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輪胎翻新工藝及翻新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輪胎翻新技術領域,特指一種科學、效率高、產出產品質量好的輪胎翻新工藝及翻新設備。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橡膠消費大國,隨著汽車工業和礦山機械的迅猛發展,我國已連續7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橡膠消費國。同時我國又是一個橡膠資源十分匱乏的國家,國內70%以上的天然橡膠和40%以上的合成橡膠依賴進口,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天然膠及合成橡膠資源的嚴重不足,也推動了輪胎翻新行業的迅猛發展。
在國家一系列產業政策的指引和扶持下,廢舊輪胎作為可再生資源被提倡循環利用已成為人們的廣泛共識,也給輪胎翻新與循環利用行業帶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我國廢舊輪胎資源綜合利用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就,舊輪胎翻新量逐年上升,再生膠產業蓬勃發展。全行業開始實現從傳統工藝方法和傳統觀念,向新型工業化和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清潔生產轉變;從簡單的回收利用、減少污染,向遵循生態規律,以清潔生產、資源循環利用和廢舊物無害化處置等內容的轉變。傳統的輪胎翻新工藝及輪胎翻新設備存在以下不足I、傳統的輪胎翻新工藝復雜,勞動量大,成本高。2、眾所周知,輪胎的質量都較重,若在輪胎翻新的過程中,輪胎的運輸搬移都是通過人力搬移,這樣浪費大量的人力,并且效率也比較低。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現有技術中采用傳送軌道對輪胎進行搬移運輸,但是其效果不夠明顯,而且各個運輸軌道之間是獨立設置的,還必要依靠人工將輪胎從一個軌道搬遷到另外一條軌道,進而傳輸至另外的工位上,這樣的傳送軌道只能單獨的使用,并且還需要正對不同的工位建立起多條的運輸軌道,占據空間大,各個軌道之間還是不能實現變向。3、傳統輪胎硫化罐中用于驅動罐蓋開閉的開閉罐蓋裝置結構非常復雜,且通過多個位置對罐蓋進行人工緊密鎖合,以致罐蓋能夠穩固關閉,但是操作繁瑣,使用起來十分不方便;另外,輪胎硫化罐工作時,需要通過操作員進入管體中對輪胎進行放置、定位,操作起來十分不方便。傳統輪胎硫化罐大多采用罐內裝設蒸汽散熱排管加熱硫化,這種方式的硫化溫度有限,且循環性不好,需要較大的能源。4、在裝配包封套時,目前普遍采用手工工具將包封套漲開,然后將貼好胎面的輪胎推入到外包封套內部,因此,人工勞動強度較大、操作時間長,不利于提高翻新效率,而且還會增加生成成本。5、對輪胎胎面進行打磨及貼胎面都是才用于人工手動或者半自動加工,需要較大的人力、物力,且勞強度大,導致生產效率低下,同時增加了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科學、效率高、產出產品質量好的輪胎翻新工藝。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下述技術方案該輪胎翻新工藝的步驟包括a、輪胎初檢,通過人工配合輪胎檢測機檢查輪胎胎面及胎肩的破損程度,選出破損程度未超標的輪胎;b、打磨清理,通過輪胎胎面打磨機對上述選出的輪胎的胎面進行均勻打磨并弄糙,并對胎面經均勻打磨后的輪胎的內外傷口進行清理、補片、填膠;C、刷膠烘干處理,對經打磨并弄糙后的輪胎胎面進行均勻刷膠,并將其傳送至烘干房進行烘干,其中,烘干時間為10-15min ;d、貼中墊膠,將經烘干處理后的輪胎胎面貼合中墊膠,在貼合過程需要不斷擠壓,以防止中墊膠與輪胎胎面產生氣泡;e、貼胎面膠,先對胎面膠的貼合面進行刷膠,然后揭開中墊膠,并通過輪胎貼面機將胎面膠緊密貼合于輪胎胎面;f、硫化處理,對輪胎進行裝包封套、鋼圈、內胎,并對內胎進行充氣,隨后將輪胎傳送至硫化罐進行硫化;g、成品,對經硫化后輪胎進行拆除包封套、鋼圈、內胎,翻新完成,并擺放好輪胎;上述每個步驟中,輪胎都是通過立式傳送軌道配合懸掛臂傳送。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刷膠烘干處理時,烘干時間為lOmin。