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輞裝配體、輪胎試驗機及輪輞裝配體更換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安裝小尺寸輪胎的輪輞裝配體、輪胎試驗機及輪輞裝配體更換方法。輪輞裝配體是具有能夠安裝作為試驗對象的輪胎的一對上輪輞和下輪輞的輪輞裝配體,具備:設于下輪輞的銷(6);設于上輪輞并能夠與銷(6)卡合的銷承受部(3);及槽部,在上輪輞的下輪輞一側的表面形成有能夠容納銷(6)的前端的至少一部分的凹狀截面的凹狀槽(28a)。
【專利說明】輪輞裝配體、輪胎試驗機及輪輞裝配體更換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安裝作為試驗體的輪胎的輪輞裝配體、輪胎試驗機及輪輞裝配體更換 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輪胎試驗機具備測定輪胎的均勻性的輪胎均勻性測定裝置、測定輪胎的平衡的輪 胎平衡測定裝置。在基于輪胎試驗機的測定中,對試驗對象輪胎進行固定的輪胎試驗用輪 輞根據胎圈直徑、胎圈寬度并按照輪胎的種類進行更換。
[0003]為了與作為測定對象的輪胎的種類很多的情況等對應,以縮短試驗用輪輞的更換 時間、使更換作業省力化為目的,提出了一種自動地更換試驗用輪輞的方法。在專利文獻 I?5中,公開了與輪輞更換裝置相關的發明。
[0004]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2661753號公報
[0005]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3 — 110138號公報
[0006]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平3 - 47742號公報
[0007]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平3 - 231834號公報
[0008]專利文獻4:日本專利第3672135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9]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10]為了便于進行輪胎的安裝和拆卸,試驗用輪輞由一對上輪輞和下輪輞構成,在將 輪胎安裝于該上下輪輞而進行試驗時,上輪輞和下輪輞分別彼此離開地安裝在輪胎試驗機 上。
[0011]而且,在該上下輪輞通過輪輞更換裝置進行更換的情況下,大多通過上輪輞和下 輪輞重合等方法而進行一體化,作為輪輞裝配體來進行操作。然后,一體化后的輪輞裝配體 向輪胎試驗機外部的更換裝置和輪輞儲存位置搬出,輪輞裝配體被一體化并被保管,從而 相同直徑的上輪輞和下輪輞不會散亂,管理性提高。另外在從外部向輪胎試驗機搬入輪輞 裝配體的情況下,一體化后的輪輞裝配體被搬入,輪胎被安裝,上輪輞和下輪輞被分割。
[0012]在輪輞更換之際為了將上輪輞和下輪輞一體化,可以采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在吊 起輪輞裝配體而進行更換的情況下,可考慮下述方法:安裝從上下輪輞的外部使上下輪輞 一體化的夾具,或者使上下輪輞中任一輪輞或兩個輪輞具有能夠使上下輪輞一體化的機 構。
[0013]然而,在試驗時當安裝于上下輪輞的輪胎的胎圈寬度小時,上輪輞和下輪輞之間 的離開距離變小。因此,使上下輪輞一體化的方法中,在使用后者的方法的情況下,需要設 置上下輪輞彼此不發生干擾并能物理性地一體化的機構。
[0014]本發明鑒于這種情況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也能安裝小尺寸輪胎的輪輞裝 配體、輪胎試驗機及輪輞裝配體更換方法。[0015]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法
