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和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和輪胎硫化用模具,該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能夠生產效率良好地制造利用埋設于模具中的筒狀體而具備成為排氣機構的微小間隙的模具。制造下述模具:通過在突設于石膏鑄模(11)的表面的板狀的固定配件(9)的嵌合部(9a),將板狀體的兩端部(7b)的內周面彼此相對地形成的筒狀體(7),使其相對的兩端部(7b)插入嵌合在嵌合部(9a),配置為相對的兩端部(7b)的間隙變窄,兩端部(7b)的頂端與石膏鑄模(11)的表面接觸,其后向石膏鑄模(11)的表面流入熔融金屬將筒狀體(7)埋設于模具中,并且使相對的兩端部(7b)的頂端在模具的輪胎成形面露出,從模具除去固定配件(9),在相對的兩端部(7b)之間設置有微小間隙。
【專利說明】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和輪胎硫化用模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和輪胎硫化用模具,更詳細地講,涉及能夠生產效率良好地制造利用埋設于模具中的筒狀體而具備作為排氣機構發揮功能的微小間隙的模具的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和輪胎硫化用模具。
【背景技術】
[0002]在輪胎硫化用模具中,設置有將在生胎與模具之間殘留的空氣和硫化時產生的氣體排出到模具外部的排氣機構(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2)。專利文獻I中,提出了下述排氣機構:使用將薄板彎折使一個端部重疊、對另一端部確保較大的間隙的疊層葉片(blade)。該疊層葉片由枕塊保持,使該枕塊嵌入模具的輪胎成形面的凹狀的兜部(pocket),由此形成由兜部和枕塊包圍的排氣室。空氣和氣體通過疊層葉片的一個端部的微小間隙和另一端部的較大間隙被排出到排氣室中。
[0003]但是,該排氣機構中,需要在鑄造出的模具的輪胎成形面形成兜部的工序、制造在枕塊保持了疊層葉片的組裝體的工序和使該組裝體嵌入兜部的工序,因此存在加工工序變多、制造所需要的時間變長這樣的問題。
[0004]專利文獻2中,提出了使用在模具的鑄造時埋設了的筒狀體的排氣機構。在埋設的筒狀體的外周面形成的縫隙(slit)在模具的輪胎成形面露出,通過該縫隙,空氣和氣體被排出到模具外部。該提案中,與專利文獻I的提案相比,能夠減少加工工序。但是,要將筒狀體相對于石膏鑄模配置在規定位置,需要配置在將扇形片(sector)細分化了的鑄件(piece)的輪胎周向兩端部的筒狀體保持構件等。因此,存在筒狀體對石膏鑄模的設定操作變復雜的問題。另外,需要以鑄件單元鑄造模具,使生產率提高上存在極限。
[0005]現有技術文獻
[0006]專利文獻1:日本國特開2008-260135號公報
[0007]專利文獻2:日本國特開2011-46072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和輪胎硫化用模具,該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能夠生產效率良好地制造利用埋設于模具的筒狀體而具備作為排氣機構發揮功能的微小間隙的模具。
