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制造技術,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在加工彎管接頭時,通常采取注塑工藝來加工。為了形成一定彎曲角度的彎管接頭,需要模具上設置模芯。為了方便抽芯,通常將模芯從彎曲處分割為兩段,兩段模芯通過設置在兩段模芯連接處的連接結構(如孔軸配合結構)組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模芯;脫模時再分別從彎管接頭的兩個出口抽芯。為了保證加工精度,在模芯組合時,一 定要保證兩段模芯的軸線相互垂直且位于同一平面內。現有的裝配方式,通常是通過人工的方式將兩段模芯組合在一起,再通過固定裝置將兩段模芯固定在一起后再裝配至模具中。由于模具本身的精度要比產品精度更高,這就要求模芯的組合更為精確,要求裝配工人檢驗豐富。尤其是加工大型彎管接頭時,模芯重量重,需要借助吊輪等輔助工具才能完成模芯的組裝,人工裝配起來更為麻煩,工作效率低。在脫模后需要將模芯取出,抽芯的方向要與模芯的軸線方向一致,否則容易損壞已經成型的產品,使得彎管接頭的內徑變大,造成不合格產品。現有的方式是在脫模后將帶模芯的產品利用液壓爪等裝置將模芯抽出,其定位主要依靠產品的外表面;由于產品外表面會因熱脹冷縮發生變化,因而無法完全保證抽芯方向與模芯中心軸方向一致,進而造成大量的廢品,降低了合格率。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模芯裝拆時存在工作效率低、合格率低的缺陷,提供一種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能夠自動組裝模芯,并能在抽芯時保證抽芯方向與模芯中心軸方向一致。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包括兩段模芯、機架、與所述兩段模芯分別配合的兩組拔模機構、固定在所述機架上驅動所述拔模機構的驅動機構,所述模芯尾端設有以模芯中心軸為中心軸的環形卡槽;所述拔模機構包括與對應模芯尾端環形卡槽相配合使得模芯中心軸與拔模軸的中心軸重合的卡盤組件、兩端分別與驅動機構和卡盤組件固定連接的拔模軸、固定在所述機架上的拔模軸支板、固定在機架上與模芯尾端相配合且可沿拔模軸徑向滑動的脫模板;所述拔模軸沿拔模軸中心軸方向滑動設置在所述拔模軸支板上,兩拔模軸中心軸位于同一平面內且夾角與彎管接頭的彎曲角度相同。在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中,所述拔模軸截面設置為多邊形。在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中,所述拔模軸支板上設有滑動軸承,所述拔模軸通過滑動軸承滑動設置在所述拔模軸支板上。[0008]在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中,所述卡盤組件包括與所述拔模軸固定連接的卡座和設置在卡座上且可沿拔模軸徑向同步滑動的多個卡爪,所述卡爪與所述模芯環形卡槽相配合。在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中,所述卡座上沿拔模軸徑向設有與卡爪數目相同的滑槽,所述卡爪包括與所述滑槽滑動配合的尾部和與所述模芯環形滑槽相配合的爪部。在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中,所述卡盤組件下方設有滾輪組,所述卡爪外側設有與所述滾輪組相配合的凸筋。在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中,所述滾輪組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滾輪支架和轉動設置在所述滾輪支架上的多個滾輪。在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中,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拔模軸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中,所述機架上設有液壓缸支板,所述液壓缸通過所述液壓缸支板固定在機架上。在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中,所述機架上設有與所述模芯相配合且可升降的托板。實施本實用新型所述蒸汽加熱模具的加熱設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在模芯尾端設置環形卡槽,該環形卡槽以模芯中心軸為中心軸,同時拔模機構包括卡盤組件,卡盤組在與模芯環形卡槽配合時能夠使得模芯中心軸和拔模軸中心軸重合;而兩拔模軸中心軸設置在同一平面內,并且兩拔模軸中心軸的家教與彎管接頭的彎曲角度相同。當需要組裝模芯時,先利用兩組拔模機構的卡盤組件將模芯尾端抓緊,能夠使得兩模芯中心軸位于同一平面內且夾角與彎管接頭的彎曲角度相同;再利用驅動機構驅動兩模芯合攏,使得兩段模芯的連接處合并在一起,此時再利用固定件將兩模芯的相對位置固定住,再松開卡盤組件,將模芯組裝入模具中進行注塑加工;兩模芯的相對定位的過程無需人工參與,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當注塑加工完成后,先將將帶有模芯的產品移動至兩拔模機構之間,利用卡盤組件卡入兩模芯尾端的環形卡槽內,使得兩模芯的中心軸分別于對應的拔模軸中心軸重合,再將脫模板滑向對應模芯尾端擋住成型彎管接頭的出口處;利用驅動機構驅動卡盤組件將模芯抽出,由于拔模軸被拔模軸支板限定只能沿拔模軸中心軸方向滑動,使得模芯只能沿拔模軸中心軸方向抽出,而模芯中心軸與拔模軸中心軸重合,即可使得抽芯方向與模芯中心軸方向重合,避免了抽芯時對成型彎管接頭的損害,提高了合格率。