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注塑模具細水口的脫料頭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的脫料頭機構,具體是指細水口注塑模具開模時用于自動拉脫分流道及澆口料頭并使其自行脫離落下的一種注塑模具細水口的脫料頭機構。
背景技術:
分流道及澆口料頭是塑件制品在注塑成型完成后,冷凝在注塑模具的分流道及澆口中的塑料料頭,現有技術注塑模具料頭的脫離,根據模具的不同,分二塊板模具法和三塊板模具法。二塊板模具法是,在注塑模具開模時,動、定模分離,隨著動模的后退,利用設置在動模的拉料桿,先拉出澆口料頭,而后,再隨著動模頂板作脫模頂出,拉料桿與產品頂桿同步前頂,將附在其上的分流道料頭、澆口料頭和附在動模型芯上的塑件制品一并頂出脫離塑模,再由人工將塑件制品與料頭分開。三塊板模具法是,在注塑模具開模時,動、定模分離,定模的型腔板被向后拉開,附在型腔板前端面分流道中的料頭與細水口(分流道與型腔的通道)的料頭被設在澆口板并穿過脫料板孔中的拉料桿拉離型腔板,與此同時,在設于脫料板與澆口板之間的彈簧的作用下,脫料板與澆口板分離張開,將澆口料頭從澆口板的澆口中拉出,同步,拉料桿縮入脫料板孔中,迫使仍附在拉料桿頭部的料頭與其分開;而后,再由人工將仍掛在脫料板后端面上的分流道及澆口料頭從脫料板后端面側抽取而出。上述,無論是二塊板模具法還是三塊板模具法,生產中要實現料頭的脫離都需要有人工隨機輔助,即使某些三塊板模具的料頭脫離也能做到無須人工輔助,但并不安全可靠,稍不留意就回發生夾料事故,因此,仍然離不開人工值守生產。因此,現有技術注塑模具料頭的脫離存在依賴人工輔助、用工多、效率低的不足。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本實用新型采用取消現有技術三塊板模具中的脫料板,在型腔板的前端面凹槽中嵌入一只可滑動進出的,合模時與澆口板的后端面分流道碰合的拉料塊,開模時由拉料塊將細水口料頭拉斷脫出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注塑模具細水口的脫料頭機構,不僅省去一塊脫料板降低了模具成本,還使注塑成型生產擺脫對人工輔助脫料的依賴,達到安全可靠、無人值守、一人多機、提高效率、降低用工成本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注塑模具細水口的脫料頭機構,包括拉料塊、拉料導桿、澆口板、型腔板,其中所述的拉料塊為“T”形鋼板構件,其橫梁二端設有垂直板面的圓孔;所述的拉料導桿為一端設有圓柱帽端頭,另一端設有螺紋的形似有帽螺栓的鋼制柱桿構件;所述的澆口板中心上設有澆口,后端面上設有斷面為弧槽形的分流道,槽底與澆口相通,并設有固定拉料導桿的螺孔;所述的型腔板的后端面上設有型腔,前端面上設有與拉料塊“T”形狀相同且滑動配合的凹槽,其橫槽底二端設有沉孔,前端面上還設有與
3型腔底部相通的細水口,以及與勾拉導桿配合的導桿孔;所述的勾拉導桿為標準導柱部件, 其導頭端裝有直徑大于柱體的圓柱掛片。各部件相互位置關系拉料導桿的螺紋端穿過拉料塊橫梁二端的孔,擰固在澆口板的螺孔中,勾拉導桿的底端固定在澆口板上,導頭端穿過型腔板的導桿孔后裝上掛片,合模狀態時,澆口板的后端面與型腔板的前端面碰合接觸,拉料塊嵌進型腔板的凹槽中,其前端面與型腔板的前端面平齊,拉料導桿插入凹槽槽底的沉孔中,裝有掛片的勾拉導桿的導頭端插入動模的與掛片直徑適配的導孔中。模具的其他部件的裝配均照常規。