[0016]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輪輞裝配體、輪胎試驗機及輪輞裝配體更換方法采 用以下方案。
[0017]S卩,本發明第一方面涉及的輪輞裝配體是一種具有能夠安裝作為試驗對象的輪胎 的一對第一輪輞和第二輪輞的輪輞裝配體,具備:設于第一輪輞的銷;設于第二輪輞并能 與銷卡合的銷承受部;及槽部,在第二輪輞的第一輪輞一側的表面形成有能夠容納銷的前 端的至少一部分的凹狀截面槽。
[0018]根據該構成,第一輪輞和第二輪輞通過銷和銷承受部卡合而一體化。若卡合時吊 起上側的第一輪輞或第二輪輞,則上側的第一輪輞或第二輪輞被吊起而另一輪輞也能同時 移動。在將輪胎安裝于第一輪輞和第二輪輞進行試驗時,解除銷和銷承受部的卡合,期望銷 和銷承受部彼此不發生干擾。若銷和銷承受部變成在上下方向上相干擾的位置關系,則在 輪胎試驗時,在第一輪輞和第二輪輞因某些原因而進行了相對旋轉的情況下將造成銷的損 傷。因此,關于銷和銷承受部的上下方向相對尺寸,在設成消除該干擾的尺寸的情況下,必 須確保上下方向上的充分尺寸,因此必然對胎圈寬度造成制約。
[0019]在該方面中,在槽部的表面形成有能夠容納銷前端的凹狀的槽。因此,在將輪胎安 裝于第一輪輞和第二輪輞進行試驗時,銷和槽部相向時,與未形成槽部的情況相比,能夠使 第一輪輞和第二輪輞接近。此外,銷承受部和槽部均構成第二輪輞的一部分。
[0020]在上述第一方面中,也可以是:銷的前端具有沿著與銷的軸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地 設置的突起部,銷承受部具有用于供突起部滑動的滑動用槽和用于供銷滑動的滑動用開口 部。
[0021]根據該結構,突起部具有沿著與銷的軸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地設置的其他形狀,并 在銷承受部的滑動用槽內滑動。另外,銷在銷承受部的滑動用開口部內滑動。由此,銷和銷 承受部卡合。
[0022]在上述第一方面中,突起部的上表面的截面形狀和容納突起部的一部分時相向的 槽的截面形狀分別是錐形。
[0023]根據該結構,由于突起部的突起根部的厚度比突起前端的厚度厚,所以能夠維持 突起根部的強度,由于支撐部的突起根部的厚度比突起端的厚度厚,所以能夠維持突起根 部的強度。因此,能夠在保持銷和銷承受部的強度高的狀態下,進行使用了銷和銷承受部的 輪輞裝配體的吊起、移動。另外,由于在支撐部的表面形成有能夠容納銷的前端的凹狀槽, 所以能使第一輪輞和第二輪輞接近。
[0024]在上述第一方面中,銷承受部和槽部形成于第二輪輞的周向,槽也形成于所述周 向。
[0025]根據該結構,在輪胎安裝于輪輞裝配體進行試驗的情況下等,在卡合被解除、銷的 前端和銷承受部的表面接近時,即使第一輪輞和第二輪輞圍繞軸心相對轉動,銷前端也沿 著形成于周向的槽移動。因此,銷和銷承受部不會彼此干擾。
[0026]在上述第一方面中,銷承受部和槽部也可以形成于同一截面內,槽部也可以在銷 承受部的第一輪輞一側形成槽。
[0027]根據該結構,在銷承受部的第一輪輞一側的表面形成能夠容納銷的前端的至少一 部分的凹狀截面的槽。因此,在將輪胎安裝于第一輪輞和第二輪輞進行試驗時,在與銷相向的位置存在銷承受部的情況下,能夠使第一輪輞和第二輪輞接近。
[0028]在上述第一方面中,輪輞裝配體還包括設于第一輪輞和第二輪輞中的至少一方的 支柱,在銷和銷承受部進行了卡合時,該支柱支撐位于上方的第一輪輞或第二輪輞。
[0029]根據該結構,當位于下方的第一輪輞或第二輪輞的上表面放置有另一輪輞時,支 柱支撐位于上方的另一輪輞,因此在輪輞裝配體的保管時,銷和銷承受部不支撐位于上方 的第一輪輞或第二輪輞的載荷,能夠防止因沖擊等引起的銷和銷承受部的損傷。
[0030]另外,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涉及的輪胎試驗機具備:上述第一方面涉及的輪輞裝配 體、和支撐第一輪輞或第二輪輞并吊起輪輞裝配體的吊起部。
