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輛用內裝材料和車輛用內裝材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用內裝材料和該車輛用內裝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以往,已知由樹脂形成且具有中空部的內裝材料(例如,參見日本特開2000-289101 號公報)。該內裝材料是如下成形:將兩片烯烴樹脂片加熱使之軟化,然后在這些烯烴樹脂片之間插入針狀噴嘴吹入空氣,通過這種吹塑成形形成中空部。
發明內容
但是,在所述以往的內裝材料中,兩片烯烴樹脂片的厚度相同。這里,吹塑成形用的金屬模具的下部模具中,增強部件向上方被突出設置。所以,當在所述兩片烯烴樹脂片之間吹入空氣時,存在由于熱而軟化的下側烯烴樹脂片向下膨脹,觸碰增強部件上端的角狀部分而破損之慮。于是,也考慮了通過加厚兩片烯烴樹脂片的厚度來提高剛性,防止由增強部件引起烯烴樹脂片破損的方法,但是,在這種方法中,存在烯烴樹脂片整體重量變大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使整體的重量更加輕量化并且具有高的剛性的車輛用內裝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本發明涉及的車輛用內裝材料具備:由熱塑性樹脂片制成的平坦狀的表側基材,粘貼于該表側基材的表側的表皮材料,經由第一無紡布被熱熔接到所述表側基材的背面偵U、具有凹凸部且由熱塑性樹脂片制成的背側基材,粘貼于該背側基材的背面側的第二無紡布,以及被收納并保持于所述表側基材和背側基材之間的長尺狀的增強材料。通過經由第一無紡布將所述背側基材的凹凸部中的凹部的頂部熱熔接于所述表側基材的背面側,在表側基材和背側基材之間形成中空部,所述背側基材的厚度形成得大于表側基材的厚度。這樣,通過使背側基材的厚度形成得大于表側基材的厚度,可以提高背側基材的剛性,同時可以使車輛用內裝材料整體的重量減輕。進一步地,通過在背側基材上設置凹凸部,可以進一步使剛性提高。另一方面,通過使表側基材平坦,改善了外觀上的美觀性。通過以上,可以得到重量小、剛性高,并且外觀良好的車輛用內裝材料。
圖1是表示將本實施方式中涉及的中空樹脂板應用于后備箱內的收納箱用蓋的狀態的車輛后部的立體圖。圖2是從背側觀察圖1的收納箱用蓋的立體圖。圖3是從表 側觀察圖2的收納箱用蓋的平面圖。圖4(a)是從背側觀察圖2的收納箱用蓋的平面圖,圖4(b)是從側面觀察圖2的收納箱用蓋的側面圖。圖5是圖4(a)的A-A線剖面圖。圖6是圖4(a)的B-B線剖面圖。圖7是說明收納箱用蓋的制造工序中第一工序的大致的側面圖。圖8是說明收納箱用蓋的制造工序中第二工序的初期階段的大致的側面圖。圖9是說明收納箱用蓋的制造工序中第二工序的后期階段的大致的側面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照附圖對本發明涉及的車輛用內裝材料即收納箱用蓋的一個實施方式說明如下。如圖1中所示的那樣,車輛I的車室內的后部中配置有后部座位3,該后部座位3的后方設有后備箱5。該后備箱5的底面7中配設有收納工具等的收納箱9,該收納箱9中,收納箱用蓋11能夠開合地被支撐。圖2 圖6表示圖1的收納箱用蓋11。此外,在收納箱用蓋11安裝在收納箱9上的狀態下,以“FR”表示車輛前方,以“RR”表示車輛后方,以“RH”表示車輛右方,以“LH”表
示車輛左方。如圖2 4中所示的那樣,收納箱用蓋11平面視圖形成矩形,表面側平坦,背面側形成有凹凸部13。