工作原理開模過程,動模后退,由于動模、塑件制品、型腔的抱緊力最大,冷凝在細水口處的料頭的抗拉力度次之,附著于分流道和澆口處的料頭的附著力最小,在動模的牽動下,型腔板含著拉料塊隨動模后退與澆口板分離,將附著于分流道和澆口處的料頭拉離澆口板,與此同步,拉料導桿隨之從凹槽的沉孔及拉料塊橫梁二端孔中滑動外抽,勾拉導桿也隨之從動模導孔與導桿孔中滑動外抽;當型腔板行至外抽的拉料導桿的帽端頭接觸到拉料塊的后端面時,拉料導桿的帽端頭拉動拉料塊,拉斷細水口處的料頭后脫離凹槽滑動外抽;當型腔板行至外抽的的料頭完全離開細水口時,受重力作用,料頭自然落下,當型腔板行至與外抽的勾拉導桿導頭端掛片接觸時,勾拉導桿導頭端掛片拉動型腔板與動模作分型脫離,當動模退至脫模位置后,模具依照常規脫模,從型芯中頂出塑件制品。合模過程為開模過程的逆過程。上述,本實用新型采用取消現有技術三塊板模具中的脫料板,在型腔板的前端面凹槽中嵌入一只可滑動進出的,合模時與澆口板的后端面分流道碰合的拉料塊,開模時由拉料塊將細水口料頭拉斷脫出的技術方案,所提供的一種注塑模具細水口的脫料頭機構, 不僅省去一塊脫料板降低了模具成本,還使得注塑成型生產擺脫對人工輔助脫料的依賴, 達到了安全可靠、無人值守、一人多機、提高效率、降低用工成本的目的。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注塑模具細水口的脫料頭機構,裝在注塑模具中的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注塑模具細水口的脫料頭機構的澆口板、拉料塊、拉料導桿、型腔板部件的結構,以及被拉出的料頭所處位置的軸測分解示意圖;圖3是圖2的仰視圖;圖4是應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注塑模具細水口的脫料頭機構的注塑模具在料頭被拉出澆口板時態的示意圖;圖5是應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注塑模具細水口的脫料頭機構的注塑模具在料頭被拉料塊拉出型腔板時態的示意圖;圖6是應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注塑模具細水口的脫料頭機構的注塑模具在完成塑件制品脫模時態的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應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0020]圖中拉料塊1、拉料導桿2、澆口板3、澆口 31、分流道32、型腔板4、型腔41、凹槽 42、細水口 43、沉孔44、導桿孔45、勾拉導桿5、掛片51、料頭6、定模01、動模02、塑件制品 03。
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1 圖6,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注塑模具細水口的脫料頭機構,包括拉料塊1、 拉料導桿2、澆口板3、型腔板4,其中所述的拉料塊1為“T”形鋼板構件,其橫梁二端設有垂直板面的圓孔;所述的拉料導桿2為一端設有圓柱帽端頭,另一端設有螺紋的形似有帽螺栓的鋼制柱桿構件;所述的澆口板3中心上設有澆口 31,后端面上設有斷面為弧槽形的分流道32,槽底與澆口 31相通,并設有固定拉料導桿2的螺孔;所述的型腔板4的后端面上設有型腔41,前端面上設有與拉料塊1 “T”形狀相同且滑動配合的凹槽42,其橫槽底二端設有沉孔44,前端面上還設有與型腔41底部相通的細水口 43,以及與勾拉導桿5配合的導桿孔45 ;所述的勾拉導桿5為標準導柱部件,其導頭端裝有直徑大于柱體的圓柱掛片51。