[0009]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通過向石膏鑄模的表面流入熔融金屬,并使該熔融金屬固化,來制造轉印了石膏鑄模的表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制造下述模具:通過在突設于石膏鑄模的表面的板狀的固定配件的嵌合部,將板狀體的兩端部的內周面彼此相對地形成的筒狀體,使該相對的兩端部插入嵌合在所述嵌合部,配置為該相對的兩端部的間隙變窄,該兩端部的頂端與所述石膏鑄模的表面接觸,其后向該石膏鑄模的表面流入所述熔融金屬將所述筒狀體埋設于模具中,并且使所述相對的兩端部的頂端在模具的輪胎成形面露出,從該模具除去所述固定配件,在所述相對的兩端部之間設置有微小間隙。
[0010]本發明的另一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通過向石膏鑄模的表面流入熔融金屬,并使該熔融金屬固化,來制造轉印了石膏鑄模的表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鑄造下述模具:將板狀體的兩端部對接而形成的筒狀體,配置為該對接的兩端部與所述石膏鑄模的表面接觸,其后向該石膏鑄模的表面流入所述熔融金屬而埋設了所述筒狀體,通過該鑄造時的熱,使所述對接的兩端部開口從而形成微小間隙,使該微小間隙在模具的輪胎成形面露出。
[0011]本發明的輪胎硫化用模具,通過使熔融金屬固化來形成,其特征在于,具有使所述熔融金屬固化時與板狀的固定配件一同埋設于模具中的筒狀體,該筒狀體是使板狀體的兩端部的內周面彼此相對而形成的,在該相對的兩端部之間形成微小間隙,該微小間隙在模具的輪胎成形面露出,所述固定配件被除去。
[0012]本發明的另一輪胎硫化用模具,通過使熔融金屬固化來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使所述熔融金屬固化時埋設于模具的筒狀體,該筒狀體是使板狀體的兩端部對接而成形的,通過鑄造時的熱,所述對接的兩端部開口從而形成微小間隙,該微小間隙在模具的輪胎成形面露出。
[0013]根據本發明的前者的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通過在突設于石膏鑄模的表面的板狀的固定配件的嵌合部,將板狀體的兩端部的內周面彼此相對地形成的筒狀體,使其相對的兩端部插入嵌合在所述嵌合部,由此配置為該相對的兩端部的間隙變窄,該兩端部的頂端與所述石膏鑄模的表面接觸,因此筒狀體相對于石膏鑄模的設定操作能夠容易地進行。與其相伴能夠使生產率提高。另外,不限于鑄件單元,能夠利用扇形片單元鑄造模具,因此從該觀點來看也對提高生產率有利。
[0014]通過上述的制造方法,能夠得到本發明的前者的輪胎硫化用模具。
[0015]根據本發明的后者的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鑄造下述模具:將板狀體的兩端部對接而形成的筒狀體,配置為該對接的兩端部與石膏鑄模的表面接觸,其后向該石膏鑄模的表面流入所述熔融金屬而埋設了所述筒狀體,通過該鑄造時的熱,使對接的兩端部開口從而形成微小間隙,使該微小間隙在模具的輪胎成形面露出,因此能夠將作為排氣機構發揮功能的微小間隙與模具的鑄造一同形成。因此,不需要在別的工序中形成微小間隙,能夠生產效率良好地制造模具。
[0016]通過上述的制造方法,能夠得到本發明的后者的輪胎硫化用模具。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例示本發明的輪胎硫化用模具的俯視圖。
[0018]圖2是例示圖1的扇形片的俯視圖。
[0019]圖3是圖2的扇形片的主視圖。
[0020]圖4是例示圖3的鑄件的左半部分的俯視圖。
[0021]圖5是圖4的鑄件的主視圖。
[0022]圖6是例示設置了固定配件的橡膠模具的放大截面圖。
[0023]圖7是例示在設置了固定配件的石膏鑄模中安裝筒狀體的工序的放大截面圖。