如圖2、4所示的那 樣,收納箱用蓋11具備:配置于前端部、沿車寬度方向延伸的支撐部15,配置于該支撐部15的后方、經由直線狀的一體鉸鏈17整體形成于支撐部15的主體部19。在所述支撐部15中,在車寬度方向的兩端部和中央部設有固定夾21。經由這些固定夾21,收納箱用蓋11被固定在收納箱9的前端。另外,所述支撐部15和主體部19的前端經由彈簧23連接。具體地,在支撐部15的底面和主體部19的底面,固定板25、27通過自攻螺釘緊固,這些固定板25、27通過所述彈簧23彼此連接。此外,如圖4 (a)所示的那樣,彈簧23的一端23a固定于固定板25,另一端23b能夠滑動地(參見箭頭)插入并支撐在固定板27和主體部19的底面之間。通過該彈簧23,當主體部19相對于支撐部15以一體鉸鏈為邊界折彎時,產生使該主體部19欲返回到原始位置的作用力。另外,在主體部19中,沿著前后方向延伸的凹凸部13,在左右方向以規定間隔配設。即,凹凸部13由凹部31和凸部33構成,各自的凹部31和凸部33在前后方向延伸設置,當沿著左右方向觀察時,凹部31和凸部33交替排列。此外,如圖2所示的那樣,凹部31是向圖2的下方(表面側)凹下去的部位,凸部33表示與凹部31相對、向圖2的上方(背面側)突出的部位。而且,如圖2所示的那樣,在左右兩端形成端部側凸部35、37,在左側的端部側凸部35的側面中形成圓形的孔39,由該孔39插入長尺狀的增強材料41。該增強材料41是圓筒狀的金屬制(例如,鋁制)的管,如后面所述的圖5、6所示的那樣,在一體鉸鏈17的附近且沿著一體鉸鏈17貫穿主體部19的整個寬度,而被收納和保持。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形成于主體部19的前端的半圓狀保持部43(參見圖2)保持增強材料41。
如圖5、6所示的那樣,收納箱用蓋11具備:由熱塑性樹脂片制成的平坦狀的表側基材51,粘貼于該表側基材51的表側的表皮材料53,粘貼于所述表側基材51的背面側的第一無紡布55,經由所述第一無紡布55被熱熔接到所述表側基材51的背面側、由熱塑性樹脂片制成的背側基材57,以及粘貼于該背側基材57的背面側的第二無紡布59。通過經由第一無紡布55將所述背側基材57的凹凸部13中的凹部31的頂部31a熱熔接到所述表側基材51的背面側,在表側基材51和背側基材57之間形成中空部61,在所述中空部61中收容和保持有所述增強材料41。此外,表側基材51與表皮材料53和背側基材57的前端、后端通過相互熱熔接而接合。此外,所述表側基材51和背側基材57,是將填充劑或玻璃纖維的至少任意一種配合到聚丙烯樹脂中形成。而且,所述背側基材57的厚度Tl形成得大于表側基材51的厚度T2,由此背側基材57的剛性設定得比表側基材51高。這里,背側基材57和表側基材51的厚度范圍為
2.5mm以下,表側基材51的T2的厚度優選為背側基材57的Tl的厚度的80%以下。另外,Tl的厚度為2.5mm時,T2的厚度優選為2.0mm以下,Tl的厚度為2.0mm時,T2的厚度優選為1.6mm以下。進一步地,包含中空部61的收納箱用蓋11的厚度優選為30mm以下。作為所述背側基材57和表側基材51的材料的熱塑性樹脂片,是由聚丙烯、工程塑料、烯烴系樹脂等制成的熱塑性樹脂片。具體地,例如優選在聚丙烯樹脂中加入添加材料,作為該添加材料,優選為云母、硅石、滑石、碳酸鈣、玻璃纖維、碳纖維這些無機填料,著色劑,穩定劑,增塑劑,抗靜電劑,阻燃劑,發泡劑等。另外,所述第一無紡布55由聚酯制成,目付量為18g/m2 25g/m2。所述第二無紡布59是聚丙烯纖維和聚酯纖維以重量比40: 60混毛成的無紡布,目付量為80g/m2 IOOg/m2。接下來,采 用圖7 圖9,對收納箱用蓋11的制造方法進行說明。另外,圖7 圖9的成形模具是大致的模式圖,因此通過該成形模具成形的成形品,與前面所述的本實施方式涉及的收納箱用蓋11的剖面形狀,略有不同。圖7 圖9對應于圖3、4中的左右方向的剖面。如圖7所示的那樣,收納箱用蓋11的成形模具71具備:固定于底面的下部模具73,配置于下部模具73的上側、可上下移動的上部模具75,和配設于該下部模具73的端部、可橫向移動的針狀噴嘴77。所述上部模具75的下面設有平坦的成形面79和設置于該成形面79的端部的修刀(卜'J A刃)81。另外,所述下部模具73的成形面85被形成為凹凸面,由凸面83形成成形品的凹部31,由凹面87形成成形品的凸部33。另外,自針狀噴嘴77的頂端吹出空氣。收納箱用蓋11的制造方法具有準備工序、第一 第四工序這5個工序。以下,進行詳細說明。準備工序是使第一無紡布55介于由熱塑性樹脂制成的表側基材51和背側基材57之間,在該狀態下進行加熱而軟化的工序。在該加熱中,例如,可以使用陶瓷加熱器。