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注吹成型機的吹氣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到注吹成型機,尤其涉及到注吹成型機的吹氣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注吹成型機也稱注吹中空成型機,主要有平移式和旋轉式兩種,包括注塑模具和吹塑模具以及與注塑模具和吹塑模具相配合的注吹芯棒,注吹芯棒的頂部設置有吹氣口。如圖1、圖2所示,一種傳統的旋轉式的三工位注吹成型機的吹氣機構,包括注吹支座1 (俗稱轉塔座)及通過活動穿設在注吹支座1中的轉軸9設置在注吹支座1上方的回轉式注吹升降平臺2 (俗稱轉塔),注吹支座1上對著注吹升降平臺2設置有配氣塊6,配氣塊6的內腔中活動設置有氣路滑套5和頂推彈簧7,所述的注吹升降平臺2的形狀為等邊三角形,其三個側面上分別設置有分體式的用于安裝注吹芯棒的模芯安裝板3,每個模芯安裝板3上設置有多個注吹芯棒4,每個注吹芯棒4通過芯棒支座10設置在模芯安裝板3 上,即芯棒支座10固定在模芯安裝板3上,注吹芯棒4固定在芯棒支座10上,注吹芯棒 4的頂部設置有吹氣口,所述的注吹升降平臺2的側面開設有頂通活塞孔,頂通活塞孔中設置有頂通活塞8,注吹芯棒4的尾部也伸入頂通活塞孔中、位于頂通活塞8的外側,所述的注吹升降平臺2上還開設有與連通氣路滑套5和頂通活塞孔的連通孔。應用時,轉軸9通過升降旋轉機構設置在三工位注吹成型機的機身上。使用時,轉軸9先上升、后轉動(每次轉過120度)實現注塑、吹塑和脫模工位的切換。對于安裝有上述的吹氣機構的三工位注吹成型機,需要在注吹升降平臺2下降到位后,形成氣路才能預先通氣,驅動活塞頂通活塞8將注吹芯棒4的頭部頂開,打開吹氣口, 進行吹氣;而且,吹氣結束之后,必須要放氣,放出高壓氣體之后,才能開模,然后,注吹升降平臺2才可以上升,進入到下一個循環輪次。綜上所述,安裝有上述吹氣機構的吹氣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使得注吹成型機的生產效率較低;此外,由于注吹芯棒4是通過模芯安裝板3安裝在注吹升降平臺2上的,安裝精度得不到可靠的保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以縮短吹氣過程需要的時間、提高生產效率的注吹成型機的吹氣機構。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注吹成型機的吹氣機構,包括注吹芯棒、注吹支座和活動設置在注吹支座上方的注吹升降平臺,所述的注吹支座上對著注吹升降平臺開設有頂桿孔,頂桿孔中活動設置有頂桿,注吹支座上還設置有與頂桿相配合的頂推裝置,所述注吹芯棒的后部水平穿設在注吹升降平臺中,所述的注吹平臺上還開設有與頂桿相配合的頂桿活動孔,所述注吹芯棒的尾部置于該頂桿活動孔中、與所述的頂桿相配合。[0008]所述的頂推裝置包括頂推彈簧,頂推彈簧置于頂桿孔,頂推彈簧的兩端分別抵壓在頂桿的下端面和頂桿孔的底壁上。所述的頂推裝置包括設置在注吹支座上位于頂桿下方的頂推氣缸,頂推氣缸的活塞桿活動穿設在頂桿孔中。所述注吹芯棒的具體結構包括棒體、活動穿設在棒體內孔中的芯桿以及設置在芯桿的頂部的桿帽和與芯桿尾端相連的桿柄,桿柄與棒體之間設置有軸套,軸套與桿柄和棒體之間分別設置有密封圈,桿柄、軸套和棒體之間形成進氣口,桿帽的底部與棒體的頂端開口相互配合、形成可啟閉的吹氣口,芯桿與棒體內孔的孔壁之間設置有與吹氣口相通的氣路,芯桿與棒體之間還設置有桿帽復位裝置。所述芯桿的前部與棒體內孔之間的氣路結構為芯桿的前部與棒體內孔間隙配合、并且開設有若干個連通進氣口與吹氣口的氣槽。所述桿帽復位裝置的具體結構包括設置在芯桿上的彈簧座和套裝芯桿上的復位彈簧,所述棒體內孔的后部設置有與彈簧座和復位彈簧相配合的安置孔,所述內孔的孔徑小于復位彈簧的直徑,復位彈簧束縛在彈簧座與安置孔的底壁之間。所述注吹支座的側面開設有與頂桿孔相通的止推螺紋孔,止推螺紋孔中可設置止推螺釘,所述的頂桿上設置有與止推螺釘相配合的限位凸臺。所述的頂桿通過導套活動設置在頂桿孔中。所述的注吹升降平臺為回轉式結構、并開設有導向孔,所述的注吹支座上設置有與導向孔相配合的導向柱。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吹氣機構,在注吹升降平臺下降的過程中,頂桿推動桿柄,桿柄通過芯桿頂開桿帽,打開吹氣口,對注塑得到的塑坯進行吹氣, 而不是要等到注吹升降平臺下降到位后,才通過預先通氣來打開吹氣口,而且,吹氣結束后,不需要放氣,這樣就大大縮短了吹氣過程所需要的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此外,本實用新型省去了分體式的模芯安裝板,而是將注吹芯棒通過芯棒座直接安裝在注吹升降平臺上,大幅提高了安裝精度;另外,止推螺釘與頂桿上的限位凸臺相互配合,使得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可根據需要控制脫模工位是否吹氣,使用十分方便。