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貼胎面膠步驟中,輪胎貼面機的擠壓滾輪不斷地對胎面膠進行擠壓,令胎面膠緊密貼合于輪胎胎面;對胎面膠與輪胎胎面之間進行排氣處理,令胎面膠與輪胎胎面不存在間隙。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硫化處理步驟中,輪胎安裝包封套、鋼圈、內胎后,對包封套進行抽真空,且利用2. 5公升氣壓對內胎進行處理,檢查內胎是否漏氣,再進行硫化。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廉,且操作簡便、安全的輪胎翻新設備。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下述技術方案該輪胎翻新設備包括一立式傳送軌道,其作為整個設備的傳送裝置;該立式傳送軌道中活動安裝有用于懸掛輪胎的懸掛臂;輪胎胎面處理設備,其包括沿立式傳送軌道順序安裝的輪胎檢測機、輪胎胎面打磨機、輪胎檢查機、刷膠房、烘干房、貼中墊膠機、輪胎貼面機;一包封套拆裝機,其安裝于輪胎貼面機后方;一鋼圈拆裝機,其安裝于包封套拆裝機旁側;一過渡架,該過渡架活動安裝于所述的立式傳送軌道上;一輪胎硫化罐,其安裝于鋼圈拆裝機后方,該輪胎硫化罐中設置有供過渡架進入的軌道。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立式傳送軌道包括支撐架以及固定安裝于支撐架上的軌道組件,該軌道組件包括第一主道、位于第一主道旁側的第二輔道和第三輔道,其中,第一主道和第二輔道與第三輔道之間活動安裝有一用于連通第一主道和第二輔道或連通第一主道和第三輔道的軌道變換機構。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輪胎胎面打磨機包括基座及安裝于基座上的輪胎轉動裝置、移動平臺和輪胎打磨裝置,所述的輪胎轉動裝置包括安裝于基座上的轉盤以及用于驅動轉盤轉動的副馬達;所述的移動平臺包括縱向平移裝置及安裝于縱向平移裝置上的橫向平移裝置;所述的輪胎打磨裝置包括引導機構、主馬達以及由主馬達驅動的磨頭;所述輪胎打磨裝置安裝于移動平臺上,輪胎安裝于轉盤之間并由副馬達帶動轉動,且縱向平移裝置和橫向平移裝置驅動輪胎打磨裝置移動,令主馬達驅動磨頭對輪胎胎面進行打磨。
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輪胎貼面機包括基座及安裝于基座上的轉動裝置、移動裝置、貼面裝置,所述的轉動裝置包括用于對輪胎夾持固定的轉盤,轉盤之間形成供輪胎安裝的空位;所述的移動裝置包括導軌、推桿以及氣缸;所述的貼面裝置安裝于移動裝置上并由移動裝置驅動平移,該貼面裝置具有可轉動的轉動臂以及安裝于轉動臂上端的主動輥。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包封套拆裝機包括一機座、安裝于機座上的伸縮臂裝置以及用于驅動伸縮臂裝置中伸縮臂同步工作的驅動裝置,所述機座中設置有供包封套拆裝的承載空間,所述伸縮臂裝置包括多個伸縮臂以及與該伸縮臂匹配設置的連桿,其中,該伸縮臂前端設置有用于卡嵌包封套外緣的轉輪,且該轉輪凸出于伸縮臂前端。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輪胎硫化罐包括罐體、安裝于罐體左端罐 口處的罐蓋以及加熱裝置、開閉罐蓋裝置、充放氣裝置、鼓風機,所述的加熱裝置包括均與分布于罐體內的導熱油管道、與導熱油管道的進、出口連接的導熱油加熱器;所述的開閉罐蓋裝置安裝于罐體左端,并與罐蓋連接,令罐蓋自動開與閉;所述的導熱油加熱器包括電加熱器和太陽能加熱器以及用于切換電加熱器或太陽能加熱器工作的切換裝置。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發明中的輪胎翻新工藝科學、效率高、產出產品質量好。2、本發明中立式傳送軌道具有軌道變換機構,能夠實現軌道之間的變換,將多條單獨的軌道串接起來,簡化了軌道的數目,使得運輸更加簡便、高效;另外,該立式傳送軌道能夠有效地提高翻新工藝的效率。3、包封套拆裝機使用時,將包封套放置于機座的承載空間中,且伸縮臂前端的轉輪卡嵌于包封套的內沿上,令包封套懸掛于機座的承載空間中;啟動驅動裝置,以驅動多個伸縮臂同步動作,使伸縮臂將包封套漲開,以便將輪胎安裝于該包封套中,隨后復位驅動裝置,伸縮臂隨之復位,包封套收縮,以將輪胎封裝于包封套中,整個裝配過程快捷、穩定。另夕卜,包封套拆裝機自動化設備,其控制簡便,操作起來十分方便,而且生產效率極高、生產成本低。4、本發明中的輪胎貼面機的主動輥和壓合輥從后端以及上端對輪胎以及該胎面進行壓合,使胎面與輪胎能很好地貼合;該輪胎貼面機上還設置有電腦操作箱,智能化地控制本機的運行,操作簡單,使用方便、快捷。5、本發明中輪胎胎面打磨機設置有固定輪胎的轉盤,該轉盤帶動輪胎轉動,輪胎打磨裝置安裝于移動平臺上,通過該移動平臺的橫向以及縱向移動,能夠對輪胎的整個胎面進行全方位的打磨,并且在轉盤的上方安裝有固定裝置。該輪胎胎面打磨機采用智能化代替過去的人工操作,通過輪胎打磨機上的電腦操作箱操作,可是設定輪胎的打磨時間,生