[0024]圖8是例示介由固定配件設置了筒狀體的石膏鑄模的放大截面圖。[0025]圖9是例示鑄造了的模具的放大截面圖。
[0026]圖10是用石膏鑄模的左半部分的部分例示向配置了筒狀體的石膏鑄模的表面流入熔融金屬的工序的俯視圖。
[0027]圖11是用主視來表示圖10的工序的說明圖。
[0028]圖12是用石膏鑄模的左半部分的部分例示向與配置了筒狀體的扇形片對應的石膏鑄模的表面流入熔融金屬的工序的俯視圖。
[0029]圖13是例不使用圖12的石骨鑄I旲鑄造出的扇形片的俯視圖。
[0030]圖14是例示由中間筒狀體形成筒狀體的工序的說明圖。
[0031]圖15是例示形成了的筒狀體的說明圖。
[0032]圖16是用石膏鑄模的左半部分的部分例示向配置了筒狀體的石膏鑄模的表面流入熔融金屬的工序的俯視圖。
[0033]圖17是用主視來表示圖16的工序的說明圖。
[0034]圖18是圖16的A-A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以下,基于圖示的實施方式說明本發明的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和輪胎硫化用模具。附圖中記載的的C箭頭、R箭頭、W箭頭分別表示插入到輪胎硫化用模具中硫化的生胎的周向、半徑方向、寬度方向。
[0036]如圖1中例示那樣,本發明的輪胎硫化用模具I (以下,稱為模具I)成為將多個扇形片2環狀地組裝而構成的段式模具。各個扇形片2如圖2、圖3例示那樣,由多個鑄件3和后枕塊(back block) 4構成,相鄰的鑄件3在彼此密合的狀態下安裝于后枕塊4。各個鑄件3的內周側表面成為輪胎成形面5。在輪胎成形面5上適當設置有形成輪胎的槽的槽成形突起6。
[0037]在該實施方式中,在一個扇形片2固定有四個俯視為長方形的鑄件3。一個扇形片2具有的鑄件3的數目不特別限定,其配置也不限定于該實施方式。
[0038]鑄件3通過使鋁或鋁合金等金屬材料熔融而成的熔融金屬M固化來形成,如圖4、5例示那樣,具有在使熔融金屬M固化時埋設的筒狀體7。筒狀體7從鑄件3的一個端面延伸設置到另一個端面,筒狀體7的兩端,在鑄件3的輪胎周向兩端面開口。
[0039]該筒狀體7,是使板狀體的兩端部7b的內周面彼此相對而形成的,在該相對的兩端部7b之間形成有微小間隙S的縫隙8。該微小間隙S的縫隙8在鑄件3的輪胎成形面5露出。
[0040]對于筒狀體7,使用其熔點比熔融金屬M的熔點高的金屬材料。例如,在熔融金屬M為鋁的情況下,使用不銹鋼等的鋼制筒狀體7。
[0041]該實施方式的筒狀體7,縫隙8與截面三角形的空洞內部7a連通,空洞內部7a通過縫隙8與鑄件3的外部連通。縫隙8遍及筒狀體7的長度方向(輪胎周向)全長地形成于筒狀體7的外周面,并在鑄件3的輪胎成形面5露出。縫隙8的微小間隙S為0.0lmm?0.1Omm左右,更優選為0.03mm左右。
[0042]在將生胎硫化時,空氣和氣體通過縫隙8排出到空洞內部7a,進而通過扇形片2的端面等排出到模具I的外部。由于通過縫隙8的空氣和氣體被排出到比縫隙8寬得多的空洞內部7a,所以能夠確保充分的排氣。進而,通過在鑄件3的輪胎周向端面另行形成的排氣槽將在扇形片3的輪胎周向端面露出的相鄰的筒狀體7的空洞內部7a彼此連結,由此能夠更加提高排氣效率。
[0043]縫隙8設置在將生胎硫化時容易聚集空氣和氣體的地方。例如,筒狀體7以縫隙8配置在槽成形突起6的根基部附近的方式埋設于扇形片3 (模具I)中。
[0044]由于縫隙8設置在排氣所需要的地方即可,所以有時在構成模具I的全部鑄件3中埋設筒狀體7而設置縫隙8,也有時僅在特定的鑄件3埋設筒狀體7而設置縫隙8。
[0045]筒狀體7可以采用圓筒狀、橫截面形狀形成為四邊形的筒狀、將其他多邊形作為橫截面形狀的各種筒狀,而不限于三角筒狀。筒狀體7的空洞內部7a的大小設為例如相當于內徑為0.5mm?5.0mm左右。
