考圖4和圖5。該供油單元8在給油缸5供油時,關閉卸荷閥15,此時,液壓油從油泵經換向閥6進入油缸5 ;當停止給油缸5供油時,開啟卸荷閥15,液壓油經卸荷閥15直接回油箱7,從而對液壓泵10進行低壓卸荷。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壓力控制閥9可以為溢流閥,也可以為比例壓力閥;優選地,壓力控制閥9為比例壓力閥,如圖6所示,比例壓力閥的進口和出口分別連接液壓泵10和油箱7 ;通過比例壓力閥可以方便地對液壓泵10出口處的壓力進行控制。在進一步地技術方案中,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還包括單向閥17 ;如圖6所示,單向閥17設置于液壓泵10和換向閥6之間的油路上。通過設置單向閥17可有效防止液壓油回流。在進一步地技術方案中,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還包括壓力表16,如圖6所示,壓力表16設置于液壓泵10和換向閥6之間的油路上。通過在液壓泵10和換向閥6之間的油路上設置壓力表16,可以準確測定供油單元8輸出的液壓油的壓力。在進一步地技術方案中,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還包括液壓鎖14,如圖6所示,液壓鎖14設置于換向閥6和油缸5之間的油路上。通過設置液壓鎖14,可有效減少液壓油缸5的漏油。當然,為了清潔液壓油,可在回油箱的油路上設置濾油器18對液壓油進行過濾。另一方面,本發明具體實施例還提出一種葉片翻轉模具的拉緊裝置,包括限位桿
2、掛鉤3及上述任一項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鑒于上述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可更平穩、更同步地拉緊葉片翻轉模具的上模I和下模4,因此,利用該拉緊裝置有利于提升葉片的制造質量。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油單元(8)、換向閥(6)、油箱(7)及多個油缸(5);所述供油單元(8)與換向閥(6)連接,且所述供油單元(8)輸出的液壓油的壓力可調;所述換向閥(6)與多個油缸(5)相連,用于控制所述多個油缸(5)的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蓄能器(11)、壓力繼電器(12)和控制器,所述蓄能器(11)、壓力繼電器(12)均與油缸(5)的無桿腔連通,所述壓力繼電器(12)用于檢測所述油缸(5)無桿腔的壓力;所述控制器能夠根據所述壓力繼電器(12)檢測到的壓力控制所述換向閥(6)及供油單元(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單元(8)包括液壓泵(10)和壓力控制閥(9);所述壓力控制閥(9)與液壓泵(10)連接,用于調節所述液壓泵(10)的出油口的壓力。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單元(8)還包括卸荷閥(15 ),所述卸荷閥(15 )與液壓泵(10 )連接,用于控制液壓泵(10 )卸荷。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力控制閥(9)為比例壓力閥,所述比例壓力閥的進口和出口分別連接液壓泵(10)和油箱(7)。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換向閥(6)具有P油口、T油口、A油口和B油口,其中,P油口與供油單元(8)連通,T油口與油箱(7)連通,A油口與油缸(5)的無桿腔連通,B油口與油缸(5)的有桿腔連通; 在第一狀態時:P油口與A油口連通,B油口與T油口連通; 在第二狀態時:P油口與B油口連通,A油口與T油口連通; 在第三狀態時:A油口、B油口和T油口連通。
7.根據權利要求3至6任一項所述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單向閥(17);所述單向閥(17)設置于液壓泵(10)和換向閥(6)之間的油路上。
8.根據權利要求3至6任一項所述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壓力表(16),所述壓力表(16)設置于液壓泵(10)和換向閥(6)之間的油路上。
9.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球閥(13),所述油缸(5)的無桿腔經球閥(13)與油箱(7)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液壓鎖(14),所述液壓鎖(14)設置于換向閥(6)和油缸(5)之間的油路上。
11.一種葉片翻轉模具的拉緊裝置,包括限位桿(2)和掛鉤(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權利要求I至10任一項所述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及具有該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的拉緊裝置。該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包括供油單元、換向閥、油箱及多個油缸;所述供油單元與換向閥連接,且所述供油單元輸出的液壓油的壓力可調;所述換向閥與多個油缸相連,用于控制所述多個油缸的運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提出的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可確保掛鉤式拉緊裝置在拉緊上模與下模時動作更為平穩、更同步,葉片翻轉模具、油缸等部件受力更均衡、動載更小;因此,利用該葉片翻轉模具的控制系統有利于提高葉片的制造質量,同時,有利于提高該葉片翻轉模具、該控制系統中相關部件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29C33/00GK103192466SQ201310085668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8日
發明者劉杰, 李國杰, 張裕露 申請人:三一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