產效率高。6、本發明中輪胎硫化罐的開閉罐蓋裝置屬于自動控制裝置,不需要人工手動操作,這樣令罐蓋能夠自動實現穩固關閉,操作簡便、安全,且使用起來十分方便;另外,罐體內設置有滑軌以及的懸掛裝置,這樣能夠直接將輪胎懸掛于懸掛裝置后,再推進罐體內部,操作簡便、安全。7、本發明中輪胎硫化罐通過導熱油管道循環流通導熱油以對罐體內部進行加熱,且導熱油加熱器先通過電加熱器對導熱油進行加熱,加熱到一定程度后,切換太陽能加熱器進行保溫加熱,這樣的加熱方式節能環保,且加熱溫度可調,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圖I是本發明的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中立式傳送軌道的示意圖;圖3是立式傳送軌道中軌道組件與軌道變換機構組合示意圖;圖4是立式傳送軌道中軌道組件與軌道變換機構的另一組合示意圖;圖5是立式傳送軌道中軌道變換機構的結構示意;圖6是立式傳送軌道中軌道變換機構的剖視圖;·圖7是立式傳送軌道中第一主道的剖視圖;圖8是本發明中懸掛臂的立體圖;圖9是本發明中懸掛臂與滑軌的安裝示意圖;圖10是本發明中輪胎胎面打磨機的立體圖;圖11是本發明中輪胎胎面打磨機另一角度的立體圖;圖12是輪胎胎面打磨機中基座與轉動裝置的組合圖;圖13是輪胎胎面打磨機中縱向平移裝置的立體圖;圖14是輪胎胎面打磨機中移動平臺的立體圖;圖15是輪胎胎面打磨機中輪胎打磨裝置的立體圖;圖16是本發明中輪胎貼面機的立體圖;圖17是本發明中輪胎貼面機另一角度的立體圖;圖18是輪胎貼面機中基座與轉動裝置的組合圖;圖19是輪胎貼面機中移動裝置于貼面裝置的組合圖。圖20是本發明中包封套拆裝機的立體圖;圖21是本發明中包封套拆裝機另一視角的立體圖;圖22是本發明中包封套拆裝機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23是本發明中輪胎硫化罐的結構示意圖;圖24是圖23的左視圖;圖25是圖23沿B-B向的剖視圖;圖26是圖2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種輪胎翻新工藝,該翻新工藝的步驟包括a、輪胎初檢,通過人工配合輪胎檢測機檢查輪胎胎面及胎肩的破損程度,選出破損程度未超標的輪胎;b、打磨清理,通過輪胎胎面打磨機對上述選出的輪胎的胎面進行均勻打磨并弄糙,并通過輪胎檢查機對輪胎胎面進行檢查,如胎面打磨不均勻,則需再次打磨;如胎面打磨均勻,則對輪胎內外傷口進行清理、補片、填膠;
C、刷膠烘干處理,對經打磨并弄糙后的輪胎胎面進行均勻刷膠,并將其傳送至烘干房進行烘干,其中,烘干時間為10_15min,具體而言,烘干時間為IOmin ;d、貼中墊膠,將經烘干處理后的輪胎胎面貼合中墊膠,在貼合過程需要不斷擠壓,以防止中墊膠與輪胎胎面之間產生氣泡;e、貼胎面膠,先對胎面膠的貼合面進行刷膠,然后揭開中墊膠,并通過輪胎貼面機將胎面膠緊密貼合于輪胎胎面;其中,輪胎貼面機的擠壓滾輪不斷地對胎面膠進行擠壓,令胎面膠緊密貼合于輪胎胎面;還對胎面膠與輪胎胎面之間進行排氣處理,令胎面膠與輪胎胎面不存在間隙;f、硫化處理,對輪胎進行裝包封套、鋼圈、內胎,并對內胎進行充氣及對包封套進行抽真空,且利用2. 5公升氣壓對內胎進行處理,檢查內胎是否漏氣,隨后將輪胎傳送至硫化罐進行硫化;裝包封套、鋼圈時,通過包封套拆裝機和鋼圈拆裝機安裝,操作快捷方便;g、成品,對經硫化后輪胎進行拆除包封套、鋼圈、內胎,翻新完成,并擺放好輪胎; 上述每個步驟中,輪胎都是通過立式傳送軌道配合懸掛臂傳送。參見圖I所示,一種輪胎翻新設備,該設備包括一立式傳送軌道1,其作為整個設備的傳送裝置;該立式傳送軌道I中活動安裝有用于懸掛輪胎的懸掛臂6 ;輪胎胎面處理設備,其包括沿立式傳送軌道I順序安裝的輪胎檢測機11、輪胎胎面打磨機2、輪胎檢查機17、刷膠房12、烘干房13、貼中墊膠機14、輪胎貼面機3 ; —包封套拆裝機4其安裝于輪胎貼面機3后方;一鋼圈拆裝機15,其安裝于包封套拆裝機4旁側;一過渡架16,該過渡架16活動安裝于所述的立式傳送軌道I上;輪胎硫化罐5,其安裝于鋼圈拆裝機15后方,該輪胎硫化罐5中設置有供過渡架16進入的軌道。