[0031]根據該結構,當吊起部支撐并吊起位于上方的第一輪輞或第二輪輞時,若第一輪 輞和第二輪輞卡合,則能夠同時移動第一輪輞和第二輪輞。另外,當吊起部支撐并吊起位于 上方的第一輪輞或第二輪輞時,若解除第一輪輞和第二輪輞的卡合,由于在銷承受部的表 面形成有能夠容納銷前端的凹狀槽,因此與在銷承受部的表面未形成槽的情況相比,能夠 使第一輪輞和第二輪輞接近。因此,在具有使用銷和銷承受部而能夠更換的輪輞裝配體的 輪胎試驗機中,即使在作為被試驗體的輪胎的尺寸小的情況下,也能夠進行試驗。
[0032]另外,本發明第三方面涉及的輪輞裝配體更換方法是一種使用了具有能夠安裝作 為試驗對象的輪胎的一對第一輪輞和第二輪輞的輪輞裝配體的輪胎試驗機的輪輞裝配體 的更換方法,該輪輞裝配體具備:設于第一輪輞的銷;設于第二輪輞并能夠與銷卡合的銷 承受部;及槽部,在第二輪輞的第一輪輞一側的表面形成有能夠容納銷的前端的至少一部 分的凹狀截面的槽,所述輪輞裝配體更換方法中,支撐所述輪輞裝配體中的第一輪輞或第 二輪輞并吊起所述輪輞裝配體。
[0033]發明效果
[0034]根據該結構,即使尺寸小的輪胎,也能夠安裝于輪輞裝配體來進行試驗。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5]圖1是表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涉及的輪胎試驗機的縱剖視圖。
[0036]圖2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上下輪輞、輪輞升降機的支撐部和下部主軸的縱 首1J視圖。
[0037]圖3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上輪輞的仰視圖,是沿圖2的A — A向視圖。
[0038]圖4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下輪輞的仰視圖,是沿圖2的B — B向視圖。
[0039]圖5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上輪輞的銷承受部的俯視圖。
[0040]圖6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銷和銷承受部的縱剖視圖,是用圖5的C 一 C線 剖切后所得的圖。
[0041]圖1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銷和銷承受部的縱剖視圖,是用圖5的D — D線 剖切后所得的圖。
[0042]圖8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銷和銷承受部的縱剖視圖,是用圖5的E — E線 剖切后所得的圖。
[0043]圖9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輪輞裝配體、輪輞升降機和下部主軸的縱剖視 圖。
[0044]圖10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輪胎試驗機的縱剖視圖。[0045]圖11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輪輞裝配體、輪輞升降機、儲料器框架和下部主 軸的縱剖視圖。
[0046]圖12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輪輞裝配體、輪輞升降機、輪輞儲料器和下部主 軸的縱剖視圖。
[0047]圖13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輪輞裝配體、輪輞升降機、儲料器框架和下部主 軸的縱剖視圖。
[0048]圖14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輪胎試驗機的縱剖視圖。
[0049]圖15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輪輞裝配體、輪輞升降機和下部主軸的縱剖視 圖。
[0050]圖16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下輪輞的俯視圖。