圖1是背景技術中所述傳統的三工位注吹成型機的吹氣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俯視方向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1至圖2中1、注吹支座,2、注吹升降平臺,3、模芯安裝板,4、注吹芯棒,5、氣路滑套,51、限位凸臺,6、配氣塊,7、頂推彈簧,8、頂通活塞,9、轉軸,10、芯棒支座。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三工位注吹成型機的吹氣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俯視方向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吹氣機構處于打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3至圖5中1、注吹支座,2、注吹升降平臺,21、頂桿活動孔,3、導向柱,4、注吹芯棒,40、棒體,41、芯桿,42、桿帽,43、桿柄,44、限位螺母,45、復位彈簧,46、吹氣口,47、氣槽, 5、頂桿,51、限位凸臺,6、導套,7、止推螺釘,8、頂推氣缸,9、轉軸,10、芯棒支座,11、進氣口, 12、銅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如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注吹成型機的吹氣機構,包括注吹芯棒4、注吹支座1以及通過活動穿設在注吹支座1中的轉軸9設置在注吹支座1上方的注吹升降平臺2,注吹支座1上對著注吹升降平臺2開設有頂桿孔,頂桿孔中通過導套6活動設置有頂桿5,頂桿5的頂部設置有錐形的頂推部,所述的注吹支座1上還設置有與頂桿5相配合的頂推裝置,該頂推裝置包括設置在注吹支座1上位于頂桿5下方的頂推氣缸8,頂推氣缸8 的活塞桿活動穿設在頂桿孔中、與頂桿5抵靠在一起;所述注吹芯棒4,包括棒體40、活動穿設在棒體40內孔中的芯桿41以及設置在芯桿41的頂部的桿帽42和與芯桿41尾端相連的桿柄43,桿柄43與棒體40之間設置有銅質的軸套即銅套12,銅套12與桿柄43和棒體40之間分別設置有密封圈,桿柄43、軸套12和棒體40之間形成進氣口 11,桿帽42的底部與棒體40的頂端開口相互配合、形成可啟閉的吹氣口 46——參見圖5所示,芯桿41與棒體40內孔的孔壁之間設置有與吹氣口 46相通的氣路,其中,芯桿41的前部與棒體40內孔之間的氣路結構為芯桿41的前部向外凸起、與棒體40內孔間隙配合、并開設有若干個連通進氣口 11與吹氣口 46的軸向的氣槽47 ;芯桿41與棒體40之間還設置有桿帽復位裝置, 該桿帽復位裝置的具體結構包括由通過螺紋設置在芯桿41上的限位螺母44構成的彈簧座以及套裝芯桿41上的復位彈簧45,所述棒體40內孔的后部設置有與限位螺母44和復位彈簧45相配合的安置孔,這里的安置孔為一大一小兩個孔構成的階梯孔,大孔與限位螺母 44相對應,小孔與復位彈簧45相對應,當然,安置孔也可以就是一個大孔,限位螺母44和復位彈簧45都置于其中,所述的棒體40內孔的孔徑小于復位彈簧45的直徑,復位彈簧45 束縛在限位螺母44與安置孔的底壁之間;所述注吹芯棒4的后部即棒體40的后部通過芯棒支座10水平穿設在注吹升降平臺2中,所述的注吹平臺2上還開設有與頂桿5相配合的頂桿活動孔21,所述注吹芯棒4的尾部即桿柄43置于該頂桿活動孔21中、與所述的頂桿5 相配合;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注吹支座1的側面開設有與頂桿孔垂直相通的止推螺紋孔,止推螺紋孔中設置有止推螺釘7,所述的頂桿5上設置有與止推螺釘7相配合的限位凸臺51 ; 所述的注吹升降平臺2為回轉式結構、并開設有導向孔,所述的注吹支座1上設置有與導向孔相配合的導向柱3。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所述的頂推裝置還可以由多種慣常設計來替代,比如由頂推彈簧來擔當,具體設置方式為頂推彈簧置于頂桿孔中,頂桿孔為盲孔或者上大下小的階梯孔,頂推彈簧的兩端分別抵壓在頂桿的下端面和頂桿孔的底壁上。使用時,轉軸9先上升、后轉動(每次轉過120度)實現注塑、吹塑和脫模工位的切換,在脫模過程中,如果不需要吹氣時,只要將止推螺釘7向內旋進,擋住頂桿5的限位凸臺 51即可。在注吹升降平臺2下降的過程中,頂桿5推動桿柄43,桿柄43通過芯桿41頂開桿帽42,打開吹氣口 46,對塑坯進行吹氣,吹氣結束,注吹升降平臺2上升,頂桿5遠離桿柄 43,芯桿41在復位彈簧45的作用下回復到初始狀態,吹氣口 46關閉。