[0046]以下例示該鑄件3的制造方法。
[0047]首先,如圖6例示那樣,在轉印了母模的表面形狀的橡膠模具12的表面突設(突出設置)板狀的固定配件9。通過向該狀態的橡膠模具12的表面流入石膏,并使其固化,來制造圖7例示的轉印了橡膠模具12的表面形狀的石膏鑄模11。在該石膏鑄模11的表面Ila突設固定配件9。
[0048]固定配件9例如由彈簧鋼形成,其厚度為0.2mm?0.6mm左右,優選為0.4mm左右。在固定配件9中形成有筒狀體7嵌合的嵌合部9a。在嵌合部9a的下端(筒狀體7插入下去的方向的一端),連接有寬度比嵌合部9a窄的切入部9c。
[0049]在固定配件9的下端部設置有沿寬度方向突出的錨部9d。錨部9d對于石膏鑄模11作為錨發揮功能。因此,固定配件9通過錨部9d被穩定地固定在石膏鑄模11上。也可以在固定配件9中設置貫通孔,以貫通孔為錨部9d。
[0050]另外,在嵌合部9a上設置有向內側突出的卡合部%。該卡合部9b與筒狀體7的形成于相對的兩端部7b的外側的凹陷卡合部7c卡合。再者,也可以使卡合部9b凹陷,使卡合部7c突出。
[0051]然后,在突設于石膏鑄模11的表面Ila的固定配件9的嵌合部9a,使筒狀體7的相對的兩端部7b插入嵌合。由此,如圖8例示那樣,進行配置以使相對的兩端部7b的間隙比插入前更窄,將兩端部7b的頂端與石膏鑄模11的表面接觸。
[0052]此時,卡合部7c和卡合部9b卡合,筒狀體7被定位設定在固定配件9中按照設置的規定位置。固定配件9由彈簧鋼形成,在嵌合部9a的下端連接切入部9c時,容易將筒狀體7的相對的兩端部7b插入嵌合部9a。
[0053]石膏鑄模11的表面Ila相當于鑄件3的輪胎成形面5,表面Ila的凹部Ilb相當于鑄件3的槽成形突起6。石膏鑄模11的表面Ila在輪胎周向上成為圓弧狀,因此優選事先將筒狀體7彎曲成沿著石膏鑄模11的圓弧狀的表面Ila的圓弧狀。當一個石膏鑄模11的輪胎周向長度短從而表面Ila在輪胎周向上大致平坦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直線狀的筒狀體7。
[0054]其后,如圖10、圖11例示那樣,將該石膏鑄模11的四方側面設為用框構件10包圍的狀態,向石膏鑄模11的表面Ila流入熔融金屬M。通過熔融金屬M固化,如圖9例示那樣,轉印了石膏鑄模11的表面Ila的鑄件3被鑄造。
[0055]由于配置成在石膏鑄模11的表面Ila上筒狀體7的相對的兩端部7b的頂端與石膏鑄模11的表面接觸,因此筒狀體7與固定配件9的一部分一同埋設于鑄件3中,成為兩端部7b的頂端(微小間隙S)在鑄件3的輪胎成形面5露出的狀態。
[0056]接著,從鑄造出的鑄件3除去固定配件9。除去固定配件9而在鑄件3的表面產生的細寬度孔,適當利用與鑄件3相同材質的金屬材料填埋。固定配件9由彈簧鋼形成,在嵌合部9a的下端連接有切入部9c時,容易從鑄造出的鑄件3拔出固定配件9。
[0057]如上所述,由于能夠容易進行筒狀體7相對于石膏鑄模11的設定操作,因此能夠縮短操作時間,由此可以使生產率提高。
[0058]在上述實施方式中,例示了扇形片2由多個鑄件3構成,利用鑄件2的單元鑄造的情況,但不限于此,也可以適用于扇形片2沒有由多個鑄件3構成的情況。S卩,在由扇形片2的單元進行鑄造的情況下也可以適用本發明。
[0059]該情況下,以與之前的實施方式相同的順序,如圖12例示那樣,配置為使筒狀體7的相對的兩端部7b介由固定配件9相對的兩端部7b的間隙變窄,將兩端部7b的頂端與對應于扇形片2的石膏鑄模11的表面接觸。其后,以與之前的實施方式相同的順序鑄造,制造如圖13例示那樣的扇形片2。該情況下,不是利用將扇形片2細分化的的鑄件3的單元,能夠利用扇形片2的單元進行鑄造,因此對提高生產率更有利。
