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注塑型超薄導光片的制備方法及制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導光片制造技術,具體涉及一種注塑型超薄導光片的制備方法及制品。
背景技術:
普通導光片是通過直接注塑成型,但是目前注塑技術能做的厚度最薄是0. 175mm,因為目前注塑技術0. Imm厚度是注不滿的,目前只能注塑大于等于0. 175mm;由于現在各類電子產品對導光片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其不能滿足市場超薄電子產品的需求。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用PC薄膜來代替注塑的注塑型超薄導光片的制備方法,同時提供一種實施該方法的注塑型超薄導光片產品,可以做到超薄效果,滿足市場上注塑型超薄導光片小于0. Imm厚度的需求。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注塑型超薄導光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I)沖切PC薄膜根據導光片結構所需,選取厚度小于0. Imm的PC薄膜沖切成指定形狀;(2)注塑導光柱將裁切好的PC薄膜定位到模具型腔內,采用PC注塑原料進行IMD模內注塑,獲得與所述PC薄膜注塑為一體化的導光柱;(3)粘貼PET反射片制備PET反射片,將其粘貼于導光柱上部,起背面反光作用,防止光線泄露,引導光線到需要發光的位置;(4)粘貼PET反光片制備PET反光片,將其粘貼在遮光的位置,起擋光作用,反射掉多余的光線,避免非發光部位透光。其還包括以下步驟(5)導光片粘貼,采用印刷粘接膠水將產品組裝到機殼下面。所述的PC薄膜的厚度為0. 08 0. 1mm。所述PET反射片為厚度0. 020 0. 025mm的銀色反射片。所述PET反光片為0. 03 0. 045mm的白色反射片。一種實施上述方法的注塑型超薄導光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PC薄膜(I)、導光柱(2)、PET反射片(3)、PET反光片⑷;所述的PC薄膜⑴和導光柱⑵通過模內注塑連為一體;所述PET反射片(3)粘貼在導光柱上部;所述PET反光片(4)粘貼在遮光位置。所述PET反射片(3)采用0. 025mm的銀色反射片。所述PET反光片⑷采用0. 045mm的白色反射片。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及制品,通過采用厚度在0. Imm以內的薄膜來代替注塑,使導光片的總厚度小于0. 1mm,突破了現有導光片是直接用注塑方式時,最小注塑大于等于
0.175_的限制,實現了導光片整體超薄的效果;同時,本發明提供的方法簡潔、合理,采用模內注塑工藝將各部分結合起來,不再采用粘合劑或者進行其他后續工序的加工,達到了結合更緊密、節省材料、節約成本等效果。選用本發明提供的超薄導光片可使手機總體厚度更薄,更有空間做其他功能元件,手機的總體重量也會減輕,可廣泛應用于各種手機、通訊及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制造。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I為本發明實施例超薄導光片的拆分狀態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超薄導光片的組裝狀態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超薄導光片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參見圖I 圖3,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注塑型超薄導光片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I)沖切PC薄膜根據導光片結構所需,選取厚度小于0. Imm的PC薄膜沖切成指定形狀;(2)注塑導光柱將裁切好的PC薄膜定位到模具型腔內,采用PC注塑原料進行IMD模內注塑,獲得與所述PC薄膜注塑為一體化的導光柱;(3)粘貼PET反射片制備PET反射片,將其粘貼于導光柱上部,起背面反光作用,防止光線泄露,引導光線到需要發光的位置;(4)粘貼PET反光片制備PET反光片,將其粘貼在遮光的位置,起擋光作用,反射掉多余的光線,避免非發光部位透光;(5)導光片粘貼,采用印刷粘接膠水將產品組裝到機殼下面。所述的PC薄膜的厚度為0. 08 0. 1mm。所述PET反射片為厚度0. 020 0. 025mm的銀色反射片。所述PET反光片為0. 03 0. 045mm的白色反射片。實施上述制備方法所制造的一種注塑型超薄導光片,其包括PC薄膜(I)、導光柱