結合圖2-7所示,所述的立式傳送軌道I包括支撐架101以及固定安裝于支撐架101上的軌道組件102,該軌道組件102包括第一主道1021、位于第一主道1021旁側的第二輔道1022和第三輔道1023,其中,第一主道1021和第二輔道1022與第三輔道1023之間活動安裝有一用于連通第一主道1021和第二輔道1022或連通第一主道1021和第三輔道1023的軌道變換機構103。所述的第一主道1021和第二輔道1022、第三輔道1023均包括固定于支撐架101上并用于裝配懸掛臂的外盒104以及設置于外盒104中的滑軌1041,其中,該外盒104下端設置有用于裝配的開口 1042。所述的軌道變換機構103包括固定于支撐架101上的固定板1033、活動安裝于固定板1033下方的用于連通第一主道1021和第二輔道1022的滑軌的第一銜接滑軌1031以及用于連通第一主道1021和第三輔道1023的滑軌的第二銜接滑軌1032。所述的第一銜接滑軌1031和第二銜接滑軌1032包括固定于滑板1035上的外盒105以及設置于外盒105中的滑軌1051。在固定板1033下方設置有滑座1034,滑座1034中插嵌安裝一滑板1035,第一銜接滑軌1031和第二銜接滑軌1032固定安裝于滑板1035上,滑板1035帶動第一銜接滑軌1031和第二銜接滑軌1032沿滑座1034滑動。固定板1033的兩端還設置有用于使滑板1035定位的限位塊。見圖3所示,第一主道1021和第二輔道1022在X軸方向上并排,第三輔道1023于第二輔道1022在Y軸方向上并排,軌道變換機構103位于第一主道1021和第二輔道1022之間,立式傳送軌道與懸掛臂配合使用,懸掛臂沿滑軌1041滑行,滑行至第一主道1021末端時,根據使用需要通過軌道變換機構103選擇與第二輔道1022或第三輔道1023連接。圖3中第一主道1021通過第一銜接滑軌1031與第二輔道1022連接,懸掛臂繼續沿第一銜接滑軌1031的滑軌1051滑動,滑動至第二輔道1022的滑軌1042上。見圖4所示,若需要將第一主道1021與第三輔道1023連接,則將滑板1035沿Y軸向上滑動,通過第二銜接滑軌1032使第一主道1021與第三輔道1023連接。這樣懸掛臂從第一主道1021的滑軌1041滑動至第二銜接滑軌1032的滑軌1051上,進一步滑動至第三輔道1023的滑軌1041上。限位塊用于限制滑板1035的滑動,當滑板1035沿Y軸向上下滑動時,滑板1035抵靠于限位塊上并停止滑動,此時,第一銜接滑軌1031剛好與第一主道1021和第二輔道1022銜接或者第二銜接滑軌1032剛好與第一主道1021和第三輔道1023銜接,使懸掛臂能沿第一銜接滑軌1031滑動至第二輔道1022上或者沿第二銜接滑軌1032滑動至第三輔道1023上。結合圖8、9所示,所述的懸掛臂6包括安裝臂61、活動安裝于安裝臂61下端的連接臂62以及利用重力卡扣于連接臂62下端的掛臂63。所述安裝臂61上端設置有用于裝配的弧形槽611以及數個位于弧形槽611上端并相互對稱的軸承612,該軸承612配合弧形槽611形成用于與滑軌裝配的安裝位610。所 述的安裝臂61上端對稱設置有安裝板613,該安裝板613上對稱設置有所述的軸承612。所述的連接臂62包括橫向部621以及成型于橫向部621側端并與之垂直的縱向部622,該縱向部622末端外側設置有數個供所述掛臂63調節高度用的卡槽6221,其中,該卡槽6221呈縱向分布。所述連接臂62橫向部621相對于縱向部622的另一側設置有安裝孔6211,一栓軸64由下向上穿過該安裝孔6211與所述的安裝臂61固定連接,令連接臂62活動安裝于安裝臂61下端。所述的掛臂63包括主體部631以及成型于主體部631兩端并向上彎折的阻擋部632、安裝部633,該安裝部633中設置有用于與所述連接臂62下端裝配的型孔6331。所述的懸掛臂6裝配使用時,掛臂63通過其安裝部633中型孔6331卡扣于連接臂62縱向部622末端的卡槽6221中,令掛臂63穩固地安裝于連接臂62上。所述的懸掛臂6通過安裝臂61上由軸承612配合弧形槽611形成的安裝位610與立式傳送軌道I的滑軌1041匹配安裝,使懸掛臂6活動安裝于立式傳送軌道I上,其中,數個軸承612與滑軌1041相抵觸,令本懸掛臂6能夠順暢地在滑軌上移動,這樣能夠提高翻新工藝的工作效率,且使用起來十分方便。懸掛臂6的工作原理懸掛臂6安裝于滑軌1041上,掛臂63的安裝部633與連接臂62扣接,掛臂63的阻擋部632懸空。由于重力的作用下,安裝部633具有向上的作用力,掛臂63則通過該向上的作用力與接臂62穩固卡扣連接。另外,根據實際需求,掛臂63還可以通過其型孔6331卡扣于連接臂62縱向部622末端的不同位置的卡槽6221中,以實現掛臂63高度的相對調節,使用起來十分方便。