[0060]接著,基于圖示的實施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另一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和另一輪胎硫化用模具。
[0061]該模具I如圖1例示那樣,與之前的實施方式相同,成為將多個扇形片2環狀地組裝而構成的段式模具。各個扇形片2如圖2、圖3例示那樣,由多個鑄件3和后枕塊4構成,相鄰的鑄件3在彼此密合的狀態下安裝于后枕塊4。各個鑄件3的內周側表面成為輪胎成形面5。在輪胎成形面5上適當設置有形成輪胎的槽的槽成形突起6。
[0062]一個扇形片2具有的鑄件3的數目可以為多個,其配置也不限定于該實施方式。
[0063]鑄件3通過使鋁或鋁合金等金屬材料熔融而成的熔融金屬M固化來形成,如圖4、5例示那樣,具有在使熔融金屬M固化時埋設的筒狀體7。筒狀體7從鑄件3的一個端面延伸設置到另一個端面,筒狀體7的長度方向兩端,在鑄件3的輪胎周向兩端面開口。
[0064]該筒狀體7如后所述,是將板狀體14的兩端部對接而成形的,通過鑄造時的熱,對接的兩端部7b開口從而形成微小間隙S的縫隙8。該微小間隙S的縫隙8在鑄件3的輪胎成形面5露出。
[0065]對于筒狀體7,使用其熔點比熔融金屬M的熔點高的金屬材料。例如,在熔融金屬M為鋁的情況下,使用不銹鋼等的鋼制筒狀體7。
[0066]該實施方式的筒狀體7,縫隙8與截面三角形的空洞內部7a連通,空洞內部7a通過縫隙8與鑄件3的外部連通。縫隙8遍及筒狀體7的長度方向(輪胎周向)全長地形成于筒狀體7的外周面,并在鑄件3的輪胎成形面5露出。縫隙8的微小間隙S為0.0lmm?
0.1Omm左右,更優選為0.03mm左右。
[0067]在將生胎硫化時,空氣和氣體通過縫隙8排出到空洞內部7a中,進而通過扇形片2的端面等排出到模具I的外部。縫隙8的輪胎半徑方向長度設為Imm?5mm左右,更優選設為2mm左右。由于通過縫隙8的空氣和氣體排出到比縫隙8寬得多的空洞內部7a,所以能夠確保充分的排氣。此外,通過在鑄件3的輪胎周向端面另行形成的排氣槽將在鑄件3的輪胎周向端面露出的相鄰的筒狀體7的空洞內部7a彼此連結,由此能夠更加提高排氣效率。
[0068]縫隙8設置在將生胎硫化時容易聚集空氣和氣體的地方。例如,筒狀體7以縫隙8配置在槽成形突起6的根基部附近的方式埋設于鑄件3 (模具I)中。由于縫隙8設置在排氣所需要的地方即可,所以有時在構成模具I的全部鑄件3中埋設筒狀體7而設置縫隙8,也有時僅在特定的鑄件3埋設筒狀體7而設置縫隙8。
[0069]筒狀體7可以采用圓筒狀、橫截面形狀形成為四邊形的筒狀、將其他多邊形作為橫截面形狀的各種筒狀,而不限于三角筒狀。筒狀體7的空洞內部7a的大小設為例如相當于內徑為0.5mm?5.0mm左右。
[0070]以下例示該鑄件3的制造方法。
[0071]首先,制造筒狀體7時使用壓制機等,如圖14例示那樣彎折板狀體14,形成使兩端部13a的內周面彼此相對的中間筒狀體13。然后,使用夾緊夾具(clamping jig) 15和按壓夾具17將中間筒狀體13形成為筒狀體7。
[0072]夾緊夾具15具有夾緊槽16,夾緊槽16由從上方朝向下方使間隙變窄的左右一對的傾斜面16a、和與傾斜面16a的下端連接的夾緊槽16b構成。按壓夾具17配置在夾緊夾具15的上方并上下移動。在按壓夾具17的下表面形成有壓槽17a。
[0073]使中間筒狀體13的相對的兩端部13a嵌合于夾緊夾具15的夾緊槽16中,將中間筒狀體13安置在夾緊夾具15中。由此,中間筒狀體13的相對的兩端部13a的外周面成為被夾緊槽16約束的狀態。
[0074]接著,在該狀態下,如圖15例示那樣使按壓夾具17向下方移動,利用壓槽17a按壓中間筒狀體13的頭部,朝向相對的兩端部13a的頂端側(下端側)按壓中間筒狀體13從而壓縮頂端(下端)。
[0075]通過該按壓,相對的兩端部13a被夾緊槽16約束,變形為沒有間隙地對接的狀態。另外,中間筒狀體13的頭部變形為截面三角形的空洞內部7a,中間筒狀體13被加工成筒狀體7。