(2)、PET反射片(3)、PET反光片⑷;所述的PC薄膜⑴和導光柱⑵通過模內注塑連為一體;所述PET反射片(3)粘貼在導光柱上部;所述PET反光片(4)粘貼在遮光位置。所述PET反射片3采用0. 025mm的銀色反射片。所述PET反光片4采用0. 045mm的白色反射片。如圖I所示,按所需厚度與形狀沖切PC薄膜1,將裁切好的PC薄膜定位到模具型腔,采用PC注塑原料進行MD模內注塑,注塑出導光柱2,PC薄膜I與導光柱2連為一體;按所需形狀剪裁PET反射片3,其為0. 025mm的銀色反射片;按所需形狀剪裁PET反光片4,其為0. 045mm的白色反射片。如圖2、圖3所示,將銀色PET反射片3粘貼于導光柱上端,起背面反光作用,防止光線泄露,引導光線到需要發光的位置;將白色PET反光片4粘貼在遮光的位置,起擋光作用,反射掉多余的光線,避免非發光部位透光。本發明通過采用厚度在0. Imm以內的薄膜來代替注塑,使導光片的總厚度小于0.1mm,突破了現有導光片是直接用注塑方式時,最小注塑大于等于0. 175mm的限制,實現了導光片整體超薄的效果;同時,本發明提供的方法簡潔、合理,采用模內注塑工藝將各部分結合起來,不再采用粘合劑或者進行其他后續工序的加工,達到了結合更緊密、節省材料、節約成本等效果。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采用與本發明上述實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方式,而得到的其他注塑型超薄導光片的制備方法及制品,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注塑型超薄導光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1)沖切PC薄膜根據導光片結構所需,選取厚度小于O.Imm的PC薄膜沖切成指定形狀; (2)注塑導光柱將裁切好的PC薄膜定位到模具型腔內,采用PC注塑原料進行IMD模內注塑,獲得與所述PC薄膜注塑為一體化的導光柱; (3)粘貼PET反射片制備PET反射片,將其粘貼于導光柱上部,起背面反光作用,防止光線泄露,引導光線到需要發光的位置; (4)粘貼PET反光片制備PET反光片,將其粘貼在遮光的位置,起擋光作用,反射掉多余的光線,避免非發光部位透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注塑型超薄導光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以下步驟 (5)導光片粘貼將制備的導光片整體熱壓或粘接,組裝到機殼內。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注塑型超薄導光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以下步驟所述的PC薄膜的厚度為O. 08 O. 1mm。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注塑型超薄導光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反射片為厚度O. 020 O. 025mm的銀色反射片。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型超薄導光片,其特征在干所述PET反光片為O.03 O.045mm的白色反射片。
6.ー種實施權利要求I所述方法的注塑型超薄導光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PC薄膜(I)、導光柱(2)、PET反射片(3)、PET反光片(4);所述的PC薄膜(I)和導光柱(2)通過模內注塑連為一體;所述PET反射片(3)粘貼在導光柱上部;所述PET反光片(4)粘貼在遮光位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型超薄導光片,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以下步驟所述的PC薄膜的厚度為O. 08 O. 1mm。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型超薄導光片,其特征在干所述PET反射片為厚度O.020 O. 025mm的銀色反射片。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型超薄導光片,其特征在干所述PET反光片為O.03 O.045mm的白色反射片。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注塑型超薄導光片的制備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1)沖切厚度小于0.1mm的PC薄膜;(2)注塑導光柱,采用模內注塑將PC薄膜與導光柱注塑為一體;(3)粘貼PET反射片;(4)粘貼PET反光片。本發明還公開了實施所述方法的制品,該注塑型超薄導光片包括PC薄膜、導光柱、PET反射片、PET反光片。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及制品,通過采用厚度在0.1mm以內的薄膜來代替注塑,使導光片的總厚度小于0.1mm,突破了現有導光片是直接用注塑方式,最小注塑大于等于0.175mm的限制,實現了導光片整體超薄的效果;同時,本發明提供的方法簡潔、合理,采用模內注塑工藝將各部分結合起來,不再采用粘合劑或者進行其他后續工序的加工,達到了結合更緊密、節省材料、節約成本等效果。
文檔編號B29C45/14GK102662209SQ20121015752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1日
發明者陳友華 申請人:東莞星海豐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