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
背景技術:
對于內部成型有凹槽的塑膠制品而言,在通過注塑方式成型的過程中,為方便脫模且保證塑膠制品的成型質量,往往通過斜頂機構來對上述凹槽結構進行脫模。現有的斜頂機構一般包括有斜頂桿以及固定塊,斜頂桿與固定塊剛性連接,固定塊與注塑模具的推件板也剛性連接;而上述剛性連接的結構容易造成斜頂桿卡死,使用效果并不理想。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該斜頂機構采用柔性連接,不會出現斜頂桿卡死,使用效果好。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包括有上端部貫穿動模座板并延伸至模具型腔的斜頂桿,斜頂桿的下端側裝設有固定于推件板的固定塊,固定塊與斜頂桿的下端部之間裝設有滑動塊,固定塊的上端部對應滑動塊開設有滑動槽,滑動塊的下端部可相對水平橫向滑動地嵌裝于滑動槽內,滑動塊的上端部開設有垂直于滑動槽延伸方向且呈圓柱狀的卡槽,滑動塊的上表面開設有連通卡槽的缺口,斜頂桿的下端部對應卡槽設置有呈圓柱狀的卡塊,卡塊穿過缺口并可相對擺動地卡嵌于卡槽內;該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還包括有位于動模座板且與斜頂桿的運動方向相匹配的斜導槽,斜頂桿可相對滑動地嵌裝于斜導槽內。其中,所述缺口的寬度較所述卡塊的直徑小,所述卡槽完全貫穿所述滑動塊,所述固定塊的上表面高度高于卡槽的底端。其中,所述卡槽的縱向截面呈“T”形狀,所述滑動塊的縱向截面呈與卡槽相配合的“T”形狀。其中,該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還包括有設置于所述動模座板的下端部的導向組件,導向組件包括有分別螺裝于動模座板的左導向塊和右導向塊,所述斜導槽位于左導向塊和右導向塊之間。其中,所述左導向塊和所述右導向塊分別為青銅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包括有依次連接的斜頂桿、滑動塊以及固定塊,固定塊的上端部開設有滑動槽,滑動塊的下端部可相對水平橫向滑動地嵌裝于滑動槽內,滑動塊的上端部開設有卡槽,滑動塊的上表面開設有連通卡槽的缺口,斜頂桿的下端部設置有呈圓柱狀的卡塊,卡塊穿過缺口并可相對擺動地卡嵌于卡槽內;該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還包括有斜導槽,斜頂桿可相對滑動地嵌裝于斜導槽內。本實用新型的斜頂桿、滑動塊以及固定塊分別采用可活動的柔性方式連接,脫模時,推件板推動固定塊移動,固定塊依次帶動滑動塊和斜頂桿隨推件板移動,在此過程中,滑動塊沿著滑動槽滑動,卡塊相對卡槽擺動,即斜頂桿、滑動塊以及固定塊的位置會隨著脫模過程而進行不斷地調整;綜合上述情況可知,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柔性結構不會導致斜頂桿卡死,即具有使用效果好的優點。
下面利用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說明,但是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另一種使用狀態示意圖。在圖1至圖5中包括有:I—動模座板2—斜頂桿 21—卡塊3——推件板 4——固定塊 41——滑動槽5——滑動塊 51——卡槽 52——缺口6——斜導槽 7——導向組件71——左導向塊72-右導向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如圖1至圖5所示,一種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包括有上端部貫穿動模座板I并延伸至模具型腔的斜頂桿2,斜頂桿2的下端側裝設有固定于推件板3的固定塊4,固定塊4與斜頂桿2的下端部之間裝設有滑動塊5,固定塊4的上端部對應滑動塊5開設有滑動槽41,滑動塊5的下端部可相對水平橫向滑動地嵌裝于滑動槽41內,滑動塊5的上端部開設有垂直于滑動槽41延伸方向且呈圓柱狀的卡槽51,滑動塊5的上表面開設有連通卡槽51的缺口 52,斜頂桿2的下端部對應卡槽51設置有呈圓柱狀的卡塊21,卡塊21穿過缺口 52并可相對擺動地卡嵌于卡槽51內;該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還包括有位于動模座板I且與斜頂桿2的運動方向相匹配的斜導槽6,斜頂桿2可相對滑動地嵌裝于斜導槽6內。其中,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塊4可以采用螺接的方式固定于推件板3,當然,還可以采用卡裝的方式固定于推件板3和推件固定板之間。為保證卡塊21與卡槽51穩定地連接,即防止活動時斜頂桿2與滑動塊5之間出現脫離的現象,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結構設計,具體為:缺口 52的寬度較卡塊21的直徑小,卡槽51完全貫穿滑動塊5,固定塊4的上表面高度高于卡槽51的底端。