結合圖10-15所示,所述的輪胎胎面打磨機2包括基座21、輪胎轉動裝置22、移動平臺24和輪胎打磨裝置23。所述的基座21包括底板211和龍門架212,所述輪胎轉動裝置22安裝于龍門架212上,移動平臺24安裝于底板211上,輪胎打磨裝置23安裝于該移動平臺24上。所述的輪胎轉動裝置22包括轉盤221以及副馬達222,轉盤221包括對稱安裝于龍門架212上的左、右轉盤,輪胎安裝于輪胎轉動裝置上。副馬達222與右轉盤之間通過一連接臂223連接,副馬達222運行時驅動連接臂223,使轉盤221轉動。左轉盤與一氣缸連接,令左轉盤與右轉盤配合對輪胎進行夾持定位。所述的移動平臺24包括縱向平移裝置241及安裝于縱向平移裝置241上的橫向平移裝置242。所述的縱向平移裝置241包括縱向導軌2411、推桿2412、氣缸2413和平板2414,平板2414通過軸套安裝于縱向軌道2411和推桿2412上,在氣缸2413作用下使平板2414縱向移動。所述的橫向平移裝置242包括固定在平板2414上的橫向導軌2421、推桿2422、氣缸2423和動板2424,該動板2424通過軸套安裝于橫向導軌2421和推桿2422上,所述的氣缸2423驅動推桿2422推動動板2424在橫向導軌2421上移動。所述的輪胎打磨裝置23包括引導機構、主馬達232以及由主馬達232驅動的磨頭231 ;引導機構包括固定板234、引導板235、滑輪236以及導桿237,該固定板234固定于平板2214上,引導板235固定于固定板234上,引導板235的側面為一弧形面2351,該滑輪236安裝于動板2424上并且沿弧形面2351滾動,使得輪胎打磨裝置23的移動軌跡為一 弧形,主馬達232和磨頭231通過一安裝箱安裝于導桿237上,輪胎打磨裝置23還設置有一操作箱233,該操作箱233中設置有連動機構,主馬達232通過連動機構驅動磨頭231轉動。輪胎安裝在轉盤221之間,并由副馬達222驅動運轉,氣缸2413和氣缸2423分別驅動推桿2412和推桿2422,使輪胎打磨裝置23與輪胎之間抵觸,磨頭231對輪胎胎面進行打磨,橫向移動裝置242驅動動板2424橫向移動時,由于滑輪沿著弧形面滑動,使得安裝箱前移,使輪胎打磨裝置23的移動軌跡為一弧形,并且于輪胎胎面的弧度一致,能夠對輪胎胎面進行均勻打磨。在轉盤221正下方設置一支撐板213,該支撐板213通過一擺動臂214支撐,該擺動臂214通過轉軸樞接于龍門架212上,支撐板213通過擺動臂214的擺動調節高低方位。輪胎在搬運時,可先放置在支撐板213上,通過支撐板213調節輪胎的高度,再通過氣缸驅動左轉盤,使左、右轉盤對輪胎夾持固定。龍門架212上安裝有固定裝置25,該固定裝置25安裝于轉盤221的正上方并且在氣缸251的驅動下上下移動,并對輪胎胎面進行打磨。所述基座21上還設置有電腦操作箱26和轉動臂27。使用時,將輪胎通過支撐板213調整到適當的高度,左、右轉盤對輪胎進行夾持,通過控制電腦操作箱26啟動輪胎胎面打磨機,磨頭231與固定裝置25分別從后方及上方對輪胎胎面進行打磨,磨頭231在移動平臺24的作用下移動,在滑輪236的限制下使磨頭231的移動軌跡為符合輪胎胎面弧度的弧形,更準確地對輪胎胎面進行打磨。結合圖16-19所示,所述的輪胎貼面機3包括基座31,轉動裝置32、移動裝置33和貼面裝置33。所述的基座31作為整個輪胎貼面機3的支撐,該基座31包括一底板311以及安裝于底板311上的龍門架312。轉動裝置32安裝于基座31上,轉動裝置32包括轉盤,該轉盤包括對稱安裝于龍門架312上的左、右轉盤321、322,輪胎安裝于左、右轉盤321、322之間,左、右轉盤321、322對輪胎進行夾持,左轉盤321通過一連接臂324與馬達323連接,連接臂324由馬達323驅動,左轉盤321與連接臂324連動;基座I上安裝一氣缸325,右轉盤322與該氣缸325的推桿3251連接,該推桿3251推動右轉盤322向左轉盤321移動。
所述的移動裝置33安裝于底板311上,移動裝置33包括導軌331、推桿333以及氣缸332 ;導軌331通過固定座334固定安裝于底板311上,移動裝置33的氣缸332驅動推桿333使貼面裝置34移動。所述的貼面裝置34安裝于移動裝置33上并由移動裝置33驅動平移,貼面裝置34包括底座344、轉動臂341和主動輥343,該轉動臂341樞接于底座344的前端,樞接臂341上端形成一安裝板3411,安裝板3411上安裝有氣缸342,氣缸342的推桿3421上設置有一固定板3422。所述的主動輥343樞接于該固定板3422上,且能繞樞接軸轉動,主動輥343用于與輪胎貼面壓合。所述的轉盤正下放設置一支撐板350,該支撐板350與一擺動臂351樞接,該擺動臂351通過轉軸樞接于一安裝架352上,擺動臂351的末端與一氣缸353的推動桿3531連接,該氣缸353驅動擺動臂351上下擺動,該支撐板350與擺動臂351連動。