[0076]將這樣制造出的筒狀體7,如圖16、圖17例示那樣,配置成對接的兩端部7b與石膏鑄模11的表面Ila接觸。石膏鑄模11的表面Ila相當于鑄件3的輪胎成形面5,表面Ila的凹部Ilb相當于鑄件3的槽成形突起6。石膏鑄模11的表面Ila在輪胎周向上變為圓弧狀,因此優選事先使筒狀體7彎曲為沿著石膏鑄模11的圓弧狀的表面Ila的圓弧狀。當一個石膏鑄模11的輪胎周向長度短從而表面Ila在輪胎周向上為大致平坦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直線狀的筒狀體7。
[0077]該實施方式中,在石膏鑄模11的輪胎周向兩端部,配置設有保持槽18a的筒狀體保持構件18。在石膏鑄模11的輪胎寬度方向兩端部配置框構件10,石膏鑄模11的四方側面用筒狀體保持構件18和框構件10包圍。
[0078]并且,通過如圖18例示那樣使筒狀體7的長度方向兩端部,以對接的兩端部7b沒有約束地嵌合于保持槽18a中,由此將筒狀體7配置成對接的兩端部7b與石膏鑄模11的表面Ila接觸。通過使用這樣的筒狀體保持構件18,能夠將筒狀體7準確且穩定地配置在石骨鑄模11的規定位置。
[0079]接著,在該狀態下,通過向石膏鑄模11的表面Ila流入熔融金屬M,并使熔融金屬M固化,來鑄造轉印了石膏鑄模11的表面Ila的鑄件3。鋁的熔融金屬M,其溫度為550°C?780°C左右。通過該鑄造時的熱,筒狀體7的對接的兩端部7b開口從而形成微小間隙S的縫隙8。
[0080]S卩,筒狀體7的對接的兩端部7b,被變形加工成相互強制性地接觸的狀態。在此,當筒狀體7被熔融金屬M加熱時,筒狀體7發生熱膨脹,并且使對接的兩端部7b強制性地接觸的應力被緩和。由此,變形為對接的兩端部7b相互分離,因此形成微小間隙S的縫隙8。
[0081]由于將筒狀體7以對接的兩端部7b與石膏鑄模11的表面Ila接觸的方式配置,因此成為筒狀體7埋設于鑄件3,并且縫隙8在鑄件3的輪胎成形面5露出的狀態。從鑄件3突出的筒狀體7的長度方向兩端的部分進行切斷。
[0082]這樣,在將熔融金屬M流入石膏鑄模11的表面Ila并使其固化的鑄造工序中,能夠形成作為排氣機構發揮功能的微小間隙S的縫隙8。因此,無需利用別的工序形成微小間隙S,與以往相比能夠降低加工工時。
[0083]另外,在該實施方式中,沒有約束對接的兩端部7b,將筒狀體7的長度方向兩端部嵌合于筒狀體保持構件18的保持槽18a中,因此鑄造時,也不會使對接的兩端部7b難以開口。通過調整與對接的兩端部7b對應的保持槽18a的部分的寬度W,能夠調整對接的兩端部7b的開口情況,調整微小間隙S。即,在與對接的兩端部7b對應的保持槽18a的部分,能夠將對接的兩端部7b要開口的動作抑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因此能夠防止過大地開口。
[0084]附圖標記說明
[0085]I 模具
[0086]2 扇形片
[0087]3 鑄件
[0088]4 后枕塊
[0089]5 輪胎成形面
[0090]6 槽成形突起
[0091]7 筒狀體
[0092]7a空洞內部
[0093]7b兩端部
[0094]7c卡合部
[0095]7d兩端部
[0096]8 縫隙
[0097]9 固定配件
[0098]9a嵌合部
[0099]9b 卡合部
[0100]9c切入部
[0101]9d 錨部
[0102]10框構件
[0103]11石骨鑄模
[0104]Ila 表面
[0105]Ilb表面的凹部[0106]12橡膠模具
[0107]13中間筒狀體
[0108]13a空洞內部
[0109]13b兩端部
[0110]14板狀體
[0111]15夾緊夾具
[0112]16夾緊槽
[0113]16a傾斜面
[0114]16b夾緊槽