在裝配過程中,斜頂桿2下端部的卡塊21先套入至卡槽51內,缺口 52卡套于卡塊21的根部,而后再將滑動塊5嵌裝于固定塊4的滑動槽41內;由于缺口 52的寬度較卡塊21的直徑小,卡塊21不會從缺口 52脫離;另外,固定塊4的上表面高度高于卡槽51的底端,滑動槽41的上邊緣部抵擋于卡槽51的兩端側,即卡塊21不會從卡槽51的兩個開口位置脫離。[0027]進一步的,卡槽51的縱向截面呈“T”形狀,滑動塊5的縱向截面呈與卡槽51相配合的“T”形狀;其中,上述“T”形狀的卡槽51和滑動塊5設計能夠保證滑動塊5與固定塊4連接穩定,在滿足滑動導向的同時,還能夠保證滑動塊5與固定塊4不會脫離。需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斜導槽6可以直接開設于動模座板I (如圖5所示),當然也可以通過下述的導向組件7來實現對斜導柱進行導向,具體為:導向組件7設置于動模座板I的下端部,導向組件7包括有分別螺裝于動模座板I的左導向塊71和右導向塊72,斜導槽6位于左導向塊71和右導向塊72之間(如圖4所示)。其中,對于圖5所示的斜導槽6結構而言,在裝配過程中,需先將斜頂桿2插裝于斜導槽6內,而后在裝配滑動塊5 ;而對于圖4所不的斜導槽6結構而言,動模座板I于斜導槽6的上方開設有安裝孔,在裝配過程中,可先將斜頂桿2與滑動塊5裝配好,而后將斜頂桿2插裝于上述安裝孔內,最后再將左導向塊71和右導向塊72螺裝于相應位置即可,裝配方便。另外,本實用新型的左導向塊71和右導向塊72均采用青銅材料制備而成,耐磨性好;同時,采用螺接方式安裝的左導向塊71和右導向塊72可以隨意地更換,拆裝非常方便。本實用新型的斜頂桿2、滑動塊5以及固定塊4分別采用可活動的柔性方式連接,脫模時,推件板3推動固定塊4移動,固定塊4依次帶動滑動塊5和斜頂桿2隨推件板3移動,在此過程中,滑動塊5沿著滑動槽41滑動,卡塊21相對卡槽51擺動,即斜頂桿2、滑動塊5以及固定塊4的位置會隨著脫模過程而進行不斷地調整;綜合上述情況可知,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柔性結構不會導致斜頂桿2卡死,即具有使用效果好的優點。以上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權利要求1.一種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端部貫穿動模座板(I)并延伸至模具型腔的斜頂桿(2),斜頂桿(2)的下端側裝設有固定于推件板(3)的固定塊(4),固定塊(4)與斜頂桿(2)的下端部之間裝設有滑動塊(5),固定塊(4)的上端部對應滑動塊(5)開設有滑動槽(41),滑動塊(5)的下端部可相對水平橫向滑動地嵌裝于滑動槽(41)內,滑動塊(5)的上端部開設有垂直于滑動槽(41)延伸方向且呈圓柱狀的卡槽(51),滑動塊(5)的上表面開設有連通卡槽(51)的缺口(52),斜頂桿(2)的下端部對應卡槽(51)設置有呈圓柱狀的卡塊(21),卡塊(21)穿過缺口(52)并可相對擺動地卡嵌于卡槽(51)內;該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還包括有位于動模座板(I)且與斜頂桿(2)的運動方向相匹配的斜導槽¢),斜頂桿(2)可相對滑動地嵌裝于斜導槽¢)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52)的寬度較所述卡塊(21)的直徑小,所述卡槽(51)完全貫穿所述滑動塊(5),所述固定塊(4)的上表面高度 高于卡槽(51)的底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51)的縱向截面呈“T”形狀,所述滑動塊(5)的縱向截面呈與卡槽(51)相配合的“T”形狀。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設置于所述動模座板(I)的下端部的導向組件(7),導向組件(7)包括有分別螺裝于動模座板(I)的左導向塊(71)和右導向塊(72),所述斜導槽(6)位于左導向塊(71)和右導向塊(72)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導向塊(71)和所述右導向塊(72)分別為青銅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包括依次連接的斜頂桿、滑動塊以及固定塊,固定塊的上端部開設滑動槽,滑動塊的下端部可相對水平橫向滑動地嵌裝于滑動槽內,滑動塊的上端部開設卡槽,滑動塊的上表面開設連通卡槽的缺口,斜頂桿的下端部設置呈圓柱狀的卡塊,卡塊穿過缺口并可相對擺動地卡嵌于卡槽內,該應用于注塑模具的斜頂機構還包括有斜導槽。脫模時,推件板推動固定塊移動,固定塊依次帶動滑動塊和斜頂桿隨推件板移動,在此過程中,滑動塊沿著滑動槽滑動,卡塊相對卡槽擺動,即斜頂桿、滑動塊以及固定塊的位置會隨著脫模過程而進行不斷地調整;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柔性結構不會導致斜頂桿卡死,即具有使用效果好的優點。
文檔編號B29C45/33GK203063077SQ201220477689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9日
發明者杜濱 申請人:東莞市高維精密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