第一工序是:如圖7所示的那樣,在下部模具73的成形面85的凹凸面上放置第二無紡布59,在該第二無紡布59上放置通過所述準備工序軟化的背側基材57、第一無紡布55、表側基材51,并且進一步在表側基材51上放置表皮材料53,如圖8所示的那樣,使上部模具75下降進行合模。在該第一工序中,通過修刀81切斷第二無紡布59 表皮材料53的周邊部分。另外,如圖8所不的那樣,在合模的狀態下,表皮材料53、表側基材51和第一無紡布55在保持平坦狀的狀態下緊貼于上部模具75的成形面79上,而背側基材57和第二無紡布59中的對應于下部模具73的凹面87的部位,則通過軟化而向下方彎曲。而且,對應于下部模具73的凸面83的部位,通過被該凸面83和上部模具75的成形面79所夾持,可以將背側基材57經由第一無紡布55熱熔接于所述表側基材51的背面側。這里,第一無紡布55由于纖維互相纏繞而透氣性良好,表側基材51的背面和背側基材57的表側,熔融的樹脂與無紡布55的纖維互相纏結而接合。因此,通過經由無紡布使熱塑性樹脂彼此熱熔接,而牛固結合。第二工序是:如圖8、9所示的那樣,通過在所述背側基材57和表側基材51之間插入針狀噴嘴77以吹入空氣,背側基材57和表側基材51相互背離、膨脹,背側基材57緊貼于下部模具73的成形面、表側基材51緊貼于上部模具75的成形面。所述背側基材57和表側基材51,由于周邊部分被成形模具壓接而成為密閉狀態,因此,通過從針狀噴嘴77吹入空氣而膨脹。這里,背側基材57和表側基材51同時軟化,因此,背側基材57緊貼于下部模具73的成形面85、表側基材51緊貼于上部模具75的成形面79。第三工序是:所述背側基材57和表側基材51冷卻并固化形成中空成形體,然后使上部模具75上升、取出所述中空成形體。背側基材57和表側基材51由熱塑性樹脂制成,因此可被冷卻和固化而形成中空成形體。第四工序是:在所述中空成形體的側面開孔39,由該孔39插入長尺狀的所述增強材料41。此外,孔39的形成,可以通過操作者鉆孔等進行。另外,插入增強材料41后,最好用膠帶、蓋子等將孔39封閉。由此,完成了本實施方式的收納箱用蓋11。以下,說明本實施方式的技術效果。(I)本實施方式 的收納箱用蓋11具備:由熱塑性樹脂片制成的平坦狀的表側基材51,粘貼于該表側基材51的表側的表皮材料53,經由第一無紡布55被熱熔接到所述表側基材51的背面側、具有凹凸部13并且由熱塑性樹脂片制成的背側基材57,粘貼于該背側基材57的背面側的第二無紡布59,被收納并保持于所述表側基材51和背側基材57之間的長尺狀的增強材料41。通過經由第一無紡布55將所述背側基材57的凹凸部13中的凹部31的頂部31a熱熔接到所述表側基材51的背面側,在表側基材51和背側基材57之間形成中空部61,所述背側基材57的厚度Tl形成得大于表側基材51的厚度T2。這樣,由于所述背側基材57的厚度Tl形成得大于表側基材51的厚度T2,因此可以提高背側基材57的剛性,并且可以減輕收納箱用蓋11整體的重量。進一步地,通過在背側基材57上設有凹凸部13,可以進一步提高剛性。另一方面,通過使表側基材51平坦,改善了外觀上的美觀性。通過以上,可以得到重量小、剛性高,并且外觀良好的收納箱用蓋11。(2)所述第一無紡布55由聚酯制成,目付量為18g/m2 25g/m2。這里,表側基材51的背面和背側基材57的表面,熔融的樹脂與第一無紡布55的纖維互相纏結而結合。因此,通過經由無紡布使熱塑性樹脂彼此熱熔接,而牢固結合。此外,目付量小于18g/m2的情況下,第一無紡布55的纖維量少。由此,軟化的表側基材51的背面和背側基材57的表面之間隔著第一無紡布55配置(安裝)在成形模具中時,由于表側基材51和背側基材57直接接觸的面積增加,兩者幾乎在整個面熔接。因此,在表側基材51和背側基材57之間插入針狀噴嘴77來吹入空氣的工作變得困難,因此是不希望的。另一方面,目付量大于25g/m2的情況下,由于第一無紡布55的纖維量變多,表側基材51和背側基材57經由第一無紡布55互相粘接的面積變小,變得難以熱熔接,是不希望的。(3)所述第二無紡布59是聚丙烯纖維和聚酯纖維以重量比40: 60混毛成的無紡布,目付量為80g/m2 100g/m2。