[0051]圖17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下輪輞的俯視圖。
[0052]圖18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下輪輞的俯視圖。
[0053]圖19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上輪輞和下輪輞的局部放大縱剖視圖,是用圖 16的F — F線切斷所得的圖。
[0054]圖20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上輪輞和下輪輞的局部放大縱剖視圖,是用圖 17的G — G線切斷所得的圖。
[0055]圖21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上輪輞和下輪輞的局部放大縱剖視圖,是用圖 17的G — G線切斷所得的圖。
[0056]圖22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銷和銷承受部的縱剖視圖。
[0057]圖23是表示相關技術的銷和銷承受部的縱剖視圖。
[0058]圖24是表示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涉及的輪輞裝配體、輪輞升降機和下部主軸的縱 首1J視圖。
[0059]圖25是表示同一實施方式涉及的上輪輞和下輪輞的局部放大縱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60]以下使用圖1對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涉及的輪胎試驗機進行說明。
[0061]輪胎試驗機具有例如測定輪胎的均勻性的輪胎均勻性測定裝置12。輪胎均勻性測 定裝置12以安裝在輪輞裝配體上的輪胎作為試驗對象,使圓筒狀的負載輪22與由下部主 軸16進行旋轉驅動的輪胎抵接。輪胎均勻性測定裝置12通過設于負載輪22的上部和下 部的測力傳感器來測定被施加的載荷。
[0062]負載輪22能夠在軌道23上移動以向下部主軸16側接近或從下部主軸16離開。
[0063]如圖24所示,作為試驗對象的輪胎60安裝于上輪輞I和下輪輞2。此時,上輪輞 I由輪輞升降機14的卡盤機構9把持。下輪輞2被載置在底座15上的下部主軸16上。另 夕卜,輪輞升降機14向下方下降,上輪輞13軸的下部插入到下部主軸16的內部。而且,上輪 輞軸13和下部主軸16通過鎖定機構在規定的插入位置彼此連接。
[0064]下部主軸16由電機進行旋轉驅動。另外,當通過鎖定機構與上輪輞軸13連接時, 下部主軸16與上輪輞軸13 —起旋轉。
[0065]輪輞升降機14能夠沿上下方向升降,并具有安裝于支撐部8的卡盤機構9。輪輞 升降機14經由通過電機驅動的滾珠絲杠25等傳動機構而沿著框架24進行升降。當輪輞升降機14向上方移動時,鎖定機構被解鎖,下部主軸16和上輪輞軸13的連接被解除。
[0066]輪輞儲料器11的旋轉臺20在軌道21上移動以向下部主軸16側接近或從下部主 軸16離開。
[0067]在旋轉臺20的上部設有轉軸17。在轉軸17上連接有多個儲料器框架18,轉軸17 使儲料器框架18圍繞轉軸17的軸心旋轉。由此,轉軸17能夠使載置在儲料器框架18的 輪輞底座19上的上輪輞I和下輪輞2向下部主軸16側接近、或從下部主軸16側離開。
[0068]接下來,對由一對上輪輞I和下輪輞2構成的輪輞裝配體進行說明。
[0069]在上輪輞I上,在比輪胎安裝部分靠內側的、上輪輞I的下表面,三個銷承受部3 和三個支柱承受部4沿周向交替地設置。圖3表示上輪輞I的下表面。另外,在下輪輞2 上,在比輪胎安裝部分靠內側的、下輪輞2的上表面,三個銷6和三個支柱7沿周向交替地 設置。圖4表示下輪輞2的上表面。銷6在輪輞裝配體移動時與銷承受部3卡合。支柱7 在輪輞裝配體保管時與支柱承受部4抵接。另一方面,試驗時,如圖24和25所示,銷6和 銷承受部3的卡合被解除而分離,支柱7和支柱承受部4也彼此分離。