[0115]17按壓夾具
[0116]17a 壓槽
[0117]18筒狀體保持構件
[0118]18a保持槽
[0119]M 熔融金屬
【權利要求】
1.一種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通過向石膏鑄模的表面流入熔融金屬,并使該熔融金屬固化,來制造轉印了石膏鑄模的表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制造下述模具:通過在突設于石膏鑄模的表面的板狀的固定配件的嵌合部,將板狀體的兩端部的內周面彼此相對地形成的筒狀體,使該相對的兩端部插入嵌合在所述嵌合部,配置為該相對的兩端部的間隙變窄,該兩端部的頂端與所述石膏鑄模的表面接觸,其后向該石膏鑄模的表面流入所述熔融金屬將所述筒狀體埋設于模具中,并且使所述相對的兩端部的頂端在模具的輪胎成形面露出,從該模具除去所述固定配件,在所述相對的兩端部之間設置有微小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在將所述筒狀體的相對的兩端部插入所述固定配件的嵌合部時,使設置在所述嵌合部的卡合部、和設置在所述相對的兩端部的外周面的卡合部卡合,從而將筒狀體定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所述固定配件由彈簧鋼形成,在所述嵌合部的下端連接有切入部。
4.根據權利要求1?3的任一項所述的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所述固定配件具有對于石膏鑄模成為錨的錨部。
5.一種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通過向石膏鑄模的表面流入熔融金屬,并使該熔融金屬固化,來制造轉印了石膏鑄模的表面的模具,其特征在于,鑄造下述模具:將板狀體的兩端部對接而形成的筒狀體,配置為該對接的兩端部與所述石膏鑄模的表面接觸,其后向該石膏鑄模的表面流入所述熔融金屬而埋設了所述筒狀體,通過該鑄造時的熱,使所述對接的兩端部開口從而形成微小間隙,使該微小間隙在模具的輪胎成形面露出。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使板狀體的兩端部的內周面彼此相對而形成中間筒狀體,一邊約束該相對的兩端部的外周面,一邊朝向該兩端部的頂端側按壓中間筒狀體從而壓縮頂端,由此形成所述筒狀體。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輪胎硫化用模具的制造方法,在所述石膏鑄模的兩端部配置設有槽的筒狀體保持構件,在所述槽中所述筒狀體的對接的兩端部沒有約束地嵌合筒狀體,由此配置筒狀體以使得該對接的兩端部與所述石膏鑄模的表面接觸。
8.一種輪胎硫化用模具,通過使熔融金屬固化來形成,其特征在于,具有使所述熔融金屬固化時與板狀的固定配件一同埋設于模具中的筒狀體,該筒狀體是使板狀體的兩端部的內周面彼此相對而形成的,在該相對的兩端部之間形成微小間隙,該微小間隙在模具的輪胎成形面露出,所述固定配件被除去。
9.一種輪胎硫化用模具,通過使熔融金屬固化來鑄造,其特征在于,具有使所述熔融金屬固化時埋設于模具的筒狀體,該筒狀體是使板狀體的兩端部對接而成形的,通過鑄造時的熱,所述對接的兩端部開口從而形成微小間隙,該微小間隙在模具的輪胎成形面露出。
【文檔編號】B29C35/02GK103492148SQ201280018325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14日
【發明者】高田昇 申請人:橫濱橡膠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