所述的龍門架312上安裝有一壓合輥36,該壓合輥36通過一氣缸361驅動上下移·動并對胎面進行壓合;龍門架312上設置一電腦操作箱37。所述輪胎貼面機3在使用時,輪胎放置于該支撐板350上,通過電腦操作箱37進行操作。氣缸353驅動推桿3531向下移動,使擺動臂351與推桿3531連接的移動向下擺動,相對地擺動臂351與支撐板350連接的一端向上擺動,使得輪胎的位置提高并與左、右轉盤321、322的高度相對應,此時,基座31上的氣缸325氣動,推動右轉盤322向左轉盤321移動,對輪胎進行夾持,將胎面膠貼于輪胎胎面上,此時,啟動馬達323,驅動左轉盤321轉動,從而帶動輪胎轉動,將胎面膠黏貼于輪胎胎面上。在輪胎轉動的同時,移動裝置的氣缸332驅動貼面裝置34前移,貼面裝置34的氣缸342可驅動主動輥343向前推進,該主動輥343將胎面膠壓合于輪胎胎面上,此時,壓合輥36在氣缸371的驅動下向下壓以將胎面膠緊密貼合于輪胎胎面。結合圖20-22所示,所述的包封套拆裝機4包括一機座41、安裝于機座41上的伸縮臂裝置42以及用于驅動伸縮臂裝置42中伸縮臂21同步工作的驅動裝置43。所述機座41中設置有供包封套拆裝的承載空間410。所述伸縮臂裝置42包括多個伸縮臂421以及與該伸縮臂421匹配設置的連桿422,其中,該伸縮臂421前端設置有用于卡嵌包封套外緣的轉輪4210,且該轉輪4210凸出于伸縮臂421前端。本實施例中伸縮臂裝置42包括八個對稱設置的伸縮臂421以及八根連桿422。所述的伸縮臂421包括樞接于機座41上的第一臂體4211以及樞接于第一臂體4211末端的第二臂體4212,該第二臂體4212末端活動安裝有所述的轉輪4210,其中,該轉輪4210朝與機座41的承載空間410相反方向凸出,以便實現對包封套進行漲開。所述的連桿422安裝于伸縮臂421旁側,其中,該連桿422 —端樞接于所述機座41上,另一端與第二臂體4212前端活動連接。所述的伸縮臂421通過轉軸423活動樞接于機座41上,該轉軸423兩端固定于所述機座41上設置的軸承411中,且該轉軸423通過鏈條連動。所述的轉軸423上設置有齒輪424,該轉軸423之間通過齒輪424連接所述的鏈條,令八個對稱設置的伸縮臂421同步動作。所述的驅動裝置43包括成對設置于機座41中的氣缸431以及樞接于氣缸431的活塞軸433前端的連接桿432,該連接桿432另一端與所述的轉軸423固定連接。該氣缸431啟動后,通過控制氣缸431的活塞軸433來回動作,以帶動所述的轉軸423往返轉動,最終實現伸縮臂421同步伸、縮動作。包封套拆裝機4使用時,將包封套放置于機座41的承載空間410中,且伸縮臂421前端的轉輪4210卡嵌于包封套的內沿上,令包封套懸掛于機座41的承載空間410中,啟動驅動裝43,以驅動八個伸縮臂421同步動作,使伸縮臂421將包封套漲開,以便將輪胎安裝于該包封套中,隨后復位驅動裝置43,伸縮臂421隨之復位,包封套收縮,以將輪胎封裝于包封套中,整個裝配過程快捷、穩定。結合圖23-26所示,所述的輪胎硫化罐5包括罐體51、安裝于罐體51左端罐口511處的罐蓋52以及加熱裝置53、開閉罐蓋裝置54、充放氣裝置55、鼓風機56。所述罐體51的罐口 511設置有密封件512,令罐蓋52關閉后與罐體51的罐口 511緊密相接。所述的罐蓋52通過一連接臂521樞接于所述罐體51左端。 所述的加熱裝置53包括均與分布于罐體51內的導熱油管道531、與導熱油管道531的進、出口 5311、5312連接的導熱油加熱器532。所述的導熱油加熱器532包括電加熱器5321和太陽能加熱器5322以及用于切換電加熱器5321或太陽能加熱器5322工作的切換裝置5323,其中,所述的電加熱器5321和太陽能加熱器5322均設置有用于與所述導熱油管道531循環導通的加熱管,該切換裝置5323設置有用于連通導熱油管道531與電加熱器5321加熱管或太陽能加熱器3522加熱管的銜接管。導熱油加熱器532工作時,通過控制切換裝置5323,令導熱油管道531與電加熱器5321的加熱管循環導通,該電加熱器5321對導熱油進行加熱。當導熱油加熱到一定的溫度后,切換裝置5323對電加熱器5321進行切換,令導熱油管道531與太陽能加熱器5322的加熱管循環導通,通過太陽能加熱器5322對導熱油進行保溫加熱,這樣的加熱方式節能環保,且加熱溫度可調,使用起來十分方便。所述的罐體51內壁與導熱油管道531之間安裝有保溫膜。所述的開閉罐蓋裝置54安裝于罐體51左端,并與罐蓋52連接,令罐蓋52自動開與閉;該開閉罐蓋裝置54包括固定于罐體51左端的氣缸541以及鎖緊裝置542、安全插銷543,其中,該氣缸541的活塞桿通過一連接桿與連接臂521連接。