[0070]例如,如圖6?圖8所示,在銷6的前端經由直徑小于銷主體部的頸部而形成有錐 形的突起部30。突起部30沿與銷6的軸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地設置,突起根部的厚度比突起 前端的厚度厚。因此,能夠維持突起部30的突起根部的強度。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 了在銷6的縱截面中突起部30以銷6的軸為中心向兩側延伸地設置的情況,但本發明并不 局限于該例。例如,突起部30也可以僅從銷6的軸向一側延伸地設置。
[0071]如圖5所示,在銷承受部3形成有插入用開口部26和滑動用開口部27。銷6的突 起部30能夠進出于插入用開口部26。滑動用開口部27形成于插入用開口部26的一側, 并沿著上輪輞I的周向開口。滑動用開口部27的寬度比銷6的突起部30的直徑小,比銷 6的頸部的直徑大。此外,銷承受部3分為如圖5所示的與銷6卡合的第一區域3A和除第 一區域3A之外的第二區域3B。上述插入用開口部26和滑動用開口部27形成于第一區域 3A。
[0072]另外,例如,如圖6和圖7所示,在銷承受部3,在沿周向設置的相向的兩個側壁之 間形成有滑動用槽29。此外,銷承受部3具有向滑動用開口部27側突出并支撐銷6的突 起部30的支撐部28。支撐部28的突出根部的厚度比突出端的厚度厚。由此,能夠維持支 撐部28的突出根部的強度。而且,在支撐部28的下輪輞2側的表面形成有凹狀槽28a,該 凹狀槽28a形成為能夠容納銷6的前端的突起部30的凹狀。通過在銷承受部3中形成有 支撐突起部30的支撐部28,銷6和銷承受部3卡合。此處,支撐部28支撐突起部30的狀 態是指由支撐部28的上表面(上輪輞I側的面)來支撐突起部30的下表面(下輪輞2側的 面)的狀態。在圖5?圖8所示例中,凹狀槽28a沿上輪輞I的周向形成于第一區域3A和 第二區域3B。本實施方式的第一區域3A是槽部和銷承受部這兩者均形成于同一部位的情 況的一例,第二區域3B是僅槽部直接設于上輪輞I的情況的一例。
[0073]若與本實施方式不同地、銷6和銷承受部3成為在上下方向上相干擾的位置關系, 則在輪胎試驗時上輪輞I和下輪輞2因某些原因而相對旋轉,在此情況下將造成銷6的損 傷。因此,關于銷6和銷承受部3的上下方向相對尺寸,在設為消除該干擾的尺寸的情況下, 在上下方向上必須確保充分尺寸,因此必然對胎圈寬度造成制約。
[0074]另一方面,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在銷承受部3的表面形成有能夠容納銷6的前端的凹狀槽28a,所以與在銷承受部3的表面未形成凹狀槽28a的情況相比,能夠使上輪輞I 和下輪輞2接近。因此,在使用利用銷6和銷承受部3而能夠移動的輪輞裝配體的輪胎試驗 機中,即使在作為被試驗體的輪胎的尺寸小的情況下,例如胎圈寬度為3英寸以下的輪胎, 也能夠進行測定而輪輞I和下輪輞2不發會生干擾。另外,參照圖22和圖23,如后文所述, 可以縮短用于將銷6和銷承受部3卡合所需的行程距離Iv因此,在使用利用銷6和銷承 受部3而能夠更換的輪輞裝配體的輪胎試驗機中,在作為被試驗體的輪胎的尺寸小的情況 下,也能夠進行測定。
[0075]另外,如圖5所示,上述的能夠容納銷6的前端的凹狀槽28a沿著銷承受部3的下 輪輞2側的表面形于周向。根據該構成,在將輪胎安裝于輪輞裝配體而進行試驗的情況下 等,在卡合被解除、銷6的前端和銷承受部3的表面相向且接近時,即使上輪輞I和下輪輞 2圍繞軸心相對旋轉,銷6的前端也沿著形成于周向的凹狀槽28a移動,因此,如圖8所示, 銷6和銷承受部3不會彼此干擾。
[0076]支柱7向上輪輞I側突出地設于下輪輞2的上表面。另外,支柱承受部4與支柱 7相對應,向下輪輞2側突出地設于上輪輞I的下表面。而且,對于支柱7和支柱承受部4 各自的高度,在將上輪輞I載置在下輪輞2的上表面時,支柱7和支柱承受部4具有支撐上 輪輞I的高度而無需銷6和銷承受部3支撐上輪輞I的載荷。
[0077]根據上述那樣的支柱7和支柱承受部4的結構,由于支柱7支撐上輪輞1,所以在 輪輞裝配體的保管時,銷6和銷承受部3不支撐上輪輞I的載荷,能夠防止因沖擊等引起的 銷6和銷承受部3的損傷。