權利要求1.注吹成型機的吹氣機構,包括注吹芯棒、注吹支座和活動設置在注吹支座上方的注吹升降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吹支座上對著注吹升降平臺開設有頂桿孔,頂桿孔中活動設置有頂桿,注吹支座上還設置有與頂桿相配合的頂推裝置,所述注吹芯棒的后部水平穿設在注吹升降平臺中,所述的注吹平臺上還開設有與頂桿相配合的頂桿活動孔,所述注吹芯棒的尾部置于該頂桿活動孔中、與所述的頂桿相配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吹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推裝置包括頂推彈簧,頂推彈簧置于頂桿孔中,頂推彈簧的兩端分別抵壓在頂桿的下端面和頂桿孔的底壁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吹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推裝置包括設置在注吹支座上位于頂桿下方的頂推氣缸,頂推氣缸的活塞桿活動穿設在頂桿孔中。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吹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吹芯棒的具體結構包括 棒體、活動穿設在棒體內孔中的芯桿以及設置在芯桿的頂部的桿帽和與芯桿尾端相連的桿柄,桿柄與棒體之間設置有軸套,軸套與桿柄和棒體之間分別設置有密封圈,桿柄、軸套和棒體之間形成進氣口,桿帽的底部與棒體的頂端開口相互配合、形成可啟閉的吹氣口,芯桿與棒體內孔的孔壁之間設置有與吹氣口相通的氣路,芯桿與棒體之間還設置有桿帽復位裝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吹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桿的前部與棒體內孔之間的氣路結構為芯桿的前部與棒體內孔間隙配合、并且開設有若干個連通進氣口與吹氣口的氣槽。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吹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桿帽復位裝置的具體結構包括設置在芯桿上的彈簧座和套裝芯桿上的復位彈簧,所述棒體內孔的后部設置有與彈簧座和復位彈簧相配合的安置孔,所述內孔的孔徑小于復位彈簧的直徑,復位彈簧束縛在彈簧座與安置孔的底壁之間。
7.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吹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吹支座的側面開設有與頂桿孔相通的止推螺紋孔,止推螺紋孔中可設置止推螺釘,所述的頂桿上設置有與止推螺釘相配合的限位凸臺。
8.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吹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桿通過導套活動設置在頂桿孔中。
9.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吹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吹升降平臺為回轉式結構、并開設有導向孔,所述的注吹支座上設置有與導向孔相配合的導向柱。
10.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吹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吹升降平臺為回轉式結構、 并開設有導向孔,所述的注吹支座上設置有與導向孔相配合的導向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可以縮短吹氣過程需要的時間、提高生產效率的注吹成型機的吹氣機構,包括注吹芯棒、注吹支座和活動設置在注吹支座上方的注吹升降平臺,所述的注吹支座上對著注吹升降平臺開設有頂桿孔,頂桿孔中活動設置有頂桿,注吹支座上還設置有與頂桿相配合的頂推裝置,所述注吹芯棒的后部水平穿設在注吹升降平臺中,所述的注吹平臺上還開設有與頂桿相配合的頂桿活動孔,所述注吹芯棒的尾部置于該頂桿活動孔中、與所述的頂桿相配合。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回轉式多工位注吹成型機中。
文檔編號B29C49/06GK202318903SQ20112049887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5日
發明者李強, 蔣孝豐 申請人:張家港玖威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