所述的氣缸541、鎖緊裝置542以及安全插銷543都屬于自動控制裝置,不需要人工手動操作,這樣令罐蓋52能夠自動實現穩固關閉,操作簡便、安全,且使用起來十分方便。所述的充放氣裝置55包括空壓機以及貫通所述罐體51內外壁并與空壓機連接的進出氣口 551。所述的鼓風機56安裝于所述罐體51右端,其中,鼓風機56的出風口朝向罐體51內腔,這樣能時罐體51內的溫度均勻化,便于輪胎硫化。所述的罐體51內設置有供過渡架16進入的軌道,該過渡架16上活動安裝有所述用于懸掛輪胎的懸掛臂6。這樣能夠直接將輪胎懸掛于過渡架16后,再推進罐體51內部,操作簡便、安全。當然,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非來限制本發明實施范圍,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述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應包括于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輪胎翻新工藝,其特征在于該翻新工藝的步驟包括 a、輪胎初檢,通過人工配合輪胎檢測機檢查輪胎胎面及胎肩的破損程度,選出破損程度未超標的輪胎; b、打磨清理,通過輪胎胎面打磨機對上述選出的輪胎的胎面進行均勻打磨并弄糙,并對胎面經均勻打磨后的輪胎的內外傷口進行清理、補片、填膠; C、刷膠烘干處理,對經打磨并弄糙后的輪胎胎面進行均勻刷膠,并將其傳送至烘干房進行烘干,其中,烘干時間為10-15min ; d、貼中墊膠,將經烘干處理后的輪胎胎面貼合中墊膠,在貼合過程需要不斷擠壓,以防止中墊膠與輪胎胎面產生氣泡; e、貼胎面膠,先對胎面膠的貼合面進行刷膠,然后揭開中墊膠,并通過輪胎貼面機將胎面膠緊密貼合于輪胎胎面; f、硫化處理,對輪胎進行裝包封套、鋼圈、內胎,并對內胎進行充氣,隨后將輪胎傳送至硫化te進彳τ硫化; g、成品,對經硫化后輪胎進行拆除包封套、鋼圈、內胎,翻新完成,并擺放好輪胎; 上述每個步驟中,輪胎都是通過立式傳送軌道配合懸掛臂傳送。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輪胎翻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刷膠烘干處理時,烘干時間為lOmin。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輪胎翻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貼胎面膠步驟中,輪胎貼面機的擠壓滾輪不斷地對胎面膠進行擠壓,令胎面膠緊密貼合于輪胎胎面;對胎面膠與輪胎胎面之間進行排氣處理,令胎面膠與輪胎胎面不存在間隙。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輪胎翻新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處理步驟中,輪胎安裝包封套、鋼圈、內胎后,對包封套進行抽真空,且利用2. 5公升氣壓對內胎進行處理,檢查內胎是否漏氣,再進行硫化。
5.一種輪胎翻新設備,其特征在于該設備包括 一立式傳送軌道(1),其作為整個設備的傳送裝置,該立式傳送軌道(I)中活動安裝有用于懸掛輪胎的懸掛臂(6); 一輪胎胎面處理設備,其包括沿立式傳送軌道(I)順序安裝的輪胎檢測機(11)、輪胎胎面打磨機(2)、輪胎檢查機(17)、刷膠房(12)、烘干房(13)、貼中墊膠機(14)、輪胎貼面機(3); 一包封套拆裝機(4),其安裝于輪胎貼面機(3)后方; 一鋼圈拆裝機(15),其安裝于包封套拆裝機(4)旁側; 一過渡架(16),該過渡架(16)活動安裝于所述的立式傳送軌道(I)上; 一輪胎硫化罐(5 ),其安裝于鋼圈拆裝機(15 )后方,該輪胎硫化罐(5 )中設置有供過渡架(16)進入的軌道。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輪胎翻新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式傳送軌道包括支撐架(101)以及固定安裝于支撐架(101)上的軌道組件(102),該軌道組件(102)包括第一主道(1021)、位于第一主道(1021)旁側的第二輔道(1022)和第三輔道(1023),其中,第一主道(1021)和第二輔道(1022)與第三輔道(1023)之間活動安裝有一用于連通第一主道(1021)和第二輔道(1022)或連通第一主道(1021)和第三輔道(1023)的軌道變換機構(103)。