[0078]接下來,對本發明的輪胎試驗機中的輪輞裝配體的更換動作進行說明。
[0079]首先,如圖1和圖2所示,從上輪輞I和下輪輞2離開且上輪輞I位于上方的狀態 開始說明。從該狀態開始,如圖9的箭頭a所示,使輪輞升降機14下降,使上輪輞I向下方 移動,如圖9所示,使上輪輞I和下輪輞2重合。此時,上輪輞I和下輪輞2的相位關系如 圖16所示。圖19是圖9的局部放大圖,表示用圖16的F — F線剖切后所得的縱剖視圖。 SP,使銷6的突起部30的位置和銷承受部3的插入用開口部26的位置對齊,將突起部30 插入到插入用開口部26內。
[0080]接下來,如圖9的箭頭b所示,使下部主軸16旋轉,使下輪輞2相對于上輪輞I進 行旋轉。此時,上輪輞I和下輪輞2的相位關系如圖17所示。即,通過下輪輞2左旋的旋 轉,銷6的突起部30在銷承受部3的滑動用槽29內移動,如圖6所示,銷6和銷承受部3 卡合。此外,在上述例中,對通過左旋的旋轉來卡合銷6和銷承受部3的例進行了說明,但 銷6和銷承受部3也可以使銷承受部3的插入用開口部26和滑動用槽29的位置相反并通 過右旋的旋轉來卡合。
[0081]通過銷6和銷承受部3卡合,上輪輞I和下輪輞2被一體化。而且,如圖10的箭 頭c所示,使輪輞升降機14上升,使上輪輞I和下輪輞2—起向上方移動。此時,如圖21 所示,成為上輪輞I的銷承受部3支撐銷6、下輪輞2被上輪輞I吊起的狀態。
[0082]而且,如圖10的箭頭d所示,使輪輞儲料器11向下部主軸16側下降。此時,將未 載置輪輞裝配體的儲料器框架18配置在由輪輞升降機14支撐的輪輞裝配體的下方。接下 來,如圖11的箭頭e所示,使輪輞升降機14下降,將上輪輞I和下輪輞2載置在儲料器框 架18上的輪輞底座19上。此時,將儲料器框架18上突出的定位凸部31插入到下輪輞2的下表面所形成的定位孔32內。
[0083]其結果是,如圖20所示,支柱承受部4與支柱7的上表面抵接,下輪輞2支撐上輪輞I。此時,銷6和銷承受部3彼此不干擾,無需銷6支撐上輪輞I的載荷,能夠防止銷6的損傷。
[0084]當將輪輞裝配體載置在儲料器框架18上時,如圖11的箭頭f?所示,把持上輪輞I 的卡盤機構9被解鎖。而且,如圖12的箭頭g所示,輪輞升降機14與輪輞儲料器11分開。 然后,如圖12的箭頭h所示,使儲料器框架18圍繞轉軸17的軸心旋轉,使試驗中新使用的輪輞裝配體位于輪輞升降機14的下方。
[0085]接下來,如圖13的箭頭i所示,使輪輞升降機14下降,直至卡盤機構9到達上輪輞I的被把持部5的位置。而且,如圖13的箭頭j所示,使卡盤機構9向上輪輞I的被把持部5移動,使卡盤機構9把持上輪輞I。此時,上輪輞I和下輪輞2處于卡合狀態。
[0086]然后,如圖14的箭頭k所示,在把持有輪輞裝配體的狀態下,使輪輞升降機14上升,使上輪輞I和下輪輞2 —起向上方移動。另外,如圖14的箭頭m所示,使輪輞儲料器11 從下部主軸16離開。當輪輞儲料器11的儲料器框架18從下部主軸16的上方退避時,如圖15的箭頭n所示,使輪輞升降機14下降,使上輪輞I向下方移動,將下輪輞2固定在下部主軸16上。
[0087]而且,如圖15的箭頭p所示,使下部主軸16旋轉,使下輪輞2相對于上輪輞I進行旋轉。此時,上輪輞I和下輪輞2的相位關系如圖18所示。即,通過下輪輞2的右旋的旋轉,銷6的突起部30在銷承受部3的滑動用槽29內移動而到達插入用開口部26。此外, 在具有通過右旋的旋轉而使上輪輞1和下輪輞2卡合結構的情況下,進行左旋的旋轉。由此,能夠解除銷6和銷承受部3的卡合。即,通過使輪輞升降機14上升,如圖7所示,能夠使銷6離開銷承受部3。
[0088]在使銷6離開了銷承受部3的狀態下,如圖24所示。通過將輪胎60安裝在上輪輞I和下輪輞2上,能夠對輪胎60進行測定。此時,即使在輪胎60的輪胎寬度短的情況下, 如圖25所示,由于銷6的突起部30被容納在銷承受部3的凹狀槽28a內,所以銷6和銷承受部30不會發生干擾。
[0089]接下來,參照圖22和圖23,對銷6和銷承受部30的關系進行說明。
[0090]首先對如下情況進行說明:與上述實施方式不同,在銷6和銷承受部40的關系中, 如圖23所示,將銷6的突起部50形成為圓筒狀而非錐形,在銷承受部40的支撐部42的表面未形成槽。