目付量小于80g/m2的情況下,過于稀薄,透過背側基材57的背面,外觀品質下降。另一方面,目付量大于100g/m2的情況下,第二無紡布59會難以追隨背側基材57的凹凸部13的形狀,有可能在凹凸部13和第二無紡布59之間產生空隙。由此,這種情況下外觀品質也下降。(4)所述增強材料41,通過被收納并保持于所述中空部61中,可以使表側基材51和背側基材57之間的所述中空部61的剛性進一步增強。另外,所述中空部61是所謂的死空間(dead space),因此,通過在該中空部61的內部收納增強材料41,可以謀求死空間的有效利用。(5)所述增強材料41,剖面形狀是圓形,材質由金屬構成。由于表側基材51和背側基材57之間的所述中空部61剛性低,所以,可以通過金屬制的增強材料41有效地增強。此外,通過使增強材料41的剖面形狀為圓形,可以使得容易由主體部19的側面的孔39插入增強材料41。(6)所述表側基材51以及背側基材57,是將填充劑或玻璃纖維的至少任意一種配合于聚丙烯樹脂中而形成,因此可以提高耐熱性、耐沖擊性。另外,通過改變填充劑或玻璃纖維的配合量,可以使表側基材51以及背側基材57的厚度減小,而謀求輕量化。進一步地,可以抑制中空成形體成形時發生的 聚丙烯樹脂的成形收縮,具有減少中空成形體的變形的效果。(7)在所述背側基材57和表側基材51中,直線狀的一體鉸鏈17在所述增強材料41的附近,并且,沿著該增強材料形成。一體鉸鏈17部分附近的剛性低,因此可以通過增強材料41有效地增強該部位。(8)該車輛用內裝材料,包括以所述一體鉸鏈為邊界能夠折彎地構成的主體部和支撐部,橫跨這些主體部19和支撐部15配設有彈簧23,該彈簧23的一端23a固定于支撐部15、并且另一端23b能夠滑動地支撐于主體部19。由此,當主體部19和支撐部15以一體鉸鏈17為邊界折彎時,作用由該彈簧23產生的作用力,使得主體部19和支撐部15自動返回到原始位置。(9)本實施方式的收納箱用蓋11的制造方法具有:準備工序:使由熱塑性樹脂片制成的表側基材51和背側基材57之間隔著第一無紡布55,在該狀態下進行加熱而軟化,第一工序:在包括上部模具75和下部模具73的成形模具中的下部模具73的成形面85的凹凸上放置第二無紡布59,在該第二無紡布59上放置通過所述準備工序軟化的背側基材57、第一無紡布55、表側基材51以及表皮材料53,使上部模具75下降進行合模,第二工序:通過在所述背側基材57和表側基材51之間插入針狀噴嘴77吹入空氣,背側基材57和表側基材51相互背離、膨脹,背側基材57緊貼于下部模具73的成形面85、表側基材51緊貼于上部模具75的成形面79,第三工序:所述背側基材57和表側基材51冷卻并固化而形成中空成形體,然后使上部模具75上升而取出所述中空成形體,第四工序:在所述中空成形體的側面開孔39,由該孔39插入長尺狀的增強材料。由此,可以得到重量小、剛性高,并且外觀良好的收納箱用蓋11。這里,本發明不限于所述的實施方式。例如,所述增強材料41,剖面形狀不限于圓形,也可以是口形、H形。另外,材質不限于金屬,也可以是合成樹脂。另外,作為金屬材質,可以舉出鋁、鐵、鋼,為謀求更輕量化,優選為鋁。進一步地,增強材料41的數量可以為2個,也可以夾持一體鉸鏈17而設置2個。另外, 在本實施方式中,說明了一體鉸鏈17為I個的情況,但也可以設置2個以上。工業實用性本發明的車輛用內裝材料,例如,可以應用于配設在車輛的后備箱的收納箱用蓋
坐寸ο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用內裝材料,其特征在于, 具備由熱塑性樹脂片制成的平坦狀的表側基材;粘貼于該表側基材的表側的表皮材料;經由第一無紡布被熱熔接到所述表側基材的背面側、具有凹凸部且由熱塑性樹脂片制成的背側基材;粘貼于該背側基材的背面側的第二無紡布;以及被收納并保持于所述表側基材和背側基材之間的長尺狀的增強材料, 通過經由第一無紡布將所述背側基材的凹凸部中的凹部的頂部熱熔接于所述表側基材的背面側,在表側基材和背側基材之間形成中空部, 所述背側基材的厚度形成得大于表側基材的厚度。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輛用內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無紡布由聚酯制成,目付量為18g/m2 25g/m2。