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I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優選實施例的立體圖;圖Ia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優選實施例的爆炸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中模芯組的結構示意圖;圖2a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中模芯組的剖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優選實施例中拔模機構的立體圖;[0022]圖3a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優選實施例中拔模機構的爆炸圖;圖4a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優選實施例處于模芯組合前的局部立體圖;圖4b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優選實施例處于模芯組合時的局部立體圖;圖4c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優選實施例處于抽芯前的局部立體圖;圖5a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優選實施例處于抽芯時的局部立體圖;圖5b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優選實施例處于抽芯后的局部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l、la所示,在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的優選實施例中,包括兩段模芯10、機架20、兩組拔模機構30、驅動機構40,其中每組拔模機構30分別于對應的模芯10配合;驅動機構40固定在機架20上,用來驅動拔模機構30。如圖2、2a所示,在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的優選實施例中,模芯10包括可塞入彎管接頭I的兩段11、12,兩段模芯10通過連接結構可拆連接在一起,優選該連接結構為相互配合的孔11a、軸11b,還可以是相互配合的定位塊和定位槽結構,該連接結構連接時,能夠保證兩模芯10的中心軸位于同一平面內。每個模芯10的尾端均設有環形卡槽13,即環形卡槽13設置在模芯10上靠近彎管接頭出口 Ia處,環形卡槽13的中心軸與模芯中心軸重合。如圖3、3a所示,在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I模芯自動裝拆裝置的優選實施例中,驅動機構40固定在機架20上,優選設置每組拔模機構30包括與對應模芯10配合的卡盤組件50、拔模軸支板31、拔模軸32、脫模板33。其中,拔模軸支板31固定在機架20上;拔模軸32的兩端分別于驅動機構40和卡盤組件50固定連接,拔模軸32滑動設置在拔模軸支板31上,其滑動方向為拔模軸32中心軸方向。在本優選實施例中,以加工90度彎管接頭為例進行闡述,兩組拔模機構30中的一組設置為水平方向,而另一組設置為豎直方向。并且設置兩組拔模機構中拔模軸32的中心軸位于同一平面內,設置兩拔模軸32中心軸的夾角與彎管接頭I的彎曲角度相同;這樣能夠保證兩段模芯10中心軸的夾角在組合或抽芯時始終與彎曲角度相同,既能保證組裝時的可靠定位,又能保證抽芯時不會損壞成型彎管接頭I。卡盤組件50與對應模芯尾端的環形卡槽13相配合,當卡盤組件50卡入環形卡槽13并夾緊時,拔模軸32中心軸與對應模芯10中心軸重合。優選設置卡盤組件50包括卡座51和多個卡爪52,卡座51與拔模軸32固定連接,多個卡爪52沿拔模軸32徑向可同步滑動,多個卡爪52通過現有技術中的各種聯動裝置驅動實現同步滑動。具體地,可在卡座51上沿拔模軸32徑向設置多個滑槽51a,滑槽51a的數目與卡爪52的數目相同;卡爪52包括與滑槽51a相配合的尾部52a以及與對應模芯環形卡槽13相配合的爪部52b。多個卡爪的爪部52b組合形成一個與模芯環形卡槽13相匹配的卡環,通過預先設定卡爪52相對于卡座51的位置可保證該卡環的中心軸與拔模軸32中心軸重合,通過設置卡爪52爪部52b的弧度和曲率與環形卡槽13相匹配,從而實現在卡爪52卡入環形卡槽13時該卡環的中心軸與環形卡槽13的中心軸重合,即拔模軸32中心軸與對應模芯10中心軸重合。脫模板33固定在機架20上,并可沿拔模軸32徑向滑動;該脫模板33可滑動至模芯10尾端并擋住成型彎管接頭出口 Ia處。在上述實施例中,優選設置拔模軸32的截面形狀為多邊形,這樣在驅動機構40驅動拔模軸32帶動夾緊模芯10的卡盤組件50滑動時,拔模軸32不會發生轉動,以保證模芯10在抽取過程中不會發生轉動,避免對成型彎管結構產生破壞。具 體地,可在拔模軸支板31上設置滑動軸承31a,滑動軸承也對應地設置為多邊形,拔模軸32通過滑動軸承31a滑動設子在拔模軸支板31上。在上述實施例中,為了在加工大型彎管接頭時方便拖動模芯10滑動,優選在卡盤組件50的下方設置可升降的滾輪組60。其中滾輪組60包括固定機架上的滾輪支架61和轉動設置在滾輪支架61上的多個滾輪62。滾輪組主要用來承接模芯,拔模前,調整滾輪組的高度,使得滾輪外緣與模芯外的成型彎管接頭I接觸;成型彎管接頭I抽芯后,升高滾輪組,使模芯外壁與滾輪組接觸,避免拔模軸產生較大的彎曲應力。因為在拔合模過程中,為了保證模芯中心軸與拔模軸同軸,夾緊機構要承受模芯重量,容易因模芯重量產生彎曲變形。在上述實施例中,優選在機架20上設置可升降的托板21,該托板21與模芯組合相配合,以方便兩段模芯10在組合時,能夠對模芯10進行初步的定位,進一步提高組裝模芯10效率。