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輪胎翻新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輪胎胎面打磨機(2)包括基座(21)及安裝于基座(21)上的輪胎轉動裝置(22)、移動平臺(24)和輪胎打磨裝置(23),所述的輪胎轉動裝置(22)包括安裝于基座(21)上的轉盤(221)以及用于驅動轉盤(221)轉動的副馬達(222);所述的移動平臺(24)包括縱向平移裝置(241)及安裝于縱向平移裝置(241)上的橫向平移裝置(242);所述的輪胎打磨裝置(23)包括引導機構、主馬達(232)以及由主馬達(232)驅動的磨頭(231);所述輪胎打磨裝置(23)安裝于移動平臺(24)上,輪胎安裝于轉盤(221)之間并由副馬達(222)帶動轉動,且縱向平移裝置(241)和橫向平移裝置(242)驅動輪胎打磨裝置(23)移動,令主馬達(232)驅動磨頭(231)對輪胎胎面進行打磨。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輪胎翻新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輪胎貼面機(3)包括基座(31)及安裝于基座(31)上的轉動裝置(32)、移動裝置(33)、貼面裝置(34),所述的轉動裝置(32)包括用于對輪胎夾持固定的轉盤,轉盤之間形成供輪胎安裝的空位;所述的移動裝置(33)包括導軌(331)、推桿(333)以及氣缸(332);所述的貼面裝置(34)安裝于移動裝置(33)上并由移動裝置(33)驅動平移,該貼面裝置(34)具有可轉動的轉動臂(341)以及安裝于轉動臂(341)上端的主動輥(343)。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輪胎翻新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封套拆裝機(4)包括一機座(41)、安裝于機座(41)上的伸縮臂裝置(42)以及用于驅動伸縮臂裝置(42)中伸縮臂(421)同步工作的驅動裝置(43),所述機座(41)中設置有供包封套拆裝的承載空間(410),所述伸縮臂裝置(42)包括多個伸縮臂(421)以及與該伸縮臂(421)匹配設置的連桿(422),其中,該伸縮臂(421)前端設置有用于卡嵌包封套外緣的轉輪(4210),且該轉輪(4210)凸出于伸縮臂(421)前端。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輪胎翻新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輪胎硫化罐(5)包括罐體(51)、安裝于罐體(51)罐口(511)處的罐蓋(52)以及加熱裝置(53)、開閉罐蓋裝置(54)、充放氣裝置(55)、鼓風機(56),所述的加熱裝置(53)包括均與分布于罐體(51)內的導熱油管道(531)、與導熱油管道(531)的進、出口(5311、5312)連接的導熱油加熱器(532);所述的開閉罐蓋裝置(54)安裝于罐體(51)左端,并與罐蓋(52)連接,令罐蓋(52)自動開與閉;所述的導熱油加熱器(532)包括電加熱器(5321)和太陽能加熱器(5322)以及用于切換電加熱器(5321)或太陽能加熱器(5322)工作的切換裝置(5323)。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輪胎翻新工藝及輪胎翻新設備,該翻新工藝的步驟包括a、輪胎初檢;b、打磨清理;c、刷膠烘干處理;d、貼中墊膠;e、貼胎面膠;f、硫化處理;g、成品;上述每個步驟中,輪胎都是通過立式傳送軌道配合懸掛臂傳送。該輪胎翻新工藝具有科學、效率高、產出產品質量好等優點。所述的輪胎翻新設備包括立式傳送軌道、輪胎檢測機、輪胎胎面打磨機、輪胎檢查機、刷膠房、烘干房、貼中墊膠機、輪胎貼面機、包封套拆裝機、鋼圈拆裝機、過渡架以及輪胎硫化罐。該輪胎翻新設備具有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廉,且操作簡便、安全等優點。
文檔編號B29D30/54GK102896791SQ20121042869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1日
發明者王薇 申請人:東莞市貝司通橡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