各部件相互位置關系拉料導桿2的螺紋端穿過拉料塊1橫梁二端的孔,擰固在澆口板3的螺孔中,勾拉導桿5的底端固定在澆口板3上,導頭端穿過型腔板4的導桿孔45后裝上掛片,合模狀態時,澆口板3的后端面與型腔板4的前端面碰合接觸,拉料塊1嵌進型腔板4的凹槽42中, 其前端面與型腔板4的前端面平齊,拉料導桿2插入凹槽42槽底的沉孔44中,裝有掛片51 的勾拉導桿5的導頭端插入動模02的與掛片51直徑適配的導孔中。模具的其他部件的裝配均照常規。工作原理開模過程,動模02后退,由于動模02、塑件制品03、型腔41的抱緊力最大,冷凝在細水口 43處的料頭6的抗拉力度次之,附著于分流道32和澆口 31處的料頭6的附著力最小,在動模02的牽動下,型腔板4含著拉料塊1隨動模02后退與澆口板3分離,將附著于分流道32和澆口 31處的料頭6拉離澆口板3,與此同步,拉料導桿2隨之從凹槽42的沉孔44及拉料塊1橫梁二端孔中滑動外抽,勾拉導桿5也隨之從動模02導孔與導桿孔45中滑動外抽;當型腔板4行至外抽的拉料導桿2的帽端頭接觸到拉料塊1的后端面時,拉料導桿2的帽端頭拉動拉料塊1,拉斷細水口 43處的料頭6后脫離凹槽42滑動外抽;當型腔板 4行至外抽的的料頭6完全離開細水口 43時,受重力作用,料頭6自然落下,當型腔板4行至與外抽的勾拉導桿5導頭端掛片接觸時,勾拉導桿5導頭端掛片拉動型腔板4與動模02 作分型脫離,當動模02退至脫模位置后,模具依照常規脫模,從型芯中頂出塑件制品03。合模過程為開模過程的逆過程,略。
權利要求1.注塑模具細水口的脫料頭機構,包括拉料塊(1)、拉料導桿O)、澆口板(3)、型腔板 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料塊(1)為“T”形鋼板構件,其橫梁二端設有垂直板面的圓孔; 所述的拉料導桿( 為一端設有圓柱帽端頭,另一端設有螺紋的形似有帽螺栓的鋼制柱桿構件;所述的澆口板C3)中心上設有澆口(31),后端面上設有斷面為弧槽形的分流道(32), 槽底與澆口(31)相通,并設有固定拉料導桿O)的螺孔;所述的型腔板的后端面上設有型腔(41),前端面上設有與拉料塊(1) “T”形狀相同且滑動配合的凹槽(42),其橫槽底二端設有沉孔(44),前端面上還設有與型腔底部相通的細水口 ,以及與勾拉導桿 (5)配合的導桿孔0 ;所述的勾拉導桿( 為標準導柱部件,其導頭端裝有直徑大于柱體的圓柱掛片(51);相互位置關系為,拉料導桿( 的螺紋端穿過拉料塊(1)橫梁二端的孔,擰固在澆口板 (3)的螺孔中,勾拉導桿(5)的底端固定在澆口板(3)上,導頭端穿過型腔板的導桿孔 (45)后裝上掛片,合模狀態時,澆口板(3)的后端面與型腔板(4)的前端面碰合接觸,拉料塊(1)嵌進型腔板(4)的凹槽0 中,其前端面與型腔板(4)的前端面平齊,拉料導桿(2) 插入凹槽02)槽底的沉孔04)中,裝有掛片(51)的勾拉導桿(5)的導頭端插入動模(02) 的與掛片(51)直徑適配的導孔中。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注塑模具細水口的脫料頭機構,包括拉料塊(1)、拉料導桿(2)、澆口板(3)、型腔板(4)。本實用新型采用取消現有技術三塊板模具中的脫料板,在型腔板(4)的前端面凹槽中嵌入一只可滑動進出的,合模時與澆口板(3)的后端面分流道碰合的拉料塊(1),開模時由拉料塊(1)將細水口料頭拉斷脫出的技術方案,所提供的一種注塑模具細水口的脫料頭機構,不僅省去一塊脫料板降低了模具成本,還使得注塑成型生產擺脫對人工輔助脫料的依賴,達到了安全可靠、無人值守、一人多機、提高效率、降低用工成本的目的。
文檔編號B29C45/38GK202029346SQ201120086440
公開日2011年11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18日
發明者范來標 申請人:寧海縣永誠模具有限公司