[0091]此時,在銷承受部40形成插入用開口部41和滑動用開口部43。另外,在銷承受部 40,在沿周向設置的相向的兩個側壁之間形成滑動用槽44。此外,銷承受部40具有向滑動用開口部43側突出并支撐銷6的突起部50的支撐部42。
[0092]將作為試驗對象的輪胎安裝于上輪輞I和下輪輞2時,將從銷6的突起部50的前端50a至銷承受部40的支撐部42的下表面42a的距離設為離開距離a。離開距離a是在能夠應用的最小胎圈寬度的輪胎試驗時銷6和銷承受部40彼此不會發生干擾的長度。此時,為了使銷6的突起部50與銷承受部40的支撐部42卡合,上輪輞I需要至少向下方移動圖23所示的行程距離b2。也可考慮增大離開距離a來增大行程距離b2,但在此情況下, 輪胎試驗時的上輪輞I和下輪輞2彼此的接近距離變大,所以不能計測胎圈寬度小的輪胎。[0093]因此,需要確保離開距離a并使上輪輞I和下輪輞2彼此的接近距離不變大,從而 縮短行程距離b2。在本實施方式中,對如下情況進行說明:如圖22所示,在將作為試驗對象 的輪胎安裝于上輪輞I和下輪輞2時,將從銷6的突起部30的上表面30a至銷承受部3的 支撐部28的凹狀槽28a的距離設成與圖23的離開距離a相同的離開距離a。
[0094]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銷承受部3的表面形成有能夠容納銷6的前端的凹狀槽28a, 因此在設為離開距離a的情況下,為了使銷6的突起部30與銷承受部3的支撐部28卡合, 只要上輪輞I至少向下方移動圖22所示的行程距離Id1即可。本實施方式的行程距離Id1比 圖23所示例的行程距離b2短。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能確保試驗時的離開距離a盡可能 地長并與未形成凹狀槽28a的情況相比能夠對胎圈寬度小的輪胎進行試驗。
[0095]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針對設于銷6的前端的突起部30為錐形的情況進行了 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該例。例如,突起部30也可以具有碗形等曲面,也可以是圓筒形 狀。而且,若在銷承受部3的支撐部28的表面形成不與突起部30接觸的凹狀槽28a,則與 在銷承受部3的表面未形成凹狀槽28a的情況相比,能夠使上輪輞I和下輪輞2接近。另 夕卜,能夠縮短用于卡合銷6和銷承受部3所需的行程距離Iv
[0096]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針對在上輪輞I設置銷承受部3和支柱承受部4、在下 輪輞2設置銷6和支柱7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該例。例如,也可以在上 輪輞I設置銷6或支柱7,在下輪輞2設置銷承受部3或支柱承受部4。此外,在上述實施 方式中,針對銷承受部3從上輪輞I向下輪輞2側突出地設置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 并不局限于該例。例如銷承受部3也能以埋入上輪輞I (在設于下輪輞2的情況下,為下輪 輞2)主體內的方式形成。即,上輪輞I的與下輪輞2相向的面變得平坦,承受部3可以相 對于該平坦的面而形成于上輪輞I的內部側。
[0097]此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針對在銷承受部3的第一區域3A和第二區域3B這兩者 形成有凹狀槽28a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該例。例如,也可以在銷承受部 3的第一區域3A內不形成凹狀槽28a,而僅在第二區域3B內形成凹狀槽28a。在將輪胎60 安裝于上輪輞I和下輪輞2進行試驗時,銷6和銷承受部3的第二區域3B成為相向的位置 關系。由此,在試驗時能夠使上輪輞I和下輪輞2更加接近。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銷 承受部3的第一區域3A和第二區域3B為連續一體的部件,但第一區域3A和第二區域3B 也可以為分體部件。