同時,在抽芯時,可直接將帶模芯10的成型彎管接頭I放置在該托板21上,而不用采用吊輪等輔助工具吊住成型彎管接頭1,加快抽芯的效率。具體地,該托板21包括分別于兩段模芯10表面相配合的承托部21a,以及固定在承托部21a底部的升降桿21b,通過驅動升降桿21b沿機架20上下滑動,即可實現整個托板21的升降。在上述實施例中,優選設置驅動機構40包括固定在機架20上的液壓缸41,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41a與拔模軸32連接,可在機架20上液壓缸支板42,將液壓缸41固定在液壓缸支板42上,這樣液壓缸41就能通過液壓缸支板42固定在機架20上。如圖4a、4b、4c所示,在組裝模芯10前,可先將托板21升高至模芯安裝位置,拔模機構30通過驅動機構40驅動將模芯10移動至模芯安裝位置,再松開卡盤組件的卡爪52,兩段模芯10的連接處重疊在一起,并通過連接處的連接結構使得兩段模芯10的連接部相互定位在一起;再利用卡爪52夾緊對應模芯10,使得兩段模芯10中心軸之間的夾角與兩拔模軸32中心軸的夾角相等,即使得兩模芯10中心軸的夾角與彎管接頭I的彎曲角度相同,完成兩段模芯10的裝配,再利用緊固件將兩段模芯10固定在相對位置處,再裝入模具中進行注塑加工。如圖5a、5b所示,當注塑完成進行脫模后,需要對成型彎管接頭I進行抽芯加工時,將帶模芯10的成型彎管接頭I放置在托板21上,再將卡盤組件的卡爪52卡入對應模芯的環形卡槽13內,將脫模板33卡住模芯10的尾端并擋住成型彎管接頭I的出口處;再利用驅動機構40帶動拔模軸32滑動,使得卡盤組件50將模芯10沿模芯10中心軸方向抽出,即可完成抽芯加工。[0039]在本實用新型所述彎管接頭I模芯自動裝拆裝置中,兩組拔模機構30也可傾斜設置在機架20上,使得兩拔模軸32中心軸沿傾斜的方向滑動,只要保證拔模軸32中心軸的夾角與彎管接頭I的彎曲角度相同即可。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1.一種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包括兩段模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機架、與所述兩段模芯分別配合的兩組拔模機構、固定在所述機架上驅動所述拔模機構的驅動機構,所述模芯尾端設有以模芯中心軸為中心軸的環形卡槽;所述拔模機構包括與對應模芯尾端環形卡槽相配合使得模芯中心軸與拔模軸的中心軸重合的卡盤組件、兩端分別與驅動機構和卡盤組件固定連接的拔模軸、固定在所述機架上的拔模軸支板、固定在機架上與模芯尾端相配合且可沿拔模軸徑向滑動的脫模板;所述拔模軸沿拔模軸中心軸方向滑動設置在所述拔模軸支板上,兩拔模軸中心軸位于同一平面內且夾角與彎管接頭的彎曲角度相同。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模軸截面設置為多邊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模軸支板上設有滑動軸承,所述拔模軸通過滑動軸承滑動設置在所述拔模軸支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盤組件包括與所述拔模軸固定連接的卡座和設置在卡座上且可沿拔模軸徑向同步滑動的多個卡爪,所述卡爪與所述模芯環形卡槽相配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上沿拔模軸徑向設有與卡爪數目相同的滑槽,所述卡爪包括與所述滑槽滑動配合的尾部和與所述模芯環形滑槽相配合的爪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盤組件下方設有可升降的滾輪組。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滾輪組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滾輪支架和轉動設置在所述滾輪支架上的多個滾輪。
8.根據權利要求I至7中任一項所述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活塞桿與所述拔模軸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設有液壓缸支板,所述液壓缸通過所述液壓缸支板固定在機架上。
10.根據權利要求I至7中任一項所述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設有與所述模芯相配合且可升降的托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彎管接頭模芯自動裝拆裝置,包括兩段模芯、機架、兩組拔模機構、驅動機構,模芯尾端設有環形卡槽;拔模機構包括卡盤組件、拔模軸、拔模軸支板、脫模板;拔模軸沿拔模軸中心軸方向滑動設置在拔模軸支板上,兩拔模軸中心軸位于同一平面內且夾角與彎管接頭的彎曲角度相同。當需要組裝模芯時,先利用拔模機構卡盤組件將模芯尾端使得兩模芯中心軸位于同一平面內且夾角與彎管接頭的彎曲角度相同;再利用驅動機構驅動兩模芯合攏,自動完成模芯裝配,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當需要抽芯時,利用卡盤組件卡入兩模芯尾端的環形卡槽內,將脫模板擋住成型彎管接頭;利用驅動機構驅動卡盤組件將模芯抽出,從而提高了拔模/合模效率。
文檔編號B29C33/30GK202528362SQ20122018376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7日
發明者凌中水, 梁業興, 潘瑩, 黃虹賓 申請人:深圳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