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輛用內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無紡布是聚丙烯纖維和聚酯纖維以重量比40 60混毛成的無紡布,目付量為80g/m2 100g/m2。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輛用內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強材料被收納并保持于所述中空部內。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輛用內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強材料的剖面形狀是圓形、口形、H形中的任意一種,其材質由金屬或合成樹脂構成。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輛用內裝材料,其特征在于,將填充劑或玻璃纖維的至少任意一種配合到聚丙烯樹脂中形成所述表側基材和背側基材。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輛用內裝材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背側基材和表側基材中,直線狀的一體鉸鏈在所述增強材料的附近且沿著該增強材料形成。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車輛用內裝材料,其特征在于, 該車輛用內裝材料包括以所述一體鉸鏈為邊界能夠折彎地構成的主體部和支撐部,并且橫跨這些主體部和支撐部而配設有彈簧, 該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撐部上,并且另一端能夠滑動地支撐在主體部上, 當所述主體部相對于支撐部折彎時,由所述彈簧產生使主體部欲返回到原始位置的作用力。
9.一種車輛用內裝材料的制造方法,具有 準備工序使由熱塑性樹脂片制成的表側基材和背側基材之間隔著第一無紡布,在該狀態下進行加熱而軟化; 第一工序在包括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的成形模具中的下部模具的成形面的凹凸上放置第二無紡布,在該第二無紡布上放置通過所述準備工序軟化了的背側基材、第一無紡布、表側基材以及表皮材料,使上部模具下降進行合模; 第二工序通過在所述背側基材和表側基材之間插入針狀噴嘴吹入空氣,背側基材和表側基材相互背離、膨脹,背側基材緊貼于下部模具的成形面,表側基材緊貼于上部模具的成形面; 第 三工序所述背側基材和表側基材冷卻并固化而形成中空成形體,然后使上部模具上升而取出所述中空成形體; 第四工序在所述中空成形體的側面開孔,由該孔插入長尺狀的增強材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車輛用內裝材料和車輛用內裝材料的制造方法。根據本發明的收納箱用蓋(11)具備由熱塑性樹脂片制成的平坦狀的表側基材(51),粘貼于該表側基材(51)的表側的表皮材料(53),經由第一無紡布(55)被熱熔接到所述表側基材(51)的背面側、具有凹凸部(13)并且由熱塑性樹脂片制成的背側基材(57),粘貼于該背側基材(57)的背面側的第二無紡布(59),和被收納并保持于所述表側基材(51)和背側基材(57)之間的長尺狀的增強材料(41)。
文檔編號B29C51/14GK103253204SQ20121003497
公開日2013年8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6日
發明者小池宏伸 申請人:盟和產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