[0098]附圖標記說明
[0099]I上輪輞(第二輪輞)
[0100]2下輪輞(第一輪輞)
[0101]3、40銷承受部
[0102]4支柱承受部
[0103]5被把持部
[0104]6 銷
[0105]7 支柱
[0106]8支撐部
[0107]9卡盤機構
[0108]11輪輞儲料器[0109]12輪胎均勻性測定裝置
[0110]13上輪輞軸
[0111]14輪輞升降機(吊起部)
[0112]15 底座
[0113]16下部主軸
[0114]17 轉軸
[0115]18儲料器框架
[0116]19輪輞底座
[0117]20旋轉臺
[0118]21、23 軌道
[0119]22負載輪
[0120]24 框架
[0121]25滾珠絲杠
[0122]26、41插入用開口部
[0123]27、43滑動用開口部
[0124]28、42 支撐部
[0125]28a凹狀槽(槽)
[0126]29、44滑動用槽
[0127]30,50 突起部
[0128]31定位凸部
[0129]32定位孔部
[0130]60 輪胎
【權利要求】
1.一種輪輞裝配體,具有能夠安裝作為試驗對象的輪胎的一對第一輪輞和第二輪輞, 所述輪輞裝配體具備:設于所述第一輪輞的銷;設于所述第二輪輞并能夠與所述銷卡合的銷承受部;及槽部,在所述第二輪輞的所述第一輪輞一側的表面形成有能夠容納所述銷的前端的至 少一部分的凹狀截面的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輪輞裝配體,其中,所述銷的前端具有沿與所述銷的軸向垂直的方向延伸地設置的突起部,所述銷承受部具有用于供所述突起部滑動的滑動用槽和用于供所述銷滑動的滑動用 開口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輪輞裝配體,其中,所述突起部的上表面的截面形狀和容納所述突起部的一部分時相向的所述槽的截面 形狀分別是錐形。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輞裝配體,其中,所述銷承受部和所述槽部形成于所述第二輪輞的周向,所述槽也形成于所述周向。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輞裝配體,其中,所述銷承受部和所述槽部形成于同一截面內,所述槽部在所述銷承受部的所述第一輪 輞一側形成所述槽。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輞裝配體,其中,所述輪輞裝配體還包括設于所述第一輪輞和第二輪輞中的至少一方的支柱,在所述銷和所述銷承受部進行了卡合時,所述支柱支撐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輪輞或所 述第二輪輞。
7.—種輪胎試驗機,具備: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輪輞裝配體;及吊起部,支撐所述第一輪輞或所述第二輪輞并將所述輪輞裝配體吊起。
8.一種輪輞裝配體更換方法,是使用了具有能夠安裝作為試驗對象的輪胎的一對第一 輪輞和第二輪輞的輪輞裝配體的輪胎試驗機的輪輞裝配體更換方法,該輪輞裝配體具備:設于所述第一輪輞的銷;設于所述第二輪輞并能夠與所述銷卡合 的銷承受部;及槽部,在所述第二輪輞的所述第一輪輞一側的表面形成能夠容納所述銷的 前端的至少一部分的凹狀截面的槽,所述輪輞裝配體更換方法中,支撐所述輪輞裝配體中的所述第一輪輞或所述第二輪輞 并吊起所述輪輞裝配體。
【文檔編號】B29D30/08GK103460012SQ201280017016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1日
【發明者】上田達也, 橘誠 申請人:三菱重工機械科技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